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莨菪碱及清心痛治疗咯血30例体会

杜文忠

关键词:
摘要: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循环系统疾病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我们采用山莨菪碱及消心痛治疗咯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54例救治体会

    颅脑损伤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因其伤情急而重,变化迅速,故病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由于交通事故和坠落伤发生率逐年增加,颅脑损伤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有增无减,据报道,颅脑损伤在各种外伤中占第一位[1],我院于1997年7月成立重大外伤急救小组,到2000年7月,共救治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54例,实行规范化、系统化抢救程序,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德标;廖彧;郭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胆石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胆石病的治疗效果,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胆石病的机理.方法将240例急性胆石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治疗组),观察两组的TBiL、ALT、AMY变化,体温及白细胞复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天的TBiL、ALT、AMY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体温及白细胞数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胆石病患者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可以保护肝、胰功能,增加手术抵御力,加快机体恢复.

    作者:孙刚;王梦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经皮穿刺用液氮低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推拿、针灸、局部注射局麻药激素疗法疗程长、容易反复.我院自1992年以来,开展经皮穿刺液氮低温冷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0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此疗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明;宋桂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mife)配伍甲氨喋呤(MTX)单次肌内注射与甲氨喋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住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口服米非司酮200mg,1天1次,共3天,并于第2天给予甲氨喋呤60mg单次肌内注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喋呤60mg单次肌肉注射,2组均于用药1周查血β-hCG,每周1次,了解其下降情况,直至正常.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0.00%,对照组成功率为77.50%.结论二种方法比较,以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的治疗方法较优.

    作者:胡小柳;王立;马红;魏雪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气囊压迫控制肝内胆道血管破裂大出血3例

    肝内胆道取出结石发生肝内血管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量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取肝内胆管结石时,发生大出血3例,采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旭豪;楼良潮;杨学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992年西班牙Brugada P和Brugada J两兄弟在特发性心室颤动(IVF)中,发现一群有特殊心电图表现的患者,为区别心电图正常的特发性室颤,提出了一个新的临床病征.该综合征以V1~3导联ST段抬高、多变,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此后,世界各国不断有类似病例的研究报道,迄今这类病例报道已不下数百例.从1996年日本Miyazaki等首次将此独特的临床电生理病征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以下简称BS),近年来国内已不断有零星病例报道.本文综述在这一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进展.

    作者:钮进彦;朱瑞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大量出血可危及病人生命[1].目前我科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简称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高了止血成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为此我们对EVL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津利;李书琴;杨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导乐陪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观察导乐陪产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自然临产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产,对照组无人陪伴分娩.结果两组总产程、产后出血、手术产率及阴道分娩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导乐陪产组总产程、产后出血、手术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张雪英;李燕;王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椎管内血管瘤1例

    儿童椎管内血管瘤临床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和顺;李榕;黄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孕引产前置胎盘大出血致休克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26岁,孕2产1,因孕21周要求终止妊娠,于2002年5月20日上午9时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1月19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月感胎动,孕期平顺.入院前我院门诊要求B超,因经济困难未做.血RT:WBC 9.0×109/L,Hb 10g/L.给予米非司酮片75mg,1天1次连服2天,无腹痛及阴道出血.

    作者:杨春霞;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鱼葵方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结石是我省的多发性疾病,从1998年12月~2003年3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共收治了22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其中150例采用民间验方鱼葵方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特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毛永兴;乔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非典”流行期间如何度过产褥期

    做好围产期知识宣教工作是妇幼保健的核心内容,是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非典流行期间,开展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具有时代意义.

    作者:黄萍;卢翠云;马爱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临床分析

    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胆石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脂质和APO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因素.

    作者:蔡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闭合性肝外伤160例临床诊断及手术处理

    我院自1990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60例,其中闭合性肝外伤153例,治愈133例,死亡27例,治愈率83.1%.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胜明;张泰臻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

    西医学者认为黄褐斑是由色素代谢障碍所致,而中医认为黄褐斑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小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DWI引导下的急性脑梗塞溶栓及基础治疗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7岁.过度劳累后,坐着休息时突然出现头晕,头胀,语言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轻微心悸,胸闷,口服2丸安宫牛黄丸观察近5h无疗效,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站立不稳,反应迟钝,口角歪斜,遂送至我院急诊.查体:BP 140/90mmHg,P 50次/min,神志清晰,表情安祥,语言迟钝,左腿拖曳,站立不稳,身体左侧倾斜,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心率5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左下肢肌力2~3级,左膝反射减弱,Babinski征、Chzddock征阳性,余未见阳性病理体征.既往身体健康,无溶栓禁忌证.

    作者:黄志刚;袁有法;乔延国;李宝权;王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罕见医源性烧伤的发生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医源性烧伤罕见致伤因素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1例因罕见原因所致的医源性烧伤病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8例愈合良好.1例行再次植皮修复;1例愈合后瘢痕处色素沉着;1例瘢痕增生.结论医源性烧伤虽然临床罕见,但是因为病因各异,病情复杂,若治疗不当,影响愈后.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医源性烧伤的认识与防治水平.对深度烧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期行切痂修复手术,以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张茂红;杜庆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黄芪减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疗效观察

    结核病化疗中的不良反应较多,约占30%,肝功能损害是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临床医生和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1].我们在结核病化疗过程中应用黄芪辅助治疗时,发现同时应用黄芪的病人,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米山;郭庆儒;田彦卿;杨秀芬;李占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32例临床观察

    本科在1998年4月~2002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癌性胸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育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不孕夫妇321对病因分析与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不孕原因与诊治方法.方法 (1)夫妇双方同时就诊.(2)女方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基础体温测定、B超检查与监测卵泡、宫颈粘液结晶涂片、输卵管通水、性交后试验(PCT).结果 321对不孕夫妇中原发性不孕138对,占42.99%.继发性不孕183对,占57.01%.单纯女方异常139对,占43.3%.单纯男方异常61对,占19%.双方均异常121对,占37.69%.结论 (1)继发性不孕183对,大于原发性不孕,应创造条件尽量避免发生.(2)男性不孕因素不可忽视,特别是精液要常规检查.(3)夫妇双方均应同时诊治.

    作者:姚桂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