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

杨辉;张国良;张明霞;吴爱武;陈建波;陈心春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氟喹诺酮类, 耐药, gyrA, 基因突变
摘要: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BACTEC-MGIT960)检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株30株,耐药株30株,针对其gyrA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后进行测序.结果:在这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0株敏感株均未在QRDR检出有义突变,30株耐药株中有19株QRDR存在有义突变,主要突变位点为90、91和94.gyrA基因突变占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63.3%(19/30).结论:gyrA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密切相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寻求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途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曾发生骨折分组,采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缺乏阳光照射的人数及女性比例高于无骨折组,L2BMD、股骨大转子BMD、转子间BMD及总髋部的BMD低于无骨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是否有骨折史为应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年龄、缺乏阳光照射、总髋部BMD是骨折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定期监测总髋部BMD、适量增加阳光照射有利于降低骨折风险.

    作者:楼慧玲;彭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腔热灌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腹腔积液

    目的:探讨顺铂热化疗对人胃癌细胞的毒性增效作用,观察腹腔热灌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MTT法检测42℃时顺铂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腹腔热灌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46例晚期胃癌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热疗可显著增强顺铂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细胞凋亡率.热灌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腹腔积液的有效率为69.6%(32/46),不良反应轻微.血清CEA治疗后显著下降,且与疗效相关.结论:热疗能显著增强胃癌细胞顺铂毒性作用,热灌注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是晚期老年胃癌腹腔积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自森;薛长年;张剑;张红巧;巴楠;夏兴洲;吴敏;樊青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He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Hec1(癌高表达蛋白),作为着丝粒蛋白的重要组分及纺锤体检测点调节器,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He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的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30例胃癌标本及1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ec1 mRNA表达情况,其中TBP作为内参照.通过2-△CT法计算经过内源性管家基因标准化处理后的目的基因的表达,以此来比较各比较组之间Hec1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1)胃癌组织中Hec1 mRNA的表达(0.272±0.036 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41±0.023 1).(2)Ⅰ/Ⅱ期(0.286±0.184 3)、Ⅲ/Ⅳ期(0.269±0.0717)胃癌组织Hec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Ⅰ/Ⅱ期与Ⅲ/Ⅳ期胃癌组织相比较,Hec1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3)Hec1 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为0.325±0.207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为0.238±0.0697;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ec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墨青青;陈平波;金鑫;唐兰;王蓓蓓;马湘一;高庆蕾;吴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GDF-15对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的水平,探讨两者对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PCI术前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GDF-15与hs-CRP血清水平,入选201例单支病变且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按GDF-15,hs-CRP水平分组,通过随访3年,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随访中,发生了非致死性的心血管事件29例与心血管原因所致的死亡14例.GDF-15>1200 ng/L组和GDF-15≤1200 ng/L组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95 (P< 0.05),hs-CRP> 3.0 mg/L组和hs-CRP≤3.0 mg/L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2.28(P< 0.05),GDF-15>1200 ng/L伴hs-CRP> 3.0 mg/L者和GDF-15≤1200 ng/L伴hs-CRP≤3.0 mg/L者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3.77(P< 0.05).结论:GDF-15和hs-CRP不仅均为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且GDF-15联合hs-CRP检测可增加对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胡晖;程震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测定及意义

    目的:回顾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0例根据血清NSE水平分为4组,A组35例血清NSE含量正常(<16 μg/L),B组74例血清NSE含量轻度升高(16 ~ 32μg/L),C组146例血清NSE含量中度升高(32 ~ 64 μg/L),D组65例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 64 μg/L);分别观察每组患儿的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恢复期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4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29%、31.08%、63.01%、87.69%,脑脊髓磁共振异常率分别为2.86%、27.03%、57.53%、84.62%,恢复期(病程14d)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分别为100.00%、82.43%、76.03%、56.36%,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1.53)d,(13.32±1.49)d,(15.64±1.71)d,(18.91±1.62)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脑脊液NSE只有D组5例异常.结论:血清NSE浓度反映了重症手足口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尤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64 μg/L)提示脑电图及脑脊髓磁共振异常可能性大,常规时间复查脑脊液阴转率低,并且住院时间长.而脑脊液NSE阳性率低,但异常者提示神经系统受损严重.

