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奎海;芮勇宇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HPS检测唾液中的尿素酶,同时行14C-UBT及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 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黏膜Hp感染情况,并比较HPS与14C-UBT诊断Hp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60例患者行Hp联合检测检出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63.75%,其中HPS检出76例,阳性率47.50%,14C-UBT检出94例,阳性率58.75%.HPS、14C-UBT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55%、80.39 %;特异性分别为96.55%、79.31%;准确性分别为81.25 %、8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7 %、87.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69.70%.对以上结果进行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S检测Hp感染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14C-UBT相近,且此法快速、简便,价格低廉,不需要任何其他仪器,是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的一种新的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方法.
作者:楼晓军;王彩花;朱永良;温晓伟;马德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时,在抽出允许量的胸腔积液后,再用预热后的0.9%生理盐水推注入胸腔后再等量抽出,反复冲洗胸腔,其他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4.7%、69.6%,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另外,对照组中引起胸膜增厚3例,胸膜粘连2例,实验组中仅有轻度胸膜增厚1例.结论: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
作者:李海军;葛丽萍;白美玲;张林西;赵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与之配对的正常乳腺成纤维细胞,并初步探讨两者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与之配对的正常乳腺成纤维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观测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标记,MTT及Western检测两者之间生物学性状差异.结果:分离得到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与之配对的正常乳腺成纤维细胞,两者均高表达Vimentin低表达cytokeratin,且两者在形态及生物学性状有一定差异.结论:与配对成纤维细胞相比,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高表达α-SMA,且增殖能力增强.
作者:陈平波;墨青青;王蓓蓓;翁丹卉;吴鹏;陈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2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经左胸入路250例(左胸组),经右胸入路170例(右胸组),比较两种路径治疗食管癌的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左胸组与右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和50.6%(P < 0.001);平均淋巴结清扫为(10.6 ± 1.4)枚和(14.0 ± 2.3)枚(t = -17.48,P < 0.001);纵隔淋巴结复发率为54.4%和45.3%(P = 0.67);1、2、3年总生存率为74.8%、54.0%、41.2%和72.9%、59.4%、50.6%,(χ2 = 2.819,P = 0.093);1、2、3年无病生存率为58.0%、46.0%、36.0%和64.1%、54.1%、46.5%(χ2 = 4.073,P = 0.044).结论:经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但可减少淋巴结复发,并提高无病生存率.
作者:尤振兵;徐达夫;朱卫国;嵇建;褚红军;郭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收集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患者47例和未合并T2DM的冠心病CHF者48例.分别检测各患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TNF-α、hs-CRP血浆水平.结果:(1)冠心病CHF的轻重程度与NT-pro-BNP、hs-CRP血浆水平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2与0.012),而与年龄、TNF-α、糖化血红蛋白未见明显相关性.(2)与未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心衰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P值为0.019);TNF-α的血浆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虽无显著性,但在合并T2DM组中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CH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体内NT-pro-BNP和hs-CRP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F组hs-CRP炎性指标的血浆水平显著增高,可见合并T2DM的CHF患者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炎性活动,早期抗炎治疗及平稳调控血糖对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家梅;徐卿;周敏杰;格日勒;封启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与老年患者包括临床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类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相关联.方法:选择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T2DM组),IGT患者30例(IGT组),IFG患者30例(IFG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循环瘦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等指标,用稳态模式(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T2DM组、IGT组和IFG组瘦素水平(*9滋g)分别为4.27 ± 1.82、4.15 ± 1.96、4.19 ± 1.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3 ± 0.31;HOMA-IR数值分别为3.48 ± 0.84、3.01 ± 0.67、3.24 ± 0.26,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3 ± 0.42;FINs、FPG、C-肽、HbA1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T2DM组、IGT组和IFG组在校正胰岛素抵抗后的胰岛细胞功能分别为178 ± 49、165 ± 59、170 ± 5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46 ± 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FINS、C-肽、HbA1c、瘦素水平是影响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循环瘦素水平的升高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9茁细胞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
作者:康雪冰;李元梅;刘月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谵妄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769例BPH患者行TURP术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TURP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方法.结果:769例患者TURP术后出现谵妄10例,均为60岁以上患者,其中60 ~ 70岁3例,70 ~ 80岁5例,80岁以上2例,发生率分别为0.76%、1.90%和7.14%.1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轻症患者给予安定肌注治愈,其余9例给予氟哌啶醇5 mg肌肉注射,谵妄症状分别在用药后8 ~ 24 h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高龄是TURP术后发生谵妄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TURP术后谵妄发生率升高,老年BPH患者TURP术后谵妄药物治疗首选氟哌啶醇.
