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根基;张建淮;王书中;郭莉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GD患者TNF-α基因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NF-α-238位点和-308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G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位点P分别为0.433、0.240,-308位点P分别为0.068、0.063),在不同性别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185、0.233,-308位点P分别为0.339、0.144)、不同TRAb水平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216、0.212,-308位点P分别为0.596、0.589)、有无甲状腺相关眼病(TAO)GD亚组(-238位点P分别为0.139、0.114,-308位点P分别为0.184、0.2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Graves病发病无相关性.
作者:王路;毕娅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兔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怎样促进梗死心肌和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的侧支循环重建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其并发症.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心肌梗死高胆固醇动物模型,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影响.取动物模型动物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做冰冻切片,用酶组化染色法检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鉴定.结果:他汀类药物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有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滕伟;惠学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HCC的MDCT和MRI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5例MHCC中,中央型19例,边缘型16例;31例MDCT平扫+多期扫描发现病灶29个,阳性率为93.6%;29例MRI平扫+DWI+增强发现病灶28个,阳性率为96.5%.两两比较,MDCT和MRI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DCT和MRI对MHCC均有较高的检出率,综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MHCC的检出率.
作者:柏根基;张建淮;王书中;郭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是导致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其长期存活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AR临床表现不典型,难治比例增高,因此,AR早期诊断尤为重要.AR早期诊断从有创向无创,从发作时诊断向预警诊断进展.建立一种技术简单、花费少、无创、集成、敏感性高与AR相关的分子监测体系,提供AR预警信息,是今后值得关注的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1 移植肾活检是诊断肾移植术后AR的传统金标准肾移植术后AR主要表现为发热(37.5 ~ 38.5℃),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尿量每日减少,幅度在60%以上.血肌酐升高,超出原来25%.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值下降.彩超示移植肾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此时,行移植肾活检可确诊AR,按Banff标准行病理分类.AR除2%~3%病例不能逆转外绝大多数经及时抗排斥治疗可成功逆转.
作者:张智;陈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胸壁结核是常见的胸壁疾病,也是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工作中对于病变波及肋骨深面且范围广的病灶,术中常需切除肋骨,手术难度大,术后残腔大,需要游离肌瓣填充残腔,创面渗出较多,既往残腔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常常出现皮下积液、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影响刀口愈合,为后期综合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术中改用持续负压引流后,残腔集聚物引流通畅,肌瓣与残腔底部及其浅面的皮肤紧密贴合,创口愈合速度快,并发症明显减少,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胸壁结核患者.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15~ 44岁,平均26.5岁.治疗组病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6~ 47岁,平均27.5岁.
作者:秦秀广;李嵩岳;赵宝生;王忠民;李汉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和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表达,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c-met在喉癌中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AIOD)及MVD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P<0.05).颈淋巴结转移组AIOD及MVD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HIF-1α、c-met与MVD呈明显正相关(P< 0.001).结论:HIF-1α、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存在有相互促进作用.
作者:孙旭;娄卫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我们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5岁.穿孔至手术时间6~ 20h,平均11.2h,穿孔直径0.4 ~ 1.0 cm,其中胃溃疡穿孔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3例.开腹组54例,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2岁.穿孔至手术时间5~18h,平均10.6 h,穿孔直径0.4~l.0cm,其中胃溃疡穿孔1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1例.
