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则红;陈俊娥;张冬梅;李文英;龚晓艺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8组进行干预实验,30 d后检测部分血脂成分、IGF-1因子、PGI2和TXA2含量,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an ⅡA和烟酸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脂作用.(2)Tan ⅡA干预后大鼠血清IGF-1表达水平均有小幅升高,烟酸对其作用较弱.(3)TanⅡA及小剂量烟酸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结论:丹参酮ⅡA及烟酸可有效调节实验性肥胖幼年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及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娟;都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数量缺失和功能异常所引起.自从在血清学反应阴性的MG患者(seronegative MG,SNMG)中发现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便有诸多学者认为MUSK-Ab(+)的MG患者(MMG)不同于MUSK-Ab(-)的患者,使我们对MG有了新的认识,MMG患者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措施.因此,本文就以上各点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构建人Foxp3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并转染人CD4+CD2-T细胞,观察其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构建人Foxp3基因pEGFP-N1真核表达栽体,经酶切及双向测序鉴定基因序列的正确性.通过电穿孔法将重组栽体转入人CD4+CD25-T细胞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细胞对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pEGFP-Nl-Foxp3重组质粒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转染的CD4+CD25-T细胞Foxp3阳性表达率为23.7%,并显著抑制了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1-Foxp3真核表达栽体,并使转染的CD4+CD25-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作者:彭克军;王秋林;张庆莲;段佳慧;郑崛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重链11(MYH11)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关系.方法:从主动脉夹层患者(107例)及对照组(11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以及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对MYH11的SNPs进行了选择.后通过基于单碱基引物延伸原理的Multiplex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SNPs基因型检测.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MYH11基因rs1050111等位基因频率(12.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P<0.05),两组之间其余3个位点(rs1050113、rs1050162 rs88007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H11基因rs105011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可能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作者:黎明;钟诗龙;罗建方;冯宇亮;朱杰宁;余细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1~7岁.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为5%七氟烷吸入复合芬太尼3μg/kg及维库溴铵0.15 mg/kg静注,气管插管后K组静注氯胺酮(0.5 mg/kg)10 mL,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10mL,C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术中持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切皮前追加芬太尼2μg/kg,手术结束立即停止吸入七氟烷,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K组和F组苏醒期躁动率均明显低于C组(5%:30%:65%,P<0.05),与F组相比,K组苏醒期蹂动率更低(P<0.05);K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3组患儿转出PACU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预注射氯胺酮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均可降低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但预注射氯胺酮后效果更好,对提高小儿七氟烷麻醉围术期安全更有意义.
作者:过伟;胡毅平;梅宏;宋志高;高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128层容积CT尿路造影(SCTU)及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以及对肾功能损害的初步评价.方法:对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128层容积SCTU检查,提取层厚为0.625 mm的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获得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以及曲面重建(CPR)后处理图像,并结合轴位薄层原始图像在工作站动态观察.结果:30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全部显示,单发25例,多发5例,梗阻上段榆尿管及肾盂重度积水12例,其内未见确切对比剂,肾功能明显减低,轻-中度积水10例,输尿管及肾盂内对比剂浓度减低,肾功能轻度损伤,8例输尿管及肾孟未见扩张,对比剂显影良好,肾功能正常.结论:128层容积SCTU对输尿管结石能做出准确诊断,并能了解输尿管及肾盂梗阻、积水情况,对肾功能受损情况做出初步评价.
作者:董延鸣;徐伟;朱明洪;董御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4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表达的情况及淋巴管密度,分析其与胃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44例胃癌中COX-2、VEGF-C的表达率分别为61.4%、56.8%.COX-2与VEGF-C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OX-2与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结论: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新生淋巴管的生成、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相关;COX-2表达上调与VEGF-C表达成正相关,提示两者在淋巴管形成中及胃癌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张彬;周业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从蛋白水平探讨T淋巴瘤侵袭和转移诱导因子1(Tiaml)与肺癌的关系,分析其在肺癌形成、发展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由102例肺癌组织、20例正常成人肺组织、20例胎儿肺组织构成的760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中Tialnl蛋白表达强度的阳性单位(PU值),定量分析Tiaml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肺癌细胞Tiaml阳性单位PU值(12.51±4.62)显著大于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PU值(5.66±1.29)及胚胎肺泡上皮细胞的PU值(5.87±0.99,F=41.251),(P=0.000);有淋巴结转移组Tiaml的PU值(14.33±4.66)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13±4.11,t=3.674),(P=0.000);TNM分期TNMⅢ~Ⅳ期Tiaml的PU值(15.11±3.61)大于TNM Ⅰ~Ⅱ期(11.95±4.63,t=2.72),(P=0.008);肺癌Tiaml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肺癌细胞中Tiaml蛋白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肺组织和胚胎肺组织,Tialnl的表达与肺癌的形成、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玉梅;赵云飞;申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计乌司他丁(UTI)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机械通气患儿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本院住院重症HFMD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UTI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5 d.