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璋
颅内感染是颅脑损伤及颅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血脑屏障作用,仅静脉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我科于1997年1月~2002年1月间共治疗颅内感染117例,占同期住院患者3.3%,在全身用药的同时,给予鞘内或脑室内注入抗生素、腰穿放脑脊液、脑脊液置换等综合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文国;龙连圣;韩瑞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8月,我市某橡胶厂发生一起急性硫化氢气体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连涛;谢松俭;徐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应用溶栓疗法,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抗栓酶(Svate)为溶栓剂治疗AMI 36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一;张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水间皮细胞计数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胸水患者行B超定位穿刺抽胸水进行细胞学计数,以胸膜活检病理确诊患者的石蜡切片检查作对照.结果胸腔积液细胞学计数: 间皮细胞计数结核组明显低于肺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核细胞计数结核组高于肺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核性胸水中间皮细胞计数常小于5%.结论胸水间皮细胞计数能够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病因学诊断率.
作者:窦迎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选用高频线阵探头,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测量其休息时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比较两组休息状态下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休息状态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内径D0(3.96±0.84)mm与健康组D0(3.98±0.82)mm相比,无显著变化(P>0.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的FMD(3.46±0.72%)%与健康组FMD(4.65±1.21)%相比,有显著变化(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流介导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孙晓岚;黄红漫;吴青梅;刘军;孙建萍;张英虎;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中医科自1998年6月~2002年12月以中药普济消毒饮为主方治疗小儿感染性高热症6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曾立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对照组根据药敏试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静脉滴注,用药2~6周;治疗组在使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加服中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用药4~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优于对照组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余靖一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特色问题.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特点.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与手术的成败密不可分.结论对术中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特色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肿瘤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岳爱萍;秦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大量出血可危及病人生命[1].目前我科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简称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高了止血成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为此我们对EVL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津利;李书琴;杨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每年要接待数百名外伤伤员,主要由交通事故、高空作业、行凶斗殴等致伤,受伤类型包括重型颅脑损伤,多处骨折,脏器损伤,脊柱损伤等,病情重者可引起现场死亡,有的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患者带来了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因此,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不单是简单的包扎、止血、固定,科学的抢救、转运伤员,降低伤残率,提高伤员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也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目标.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几年来,现将外伤伤员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莲;潘瑞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入药部位不一,仅植物药就有根类、根茎类、花类、叶类、皮类、果实类、种子类、全草类等,动物类药物亦有以骨、甲、角、皮入药之不同,形态各异.
作者:张斌;高秀清;孟晓君;闫兴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消化道出血是重型病毒性肝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治疗十分棘手,预后较差,多数病例当出现消化道出血后,随之诱发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导致连锁反应使原发病更趋于恶化,终死亡.近3年来我们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采用垂体后叶素、凝血酶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共28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咏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7日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物模型,观察假手术(A)组、缺氧缺血(B)组、川芎嗪(C)组相应部位脑组织钙含量变化及病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川芎嗪作用的研究.本文用湿法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的钙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8只其缺氧缺血脑组织钙含量(湿重及干重ppm值为:B组138.38±20.13及1249.46±274.5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只的水平(A组63.7±9.88及453.79±70.9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B组脑组织水含量亦高于A组,电镜下可见其细胞变性改变.川芎嗪组8只钙含量(C组89.63±20.13及636.52±121.04)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瑞宣;詹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现将45例患者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炜;付刚;丘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科室是构成医院的基层组织和功能单位.现代医院有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科室组成.科室工作在医院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直接体现医院对社会的服务,科室水平是医院水平的体现.因此,科主任作为科室的主要领导,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心脏骤停时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及时而正确的进行现场抢救是关键.据临床观察,有相当一部分抢救人员的急救操作不规范,没有掌握更新的技术而导致抢救失败.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合临床及近年来的文献,再谈心脏骤停抢救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余林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颅内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是由于颅腔内容物的体积超过了其可代偿的容量.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呕吐、眼底乳头水肿三大病征.持续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可诱发脑疝危及生命.冬眠低温疗法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温可使患者在低温状况下降低脑耗氧量及脑代谢率,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可有效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其临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王立艳;段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医源性烧伤罕见致伤因素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1例因罕见原因所致的医源性烧伤病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8例愈合良好.1例行再次植皮修复;1例愈合后瘢痕处色素沉着;1例瘢痕增生.结论医源性烧伤虽然临床罕见,但是因为病因各异,病情复杂,若治疗不当,影响愈后.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医源性烧伤的认识与防治水平.对深度烧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期行切痂修复手术,以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张茂红;杜庆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5~2003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穴位,维生素B1、B12针剂进行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186例,并与单纯抗病毒对症治疗182例对照比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85年9月~2001年11月,我们应用病灶清除、骨水泥充填术治疗病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51例,经5~10年随访,按Mankin*HJ标准,评价肢体功能[1],除2例肿瘤复发外,余49例肢体功能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劲夫;江迪;于梅;王艳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