蓝志新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愈后差,改善宫颈癌患者愈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刘冬葵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积累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治经验.方法分析4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结果 3例误诊,结核菌素强阳性12例.结论过敏性紫癜易误诊,部分与结核感染有关,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明显的疗效.
作者:常桂芬;李海波;潘晓宏;贾飞勇;梁东抖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本文分析15例脑出血或脑室出血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锋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安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脑动脉灌注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脑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8例经手术组织学确诊的脑恶性肿瘤采用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灌注嘧啶亚硝脲化疗,通过化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评价疗效.结果本组38例病人,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7例,恶化5例.结论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化疗可明显降低常规化疗的并发症和药物毒性反应,近期疗效良好,ACNU是理想的脑肿瘤化疗药物.
作者:郑洪波;迟风令;金东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在煤矿职工人群中采取综合性措施干预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效果;初步总结开展人群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年并设对照组的综合性干预,对比前后2次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人群年龄调整的收缩压水平、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和饮酒率较对照组人群分别下降3.2mmHg、0.45kg/m2、4.8%和21.3%,除患病率外均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药物治疗控制在正常高限血压及以下者均明显增加(P<0.01);187例轻度高血压非药物治疗中49.2%控制在正常高限血压及以下水平.结论采用卫生宣传教育、健康促进及药物和非药物综合干预方法,对煤矿职工人群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专业人员与基层保健人员密切合作对开展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武维恒;王少卿;朱林;祁春梅;蔡文标;刁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过敏性咳嗽(CVA)又名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是一种潜在形式的哮喘,长期使用激素全身不良反应较多,尤其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作者:梁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青光眼或者眼底病变的进程,定量分析眼底图像中视杯、视盘面积的处理方法.方法取12张用日本NIDEK 3DX/NM型眼底照相机拍摄的眼底图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使用Visual C++编程实现对视杯与视盘面积的测量.以视盘面积测量为例:由同一个人对同一张眼底照片反复测量15次视盘面积与实际面积比较.对12张眼底照片由5名不同的操作者测量视盘面积并对测量值之间做比较.结果由同一个人对同一张眼底照片测量视盘面积与实际面积比较,15次的视盘面积平均值为3.983mm2,实际视盘面积3.97mm2,差异为0.35%,P=0.086两组之间差异无显性.对12张眼底照片由5名操作者测量视盘面积的平均值为3.123mm2、3.137mm2、3.125mm2、3.132mm2、3.136mm2,F=0,P=1,五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方法处理的结果可视性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计算一张眼底片只需要1~2min,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作者:刘爱珍;徐亮;王小兵;孙秀英;任海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药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绝大多数的基本理论、药物作用的原理均来自实验,并不断通过实验得到验证.
作者:蒋小红;睢凤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我科从1999年1月~2003年1月,选择142例LDH住院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丘继成;葛跃华;包承群;温云君;池华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实验性急性动物模型影响的药理机制.方法将大鼠在乙醚麻醉下仰卧固定于手术台,自左侧3~4肋间开胸,暴露心脏,于肺动脉圆锥及左心房间找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0号线立即结扎冠状动脉,以戊巴比妥钠30mg/kg ip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根据N-BT大体标本染色结果,计算梗死心肌占左心室湿重的百分比,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同时测定全血粘度.结果人参皂甙能显著性降低大鼠冠状动脉结扎24h后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CK和LDH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结论人参皂甙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血液流变性,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勇;郑祖群;陆岩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儿童.
作者:盛明洋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效果.方法针对带状疱疹的护理问题,运用抽疱液、疱疹Ⅰ号外敷、针灸、理疗等方法,加强皮肤护理,使病人减轻痛苦,缩短疗程.结果皮疹结痂快,感染少,疼痛减轻或消失.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带状疱疹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颈椎外伤后容易引起局部肿胀、压痛、畸形或高位截瘫,根据病情可采用牵引、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同时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以防脊髓再度损伤.
作者:周广荣;李宁;宁文静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作者:齐爱素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讨胰头癌、壶腹部周围癌对胰周血管的浸润程度,评价胰腺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CDFI检查了35例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周围血管,采用胰肿瘤对血管的多普勒评分,分为:0分:肿瘤对血管无侵袭,1分:肿瘤侵袭血管<2cm;2分:肿瘤侵袭血管>2cm;3分:肿瘤包绕血管.结果 PDS与手术、病理对照,评分为0分的,肿瘤可切除,肿瘤旁癌组织浸润阴性,手术效果好,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符合率90%;1~2分的,尽管部分肿瘤可切除,但大多数癌旁组织浸润阳性,预后差,术中符合率分别为66%、85%;3分:为手术禁忌证.结论应用CDFI可评价胰头癌和壶腹部周围癌的血管浸润程度,是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胡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血管壁的病变,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生除了与内皮损伤、脂质向内皮下转移并沉积、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等因素有关外,局部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2].
作者:魏洪杰;肖文良;王士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科学技术的提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趋于较完善的认识,这就需要多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共同协作,互相商讨,制定较完整的诊疗方案.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矫治术中的体外循环(CPB)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10月共对25例婴儿进行了CPB下的心内矫治术,月龄为(8.8±2.4)个月,体重平均(6.8±1.4)kg.采用中度低温高流量灌注,16例应用改良超滤技术.结果全组患儿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CPB时间(65.3±25.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3±19.4)min,围术期死亡3例.结论婴儿体外循环有其特殊性,根据患儿的体重、病情选用合适的灌注方式,合理的预充结合改良超滤技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兰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病理学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使病理技术由落后手工操作发展成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电脑操作,自动脱水机的普及,给病理技术带来了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环境.
作者:杨爱轩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