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逸萍;俞铭儿;孙晔
异位妊娠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付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手由于外伤、烧伤、电击伤等常导致手掌、手部软组织广泛性坏死或缺损,或手指的坏死,这给组织修复带来很大困难,用它处理组织修复均显不便或臃肿,而游离皮瓣则需显微技术的支持,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既可一期完成手术,又可利用复合组织瓣进行手指再造,简便易行,特别适应于基层医院.
作者:边贝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进一步研究我县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状况,我们于2003年5月6日~6月初对县城驻地30所幼儿园、学前班2085例儿童进行了一次性健康查体.
作者:李焕秀;高继艾;徐春霞;王景芝;朱汉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肌病(以下简称甲减性肌病)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引起的肌病,可以发生在各种原因的甲减状态中,如原发性甲减,继发于垂体功能减退的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切除术,以及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等[1].甲减性肌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肌病,由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国内未见报道.现结合文献分析1例如下.
作者:季雪莲;齐力;李润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垂体弓形虫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31例垂体腺瘤HE、Giemsa、PAS染色切片,经过仔细显微镜检查,确诊其中的弓形虫病.进行垂体激素及弓形虫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同时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垂体弓形虫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31例垂体腺瘤标本中,发现3例垂体弓形虫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9岁、23岁和48岁.临床有间歇性头痛、视力下降、闭经等症状,2例有猫狗接触史.血清学垂体激素检测催乳素升高.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例弓形虫IgG阳性,1例IgM阳性.CT或MRI示垂体窝占位.光镜观察垂体腺瘤组织血窦内见较多包囊和缓殖子,Giemsa、PAS染色阳性,抗弓形虫Toxoplasma Gandii特异性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证实为弓形虫感染.另外,免疫组化显示垂体催乳素3例均呈阳性表达,结合形态学观察,证实为垂体弓形虫病合并催乳素细胞性垂体腺瘤.结论垂体弓形虫病可同时伴有催乳素细胞性垂体腺瘤,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重视.
作者:常吉庆;张晓晖;李青;马福成;胡沛臻;朱晓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9月~2002年9月我科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0.6ml)及阿司匹林,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心电图改善率80%,不良反应发生率0.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申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胆石病的治疗效果,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胆石病的机理.方法将240例急性胆石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治疗组),观察两组的TBiL、ALT、AMY变化,体温及白细胞复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天的TBiL、ALT、AMY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体温及白细胞数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胆石病患者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可以保护肝、胰功能,增加手术抵御力,加快机体恢复.
作者:孙刚;王梦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64例应用中药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晓晖;樊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73基因转录表达及杂合缺失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及多聚酶链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45例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p73 mRNA的表达及杂合缺失.结果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未见p73 mRNA表达.癌旁肠化组织,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p73 mRNA高表达率分别为38.5%(10/26),20%(2/10),55.6%(20/36),杂合缺失率分别为14.8%(4/27),11.1%(2/18),26.7%(12/45).胃癌、癌旁肠化生组织中p7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胃癌及癌旁肠化及异型增生间无显著差别.胃癌及癌旁组织中杂合缺失率无显著差别.p73 mRNA高表达及杂合缺失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大小、部位、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p73基因高表达与杂合缺失无关.结论 p73基因高表达及杂合缺失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73基因高表达及基因的杂合缺失可能是该基因的两种不同失活方式.
作者:李伟;王东旭;王建文;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过度劳累后,坐着休息时突然出现头晕,头胀,语言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轻微心悸,胸闷,口服2丸安宫牛黄丸观察近5h无疗效,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站立不稳,反应迟钝,口角歪斜,遂送至我院急诊.查体:BP 140/90mmHg,P 50次/min,神志清晰,表情安祥,语言迟钝,左腿拖曳,站立不稳,身体左侧倾斜,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心率5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左下肢肌力2~3级,左膝反射减弱,Babinski征、Chzddock征阳性,余未见阳性病理体征.既往身体健康,无溶栓禁忌证.
作者:黄志刚;袁有法;乔延国;李宝权;王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从1999年以来,对收住院的脑梗塞病人,应用小剂量纳络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用常规治疗组做对照组,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一;张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85年9月~2001年11月,我们应用病灶清除、骨水泥充填术治疗病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51例,经5~10年随访,按Mankin*HJ标准,评价肢体功能[1],除2例肿瘤复发外,余49例肢体功能恢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劲夫;江迪;于梅;王艳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自1998年3月~2001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3例,其中56例辅以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郭卫宾;王良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B超在胆囊癌的诊断中,常发生漏诊及误诊,笔者就其诊断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肝内胆道取出结石发生肝内血管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量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取肝内胆管结石时,发生大出血3例,采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旭豪;楼良潮;杨学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循环系统疾病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我们采用山莨菪碱及消心痛治疗咯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杜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1年4月~2003年4月,我院应用庆大霉素片,猴头健胃灵联合治疗慢性胃炎9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亮;何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于1989年~2002年,对成人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亦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昏迷的表现是意识完全丧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及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现将对1998年~2002年20例昏迷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婴幼儿秋季腹泻,多因患儿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复感外邪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多属轮状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6例,其疗效优于单纯运用中药或西药疗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