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与M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n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修订的巴氏指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占75%,对照组41.7%,2组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对照组出现肩手综合征4例,治疗组无.治疗组行走时伴偏瘫步态者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疗效明显.
作者:刘悦;凌方明;章小平;龙目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医学理论根据生物物质引发的人体反应归纳出药物的凉热特性,这一特点得到生物物理学理论的证明[1、2].根据生物信号的蛋白质理论,可以依据物理因素或化学物质对蛋白质受体的刺激特性与温度的生物学效应类比,而具体划分物质的生理学类型.这样就产生了物质凉热特性的4种不同类型:①热性:非特异地促进所有蛋白质构相的变化,如高温、酒、有机小分子;②热性:特异地促进特定蛋白质的热力学结构变化,引发生物信号传递系统,并且这些生物活性促进基础生理学反应或可引起热感觉,如高温、辣椒;③凉性:非特异地抑制所有蛋白质构相变化,如低温、胆固醇、牛黄;④凉性:特异地刺激特定蛋白质的热力学结构变化,引发生物信号传递功能,并且这些生物信号活性抑制其他基础生理学反应或可引起冷感觉,如低温、薄荷.
作者:赵钦一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1岁内36项神经运动检查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2-12个月脑瘫患儿36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瘫儿中可检出4-29项反映反射、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的项目.其中2-6个月组,4个方面的异常项目按出现多少分别排列为:①反射异常:膝反射、手持握反射、巴氏征、非对称性颈肢反射、踝阵挛、坐位平衡反应、踏步反射、交叉伸展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躯干侧弯反射、拥抱反射;②姿势异常:仰卧翻成侧卧头后仰≥15°、立位悬垂、平卧颈后空隙≥1cm、俯卧悬垂、侧位悬垂、拉起、紧张性头偏斜、自发姿势异常;③肌张力异常:足背屈角、上肢围颈、手握拳、扶立足跟抬起≥30°、拇指交叉达掌心、腘窝角、内收角、跟耳角;④其他异常:头围≤-2s、斜视、主动运动减少/异常、听觉异常、视觉异常、眼颤、癫痫.结论 1岁内36项神经运动检查有助于脑瘫早期诊断.
作者:任世光;王淑哲;张育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等速训练有别于等长、等张收缩训练,是通过专门仪器固定肌肉收缩速度以提供相对阻力进行的肌肉收缩训练,经过40余年的发展和更新,其功能更趋完善,使用更加简便.由于等速运动的速度恒定而阻力可变,可依训练者的肌力强弱、肌肉长度变化、力臂长短、疼痛和疲惫等状况,提供适合的大阻力,且不会超越其负荷的极限,因此具有相当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成鹏;毕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性瘫痪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康复时间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3-36个月的脑瘫儿90例,用前瞻性方法,随机将3-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轻、中、重度各10例,分别全面康复治疗2个月与3个月,对每例行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将所提高分值百分比进行组间比较,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婴幼儿CP康复治疗时间3个月组明显优于2个月组,病情程度一致的各年龄组组间比较康复疗效及各年龄组轻、中、重度C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3-12个月组明显优于25-36个月组.结论婴幼儿脑瘫康复治疗3个月疗效显著.轻、中度脑瘫康复疗效明显,轻度脑瘫效果佳.年龄越小,康复效果越好.
作者:李燕春;胡莹媛;吴卫红;刘建军;张雁;陆华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缓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6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8例,其中脱落2例)和对照组(48例).对行为治疗组进行行为治疗共6个月.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行为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的PANSS评分、阴性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得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第6个月末时点与干预前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分、阳性量表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分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为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
作者:项玉涛;李文咏;翁永振;侯也之;高亮;陈国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语言治疗对失语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编制的失语症检查(CRRCAE)和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8例失语症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语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语言及心理状况.结果失语症患者通过语言治疗后,听理解、复述、命名、音读、阅读理解、书写、计算得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SCL-90各因子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著( P<0.01).结论语言治疗不但有效地改善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而且能明显减轻精神症状.
