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英;孙莲美;郭晓;孙雪丽
目的:观察和评价直肠黏膜套扎术在南海守礁官兵内痔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南海守礁官兵69例Ⅰ~Ⅲ度内痔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 ~ 10 min,47例Ⅰ、Ⅱ度内痔,45例治愈,治愈率为95.8%;22例Ⅲ度内痔,19例治愈,治愈率为86.4%,总治愈率为92.8%,随访3 ~ 6个月,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直肠黏膜套扎术疗效确切、安全、无需麻醉,无需住院,操作简单,适用于南海守礁官兵及舰艇人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辉;邹文俊;邓昌林;周淑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 748例患者,男性占74.60%,女性占25.40%;中位年龄73岁.汉族占79.12%,维吾尔族占12.86%,哈萨克族占3.42%.构成比位于前十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贲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此十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3.29%,其中肺癌构成比达到20.59%.按系统来说消化系统肿瘤占到42.86%.汉族老年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维吾尔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头颈部癌、肝癌、胃癌、贲门癌;哈萨克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维吾尔族头颈部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哈萨克族中食管癌位居第一.结论:在新疆地区,支气管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是当前≥70岁老年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头颈部癌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赵化荣;刘攀;包永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27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3例应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男12例,女1例,年龄22 ~ 65岁,平均(37 ± 5.4)岁;1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男12例,女2例,年龄24 ~ 68岁,平均(39 ± 3.7)岁.对两组患者多项指标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均随访4 ~ 26个月,平均13.2个月.双Endobutton钢板组的切口长度、肩部疼痛发生率及总住院天数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 < 0.05);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肩关节外展角度及总治疗费用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按Karlsson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组发生术后内固定松动失效1例.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与锁骨钩钢板总体相当,但术中应对锁骨及喙突钻孔位置准确定位,防止内固定松动失效.
作者:王斌;高益;赵洪;彭立波;郑冲;徐建达;瞿玉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走过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走过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组45例,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组38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靶血管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1年内再发心绞痛(16% vs 13%)、支架再狭窄(5% vs 3%)、心力衰竭(7% vs 8%)、支架内血栓形成(2% vs 3%)、心源性死亡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治疗走过心绞痛安全有效,与Cypher支架治疗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似.
作者:张庆华;闫华;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姜玉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异丙酚在老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行ERC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n = 30):异丙酚组A组,异丙酚加瑞芬组B组,异丙酚加地佐辛组C组.A组以异丙酚诱导及维持;B组以异丙酚诱导,异丙酚加瑞芬维持;C组以地佐辛加异丙酚诱导,异丙酚维持.观察并记录诱导前、诱导后、进镜、术中、退镜、苏醒等不同时间点的HR、MAP、RR、SpO2及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记录术中控制BIS评分在55左右的丙泊酚维持剂量.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较顺利完成ERCP手术操作,3组患者在诱导后收缩压明显低于诱导前(P < 0.01),组间比较:B组和C组收缩压、呼吸频率在诱导后、进镜前后、术毕时点显著低于A组(P < 0.05); A组和B组、A组和C组平均清醒时间、异丙酚维持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 < 0.05),而B组和C组平均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均能有效维持ERCP术中循环及呼吸的平稳,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容易苏醒,是老年患者ERCP术中安全的麻醉选择方式.
作者:梁礼权;胡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患者男,58岁.因左侧耳廓结节3年,于2009年9月在外院行病理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并于当年10月在该院行耳廓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侵及软骨和神经.因要求放射治疗而于2009年12月入住我科.入院查体见左耳廓缺损,耳后可触及一约2 × 3 cm的皮下包块,质硬、固定.既往患者10年前因尿毒症行过肾移植手术,之后长期服用环孢霉素抗免疫排异治疗.
作者:陈火明;叶梅;张瑞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在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 < 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对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汉民;管定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收集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资料,分析平诊尿常规标本漏检的原因,制定目标,提出CQI措施,每月汇报平诊尿常规标本漏检率、超过1 d迟采率及标本留取质量不符合检验要求需复检的复检率,并对改进前后标本漏检率、超过1 d迟采率及复检率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结果:实施CQI后平诊尿标本漏检率由原来1.28%降到0.80%,超过1 d迟采率由3.42%降到0.59%,复检率由2.99%降到0.02%.结论:对PICU科患儿平诊尿常规标本送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地降低标本漏检率、复检率和迟采率.
作者:潘婧婧;张丹如;翁月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胃的容量感知功能及胃动力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以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并且获得一定疗效[1-2],近年有报道电刺激治疗FD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临床治疗FD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F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良锋;王启仪;沙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临床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55%[1].有医生认为,在进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对患者输注冷沉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达到控制术后出血及减少患者术后用血的目的.本文拟探讨冷沉淀在婴幼儿TOF外科根治术中的实际作用.