作者:苏宇;周兴;陈志光;邓振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7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1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行修补术,观察并记录放疗结束后1 h、放疗后6个月及行修补术后1 h双侧颈内动脉(ICA )、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值.结果:行放疗术的575例鼻咽癌患者,经统计有11例(1.91%)为脑脊液鼻漏.1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 3年,取材部位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嗅觉减退及鼻腔干燥病例,鼻腔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其中一次性修复成功者10例,二次修复成功者1例.结论:脑脊液鼻漏在鼻咽癌并发症中并不多见,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直视下操作,准确定位,损伤小,不损伤脑组织,避免开颅手术易致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裕茂;张乃崇;赖廷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总T3 (TT3)、总T4 (TT4)、游离T3 (FT3)、游离T4 (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RF.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病情各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组FT4升高(P < 0.01),中度组TT3、FT4升高(P < 0.01,P < 0.05),重度组TT3、FT3、TSH降低(P < 0.01),重型组TT3、TT4、FT3、TSH降低(P < 0.01),肝硬化组TT3、TT4、FT3降低(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各分组血清RF水平都增高(P < 0.01).结论:随着病情变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甲状腺功能及血清RF水平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联合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RF对评估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忠城;朱远航;罗敏琪;陈敬杭;尹小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靶向hTERT基因的微小RNA(miRNA),构建4个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48 h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靶向hTERT的4个重组质粒转染组的hTERT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 < 0.01).结论:靶向hTERT基因的特异性mi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下调GBC-SD细胞中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吴斌全;邹敏;刘会春;鲁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年龄相关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识别痴呆并对其进行干预将可延缓痴呆的发生.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CI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礼;秦琴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多见的传染病,是以口腔炎、手足等处皮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董显燕;黄郁波;廖林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表现.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儿28例,对其临床资料、内镜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发病年龄在6 ~ 13岁之间,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占91%以上)及排便时腹下区痉挛性疼痛(65%)为主,少数有肛裂、直肠脱垂和肛周脓肿.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厌食、贫血,病重者可合并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可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痛、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克罗恩病(CD)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症状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与炎症的程度,以腹痛为常见症状(占93%),70%患儿有腹泻及排便规律改变.少数可表现为急腹症,突发呕血、便血、腹胀、肠穿孔、肠梗阻、失血性休克等.体重减轻(约占72%)和生长迟缓(占40 %)是CD常见也是突出的症状.肠外表现关节痛、关节炎、结节型红斑、杵状指、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结肠镜下表现以黏膜充血水肿(87.5%)、血管网模糊(75%)、浅表溃疡(73%)为主,病变多发生于直肠、乙状结肠及结肠;病理检查: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呈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的临床过程.结论:持续的随访,定期的复查及有效的护理指导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变,有助患儿的康复.
