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红;袁峰;胡文
肺隐球菌病(PC)主要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肺部真菌感染,近年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往报道该病多在艾滋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中发生,而正常宿主较少发生[1].笔者总结工作期间3例免疫健全患者确诊PC经过,结合文献,就目前免疫健全者PC的诊疗现状作一分析.
作者:刘旭春;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因反复上腭部溃疡8个月于2010年3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97月无意中发现上腭部有一溃疡,约1.5 cm × 1 cm大小,表面覆盖白色膜样物,无疼痛,无发热、盗汗,自服抗炎药物后好转.以后溃疡反复发作,于2009年9月发现上腭部溃疡较前明显增大,约3 cm × 4 cm大小,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硬软腭大部溃疡,表面凹陷,有灰黄色假膜,溃疡基底不平,触之易出血,双侧颌下、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上腭部病变扩大切除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报告:慢性黏膜组织炎症,上皮缺损,表面部分区域见少量扭核异型细胞.
作者:张群;陈龙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2004 年5月至2010年2月,应用改良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共治疗股骨头坏死38例(38髋),男29例,女9 例;年龄21 ~ 57岁,平均42.5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Ⅲ期19髋,Ⅳ期4髋.患者术前Harris 评分为45.0 ~ 73.5分,平均64.5分.术后行X线摄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结果:患者随访12个月~ 6年4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的X线片显示26髋有不同程度改善,10髋无明显变化,2髋恶化.术后Harris 评分为45.0 ~ 92.0分,平均76.8 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作者: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标本及DN大鼠模型,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在DN中的意义.方法:肾穿刺活检取DN患者肾脏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及α-SMA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Real time-PCR检测ColⅠ RNA基因的表达,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2、4、8、12及24周处死动物并取肾脏组织,并用上述同样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DN患者中E-cadherin表达下降,α-SMA及Col I mRNA表达上调.DN组大鼠肾组织α-SMA蛋白及ColⅠ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相关分析结果提示,DN组大鼠α-SMA、ColⅠ的变化趋势与血糖、24 h尿道白及肌酐的变化呈正相关; E-cadherin蛋白表达与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EMT能够导致DN患者肾功能的下降,在DN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钟雯;曾姣娥;宁尚侠;李又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的卵巢功能情况.方法:调查2002年9 月至2009 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56例行卵巢移位术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通过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结合血中女性激素值判断卵巢内分泌功能.结果:37例术后未接受放疗,86.5%保留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19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仅31.6%保留正常卵巢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的功能,但术后放疗仍直接影响卵巢功能,改进卵巢移位和放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秀云;陈美一;马利国;叶喜阳;刘雪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并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至无光感.查体: BP 212/127 mmHg,嗜睡,反应迟钝.双眼无光感,双视乳头水肿.余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头颅CT示:双侧枕叶可疑低密度,不除外静脉窦血栓,急行头颅MRV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压力280 mmHg,蛋白稍高,细胞学:轻微混合性炎性细胞反应,OB + ,余正常.请眼科会诊:双眼视乳头水肿.既往胆结石、胰腺炎病史,经治疗后好转.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30年,20支/d.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行为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入院时(干预前)及入院后第4周(干预后),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9.79 ± 6.51 vs 50.81 ± 5.27,P < 0.0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78.57% vs 60.71%,P <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14.29% vs 30.36%,P <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并用Nestin鉴定,采用Brdu、MTT法观察异丙酚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异丙酚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95%以上呈Nestin阳性,不同浓度异丙酚组Brdu阳性细胞百分数差异无显著性(P = 0.766),MTT显示异丙酚剂量增加生存率逐渐降低,异丙酚剂量增加细胞凋亡百分数增多.结论:临床相关剂量异丙酚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但能引起细胞凋亡.
作者:肖华平;古妙宁;肖金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维生素B1片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功能性便秘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维生素B1片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对照组59例,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2片,每天3次,治疗1、2个月后,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5%,对照组78.0%(P < 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86.4%(P < 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维生素B1片、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骆晓豪;曹晓鹏;危艳平;农海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2例重型颅脑创伤(GCS评分4 ~ 8分)患者作前瞻性研究.生态营养组于早期(伤后12 h)开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 + 30 mL温水胃管注入,每日3次,同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普通膳食组仅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结果:生态营养组支持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普通膳食组(P﹤0.05);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返流、症状性腹胀、腹泻和拒食等)明显少于普通膳食组(P﹤0.05或P﹤0.01),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给予生态营养可有效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秦德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54岁,主因突发吞咽困难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 d于2010年5月30日入院.诊查为脑梗死,来时患者神志清楚、失语、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水.医嘱给予神经内科Ⅰ级护理,陪床一人,持续氧气吸入,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并给予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护.查体T 37.2℃,P 72次/min,R 20次/min,BP 172/92 mmHg,血氧饱和度98% .因患者不能进食,医嘱给予保留胃管,鼻饲流食及药物.护士向家属及患者交代鼻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表示理解.护士给患者右侧鼻孔下胃管至55 cm长度,过程顺利,患者无反应.当要固定胃管时,患者突然出现憋气,面部、口唇紫绀,大汗.血氧饱和度下降至40%.术前立即拔出胃管使患者右侧卧位,给予扣背,加大氧流量至8 L/min,急请麻醉科会诊,插管困难,又急请耳鼻喉科会诊,此时患者呼吸有喘鸣音,考虑喉痉挛.给予地塞米松10 mg稀释后静脉注射,患者症状逐渐好转,血氧逐渐回升至90%以上.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对脊髓损伤(SCI)早期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6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3只),行L4椎板切除后采用Allen法建立SCI模型.