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elsey和Collis-Belsey手术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李秋泽;寇卫军;杨立信

关键词: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 医院学习, 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 手术中, 连接部, 解放军, 病治疗, 上海, 恢复, 患者, 功能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目的是恢复胃食管连接部的功能,如何在手术中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是该病治疗的关键.本文就作者在上海长海医院及解放军一五五医院学习和工作中对6例患者实施Belsey和Collis-Belsey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体会进行报告.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无发热腹痛156例胃镜检查分析

    小儿无发热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消化科门诊的多发病,近年来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对在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就诊的无发热腹痛患儿,临床考虑消化道疾病,符合胃镜检查的适应证,对其中的156例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旨在评价胃镜检查对小儿无发热腹痛诊断的价值.

    作者:蔡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神经肽Y系统在高剂量咖啡因、可可碱诱导的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咖啡因、可可碱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及神经肤Y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咖啡因30 mg/kg、咖啡因60 mg/kg、可可碱30mg/kg、可可碱60 ms/kg灌胃给药.给药后30 min测试大鼠焦虑行为及检验海马神经肽Y-mRNA、Y1-mRNA、Y2-mRNA水平.结果:(1)较之对照组,咖啡因60mg/kg组TO、EO、EC、TE(P=21.774,P=0.001)、E0%(x2=5.336,P=0.044)、TO%(x2=7.750,P=0.019)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可可碱30mg/kg组在各个指标上均明显增高(P<0.05).(2)咖啡因60 mg/kg组NPY-mRNA的表达增高(F=13.961,P=0.004),而可可碱30 mg/kg组NPY-mRNA明显降低(F=7.597,P=0.020),Y1-mRNA(F=10.541,P=0.009)、Y2-mRNA(F=4.532,P=0.040)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剂量的咖啡因具有致焦虑作用,而高剂量的可可碱有抗焦虑作用,神经肽Y系统与他们的作用机制有关.

    作者:潘集阳;廖继武;田径;刘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eNOS启动子区T-786C和第7外显子894G→T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中老年人群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启动子区T-786C和第7外显子894G→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各选择150例健康体检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eNOS启动子区T-786C和第7外显子894G→T基因多态性,分析两组基因在正常人群及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频率分布特点,探讨两组基因多态位点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症组eNOS基因启动子区第786位C等位基因频率为8.7%,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等位基因纯合子携带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是TC或者TT纯合子携带者的2.190倍.第7外显子894位T等位基因骨质疏松症组为10.3%,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等位基因纯合子携带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是GT或者GG纯合子携带者的2.23倍.提示启动子区T-786C和第7外显子894G→T可能单独作用或和其他位点协同作用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产生影响,是骨质疏松症遗传危险因素.结论:eNOS上游启动子区域T-786C和第7外显子894G→T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姚楚亮;李文锐;刘仁德;陈少文;杨炎鑫;黄坤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性早熟女孩骨龄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性早熟女孩骨龄(BA)与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0例江西地区性早熟女孩和70例江西地区正常对照组女孩骨龄,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雌激素受体基因型.结果:骨龄提前组的ERα基因Xba Ⅰ基因型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ERα基因PvuⅡ基因型、ERβ基因Rsa Ⅰ基因型、ERβ基因Alu Ⅰ基因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α基因XbaI多态性与女孩性早熟骨龄提前有关.

    作者:杨玉;杨利;柯江伟;谢理龄;段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手术,在麻醉方法上我们通常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较强、血压波动大,需要随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全麻用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本研究选择择期行食管癌中下段手术患者50例,对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佳浓度.