    作者:胡静;石小华;田野;谢国锦;叶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及左室肥厚指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HNCM)显著特点为无明确可致心肌肥厚的因素下心肌有不对称性的肥厚,并以室间隔受累为主,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T波峰末间期(Tp-Te)是指T波顶峰到T波终末的时间间期.有研究发现HNCM患者其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较正常人有差异,且它们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比值有一定相关[1].本文进一步探讨其Tp-Te间期、Tp-Te/QT比率、IVST/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

    作者:何玮;陈长曦;王海燕;杨德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硅油Oxane HD填充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第三代重硅油Oxane HD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玻璃体填充物,用于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运用Oxane HD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病例23例,并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病例23例(24眼),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主诉和病史,以及眼底检查发现广泛或局限性视网膜下膜增殖和视网膜活动度差.

    作者:吴敏;肖丽波;薛黎萍;李云琴;任玉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应用ALM-ASA法检测PCSK9基因F216L、D374Y多态性

    目的:研究PCSK9基因F216L、D374Y、N425S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9-2011年冠心病(CAD)患者血液标本288例,健康人血液标本300例;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于适配器连接介导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M-ASA),检测PCSK9基因F216L、D374Y和N425S位点的多态性,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血清TC、TG、HDL-C、LDL-C水平采用酶法测定.结果:广东地区CAD患者和健康人群基因中尚未发现N425S多态性位点;F216L、D374Y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TC、LDL-C、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患者组中,FF与FL基因型、DD与DY基因型之间,TC、TG、LDL-C、HDL-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与FL基因型、DD与DY基因型之间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人群的基因尚未发现N425S多态性位点,尚未发现PCSK9基因F216L、D374Y多态性与TC、TG、LDL-C、HDL-C水平及冠心病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忠民;孟艳辉;高飞;喻辉;李凤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外阴上皮内瘤变研究进展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sia,VIN)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前驱病变已得到公认.研究显示,外阴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一般认为外阴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至少有两种非常独特的途径,即伴随普通性VIN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性途径和伴随分化性VIN的非HPV相关性途径[1].

    作者:张品南;夏作利;郑翔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介于28~76岁,施行肺叶切除者76例,全肺切除者4例;所有病例中,因故中转开胸手术5例.所有病例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肺癌切除率、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及手术安全性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仿;肋间神经冷冻耗时短,术后患者镇痛药应用剂量小或无需止痛药治疗.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遵循肺癌外科原则和手术安全要求下,具有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较肺癌常规开胸手术有明显优势;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止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

    作者:吴源周;闫玉生;胡佳;童健;陈群清;陈坤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以粉尘螨滴剂变应原疫苗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进行舌下免疫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24例尘螨过敏为主的AR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SLIT 2.5年.观察指标为鼻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药物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年症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前鼻炎症状、鼻部体征、VAS评分分别为7.41±2.09、1.78±0.69、7.52±1.97,治疗后2年三指标分别为4.19±1.88、1.52±0.45、5.23±1.78、2.18±0.51,治疗前、治疗后2年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5、2.77、7.42,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鼻炎症状、鼻部体征、VAS评分分别为7.18±2.37、1.86±0 49、7.23±2.25,治疗后2年三指标分别为6.97±2.61、1.79±0.61、7.12±2.57、0.78±0.60,治疗前、治疗后2年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7、0.55、0.20,均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2年鼻炎症状、鼻部体征、VAS评分、药物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5、2.69、4.62、20.7,均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AR有良好的远期疗效,此法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宏伟;兰金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病11例临床分析

    韧带样纤维瘤病是一种具有侵袭特性的成纤维细胞肿瘤,发生于肌肉、筋膜、腱膜,其组织形态良好,但浸润生长,易复发,极少转移.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病的病历资料,以探讨该病的病因、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陈佰文;李根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在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宫颈癌中的疗效观察

    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宫颈癌中取得了较高疗效,但对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来说,由于其年龄、体质及耐受性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了临床上有效全身化疗用药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在的顺利应用.本研究采用了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局部治疗联合放疗方案治疗老年宫颈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君;徐炎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在唇裂定量评价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在唇裂定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8例单侧唇裂患儿在术前使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获取面部三维数据,在计算机中重建面部三维图像并进行定点测量.术中对相同标志点进行直接测量.两组测量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比较,各测量指标准确性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误差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扫描测量的可靠性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绝对差别(MAD)为0.07 mm,相对误差大小(REM)为1.1%.结论:三维扫描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高的重复性和有效性,又不接触患者,是唇裂手术前后对照研究及颌面部畸形形态学研究的有前景的新方法.

