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肛管损伤的临床分析

夏保京;范建义;郭利明

关键词:
摘要:我院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患者32例,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多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5~63岁,平均40岁.病程0.5h~8d,平均24h.按受伤情形分类为:车祸伤12例,医用检查镜损伤6例,其它物理器械刺伤或戳伤10例,火器、弹片、爆炸伤4例,其中穿透伤23例,非穿透伤9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不孕症宫腔镜检查术中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系一项先进的妇科诊疗工具,在对不孕症妇女的检查中,可发现患者子宫腔内异常,确认病灶的部位,并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和治疗.我科自2002年4月开始开展对由于输卵管及子宫腔等因素造成不孕的妇女行官腔镜检查及经官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士在术中的具体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陈秀锦;郑书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氰咪胍、克毒清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2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8月~2002年7月采用甲氰咪胍联合克毒清治疗疱疹性咽峡炎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孙玉杰;高峰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皮损误诊为银屑病3例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50岁,被诊断为糖尿病6年.虽经治疗空腹血糖仍在7mmol/L以上,餐后2h血糖未查,1999年因工作关系去外地定居,糖尿病治疗受到影响,未能检测血糖.

    作者:赵银玲;孙凤;郑长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红花加合贝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合贝爽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注合贝爽注射液,10~20mg(0.25mg/kg)后,继以5~10mg/h维持48h.然后改为合贝爽缓释胶囊90mg,1次/d.同时给予红花注射液40ml静滴,1次/d.结果(1)治疗组48h后心绞痛次数减少或消失,总有效率90%.(2)使异常S-T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3)静脉用红花注射液和合贝爽注射液48h后,血压、心率降低,HR×SBP降低.(4)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一过性低血压,经处理后恢复.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合贝爽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效,且相对安全.

    作者:朱新林;左菊英;杨德辉;王湘川;许晓琼;林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镜下应用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750例

    氩离子束凝固术(APG)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病变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2002年1月我科引进一台APC300(氩气刀)并取代内镜热极、微波、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等上消化道疾病7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伟;张海英;李辉;鲁英姬;王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病人,通常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来进行治疗,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大型手术,且绝大部分病人为高龄患者,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年1月~2002年11月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06例,经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戴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施治老年性抑郁症

    老年性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而出现的持续性情绪异常,以行为、思维改变为主要症状的证候群.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出汗、易激动、焦虑、便秘或情感淡漠、疑心重重、食欲不振,自我评价低下,甚至有自杀念头等.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进行脏腑辨证分型而方药施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穴位封闭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um)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999年12月~2002年10月收治的化疗后出现Ⅱ度以下白细胞下降的患者69例列入统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服药组)32例、治疗组(服药+穴位封闭组)37例,分别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后1、3、5、7天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冶疗后白细胞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70.3%(26/37),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3.8%(14/3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有效、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戴朝霞;孙秀华;杨晓燕;冯仲珉;张阳;王子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产窒息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早产窒息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86例围产窒息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并发症种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吸入综合征、感染性肺炎、肺功能差和肺出血与窒息早产儿的死亡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尽量延长胎龄,增加早产儿出生体重,控制窒息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窒息早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屠青;刘瑞霞;石雁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氰咪胍联合中药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治疗方法较多,其疗效差异较大,我科于1999年以来,采用甲氰咪胍内服加中药外用治疗扁平疣7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中华;李伶;熊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刺五加与低分子右旋糖酐伍用治疗莱姆病性头晕158例分析

    莱姆病系螺旋体感染所致.其中56%的病人伴有头晕或以头晕为主症收入院.在治疗上一直无有效药物.近几年,笔者采用刺五加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158例此类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洪华;梅淑芹;张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麻病人气管插管拔管前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为1500例全麻病人实施气管插管,由于我们严格掌握了拔管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因拔管不当而发生意外.

    作者:翟翼;张丽;翟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时多种机制血管损害,导致及加速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很重要的为糖尿病时并发血脂异常.我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肯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刘德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肠套叠30例诊治体会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但常与内科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肠炎或菌痢、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相混,临床上早期容易误诊,笔者从实习至今共收集肠套叠患者的资料30例,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健康教育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教育过程,使病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使病人的行为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教育活动.我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住院期间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咽癌与高危型HPV16、18型相关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是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HIV)DNA及其常见的高危型.方法用HPV 16和18型特殊引物PCR扩增法回顾性检测石蜡包埋的鼻咽癌组织63例,及对照咽、喉癌及正常粘膜组织.结果鼻咽癌HPV阳性11/63(17.46%),咽鳞癌3/9(33%),喉鳞癌2/15(13.33%).结论在鼻咽癌中能检出一定数量的HPV DNA及HPV-16,-18型.但本组可能低估了其检出率.

    作者:刘时才;朱有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失误2例分析

    近1年来,我院收治2例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失误病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28岁,因左股骨骨折术后10个月,疼痛、无力3天,于2002年11月16日第二次住院,10个月前,因车祸致伤左大腿,畸形,严重功能障碍.

    作者:白福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人种对HIV-1敏感性与基因型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对HIV感染和AIDS病程的影响已成为各国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种族妇女的比较发现,HIV阳性和阴性的美国妇女在遗传学上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1].中国专家在深入研究了中国人对HIV的易感性后,也把焦点集中在了基因突变上,指出中国人在遗传中缺乏含有自然防御的抗艾滋病病毒基因.

    作者:杨露绮;郑南浩;吴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氧化亚氮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利多卡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2ml.结果用药后宫颈松弛,解决了初产妇人工流产中的宫颈扩张问题,降低了氧化亚氮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危险.结论氧化亚氮人工流产中应用利多卡因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王冬梅;喻宏;李广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声嘶临床分析

    我科2001年1月~2002年1月诊治以声嘶为主诉的患者共250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 250例中男134例,占53.6%,女116例,占46.4%.年龄小4岁,大75岁,平均年龄39.5岁.4~20岁35例,占14%;20~50岁160例,占64%;50~75岁55例,占22%.

    作者: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