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惠
西医学者认为黄褐斑是由色素代谢障碍所致,而中医认为黄褐斑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小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26岁,孕2产1,因孕21周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5月20日上午9时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1月19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月感胎动,孕期平顺.入院前我院门诊要求B超,因经济困难未做.血RT:WBC 9.0×109/L,Hb 10g/L.给予米非司酮片75mg,1天1次连服2天,无腹痛及阴道出血.
作者:杨春霞;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于2000~2002年对8例重症ARF患者采用CRRT进行抢救,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逸萍;俞铭儿;孙晔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过度劳累后,坐着休息时突然出现头晕,头胀,语言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轻微心悸,胸闷,口服2丸安宫牛黄丸观察近5h无疗效,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站立不稳,反应迟钝,口角歪斜,遂送至我院急诊.查体:BP 140/90mmHg,P 50次/min,神志清晰,表情安祥,语言迟钝,左腿拖曳,站立不稳,身体左侧倾斜,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心率5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左下肢肌力2~3级,左膝反射减弱,Babinski征、Chzddock征阳性,余未见阳性病理体征.既往身体健康,无溶栓禁忌证.
作者:黄志刚;袁有法;乔延国;李宝权;王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水间皮细胞计数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胸水患者行B超定位穿刺抽胸水进行细胞学计数,以胸膜活检病理确诊患者的石蜡切片检查作对照.结果胸腔积液细胞学计数: 间皮细胞计数结核组明显低于肺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核细胞计数结核组高于肺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核性胸水中间皮细胞计数常小于5%.结论胸水间皮细胞计数能够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病因学诊断率.
作者:窦迎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排便时脱出肿物3年就诊.1999年开始排便时肛内脱出一肿物,便后自行还纳,每日排大便3~5次,大便带血伴肛门坠胀.肛门脱出物日渐增大,便后还纳困难.肛镜检查:距直肠10cm胸膝位5点处有3cm×3cm带蒂直肠息肉,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蒂粗长.考虑为绒毛状腺瘤.
作者:沈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50岁,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内侧蛋黄大小肿物就诊.查体:右大腿中部内侧可触及3.0cm×3.0cm大小肿物,质稍软,无压痛,边界清,活动性好.超声所见:右大腿中段内侧肌层内探及一5.9cm×4.0cm×2.0cm偏强回声光团(如图1),形态规则,纵切面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回声,其内部回声均匀一致,加压检查时轻度变扁.CDFI示内部无血流信息.
作者:潘丽;邓云玖;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胸腔闭式引流术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术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积极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与恢复十分重要.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段杰;王立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肝内胆道取出结石发生肝内血管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量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取肝内胆管结石时,发生大出血3例,采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旭豪;楼良潮;杨学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科室是构成医院的基层组织和功能单位.现代医院有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科室组成.科室工作在医院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直接体现医院对社会的服务,科室水平是医院水平的体现.因此,科主任作为科室的主要领导,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每年要接待数百名外伤伤员,主要由交通事故、高空作业、行凶斗殴等致伤,受伤类型包括重型颅脑损伤,多处骨折,脏器损伤,脊柱损伤等,病情重者可引起现场死亡,有的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患者带来了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因此,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不单是简单的包扎、止血、固定,科学的抢救、转运伤员,降低伤残率,提高伤员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也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目标.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几年来,现将外伤伤员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莲;潘瑞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电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易被患者接受[1],但麻醉要求高,国内外多选气管内插管全麻.我们选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60例,与60例单用全麻组对照,麻醉效果满意,全麻用药尤其是肌松剂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拔管早于对照组.
作者:王剑平;王建生;周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选用高频线阵探头,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测量其休息时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比较两组休息状态下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休息状态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内径D0(3.96±0.84)mm与健康组D0(3.98±0.82)mm相比,无显著变化(P>0.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的FMD(3.46±0.72%)%与健康组FMD(4.65±1.21)%相比,有显著变化(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流介导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孙晓岚;黄红漫;吴青梅;刘军;孙建萍;张英虎;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胆石病的治疗效果,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胆石病的机理.方法将240例急性胆石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治疗组),观察两组的TBiL、ALT、AMY变化,体温及白细胞复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天的TBiL、ALT、AMY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体温及白细胞数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胆石病患者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可以保护肝、胰功能,增加手术抵御力,加快机体恢复.
作者:孙刚;王梦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分析35例ADEM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ADEM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起病较急,病程多缓解与复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麻疹、风疹、水痘、流腮、猩红热为主要诱因,脑脊液显示免疫活性增高,脊髓、小脑、大脑白质、脑干受累多见,电生理、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综合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学及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王征军;孙立秋;王航雁;衣京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7日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物模型,观察假手术(A)组、缺氧缺血(B)组、川芎嗪(C)组相应部位脑组织钙含量变化及病理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川芎嗪作用的研究.本文用湿法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的钙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8只其缺氧缺血脑组织钙含量(湿重及干重ppm值为:B组138.38±20.13及1249.46±274.5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6只的水平(A组63.7±9.88及453.79±70.9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B组脑组织水含量亦高于A组,电镜下可见其细胞变性改变.川芎嗪组8只钙含量(C组89.63±20.13及636.52±121.04)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瑞宣;詹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长程发热的病因,探讨长程发热常见病的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长程发热门诊259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259例长程发热病例,感染性疾病146人(56.4%),非常染疾病83例(32.0%),未查明病因的病例30例(11.6%).诊断明确的229例经过治疗(不包括肿瘤),痊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30例未明确诊断的,经近2年的观察、随访,24例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无变化.结论长程发热门诊病例,经过临床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实验室与必要的特殊仪器设备的帮助,大多能够明确诊断,经治疗(除肿瘤外)预后良好.
作者:李宝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我科作为整体护理的模式病房,根据几年来经验,将健康教育分为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前两阶段,病人处于新入院及术前、术后阶段,护理人员能够较认真负责地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而出院指导工作由于以往我们方法上单一,缺乏统一资料,再加上护理管理上又缺乏检查控制的硬性指标,所以出院指导工作往往流于形式.针对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制作了手册、利用图谱及系列软件,加强了出院指导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平;温国庆;王慧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卒中性呃逆多发生于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笔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历经此类疾病数例,在以后临床又遇多例脑卒中性呃逆,临床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但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呃逆颇有疗效,现将临床专家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剖析及临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班勇;王培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年来诊断为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及MRI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其中占前10位的分别为抽搐48.6%、头痛44.8%、癫痫大发作30.5%、乏力30.5%、头昏18.1%、呕吐17.1%、恶心16.2%、视力减弱6.67%、皮下结节6.67%、肢体麻木6.67%;MRI检查发现活虫病灶平扫与增强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按临床表现可将脑囊虫病分为6型;MRI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家滨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