    作者:毛仲霞;赵敏;曲向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对策

    结肠癌是肠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左半结肠癌约占全部结肠癌75%以上[1],临床上以肠梗阻表现而入院的病人中,结肠癌梗阻的病人仅次于粘连性肠梗阻位居第二位[2].所以在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时是行一期切除吻合术还是分期手术,目前尚有争议,我院自2000年至2008年收治17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行一期癌肿切除对端吻合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赛福丁;阿迪力;杨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开放性眼球穿通伤导致白内障102例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性眼球穿通伤导致白内障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对102例(10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行伤道修补.同时行白内障皮质吸出/+人工晶体植入,85例先行伤道修补,二期根据病情行白内障摘除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大部分病例视力获得提高.结论:我们认为开放性眼球穿通伤所致白内障的治疗应该是系统性、个性化的治疗.首先及时、规范地修补伤道,是日后可以施行其他内眼手术的基本的保证.伤道修补后,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有无合并眼后节的损伤,把握手术时机,结合病情合理设计术式,术中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术式,能减低外伤造成的视功能损害,尽可能提高术后视力.我们不赞成在一期行眼球壁伤道修补术的同时一期行白内障摘除术.

    作者:胡倩;李晓东;蒲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nCPAP治疗对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孕妇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mve airway pressure,ncPCP)对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糖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nCPAP治疗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15例,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结果:12例孕妇顺利完成该研究.FBG、FINS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AHI、LSP02、HOMA-IR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AHI及LSpO2在治疗期间恢复正常,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作者:施志敏;李涛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髂外假性动脉瘤致移植肾梗塞1例

    患者男,53岁.多囊肾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2010年10月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因右侧髂内动脉严重硬化,故采用移植肾动静脉与右侧髂外动静脉端侧吻合.术中发现患者髂外动脉条件差官腔内亦有较显著粥样斑块形成.术后患者肌酐平稳下降,术后第42天血肌酐下降至191 mmol/L,术后第43天患者突感发热、恶心、呕吐,自感移植肾区不适.移植肾彩超显示:(1)移植肾大小113 mm×61 mm×63 mm.

    作者:淡明江;吕军;朱云松;汪帮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脑内双侧靶点立体定向手术280例分析

    立体定向技术是神经外科,尤其是功能神经外科常用的技术手段.随着大场强磁共振技术的逐渐完善和普及,使以前很难辨认的脑内功能区和特定核团的辨认成为可能,磁共振定位的立体定向技术越来越被广大神经外科工作者所接受.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行脑内双侧靶点立体定向手术280例,现对病例资料予以总结,并对手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予以分析和讨论.

    作者:王涛;翟卫东;袁俊;孙永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氟伐他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P27和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a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氟伐他汀(fluvastatin)对P27和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10只;IRI组即对照组10只;Fluvastatin治疗组(Flu组)10只.术前3 d给予Fluvastatin(2 mg/kg)灌胃.造成缺血再灌注肾病模型,术后24 h处死大鼠,取肾脏做组织学检查,检测P27和PCNA在肾组织内表达的部位、程度.结果;组织学检查发现Flu组较IRI组形态学变化有所减轻.细胞增殖指数(Cell Proliferative Index,PI)以IRI组增殖明显,Flu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am组P27表达程度高,IRI组P27水平降低,Flu组P27表达水平复又升高,与IRI组比较(P<0.01).相关分析:肾小管评分与PI成正相关(r=0.872,P<0.01);肾小管评分与P27成负相关(P=-0.713,P<0.01);PCNA和P27的表达呈负相关(P=-0.609,P<0.01).结论:肾缺血再灌注24 h后P27水平下降和PCNA水平升高,氟伐他汀可以进一步增强P27的表达,并使PCNA的表达受到抑制,使细胞周期停滞,有助于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DNA的修复,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田蕾;孙洞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剂量脉冲给药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Vaspin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脉冲给药甲氨蝶呤(MT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刺(Vaspin)水平的影响,阐明Vaspin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RA患者MTX治疗前后血清Vaspin水平及炎症因子,并分析了血清Vaspin水平与炎症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RA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5±0.16)μg/L vs.0.67±0.06μg/L,P<0.01].RA组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TNF-α、IL-6、VEGF及CRP呈正相关(r=0.25~0.68,P<0.01或P<0.05).TNF-α是影响空腹血清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RA组经小剂量脉冲给药MTX治疗后TNF-α、IL-6、VEGF及CRP均显著降低(JP<0.01或P<0.05),血清Vaspin水平也显著降低[(1.65±0.16)μg/L vs.(1.28±0.08)μg/L,P<0.01],且Vaspin水平的降低与TNF-α改变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小剂量脉冲给药MTX能有效抑制致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同时降低血清Vaspin水平.