作者:莫春连;卢永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病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6日至2011年8月12日,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2 491例作为研究对象.孕(20±1)周时测定GHbA1c等指标后,随访至产后12周,记录PIH等不良妊娠事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各种混杂因子,分析GHbA1c对PIH发病的影响.结果:研究人群中PIH的累积发病率为9.4%;GHbA1c≥6.5%的人群中,PIH的累积发病率为26.4%;GHbA1c<6.5%的人群中,PIH的累积发病率为8.9%.GHbA1c高水平组相对于低水平组,PIH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为3.40[1.96 ~ 5.90];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各种混杂因子后,PIH发病的RR及其95%置信区间依然达2.24[1.23~ 4.09].结论:妊娠中期高水平的GHbA1c是PI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欧阳维富;马文君;黄桢;林舒谊;梁尤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孕引产后胎盘粘连与胎盘血管生成素1 (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关系.方法:孕13~24周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中,入院后按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利凡诺引产及水囊引产的61例分为两组,A组:利凡诺组40例;B组:水囊组2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中Ang-1和Ang-2的表达情况,比较胎盘Ang-1、Ang-2与胎盘粘连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的胎盘粘连发生率分别为50%及47.62%,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中胎盘粘连者Ang-1的表达均高于无粘连者,Ang-2的表达粘连者低于无胎盘粘连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孕引产后胎盘粘连可能与胎盘Ang-1的表达增强、Ang-2的表达减弱有关,可能与Ang-1/Ang-2的比率改变有关.
作者:曾成英;郭遂群;耿蔷;魏清柱;肖小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夹层血肿,并向远端延伸,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1].它起病急,病情恶化快,早期死亡率高,发病初期得到各方面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为手术赢得宝贵时间.现将临床该类患者的术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8~79岁,其中男21例,女2例.22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组患者中采取经股动脉穿刺腹膜支架置入术15例,人工血管置换术5例,术后均康复出院,有3例在进行术前准备过程中因动脉瘤破裂猝死.
作者:汪梅;曹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研究1,6二磷酸果糖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对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研究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静滴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7.6%(P< 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朱伟雄;肖勇;严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LDASE)对经皮腔内冠脉介入(PCI)后心脏收缩功能改善的预测作用.方法:2007年至2011年行PCI且术后1周内行LDASE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项研究,记录运动异常节段LDASE前后室壁运动评分,并根据LDASE前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心功能改善组(LVEF增加≥5%)及未改善组(LVEF增加<5%),所有患者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分析LDASE早期检出PCI术后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比较两组患者左室整体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LDASE早期检出PCI术后节段功能改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83%、78%.改善组左室射血分数由术后的(44±9)%增加至6周后的(57±9)%(P<0.001),而非改善组由术后的(40±10)%增加至6周后的(44±12)%(P=0.06).LDASE检出收缩功能改善节段数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善幅度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PCI术后近期行LDASE是评估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为预测PCI术后心脏功能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刘勇;林京;文哲;任利辉;王慧宇;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患者女,23岁,主因葡萄胎清宫术后4个月,HCG连续升高3周于2011年12月8日入院.妇科检查: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包快,无压痛.B超示:子宫体增大,子宫前壁强回声团块,血流异常丰富,考虑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可能性大.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患者体重55 kg,身高160 cm.考虑患者为侵蚀性葡萄胎Ⅰ期,给予每日氟尿嘧啶l 600 mg入500 mL生理盐水6~8h缓慢静点,共lOd.期间隔日监测血常规,均未低于4×109/L,无腹泻、口腔溃疡等不适.顺利出院.
作者:呼君瑜;韩新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方法:6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按照其是否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分为康复组304例和对照组306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药物治疗外,同时参与集体家庭干预、社交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病情、精神症状、自知力、疗效和社会功能评估,两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康复组病情明显好于对照组(x2=12.307,P<0.05);康复组的精神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自知力比较,康复组自知力明显好于对照组(x2=12.992,P< 0.01);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x2=12.975,P<0.05).康复组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完全或部分胜任工作或承担全部家务的人比对照组多,而丧失工作能力或承担家务的人明显少于对照组(x2=14.253,P<0.05).康复组残疾功能评定量表Ⅱ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95,P< 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控制精神症状、帮助恢复自知力和改善其社会功能,有助于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段卫东;刘铁榜;金冬;杨洪;舒明跃;杨孔军;邱友胜;周志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PD-L1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例正常肾移植受者作为两个病例组,另外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三组人群的外周血,运用流式细胞染色技术检测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淋巴细胞群中CD3+PD-L1+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肾移植受者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 0.001),且正常肾移植受者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群中CD3-PD-L1+比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组和正常肾移植受者组中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和P<0.05),但维持性血液透析组与正常肾移植受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L1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了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形成及正常肾移植受者免疫耐受的维持.
