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杏丁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加重期血小板、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孙碧云;杨景林;陈雪英

关键词:杏丁注射液, 肺心病, 血小板, 凝血, 纤溶活性
摘要: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肺心病)加重期血小板、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杏丁治疗组(A组)45例和对照组(B组)42例.B组给予控制感染、吸氧、祛痰、平喘、纠正并发症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杏丁注射液25ml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一疗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B两组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Ⅲ(TAT),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并与2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MP-140、TAT、PAI-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P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高凝、纤溶活性降低.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后GMP-140、TAT较治疗前降低(P<0.01)、t-PA活性增高(P<0.01),PAI-1活性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心病加重期患者处于高凝、血栓前状态,杏丁注射液具有改善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高凝及纤溶活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对于治疗肺心病心衰、呼衰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声嘶临床分析

    我科2001年1月~2002年1月诊治以声嘶为主诉的患者共250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 250例中男134例,占53.6%,女116例,占46.4%.年龄小4岁,大75岁,平均年龄39.5岁.4~20岁35例,占14%;20~50岁160例,占64%;50~75岁55例,占22%.

    作者: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精神病患者的亲属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的亲属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了解此疗法的效应及康复作用.方法两年来对112例精神病患者亲属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用因子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对照和观察疗效,针对实验组患者亲属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亲属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阳性症状平均分及四个因子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亲属的心理负担明显减轻,患者的年复发率明显下降,患者的依从性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亲属对精神病相关知识的增加及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医务人员针对患者亲属的心理问题合理地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贾丽君;门艳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艾滋病抗体筛查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效果分析

    为落实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规划>的目标,适应河北省艾滋病流行形势的需求,为艾滋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培养人才,我们开展了河北省艾滋病抗体筛查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现将培训情况及效果评价总结如下.

    作者:高惠敏;白瑞婷;杨红茹;朱君英;赵翠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味少腹逐瘀汤治疗痤疮

    少腹逐瘀汤是王清任为治疗妇女瘀血内停少腹而设;临床以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痛少腹胀,或月经1月见3~5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为主要表现.

    作者:李祥林;范瑞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可变速推注泵用于肌松药持续静脉输注

    目的评价可变速简易推注泵用于肌松药持续静脉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全麻患者分成四组(每组15例),采用MS16A可变速度简易推注泵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和米库氯铵.结果肌松药输注146±57min.推注泵工作稳定,未出现任何故障,肌松程度稳定.结论简易推注泵可以安全地、有效地、方便地用于肌松药的持续静脉输注给药.

    作者:陈锡明;刘勤;黄延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肠套叠30例诊治体会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但常与内科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肠炎或菌痢、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相混,临床上早期容易误诊,笔者从实习至今共收集肠套叠患者的资料30例,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开颅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及处理,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在1例报道的基础上复习文献资料.结果1例48岁女性患者行开颅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后2周出现急性PE,经早期诊断、早期溶栓和抗凝治疗后痊愈.对开颅术后PE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文献复习.结论急性PE是开颅手术后的一种相对少见但致命性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早期抗凝和(或)溶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低分子量肝素的应用具有预防价值.

    作者:许志勤;苏长保;任祖渊;李永宁;杨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直肠肛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患者32例,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多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5~63岁,平均40岁.病程0.5h~8d,平均24h.按受伤情形分类为:车祸伤12例,医用检查镜损伤6例,其它物理器械刺伤或戳伤10例,火器、弹片、爆炸伤4例,其中穿透伤23例,非穿透伤9例.

    作者:夏保京;范建义;郭利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刺五加与低分子右旋糖酐伍用治疗莱姆病性头晕158例分析

    莱姆病系螺旋体感染所致.其中56%的病人伴有头晕或以头晕为主症收入院.在治疗上一直无有效药物.近几年,笔者采用刺五加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158例此类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华;梅淑芹;张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27例误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近几年临床上发现有所增多,其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较易误诊.本文报告1994年1月~2002年1月,首诊在本院或其它医院细支气管肺泡癌50例,其中27例误诊为其它病变.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破

    作者:陈小彬;解香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枳术半夏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近2年来,我们应用自拟枳术半夏汤对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榄香烯对实体瘤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实体瘤放射增敏作用,探讨佳给药途径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榄香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放疗前予50mg/kg榄香烯腹腔内或瘤体局部给药,采用一次大剂量照射与分次照射,隔日测肿瘤大小,用倍增时间及抑瘤率计算放射增敏比,即ER值.于放疗14天后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榄香烯并用一次大剂量5Gy或10Gy照射时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ER值为1.83;榄香烯并用分次4Gy或8Gy照射时亦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ER值为1.896;一次大剂量照射与分次照射比较榄香烯增敏作用相当.腹腔内给药与瘤体局部给药放射增敏作用比较无差异,t检验P>0.05.榄香烯单药组CD4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t检验P<0.05;CD8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动物实体瘤研究表明榄香烯是较理想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孙秀华;徐晓颖;邹丽娟;邓涛;郭丽英;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加布洛芬颗粒剂治疗.治疗组采用青霉素加中药治疗.从发热,退热,住院日,分泌物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抗细菌和病毒,同时可增强小儿免疫力,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复发的次数.

    作者:王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氰咪胍联合中药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治疗方法较多,其疗效差异较大,我科于1999年以来,采用甲氰咪胍内服加中药外用治疗扁平疣7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中华;李伶;熊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穴位封闭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um)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999年12月~2002年10月收治的化疗后出现Ⅱ度以下白细胞下降的患者69例列入统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服药组)32例、治疗组(服药+穴位封闭组)37例,分别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后1、3、5、7天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冶疗后白细胞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70.3%(26/37),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3.8%(14/3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有效、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戴朝霞;孙秀华;杨晓燕;冯仲珉;张阳;王子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镜下应用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750例

    氩离子束凝固术(APG)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病变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2002年1月我科引进一台APC300(氩气刀)并取代内镜热极、微波、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等上消化道疾病7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伟;张海英;李辉;鲁英姬;王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康莱特合并放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2000年7月~2002年5月我院消化科与肿瘤科应用国家二级新药康莱特乳剂,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平;赵桂文;夏荣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黑蜘蛛螫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

    自2000年~2002年2年间,均在7月份,我科收治因黑蜘蛛螫伤病人11例.经治疗5~7天后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6岁.

    作者:马雪梅;侯东亮;杨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代谢的改变及立体定向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并观察其治疗结果.方法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手术前后患者脑脊液(CSF)中DA及高香草酸(HVA)水平;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3.23±0.36)μmol/L、HVA(1.99±0.49)μ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44±0.32)μmol/L、(1.41±0.37)μmol/L(P<0.01);手术后DA(2.49±0.35)μmol/L、HVA(1.42±0.28)μmol/L水平显著下降(P<0.01);手术后患者BPRS评分显著下降(P<0.001).结论支持精神分裂症中枢DA亢进假说,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明显的抗DA能神经阻滞作用.

    作者:刘建新;李拴德;王晓峰;宋世田;张红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护理体会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创伤小,痛苦轻,争取了抢救时机,减轻了开颅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创伤,2000年1月至今,我科应用此方法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24例,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海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