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预测IL-6受体拮抗剂在AMI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常规监测IL-6对AMI治疗策略中的选择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例AMI支架植入术成功的患者(组1),30例AMI保守治疗的患者(组2)入院即刻、治疗后测12、24、48h血浆IL-6的浓度。以及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脏病患者对照组50例入院时采血一次测定IL-6浓度。结果 (1)两组AMI患者治疗前血浆IL-6浓度无明显差别,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介入治疗组血浆IL-6浓度峰值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术后基线浓度较溶栓组更低(P<0.05)。(3)随访8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保守治疗组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在AMI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检测血浆IL-6浓度的动态变化将有助于对ACS进行合理的危险分层,使对AMI患者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的选择更趋合理化规范化。
作者:黄仑;尚士芹;孙昭辉;李晓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控制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对69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癌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过程中,当NRS≥4时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初始剂量为12.5mg/25mg,期间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通过护理干预不良反应.结果 69例均达到完全/明显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嗜睡、便秘、多语、排尿困难,均为轻、中度,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不良反应.结论阿米替林能加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安全,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叶久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员由一名学生向一名合格医生转变的重要过程,本文通过对培养学员临床思维的重要性的详细阐述,对如何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引导、启发和指导学员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思维,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基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红宾;陈自强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肠道假性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是具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于慢性疾患或老年病人.我院老年内科1995~2002年收治13例老年肠道假性梗阻,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忠霞;马贺军;李廷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对部分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QTd值,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心脏病患者分为心肌缺血52例、左心室肥厚51例、心功能不全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心绞痛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50例.在安静状态下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各导联QT间期,用QTmax-QTmin得QTd.结果心脏病组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QTd值越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发生程度也越重,死亡率越高.结论 QTd值对心脏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肖玲;朱健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结果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15例)、腹块(10例)、肠梗阻(8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前确诊仅7例(44.4%),手术切除率恶性肿瘤为75%(9/12),良性肿瘤为100%(4/4).结论原发性回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良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急性发作时所致背腰或胁腹绞痛也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作者:蓝志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1984~2002年间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天,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作者:黄培洁;黄壮士;张艳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社会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非处方药的应用作为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人们所接受.
作者:黄省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少见,我院收住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勇;江沂;朱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溃疡愈合的措施之一.
作者:孙丽;孔祥芝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外伤性截瘫是指因暴力因素所致的脊柱损伤,从而引起脊髓损伤所导致的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等功能的丧失,这类病人往往病情突然、伤情严重、治疗复杂、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
作者:侯桂芳;姜向明;游道锋;刘静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国地大物博,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其防治疾病的疗效是举世公认的,但其中有一部分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用之得当固然疗效显著,用之不当,也有引起中毒的流弊.
作者:雷水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尖锐湿疣为常见的性病,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少有令人满意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作者:仲春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88~1998年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6例.结果 26例患者按照AnArbor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4例.就诊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和鼻衄等.病理类型20例T细胞表型,1例NK细胞表型.本病误诊率高达76.9%.除早期3例单独放疗,3例化疗外,其余20例采用化放疗综合治疗.生存超过5年患者均为Ⅰ、Ⅱ期,Ⅳ期患者均在1~2年内死亡.结论本病误诊率高,早期局限病变综合治疗疗效较好,晚期常规治疗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策略.
作者:陈武;孙艳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以宣肺行水为治法的宣肺通窍汤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79耳)例用自拟宣肺通窍汤水煎服;对照组53(75耳)例予红霉素及安普索片口服,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3耳,有效29耳,无效7耳,总有效率为91.13%;对照组中治愈40耳,有效18耳,无效17耳,总有效率为77.3%;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宣肺行水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无明显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不失为临床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陈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2002年5月以来共开展心内直视手术24例,ICU担负着术后病人的监护工作.
作者:李惜华;徐月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安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血管壁的病变,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生除了与内皮损伤、脂质向内皮下转移并沉积、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等因素有关外,局部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2].
作者:魏洪杰;肖文良;王士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
作者:茅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