作者:陈宝心;耿岚岚;袁鹏英;何婉儿;许朝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48 h内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 ≥ 9.0%,B组:6.5% ≤ HbA1c < 9.0%,C组:HbA1c 在正常范围内,4.5% < HbA1c < 6.5%,对3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治疗后疗效评价比较.结果:A组、B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4 ± 6)分和(29 ± 5)分,明显高于C组(22 ± 5)分.A组、B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0 ± 5)分和(25 ± 5)分,明显高于C组(18 ± 6)分.A组脑梗死损伤中、重度者分别为35.0%和55.0%,B组脑梗死损伤中、重度者分别为29.4%和47.1%,明显高于C组中度者18.7%和重度者37.5%.A组、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64.7%,明显低于C组81.3%.A组与B组相比,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损伤程度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较B组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有效控制HbA1c,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王志英;徐志松;杨国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单纯牵引组和综合康复组,单纯牵引组予单纯牵引治疗,综合康复组在牵引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微波治疗等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JOA颈椎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3.12,P < 0.05).治愈率单纯牵引组24%,综合康复组70%,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牵引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膀胱功能及JOA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以上各项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纯牵引组、综合康复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Barthel指数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在牵引疗法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推拿手法、运动疗法、微波治疗等措施,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可提高治愈率,更好地全面改善患者颈椎各项功能,更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作者:乔君;宛远君;傅声波;胡韬;吴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膀胱血块填塞系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急症,是泌尿外科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镜检、膀胱手术等常见并发症,少数患者甚至是在膀胱腔内药物灌注化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及产后出现膀胱出血.常因血块填塞而致排尿梗阻,血块刺激膀胱收缩出现剧烈腹痛.
作者:张鑫圣;张颖;郑建萍;刘世雄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期间长时间机械通气全麻患者50例[排除术前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在6 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K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K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分别将前列地尔1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静脉缓慢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检测以下项目:(1)VT、PAWpeam、PEEP、呼吸次数等,并计算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2)桡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O2、P(A-a)O2、HCT,并计算氧合指数(OI);(3)以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4)记录术后7 d内患者出现ARDS/ALI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1)K组术中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增高;(2)PO2和OI升高,而P(A-a)O2降低;(3)TNF-α和SP-D降低;(4)术后ALI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立新;刘德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术前和术后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161例NSCLC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比较NSCL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Log rank单因素分析比较生存率,预后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13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术前血清CRP平均水平为(13.8 ± 4.3) mg/L,健康对照组为(3.3 ± 1.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732,P = 0.005);术后61例患者血清CRP水平恢复至正常,CRP平均浓度为(7.3 ± 3.1) mg/L,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461,P = 0.028).以CRP浓度7.3 mg/L为界,分别将术前和术后CRP分为高浓度CRP组和低浓度CRP组.单因素χ2分析显示术前CRP和术后CRP水平与性别、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吸烟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 < 0.05),而与年龄、病理分型和手术类型无关(P > 0.05).术前低CRP组和高CRP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54/61)和67.6%(50/7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162,P = 0.033);术后低CRP组和高CRP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4/80)和72.7%(40/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14,P = 0.04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男性、ECOG评分、T分期、N分期、吸烟、肿瘤大小和术前CRP水平为预后的不良因素(P < 0.05).结论:术前而非术后血清CRP水平对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推测术后血清CRP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可能与术前CRP 浓度有关.
作者:寇凯平;吴威;宁邵东;符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中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10月进行宫腔镜下手术77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与传统护理服务的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组的患者在血压、心率、情绪、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情况与接受传统护理组比较效果较满意.结论: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是降低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舒适度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剑群;朱红心;黄金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尿促卵泡素和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用于不孕症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生殖科就诊的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的58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试验组使用国产尿促卵泡素,对照组使用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均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3 ~ 5 天起肌注75 IU/d,监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宫颈黏液评分、基础体温,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排卵情况、妊娠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以及雌二醇)、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试验组的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分别是100%、93.1%和17.2%,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00%、96.6% 和20.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促卵泡激素疗效相当,均安全可靠,国产尿使卵泡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谭玉彬;刘奇志;陈碧辉;刘云;刘蔚菁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