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清
目的探讨自体输自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2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3~6天采血,采血量每次400ml,采后置入4℃~6℃储血冰箱内保存,待术中回输患者.结果 21例患者术中回输贮存血满足了术中用血需求,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输血,既避免了异体输血引起的传染病和不良反应,又节约了血液资源,值得推广.
作者:白晓兵;马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89例112眼.结果近期疗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11眼(99.1%),视力提高者62眼(55.4%),视野扩大者69眼(61.6%).远期疗效:63例78眼,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20个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7眼(98.7%),视力提高者42眼(53.8%),视野扩大者47眼(60.3%).结论该术疗效提高的原因在于对小梁组织切除部位准确,可靠以及术中组织损伤小,术后形成良好的滤枕有关.
作者:沙素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农民,系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半年.透析方法:应用金宝AK90血透机,碳酸氢钠盐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反渗水,二醋酸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1.2m2,动静脉内瘘血管通道,每周血液透析1次,每次5h,血流量250~280ml/min,超滤在3~5kg左右.2003年2月18日和3月4日两次透析中,当透析至3h左右,患者突感恶心呕吐,随即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停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血压180/90mmHg,心电监护心率153次/min,律齐,神志不清,抽搐状态,口唇紫绀,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追问病史,既往有癫痫病史30余年,近期在家中有发作史,考虑为癫痫大发作.给安定10mg静脉推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4L/min.心电监护,肢体制动,保护穿刺处,减慢透析流量,约8min后意识转清,心率逐渐减慢,继续透析至结束.
作者:俞爱儿;戴铭珠;周莉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从1999年以来,对收住院的脑梗塞病人,应用小剂量纳络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用常规治疗组做对照组,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一;张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于2000~2002年对8例重症ARF患者采用CRRT进行抢救,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逸萍;俞铭儿;孙晔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2年来,我院有1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3h内进行溶栓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唐时;陈香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方法,评估其教育效果.方法制定健康教育模式,并对教育前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作对比研究.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由11.9%提高到79.6%,焦虑由37.1%下降到12.3%,抑郁47.9%下降到2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少焦虑及抑郁等异常心理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有效治疗.
作者:达文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颅内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是由于颅腔内容物的体积超过了其可代偿的容量.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呕吐、眼底乳头水肿三大病征.持续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可诱发脑疝危及生命.冬眠低温疗法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温可使患者在低温状况下降低脑耗氧量及脑代谢率,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可有效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其临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王立艳;段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膝关节本身及周围组织疾病的主要症状多以疼痛为主,这就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膝关节镜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选择手术时机,对阻断或减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非常重要[1],我院自1998年6月~9月,对57膝骨性关节炎病人进行膝关节镜诊断及治疗术.本文就此对57膝骨性关节炎病人采用膝关节镜下诊断及治疗的结果作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德兴;张晓南;张新;常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自1990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60例,其中闭合性肝外伤153例,治愈133例,死亡27例,治愈率83.1%.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胜明;张泰臻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导乐陪产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自然临产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产,对照组无人陪伴分娩.结果两组总产程、产后出血、手术产率及阴道分娩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导乐陪产组总产程、产后出血、手术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张雪英;李燕;王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9月~2002年9月我科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0.6ml)及阿司匹林,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心电图改善率80%,不良反应发生率0.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申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我科作为整体护理的模式病房,根据几年来经验,将健康教育分为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前两阶段,病人处于新入院及术前、术后阶段,护理人员能够较认真负责地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而出院指导工作由于以往我们方法上单一,缺乏统一资料,再加上护理管理上又缺乏检查控制的硬性指标,所以出院指导工作往往流于形式.针对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制作了手册、利用图谱及系列软件,加强了出院指导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平;温国庆;王慧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西医学者认为黄褐斑是由色素代谢障碍所致,而中医认为黄褐斑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小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氨力农对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肺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进行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相关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力和射血分数及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一秒用力肺活量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效9例(32%),有效15例(54%),总有效24例(86%);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效7例(26%),有效16例(59%),总有效23例(85%).用药前后的肺动脉压力、射血分数、肺活量、残总比及一秒用力肺活量均有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3例(10.7%).其中2例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1例由于静脉滴注速度过快而致血压下降.均无须停药.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约18.5%.结论氨力农是一个较好的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有较显著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合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鸿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咳喘落及其拆方对哮喘模型豚鼠外周血ET-1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咳喘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哮喘模型的模型组、咳喘落组、地塞米松组豚鼠治疗前后外周血ET-1水平.结果经过咳喘落组与地塞米松组治疗后,两组豚鼠血浆ET-1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P>0.05),而且两组作用程度相近(P>0.05);而去麻黄组豚鼠的血浆ET-1含量与咳喘落组豚鼠的血浆ET-1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咳喘落对哮喘模型豚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与地塞米松作用相近.而且麻黄在影响ET-1方面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冯新格;黄盼华;吴银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特色问题.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特点.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护理与手术的成败密不可分.结论对术中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特色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肿瘤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岳爱萍;秦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年来诊断为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及MRI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其中占前10位的分别为抽搐48.6%、头痛44.8%、癫痫大发作30.5%、乏力30.5%、头昏18.1%、呕吐17.1%、恶心16.2%、视力减弱6.67%、皮下结节6.67%、肢体麻木6.67%;MRI检查发现活虫病灶平扫与增强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按临床表现可将脑囊虫病分为6型;MRI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家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医源性烧伤罕见致伤因素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1例因罕见原因所致的医源性烧伤病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8例愈合良好.1例行再次植皮修复;1例愈合后瘢痕处色素沉着;1例瘢痕增生.结论医源性烧伤虽然临床罕见,但是因为病因各异,病情复杂,若治疗不当,影响愈后.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医源性烧伤的认识与防治水平.对深度烧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期行切痂修复手术,以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张茂红;杜庆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于1989年~2002年,对成人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亦非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