    作者:余乔立;王洪涛;崔颖秋;邓利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小儿肠套叠合并休克围手术期处理可行性研究

    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共232例,其中肠套叠合并休克28例,全部纠正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例肠套叠合并休克的患儿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个月~10个月15例,10个月~1岁8例,1~2岁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以内者3例,24~48 h内者7例,48 ~ 72 h14例,72h~1周者4例.肠套叠类型,回回结型19例,回盲型5例,回结型2例,小肠型2例,原发性肠套叠24例,继发性肠套叠4例,均继发于美克尔憩室.

    作者:张冬;黄永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血清miRNA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治愈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但是,目前临床癌症患者的确诊阶段大都到了中晚期,已经错过了佳治愈时间,治愈率比较低.虽然一些新的肿瘤标记物的发现,为肿瘤的个性化治疗、乃至佳治疗提供了可能性[1],但是由于这些诊断方法大都是有创检查,而且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所以,目前肿瘤标记物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无创的肿瘤标记物,已经成为新的热点.

    作者:王喜悦;曾思恩;肖胜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人群代谢特征比较

    目的:从预测代谢性疾病的角度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下限从6.1 mmol/L下调至5.6 mmol/L的合理性.方法:比较正常糖代谢组(NGT,FPG< 5.6 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1(IFG1,5.6 mmol/L≤FPG< 6.1 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2(IFG2,6.1 mmol/L≤FPG< 7.0 mmol/L)之间代谢指标及发生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差异.结果:与NGT组相比,IFG两组人群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与IFG1组相比,IFG2组仅部分代谢指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NGT组相比,IFG1与IFG2组发生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均升高(P<0.05),而IFG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疾病早期防控的角度出发,将IFG诊断下限下调为5.6 mmol/L是合理的,应加强对人群空腹血糖的筛查.

    作者:张宇翔;董晶;韩书婧;郭青青;刘岩;刘芬;罗艳侠;何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3例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42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41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大致平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毒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中位PFS,中位OS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组较吉非替尼组患者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组中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期较吉非替尼组明显延长.结论:在标准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中,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的总体疗效相似,对于肺鳞癌患者厄洛替尼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组患者.

    作者:汪海岩;张德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bag-1和bcl-2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bag-1和bcl-2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Ⅰ~Ⅱ)和健康体检107例的外周血清进行bag-1、bcl-2蛋白浓度检测.结果: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bag-1、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107例健康者(P<0.0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单检bag-1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拟然比分别为65.7%、52.6%、1.40.而bcl-2分别为73.3%、45.8%、1.35;两者联合检测分别是89.7%、95.1%、18.31,都高于单检,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g-1和bcl-2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美霞;林刚;林巍;郭禹标;卢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心律平治疗小儿交感风暴1例

    患儿男,4岁,体重20 kg,主因间断发热7d,烦躁、哭闹半天入院.查体:T 38C,P 250次/min,R 52次/min,BP86/50 mmHg精神萎靡,颜面口唇欠红润,咽充血,无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细湿啰音,心率250次/min,奔马律,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于右锁骨中线肋下1.5 cm、剑下2 cm可及,质中,边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250次/min.辅助检查:血象21.02×109/L、中性粒细胞75.7%,心肌酶:GOT 162 vmol/L、CK-MB 200 U/L、LDH 910 U/L、HBDH 827 U/L,肌钙蛋白0.52 μg/L,电解质正常,血沉45mm/H,胸片: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入院诊断:(1)心肌炎;(2)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白雪燕;刘秀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