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建;黄明孔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膝关节本身及周围组织疾病的主要症状多以疼痛为主,这就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膝关节镜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选择手术时机,对阻断或减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非常重要[1],我院自1998年6月~9月,对57膝骨性关节炎病人进行膝关节镜诊断及治疗术.本文就此对57膝骨性关节炎病人采用膝关节镜下诊断及治疗的结果作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德兴;张晓南;张新;常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单眼发病,易复发.尽管本病部分有自愈的倾向,且预后相对较好,但仍给患者带来视觉障碍及心理压力.为了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缩短病程,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使用以中药汤剂内服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郝永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73基因转录表达及杂合缺失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及多聚酶链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45例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p73 mRNA的表达及杂合缺失.结果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未见p73 mRNA表达.癌旁肠化组织,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p73 mRNA高表达率分别为38.5%(10/26),20%(2/10),55.6%(20/36),杂合缺失率分别为14.8%(4/27),11.1%(2/18),26.7%(12/45).胃癌、癌旁肠化生组织中p7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胃癌及癌旁肠化及异型增生间无显著差别.胃癌及癌旁组织中杂合缺失率无显著差别.p73 mRNA高表达及杂合缺失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大小、部位、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p73基因高表达与杂合缺失无关.结论 p73基因高表达及杂合缺失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73基因高表达及基因的杂合缺失可能是该基因的两种不同失活方式.
作者:李伟;王东旭;王建文;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颅内感染是颅脑损伤及颅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血脑屏障作用,仅静脉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我科于1997年1月~2002年1月间共治疗颅内感染117例,占同期住院患者3.3%,在全身用药的同时,给予鞘内或脑室内注入抗生素、腰穿放脑脊液、脑脊液置换等综合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文国;龙连圣;韩瑞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咳喘落及其拆方对哮喘模型豚鼠外周血ET-1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咳喘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哮喘模型的模型组、咳喘落组、地塞米松组豚鼠治疗前后外周血ET-1水平.结果经过咳喘落组与地塞米松组治疗后,两组豚鼠血浆ET-1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P>0.05),而且两组作用程度相近(P>0.05);而去麻黄组豚鼠的血浆ET-1含量与咳喘落组豚鼠的血浆ET-1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咳喘落对哮喘模型豚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与地塞米松作用相近.而且麻黄在影响ET-1方面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冯新格;黄盼华;吴银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64例应用中药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晓晖;樊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体输自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2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3~6天采血,采血量每次400ml,采后置入4℃~6℃储血冰箱内保存,待术中回输患者.结果 21例患者术中回输贮存血满足了术中用血需求,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输血,既避免了异体输血引起的传染病和不良反应,又节约了血液资源,值得推广.
作者:白晓兵;马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推拿、针灸、局部注射局麻药激素疗法疗程长、容易反复.我院自1992年以来,开展经皮穿刺液氮低温冷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0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此疗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明;宋桂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孕原因与诊治方法.方法 (1)夫妇双方同时就诊.(2)女方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基础体温测定、B超检查与监测卵泡、宫颈粘液结晶涂片、输卵管通水、性交后试验(PCT).结果 321对不孕夫妇中原发性不孕138对,占42.99%.继发性不孕183对,占57.01%.单纯女方异常139对,占43.3%.单纯男方异常61对,占19%.双方均异常121对,占37.69%.结论 (1)继发性不孕183对,大于原发性不孕,应创造条件尽量避免发生.(2)男性不孕因素不可忽视,特别是精液要常规检查.(3)夫妇双方均应同时诊治.
作者:姚桂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饮食控制就没有完好的糖尿病治疗.我们对9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
作者:乔冬珍;王万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89例112眼.结果近期疗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11眼(99.1%),视力提高者62眼(55.4%),视野扩大者69眼(61.6%).远期疗效:63例78眼,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20个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7眼(98.7%),视力提高者42眼(53.8%),视野扩大者47眼(60.3%).结论该术疗效提高的原因在于对小梁组织切除部位准确,可靠以及术中组织损伤小,术后形成良好的滤枕有关.
作者:沙素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应用尿激酶50~75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50ml内,30min内滴完,有效后次日3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内静滴,连用3~5天.首次溶栓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每日1次×10d,首次溶栓后次日口服肠溶阿斯匹林30mg,每日1次×10d,然后改为300mg,隔日1次口服共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Ⅱ级(但从0级当天恢复到5级除外)、失语较前有所好转.结果 12例除1例无效外,8例肌力恢复Ⅲ级、2例Ⅱ级、1例失语有所恢复,无1例死亡.结论中小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塞是有效的,如严格掌握时间窗和适应证,此疗法比较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作者:洪雁;张毅杰;杨元中;江永才;刘山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7日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物模型,观察假手术(A)组、缺氧缺血(B)组、川芎嗪(C)组相应部位脑组织钙含量变化及病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川芎嗪作用的研究.本文用湿法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的钙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8只其缺氧缺血脑组织钙含量(湿重及干重ppm值为:B组138.38±20.13及1249.46±274.5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只的水平(A组63.7±9.88及453.79±70.9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B组脑组织水含量亦高于A组,电镜下可见其细胞变性改变.川芎嗪组8只钙含量(C组89.63±20.13及636.52±121.04)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瑞宣;詹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干部.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8年,加重2天于2002年7月28日6pm入院.
作者:徐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于1989年~2002年,对成人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亦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患者握拳头松紧不同时,对手背部浅静脉暴露的影响.方法 400例外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嘱患者按常规输液法握紧拳头后静脉穿刺.实验组:嘱患者握空拳后静脉穿刺.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手背部浅静脉暴露的例次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握空拳时对浅静脉暴露佳,有利于一次性静脉穿刺的成功.
作者:江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血小板在成分输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输注比例正逐年显著提高,特别是血细胞分离机的使用,使血小板的质量有了保证.机采血小板浓度高,混入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极少,同型输注可不配血,止血效果好.由于血小板结构复杂而又特殊,对血小板的保存难度较大,就目前国内的情况,对机采血小板的保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22±2)℃条件下震荡保存;一种是-80℃深低温冰冻保存.(22±2)℃保存的血小板有潜在的细菌污染的危险,且保存时间短,这对血站及临床应用极不方便,也不能应急使用,易造成血液资源和经济上的浪费.而冰冻血小板的特点远远优于前者,国际上常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血小板的防冻剂,DMSO对血小板粘附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它用前不用洗涤,容易到达体内,并且具有保护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该方法保存血小板时间长,输注准备时间短,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冰冻血小板止血效果好,回收率高,制剂稳定疗效尚佳,不但能满足临床抢救大量的需要和急诊血小板供不应求的矛盾,还能切中临床血小板输注的真正目的,同时可避免细菌的繁殖.目前,全国数百家医疗机构在应用血小板,冰冻保存的血小板是国内外正在推广实行并正在做深入研究的方法.冰冻血小板的保存对于输血医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效应和指导意义.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现笔者对冰冻血小板的制备过程做一介绍和总结.
作者:赵秀丽;魏莉;穆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儿童椎管内血管瘤临床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和顺;李榕;黄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做好围产期知识宣教工作是妇幼保健的核心内容,是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非典流行期间,开展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具有时代意义.
作者:黄萍;卢翠云;马爱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急性期出现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VF),室速发作时若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静脉注射胺碘酮并观察复律情况,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作时为心室颤动者,先电复律,然后用胺碘酮治疗,以VT、VF消失为有效.结果 62.5%恶性心律失常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48h累计71.9%,72h内累计84.4%,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恶性心律失常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龙飞;贾小鹏;李彦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