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丹丹;欧阳瑶
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共232例,其中肠套叠合并休克28例,全部纠正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例肠套叠合并休克的患儿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个月~10个月15例,10个月~1岁8例,1~2岁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以内者3例,24~48 h内者7例,48 ~ 72 h14例,72h~1周者4例.肠套叠类型,回回结型19例,回盲型5例,回结型2例,小肠型2例,原发性肠套叠24例,继发性肠套叠4例,均继发于美克尔憩室.
作者:张冬;黄永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指在用药过程中药物与肝脏直接或间接作用对肝脏所产生的毒害作用.其发生与年龄、性别、肥胖、饮酒、自身营养状况等有关,尤其合并有肝脏基础疾病时会增加用药风险.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APAP),又名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谢产物,为常用解热镇痛药物之一.
作者:陈军宝;徐智;覃小艳;龚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定量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的临床关系.方法:应用焦磷酸测序法,对62例原发AML患者的骨髓进行BCL2L10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水平的定量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及10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62例AML中32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1.6%,而20例对照组中1例标本BCL2L10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5.0%;BCL2L10基因在AML患者中的高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BCL2L10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AML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型间均未出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CL2L10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AML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引起AML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杜传清;毛平;王艳茹;羊乃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模型组(DM组)和氯沙坦治疗组(LO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氯沙坦治疗组予腹腔注射氯沙坦30 mg/(kg·d),NC组和DM组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2周后收集尿样并取血,检测血糖(BG)、血肌酐、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尿和血中TNF-o和TGF-β1浓度,计算肾脏肥大指数,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结果:DM组尿素氮、血肌酐、UAER、血糖、β2-MG、肾重/体重明显增高(P<0.01或P<0.05),血、尿中TNF-α和TGF-β1浓度显著增高(P<0.01或P< 0.05).氯沙坦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DM模型组(P<0.01或P<0.05),肾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氯沙坦可降低血和尿中TNF-α、TGF-β1浓度,减少尿蛋白排泄,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作者:陶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5分法在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12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53例,其中稳定组24例,急性排斥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移植肾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声像图表现,对两组患者的移植肾依UE 5分法进行评分,并分析两组的异同.结果:稳定组与急排组使用5分法评分后,以3分为界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排组UE评分与肌酐值呈正相关.结论: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可以应用于移植肾急性排斥的诊断与治疗后的复查监测.
作者:祝志敏;柳建华;邱少东;陈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吴某,女,76岁,以胸痛伴晕厥3h为主诉入院,于2012年1月26日23时就诊于我院急诊,3h前出现胸痛胸闷,无发热,无咳血,无咳嗽咳痰,休息后症状未缓解,并突发一过性晕厥.既往自述心脏不好,否认其他疾病及过敏史.查体:T:36.5℃,P:76次/min,R:20次/min,BP:102/64 mmHg,SPO2:99%,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异常心音,其余未见异常.
作者:贾冬;赵鑫;赵宏宇;赵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为了解本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和评价医院新管理措施的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7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特点,以及医院新管理措施实行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在这2年期间本院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60株,MRSA为72株,70.8%(51/72)分布于医院感染重点科室,58.3%(42/72)来源于伤口标本,30.6%(22/72)来源于呼吸道标本.按年份分组比较分析,本院执行医院新管理措施后MRSA检出率由32.1%(44/137)降到22.8%(28/123);MRSA对克林霉素、克拉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稍有增强,对庆大霉素物、利福平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降低,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新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MRSA的感染率.可以推测,更加系统、全面的医院管理改革将是控制医院感染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健云;李璐琳;孙红;林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24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11例,女13例;年龄63 ~ 82岁,平均年龄75岁.闭合骨折23例,开放骨折1例.根据AO分型:CI型9例,C2型10例,C3型5例.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及腕关节三维重建CT检查,均确定符合本资料标准.术前测量:桡骨短缩1~6mm,平均4.7 mm;掌倾角-23 ~5°,平均-8.7°;尺偏角-12~19°,平均11.3°.其中22例新鲜骨折,2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转为手术治疗.
作者:孙强;董新利;郑加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对胎龄低于32周的不成熟早产儿的死亡情况、并发症、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该类早产儿临床决策的正确制定和临床结局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年间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288例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早产儿的病死率为15.63%.早产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多胎妊娠、母亲不良生育史、胎盘因素、母亲孕期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3%、25.00%、14.58%、10.42%、9.38%.不良生育史是早产的高危因素.并发症前五位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呼吸暂停、动脉导管未闭(PDA)、颅内出血.结论:胎龄<32周早产儿新生儿期常见的并发症是NRDS.积极消除各种早产高危因素,对不成熟早产儿制定正确的综合诊疗方案,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窒息、感染、NRDS、严重的呼吸暂停是影响胎龄< 32周早产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因素之一.
作者:贾德勤;高平明;王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评分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结果:CRRT组平均体温达标时间为(110.3±27.3) min,对照组为(165.7±58.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CRRT组及对照组在24 h内体温复燃率分别为71.0%、7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RRT组与对照组两组的28 d死亡率分别为38.7%、51.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GCS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RT在中枢性高热患者中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利用CRRT技术来降低过高体温以达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欠佳.
作者:戚振红;陈家鑫;杨延斌;马明远;潘永;徐杰;张云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是一种新型超声血流成像方法,由日本学者Ohtsuki等于2006年提出[1],该技术以彩色多普勒图像为基础,通过多普勒频移信息获取心腔内血液流场状态,实时显示心脏内血液流场的分布,并通过流线图模式与涡流图模式等分析心脏的血流结构变化,为实时监测心腔内血流,全面评估心腔内流场状态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方法.