作者:黄敏;王艳;刘晓峰;钟岸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腰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钉道迟发性感染翻修术中使用自制的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7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发生钉道迟发性感染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清创,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治疗,感染治愈后行Ⅱ期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7例患者钉道迟发性感染均获治愈.行Ⅱ期翻修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感染复发迹象.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能有效治愈钉道迟发性感染,维持原螺钉孔道,为Ⅱ期翻修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胡海澜;谢楚海;莫建文;杨进顺;白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肾移植术后感染是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EB病毒感染后,不能被机体彻底清除,可引起从良性B细胞增殖到恶性淋巴瘤一系列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PTLD的发生率约1% ~ 2%,虽然不高,但预后较差,1年生存率约51%,5年生存率约39%.本文就肾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PTLD的发生,临床特征及诊治进行综述.
作者:郝彤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约5%发展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白带多,外阴瘙痒难忍,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为此我院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指导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居家采用善邦牌鼻腔冲洗器取蹲位行阴道冲洗治疗并给予个体化行为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琳;毛艳群;徐哲;廖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尼古丁是烟草中主要毒性成分之一,其吸入并沉积体内,便会导致多组织、器官的慢性损伤,引发多种疾病.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是已分化组织中的一种未分化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免疫调节、多项分化潜能等多种优势,在造血重建、移植免疫、基因治疗、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患者而言,体内沉积的尼古丁将影响ASCs的活性,局限其临床应用.探讨尼古丁对ASCs的增殖、凋亡、分化、黏附等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ASCs治疗吸烟所致相关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尼古丁对ASCs增殖、凋亡等影响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卜欠欠;曾慧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髋部骨折误诊为脑卒中再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卒中后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患者均有脑率中病史,因一侧下肢无力及活动不利就诊.头颅CT及MRI检查未见新鲜脑出血或梗死病灶.患髋X线检查示髋部骨折.从初诊到确诊历时4 ~ 9 d,平均(6.6 ± 1.9)d.确诊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患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脑卒中后髋部骨折容易误诊为脑卒中再发.脑卒中后患者出现下肢无力或活动不利,应对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必要时行患髋X线检查,以防漏诊.
作者:边振宇;李茂强;何齐芳;朱六龙;朱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孤立性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较难明确诊断的肿瘤性疾病.由于其恶性病变的发生率为13.7% ~ 49%[1],因此对临床中检查出的孤立性肺结节应该进行早期明确诊断和手术切除.我院自2006年以来利用胸腔镜辅助对3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了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泽;黎涛;孙强;寇卫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大鼠模型,并对模型研究价值进行相关分析,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变化,建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自制气管插管接种烟曲霉菌孢子悬液引起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分别于接种后1、3、5、7 d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及组织匀浆培养.结果:分次不同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后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体重减轻,血常规示白细胞及分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能分类.病理切片可见免疫抑制大鼠感染烟曲霉菌后随着时间延长肺组织病变逐渐加重.肺组织出血、纤维素渗出;烟曲霉菌孢子聚集并长出菌丝,引起肺泡结构破坏、弥漫性肺水肿.结论:成功建立了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动物模型,为研究免疫抑制宿主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药物疗效提供参照.
作者:张常然;邢艳利;崔卫玲;牛媛媛;林建聪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镇痛方法的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3-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术后予配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留置管护理、疼痛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并配合护理治疗,在术后18、26、34 h显示出镇痛优势,术后膝关节活动在第3天有较好恢复.结论:护理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鸡尾酒配方PCA泵膝关节腔镇痛这一新的治疗方法中能够起到预防感染、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等作用,特别是能够加快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陈红云;傅秀珍;陈丽宜;刘美芬;贾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免疫耐受与应答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基因点突变分布特点及数量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4例肝脏功能正常、血清HBV DNA含量大于106 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免疫耐受组研究对象,选择110例初次转氨酶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性黄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为免疫应答组研究对象.采用PCR和Hind Ⅲ酶切技术对红细胞CR1分子基因点突变进行分类,并采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1分子数量水平.结果:免疫耐受组红细胞CR1基因无点突变的患者明显低于应答组(P < 0.05);免疫耐受与应答组的女性患者其无点突变百分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 < 0.05);在红细胞CR1基因无点突变的患者中,耐受组患者CR1分子数量较应答组明显下降(P < 0.05);发生点突变个体的CR1分子数量明显低于未发生点突变的患者(P < 0.01).结论:红细胞CR1基因点突变与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反应状态有关,女性患者以无点突变类型为多.
作者:罗丽莎;张继万;周建丽;何鹏飞;隆莉;张晓芳;赵志勇;刘娴;王海滨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RNAi技术条件下,干扰VHS合成对HSV-1复制的影响及对宿主细胞Vero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用T7 RNA聚合酶体外合成3种针对VHS(UL41)mRNA的siRNA,用lipofectamine 2000将siRNA转染到Vero细胞中后感染HSV-1,MTT法检测了细胞12 h到72 h的细胞活力,并测定了各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值,绘制了子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结果:子代病毒一步生长曲线和MTT活力测底结果表明,转染的3对实验组siRNA都出现了病毒滴度明显降低,细胞病变相对空白组延迟的现象.结论:体外合成VHS基因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保护宿主细胞,这为siRNA治疗HSV-1的感染提供的初步的理论依据.
作者:赵云冬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