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药膜外治黄褐斑40例

杨亚菁

关键词:
摘要:笔者从2001年8月~2002年12月采用纯中药药膜治疗黄褐斑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40例,均为来自门诊部女性患者.职业为教师、公务员、商人、农民、工人、护士、野外工作者等.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护理心理学从80年代以来,在临床上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下面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常见的负性心理及对策.

    作者:窦士香;李佑西;王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较剧者可形成胃梗阻,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412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42例,发生率10.19%,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林;张彦平;程江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肺肿瘤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6例分析

    近2年来,笔者在从事中医推拿工作中,发现6例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的肺肿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8~83岁,发病时间1~4月不等,临床表现均有颈肩部疼痛,肩峰、冈上肌局部压痛、肩胛区疼痛、一侧肩关节活动障碍.

    作者:陈述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乙肝表面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易于慢性化、重症化.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成人HBV感染率为24.4%~80.8%,其中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1%[1].近几年来,随着对HBV各成分的深入研究,有关HBV前S1蛋白(Pre-S1)和前S2蛋白(Pre-S2)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来我院住院病人血清HBV标志物和Pre-S1的检测结果分析,做出评价.

    作者:索凤霜;李萍燕;刘志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医院药品的管理与贮存

    医院药品管理在医院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质量也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药品有它的性质、剂型、作用、规格、商品名、化学名、效期、价格以及品种繁多等因素,因此,应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使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刘桂芬;吴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改制后护士长的作用位移

    我院是市内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由财政全额拨款,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改为一小部分拨款,还迟迟不能到位,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都受到制约,引进资金、厂家机器进院、各科承包主任负责制,已经成为现实.医院管理模式改变了,护士长的作用发生位移.

    作者:刘晓明;吕瑛;程艳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如何做好服毒轻生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一种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预防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手段.2002年1~10月份,我科共收进46例服毒轻生病人.在抢救治疗中,我们采用心理护理,效果明显.痊愈出院4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淑萍;司桂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脑出血132例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32例幕上出血按死亡原因分成三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3天内死亡与出血量有关;1周后死亡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相关.结论 MOF是脑出血死亡的重要原因,应积极防治.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其他胸肺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压增高,造成右室肥大,后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沈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多为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气血逆乱,经络闭阻而致.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重者危及生命,往往留下后遗症.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健康,若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

    作者:赵爱武;张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Holter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与Holte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olter监测126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SMI)86例,占68%;伴典型心绞痛12例,占9.5%;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84例,占67%.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高,检出694阵次占57.92%.结论 Holter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就其种类、时间、数量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变化规律以及药物的疗效进行详细的观察,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自安;王西平;韦建瑞;黄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手部屈指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介绍38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早期:肌腱愈合期.术后制动24h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活动,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1周后增到每次3~5min.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指导病人行患指轻度主动活动,每日10~15次,每次5min.后期:抗阻力的功能锻炼期.即主动屈手指活动.结果 38例中优良率达87%,有效率为95%.结论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同期进行康复护理,是加速和大限度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平;邹鸿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甲状腺微小癌8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1∶5.5,49例(57.6%)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或术后发现的,74例(87.1%)为单发癌结节.平均随访6.5年,仅2例病人术后出现对侧叶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偶然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李圆;陈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我们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针刺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32~65岁,病程3个月~20年.

    作者:任传明;国艳;黄纯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胃切除术后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

    胃部分切除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可导致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本文对比了正常人与胃切除患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脂餐收缩实验的结果,就胃切除与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曹永生;虞万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盐酸布比卡因的镇痛时间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是酰胺类局麻药,镇痛效果明显,其作用强度约为利多卡因的4倍,普鲁卡因的8倍,因此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1].本文通过观察120例外科手术患者对盐酸布比卡因的镇痛持续时间,以及患者血压变化、肌肉震颤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庆维;吴自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水肿16例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肺心病急发期并发肺水肿认识,尽量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并发肺水肿36例,其中误诊16例原因、临床及胸片分析.结果误诊16例,误诊为慢支并感染加重6例,支气管哮喘4例,呼吸衰竭加重4例,DIC 2例.结论对伴有左心病变的肺心病特别伴有重度肺部感染而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干湿性罗音者,X线胸片有水肿的征象,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即可确诊.

    作者:严文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梗塞15例的防治与护理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梗塞随着CT广泛应用后发现的例数渐多,因发生脑梗塞后伤情加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所以如何防治外伤后脑梗塞成为临床护理颅脑损伤的一个新课题.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该类15例患者的临床防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宣痹汤为主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05例临床观察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寒冷、潮湿、沿海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以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林如高老中医的宣痹汤为主,治疗风关痛10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超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术前术后护理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易发生很多并发症,如感染、前房纤维渗出、前房积血、人工晶体脱位等.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6例,经术前的精心准备和术后的观察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感染,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霞;翟翼;张新颖;刘明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