作者:高一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的水平,探讨两者对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PCI术前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GDF-15与hs-CRP血清水平,入选201例单支病变且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按GDF-15,hs-CRP水平分组,通过随访3年,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随访中,发生了非致死性的心血管事件29例与心血管原因所致的死亡14例.GDF-15>1200 ng/L组和GDF-15≤1200 ng/L组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95 (P< 0.05),hs-CRP> 3.0 mg/L组和hs-CRP≤3.0 mg/L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2.28(P< 0.05),GDF-15>1200 ng/L伴hs-CRP> 3.0 mg/L者和GDF-15≤1200 ng/L伴hs-CRP≤3.0 mg/L者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3.77(P< 0.05).结论:GDF-15和hs-CRP不仅均为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且GDF-15联合hs-CRP检测可增加对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胡晖;程震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但术中过度破坏淋巴组织,又可造成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0% ~ 30%[1].目前淋巴水肿在临床上还没有—个彻底根治的方法,因此如何预防淋巴水肿尤为重要.我科自去年引进西北第一台德国生产的Body Drain淋巴治疗仪用于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治疗,取得良好的收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惠云;柴晓亮;孙亚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联合体部伽玛刀放疗序贯治疗恶性气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恶性肿瘤致气管狭窄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44 ~ 77岁,中性年龄63.5岁.治疗组6例先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解除气管狭窄,3 ~7d后再进行体部伽玛刀放射治疗,总剂量45 ~ 70 Gy,分10~ 14次完成,1次/d;对照组7例仅接受气管支架置入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估近期疗效.结果:共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13枚,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即刻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提升到自然呼吸时90%~ 95%.治疗组6例病灶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83.3%.发生放射性食管损伤1例.常规随访6个月,治疗组支架狭窄率和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能有效解决气管狭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联合体部伽玛刀放射治疗能够进一步控制肿瘤病灶发展,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
作者:魏宁;徐浩;祖茂衡;顾玉明;张庆桥;冯守信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筛选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及对照组(250例)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NA Pooling为基础的Illumina Human660W-Quad芯片扫描,筛选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结果:(1)对照组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病例组(P<0.01);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2)遗传变异位点SNP rs2298491(位于TBCEL基因),SNP rs6080720(位于BFSP1基因),SNPrs7653410(位于SNTN基因),SNP rs2345106(位于COLQ基因)和位于ABCA13基因上的SNPrs4024044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有关.结论:SNPs rs2298491,rs6080720,rs7653410,rs2345106和rs4024044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相关遗传变异位点的一部分.
作者:陈逸飞;钟诗龙;罗建方;薛凌;黎明;胡孜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回顾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0例根据血清NSE水平分为4组,A组35例血清NSE含量正常(<16 μg/L),B组74例血清NSE含量轻度升高(16 ~ 32μg/L),C组146例血清NSE含量中度升高(32 ~ 64 μg/L),D组65例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 64 μg/L);分别观察每组患儿的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恢复期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4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29%、31.08%、63.01%、87.69%,脑脊髓磁共振异常率分别为2.86%、27.03%、57.53%、84.62%,恢复期(病程14d)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分别为100.00%、82.43%、76.03%、56.36%,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1.53)d,(13.32±1.49)d,(15.64±1.71)d,(18.91±1.62)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脑脊液NSE只有D组5例异常.结论:血清NSE浓度反映了重症手足口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尤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64 μg/L)提示脑电图及脑脊髓磁共振异常可能性大,常规时间复查脑脊液阴转率低,并且住院时间长.而脑脊液NSE阳性率低,但异常者提示神经系统受损严重.
作者:胡静;石小华;田野;谢国锦;叶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Cyclin D1与VEGF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肝内胆管癌组织与11例同期因肝内胆管结石进行肝部分切除时切取的正常胆管组织中Cyclin D1与VEGF中的表达状况.结果:42例肝内胆管癌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73.8%(31/42)、VEGF阳性表达率为69.0%(29/42),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6.4%(4/11)与18.2%(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低分化组与高-中分化组之间,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4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表达阳性率有差异,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Cyclin D1的阳性高表达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的阳性高表达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陈伟;梅平;陈斯聪;林叶;骆新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Ⅱ对5 770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对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 770例早产儿中ROP确诊患儿519例,103例ROP患儿接受了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所有接受ROP筛查的早产儿在筛查前、筛查期间和筛查后无一例出现死亡.发现散瞳药物可能影响早产儿心跳呼吸,早产儿患严重的全身疾病可能增加筛查风险.结论:ROP筛查过程存在多种风险,对ROP筛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均有助于减低ROP筛查风险,保证筛查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谢婉花;李亚洁;项道满;陈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BACTEC-MGIT960)检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株30株,耐药株30株,针对其gyrA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后进行测序.结果:在这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0株敏感株均未在QRDR检出有义突变,30株耐药株中有19株QRDR存在有义突变,主要突变位点为90、91和94.gyrA基因突变占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63.3%(19/30).结论:gyrA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杨辉;张国良;张明霞;吴爱武;陈建波;陈心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探讨Wnt/β-连接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与吲哚美辛引起的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终浓度为50、100、200 μmol/L的吲哚美辛干预SGC7901细胞24 h,并设不加吲哚美辛的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TUNEL法检测涂片中胃癌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SGC7901细胞在50 μmol/L的吲哚美辛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92.71±4.81)%,100和200 μmol/L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则明显降低.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为0,吲哚美辛干预后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对照组β-Catenin和Bcl-2蛋白表达高而Caspase-3表达低.吲哚美辛干预后β-Catenin和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吲哚美辛引导的SGC7901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下游调控蛋白Bcl-2、Caspase-3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的调控.
作者:李赟;吴晓滨;林义佳;陈泓磊;宋虎;向军;彭俊生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