    作者:胡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改良的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4例

    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早已得到同道的认可,改良的大脑半球切除术比解剖意义上的大脑半球切除术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也已经得到公认,但本文主要报道及讨论与大家不太一致的方面,供同道参考.

    作者:孙永锋;袁俊;翟卫东;钟建卫;王涛;谷智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Belsey和Collis-Belsey手术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目的是恢复胃食管连接部的功能,如何在手术中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是该病治疗的关键.本文就作者在上海长海医院及解放军一五五医院学习和工作中对6例患者实施Belsey和Collis-Belsey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体会进行报告.

    作者:李秋泽;寇卫军;杨立信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大鼠急性脊髓完全性损伤后血脊膜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完全性损伤后血脊膜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用wistar大鼠48只,制作Allen氏脊髓打击模型(打击当量300 gcf),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脊髓损伤组(n=42),后者又根据伤后不同时间点分为2、8、24、48、72 h以及1、2周组,每组6只,再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只.A组从大鼠股静脉注射2%的伊文恩蓝(Evens blue,EB),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组用干湿重法测定脊髓水肿变化情况.结果:随着脊髓损伤时间的延长,脊髓组织EB蓝染的范围逐渐增大,荧光光斑数量增加,强度增强,24~48 h达高峰,与脊髓组织内水肿时间一致,72 h后水肿逐渐减轻,其内开始出现坏死灶,1~2周可见明显大小不等的囊腔形成,未见EB蓝染.结论:脊髓损伤后BSCB的通透性增高,并在24~48 h达高峰,72 h后逐渐下降,1周后BSCB通透性明显减小.

    作者:李宽新;李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干部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并于患者住院第1、2、3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SD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中、重度抑郁患者.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实践更加科学,满足患者对现代护理的更高需求,明显改善了离退休老干部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提高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

    作者:唱荣艳;周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外科严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的临床监测与护理

    目的:探讨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PICCO)导管在外科严重脓毒症血管外肺水(EVLWI)监测中的临床意义及护理.方法:30例外科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O2/FiO2)分成两组:A组:PO2/FiO2<150、B组:150

    作者:李明利;于丛;杨梅;吴明;冯永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8组进行干预实验,30 d后检测部分血脂成分、IGF-1因子、PGI2和TXA2含量,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an ⅡA和烟酸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2)Tan ⅡA干预后大鼠血清IGF-1表达水平均有小幅升高,烟酸对其作用较弱.(3)TanⅡA及小剂量烟酸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结论:丹参酮ⅡA及烟酸可有效调节实验性肥胖幼年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及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娟;都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

    患者男,69岁,主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3个月,于2010年12月16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高血压多年.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8,不能矫正;左眼1.2.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色正常,黄斑区大片深层出血及血液性色素上皮脱离,黄斑区中心凹颞上可见橘红色形状不规则的结节样病灶(见图1).

    作者:孙则红;陈俊娥;张冬梅;李文英;龚晓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肾脏116例腹腔镜手术肾血管变异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脏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对肾血管变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途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剜除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取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照组及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0±20.7)mL、(20±6.4)mL;对照组及观察组平均饮食恢复时间分别为(40±3.2)min、(6±1.2)min;对照组及观察组术后镇痛分别为62例、3例;对照组及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1%(10/62)、3.6%(2/54),以上等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处理肾血管变异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出血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碧君;单炽昌;王在盛;叶亲永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