作者:魏亚非;刘永光;郭颖;张建强;顾冬生;赵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测定轻比重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患者脊麻的低有效剂量(MLAD).方法:采用序贯法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按设定的剂量梯度及方案给药,并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镇痛效果以测定阻滞平面进行评估.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的MLAD.结果:单侧脊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2h内手术时,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的MLAD分别为6.1 mg(95%可信区间5.5~7.1 mg),4.7 mg(95%可信区间4.1~5.2 mg).结论:轻比重0.305%罗哌卡因6.1 mg或0.235%布比卡因4.7 mg为老年单侧下肢短、中时间手术蛛网膜下腔注药的MLAD,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志勇;王仁儒;黄小琼;彭为平;梁秀萍;郑映金;陆立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AMAC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AMACR/p504s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AMACR/p504s的阳性表达率为42.3%(33/78).胃癌中AMACR/p504s的表达在肠型胃癌中表达为61.3%,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29.6%,差异有显著性(P< 0.01);AMACR/p504s在高、中和低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8.3%和23.5%,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腺癌中AMACR/p504s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AMACR/p504s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胃肠型腺癌的发生.
作者:陆勤平;黄文斌;刘家祥;徐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鼓膜穿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应用广泛,既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之一,又可取得治疗效果.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耳内镜下双人操作行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临床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5例,男62例,女33例,年龄15 ~ 68岁,平均32.6岁,病程7d~4个月,平均18.6 d,95例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78例(82.1%),慢性肥厚性鼻炎的12例(12.6%),过敏性鼻炎的2例(2.1%),慢性鼻窦炎的3例(3.1%).1.2 延长管的制作 为了方便双人操作,需要延长管.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将一次性输液器打开后,将输液器下端(头皮针)拔下,将其与输液器主管连接部位斜形剪断备用,将输液器主管在液平观察器下方剪断(预留主管长度约20~ 30 cm),将上述剪好备用的输血器头端插入主管断端以便连接注射器,而主管的下端则与穿刺针头连接.
作者:陈艳芳;王鸿南;吴玮;丁瑞英;孙建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用于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评价CPC在髓室底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2例髓室底穿孔患者,共143颗患牙,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69颗患牙)与对照组(74颗患牙),观察组采用CPC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磷酸锌水门汀(ZPC)进行修复,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性.结果:随访观察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67颗治疗有效,有效率94.20%(65/69),对照组52颗患牙治疗有效,有效率78.38%(58/74);治疗后1年,观察组62颗治疗有效,有效率89.86%(62/69),对照组53颗患牙治疗有效,有效率71.62%(53/79),两次随访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修复髓室底穿孔效果优于ZPC,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珏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hIL-10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能力.方法:行以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未注射DC组(对照组)、mDC组、imDC组、空载体组及hIL-10基因转染组;分别于移植前5d每天给Lewis大鼠腹腔注射mDC、imDC、空载体转染的imDC和hIL-10修饰的imDC各2 × 106个,于肝移植术后3、7、10d各处死4只,观察外周血肝功能及IL-12变化,并对移植后大鼠做生存分析.结果:IL-10组术后移植肝为非确定型急性排斥反应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肝功能示IL-10组在7d、10d时,肝功能有所恢复,但与imDC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示,术后7d,IL-10组的血清IL-12浓度均低于mDC组及imDC组.IL-10组中位生存期(40d)长于其他组.结论:hIL-10基因修饰的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能力显著增强,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肝移植大鼠的生存期.
作者:方航荣;邱明链;刘景丰;陈丽红;黄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