作者:贺旭;洪军;林建华;邱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毫米波(MMW)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60只,体重(16±2)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两组小鼠腹腔接种浓度为1×106/ml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0.2ml,接种后当天开始,辐射组用频率36GHz,功率密度0.73-1.46mW/cm2毫米波辐射小鼠背部30min,每日1次,连续8天.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假辐射.于辐射后0d、3d、6d分别取辐射组及对照组小鼠各10只,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RBC-C3b受体花环率(RCR)、tumour-RBC花环率(TRR)、RBC-SOD活性及RBC-LPO含量.结果在辐射后3天时,辐射组的RCR、TRR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RBC-LPO含量下降明显( P<0.05),RBC-SOD活性无明显增加( P>0.05);在辐射后0天和6天时,辐射组各测定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低功率毫米波辐射可促进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减轻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其免疫学效应与时间有关.
作者:李雪平;陈光;陈景藻;杨红;郭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全身强直和/或阵挛发作(GTCS)癫痫患儿的智力、个性和行为特征.方法采用中国修订版的儿童韦氏智力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Achenbach儿童行为筛查量表对35例癫痫患儿进行心理学测试,并与健康儿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癫痫患儿言语商、操作商和总智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操作量表中填图亚项未见异常,其余亚项以及言语量表各项得分均明显低下( P<0.01),提示注意力、记忆力、心算、概括、判断、眼手协调、想象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普遍受累.癫痫组总智商正常17例(48.57%),边缘水平13例(37.14%),轻度智力低下5例(14.29%).对照组总智商全部正常.癫痫组行为异常率高达38.71%,而对照组仅为6.45%,主要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多动、社交退缩、分裂症样和抑郁.个性测试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全身强直和/或阵挛发作癫痫患儿存在明显的认知损伤和行为异常.
作者:侯梅;唐丽瓯;匡桂芳;解学孔;周长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儿童康复科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发展走过了12年历程,在12年的实践中,我们对儿童康复的认识逐渐提高、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一些经验.
作者:胡莹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一般资料选择拟做颅脑手术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68岁,病变分类:颅内肿瘤44例,脑血管病16例.上述病例均无明显心肺疾患,ASA分级Ⅱ级,手术时间4-8小时.术前测定全部病例的收缩压(SBP)平均为(19.5±1.6)kPa(146±12mmHg),舒张压(DBP)平均为(12.0±1.1)kPa(90±8.0mmHg),心率(HR)(84±6)/min.
作者:曾繁荣;杨秀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脑卒中后,约80%的存活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陆续报道科学规范的早期康复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感觉和行为能力等方面中的重要地位[1-3],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已由以往单纯卒中恢复期康复转向急性期综合性早期康复,包括首发预防、继发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医疗、神经保护等具体原则和措施[4、5],其中为引人注目的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终目标的康复医学整体性医疗.
作者:谢财忠;陈光辉;陈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李学坤;左萍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脊髓损伤(SCI)是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可影响患者的感觉、运动、大小便功能,其中,肠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急性期后,排便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产生终身影响[1].肛门直肠测压技术简单易行,发展迅速,是一种兼有研究、临床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等作用的专门方法,在节、排便生理学和肛肠疾病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评价肛门直肠的生理反射、感觉功能、节制功能和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等都有重要价值.直肠肛门测压技术对脊髓损伤肠道功能的诊断和评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娟;李建军;杨昆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局部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采用L1-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各后根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均<30%.术后下肢部分挛缩畸形未能改善者行局部矫形手术,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经随访,本组28例患者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程序化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下肢痉挛.
作者:陈立民;姚猛;王正雷;王长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国务院办公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寻找对外伤性脊髓损伤预后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21例脊髓损伤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专业康复治疗的患者的恢复为79.7%,磁疗方法治疗的患者恢复二级的恢复率达53%,明显高于其他方法.结论专业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磁疗对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有促进作用.创
作者:赵全胜;孙宏慧;魏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家属对脊髓损伤康复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对71名脊髓损伤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历不同、住院次数不同对脊髓损伤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同.结论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不同,因人而异地传授知识.
作者:孙晖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作用机理.方法 50例VBI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治疗前VBI患者血液粘度增高,表现为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血浆粘度及血脂增高.BAEP总异常率为76%,以脑干型异常为主.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尼莫地平组血浆粘度水平降低更显著 ( P<0.05),V波峰潜伏期、III-V和I-V峰间潜伏期明显改善( 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改善VBI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及脑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齐志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