药物组于造模后2 h按人-兔等效剂量给予MP冲击治疗.造模后8 h处死分别获取损伤区长约8 mm的脊髓组织Trizol 法提取总RNA,经质检合格后采用Agilent 兔子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采用GeneSpring 11.0软件,绘制箱线图和火山图;以P < 0.05 且FC ≥2为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条件,本文针对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SCI的动物模型.抽提的6个RNA样品的2100 RIN > 7.0 并且28S/18S > 0.7;重复探针点信号CV 值< 15%.在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中VDAC5P、SLC25A5药物组和模型组比较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表达.VDAC5P和SLC25A5构成线粒体膜转化孔(PTP)的主要成分,二者构象的改变可引起线粒体转化孔的高通透状态.结论:MP能对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可能是其发挥神经保护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颖;郑燕科;张春强;王兵;黄河;赵学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测定血清抑制素B(INHB)、卵泡刺激素(FSH)和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α-Glu),评价其在诊断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0例正常生育者(正常对照组),3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以及33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血清INHB、FSH和精浆中性α-Glu,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血清INHB,血清FSH,精浆中性α-Glu在梗阻性无精症组与非梗阻性无精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其中,血清INHB的曲线下面积大(0.962),诊断价值高,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4.1%.结论:血清INHB可用于无精症的诊断,比血清FSH、精浆中性α-Glu在鉴别梗阻性无精症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向代军;高文;穆莎;李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有核细胞GATA-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48例,ELISA法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抗体及血小板生生成素受体抗体等血小板相关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抗体阴性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8例(血小板减少组)、SLE血小板正常患者10例(病例对照组)及健康志愿者10例(健康对照组)骨髓有核细胞GATA-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小板减少组患者骨髓有核细胞GATA-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病例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ATA-1基因转录因子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表达降低.GATA-1低表达引起造血干细胞成熟分化障碍可能是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任传永;徐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的可行性.方法:72例准备接受血运重建术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周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与代谢扫描,以18F-FDG代谢显像在灌注减低节段内出现≥1分的改善视为存活心肌.同期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左室短轴基底、中间及心尖各节段径向峰值应变(PRS)、圆周方向峰值应变(PCS),比较存活心肌组与非存活心肌组应变参数.结果:常规超声共检出运动异常节段258个,经同位素心肌灌注-代谢扫描诊断存活心肌节段数133个,坏死心肌节段数125个.对照组、存活心肌组的PRS和PCS 均明显高于坏死心肌组 (P < 0.01);对照组与存活心肌组PCS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PRS明显高于显存活心肌组(P < 0.01).以峰值RS≥18.32%、峰值CS≤-10.54%为截断值,预测存活心肌敏感性分别为73.8%、75.6%,特异性分别为89.3%、85.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79.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预测存活心肌是可行的,为定量评估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刘勇;班允清;文哲;任利辉;王慧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过度通气对控制性降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取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正常通气组(A组,PaCO2 35 ~ 40 mmHg)、轻度通气组(B组,PaCO2 30 ~ 35 mmHg)和中度通气组(C组,PaCO2 25 ~ 30 mmHg).各组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降压幅度在基础值的20% ~ 25%,在降压达到目标值15 min后进行过度通气.各组于降压前(T0)、降压达到目标血压15 min后(T1)、过度通气使PaCO2达到各组预定值15 min后(T2)、MAP恢复且PaCO2恢复到35 ~ 40 mmHg 后15 min(T3)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与T0比较,各组T1、T2时MAP显著降低(P < 0.05),T3时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比较,A组和B组其余时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比较,C组各时点C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2时C组CjvO2明显降低(P < 0.05)、Da-jvO2和CERO2显著升高(P < 0.05).结论:控制性降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保持PaCO2在(30 ± 2)mmHg时脑氧代谢障碍,维持PaCO2在(35 ± 2) mmHg以上是安全的.
作者:刘永哲;高明龙;潘宁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其敏感药物,从而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3例,对其进行痰液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分离出113株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病原菌(占53.9%),其中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这些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但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占46.1%;合并真菌感染15.9%.结论:本地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合并真菌感染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严密监测本地区病原体的构成,参照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及抑制耐药菌产生.
作者:范家珊;李有霞;陆莎;顾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在C臂机透视引导下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结果:153例患者治疗后6 ~ 12个月随访,按MacNab疗效标准评定:显效47例,有效78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达81.7%.结论: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胡广健;冯锡光;陈俊柱;李伟明;蒋佑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中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小球体积增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腔扩大,灶状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而治疗组肾组织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减轻.模型组α-SMA、PC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治疗组α-SMA、PCNA的水平较模型组减低(P < 0.05).结论:氯沙坦可以抑制α-SMA、PCNA的表达,抑制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减轻衰老.
作者:李垚;冯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是一种在生物界广泛存在、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初作为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sA)的细胞受体被发现.CyPA具有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在细胞内与CsA结合,介导免疫抑制;参与胆固醇转运,维持细胞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诱导炎性细胞聚集,发挥前炎性因子功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血管损伤后重塑等多种病理过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发生发展.本文就CyPA在AS形成中的病理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