比较第1天和第5天两组呼吸力学指标:分钟通气量(MV)、吸气平台压(Pplat)、吸气峰压(PIP)、气道平均压(MAP)、气道阻力(Raw)、动态顺应性(Cyd).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教(RI)、肺泡-动脉氧分压[P(A-a)O2]、肺内分流量(Qs)与心排出量(Qt)比值(Qs/Qt).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呼吸(RR)、心排量(CO)、中心静脉压(CVP).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PICU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MV、Pplat、PIP、MAP、Raw、Cyd、pH、PaO2、PaCO2、OI、RI、P(A-a)O2、Qs/Qt、HR、CO、CVP明显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V、Pplat、PIP、MAP、Raw、Cyd、OI、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时重症HFMD机械通气患儿的呼吸力学指标、血气指标改善明显,能缩短惠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PICU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陈玉雯;吉训琦;陈茜茜;冯小伟;向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Rh-SAA对3T3-LI脂肪细胞的JNK活化及JNK抑制剂干预下Rh-SAA对3T3-LI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Rh-SAA介导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第一组为无Rh-SAA干预的对照组,第二组为20 μg/mL Rh-SAA干预脂肪细胞组(RhvSAA组),第三组在20μg/mL Rh-SAA干预前12 h,予JNK抑制剂SP600 125 50 μmol/L预处理(以下称JNK抑制剂组),培养48 h后,采用3H-2-DG摄入法检测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采用免疫印迹了解JNK的活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μg/mL Rh-SAA处理脂肪细胞48 h后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下降了26%(P<0.01).JNK抑制刺组较Rh-SAA处理组葡萄糖摄取增加了15%(P<0.05);对照组、Rh-SAA组和JNK抑制荆组的p-JNK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0%、166%和107%.Rh-SAA组与对照组比较,JNK的磷酸化程度增加了66%(P<0.01):JNK抑制刺组与Rh-SA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Rh-SAA介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关键信号分子.提示干预JNK的活性有望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叶夏云;罗晓红;曹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全球五大常见癌症之一,每年约有1百万患者发病[1].我国每年有11万患者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45%,其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而居第三位[2].HC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共同积累的过程,有研究认为HCC的细胞起源是由成熟肝细胞去分化而形成,另有学者推测可能是肝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发生分化异常导致HCC的发生.
作者:黄钦贤;胡毅;李海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3例拟诊ACS患者进行D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DCG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8.78%、71.76%、90.12%、50.83%和77.13%.DCG结果对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DCG的诊断阳性率逐级升高(P<0.05).结论:DCG对诊断AC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可较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多支病变.
作者:李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患者男,53岁.多囊肾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2010年10月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因右侧髂内动脉严重硬化,故采用移植肾动静脉与右侧髂外动静脉端侧吻合.术中发现患者髂外动脉条件差官腔内亦有较显著粥样斑块形成.术后患者肌酐平稳下降,术后第42天血肌酐下降至191 mmol/L,术后第43天患者突感发热、恶心、呕吐,自感移植肾区不适.移植肾彩超显示:(1)移植肾大小113 mm×61 mm×63 mm.
作者:淡明江;吕军;朱云松;汪帮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肾源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良性肿瘤.发生于尿道的肾源性腺瘤目前仅有数例报道,国内仅有一例报道[1].我们自2002-2010年诊治了2例尿道肾源性腺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58岁.排尿困难半年.膀胱镜检示:后尿道尿道外括约肌远端黏膜粗糙,呈息肉状隆起,直径0.8cm.经尿道肿瘤电切治疗.
作者:刘坤;王勇;孟峻嵩;庄海军;徐宗源;王云炎;王功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霜斑样溃疡(DPU)根除H.pylori后抑酸剂维持治疗的必要性.方法:100例合并H.pylori感染的DPU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左氧氟沙星 200 mg,2次/d,疗程1周.B组同A组方案,疗程结束后再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维持4周.两组在各自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结果:A、B两组在H.pylori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以及腹痛缓解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DPU,H.pylori根除后溃疡即可愈合,没必要继续使用抑酸剂维持治疗.
作者:叶斌;何伟莉;陈利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需紧急手术止血以抢救患者生命,其麻醉处理也有相应的特点与要求.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共46例该类患者的麻醉经过.以总结佳处理措施与流程.
作者:俞彩明;黄冰;陶素萍;孙建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采用定量组织速度显像(QTVI)技术和组织追踪法(TT)评价冠心病心肌梗死患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在27例患者的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四腔心切面及两腔心切面分别测定左室后壁、前间隔、后间隔、侧壁、前壁及下壁等6个部位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并取平均值(m-Vs),测定这些部位向心尖方向峰值位移并取平均值(m-Ds),将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m-Vs、m-Ds与Simpson法测得的EF作相关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时患者的m-Vs、m-Ds差异无显著性,而3个月时的m-Vs、m-Ds显著性增大(P<0.05),此后3个月内m-Vs、m-Ds仍有逐步增大(P<0.05).相关分析显示:m-Vs、m-Ds与EF呈良好相关性(r=0.68,0.60,P<0.01).结论:QTVI及TT技术可以较准确评价冠心痛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6个月内左室收缩功能的逐步改善.
作者:龚元淑;董静;方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肾铸型结石合并脓肾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合并脓肾的肾铸型结石患者45例,其中术前明确脓肾诊断27例,术中穿刺后发现脓肾1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尿培养,经抗感染治疗后行经皮肾镜治疗,术中穿刺成功后常规扩张至F24标准肾镜通道,根据结石坚硬程度分别用EMS超声或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时间控制在2 h内,如结石无法清除,予留置肾造瘘管、双J管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行造瘘管间断呋喃西林冲洗.结果:术后复查,一期手术取尽结石32例(71%),8例仍有较多结石残留,行二期取石,5例残留结石较小,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不同程度发热,17例体温超过38.5℃,常规行血培养,未见有菌血症或败血症.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大,冲洗液容易流出,配合EMS超声碎石,肾盂内压力低,不易引起肾内逆行感染,可一期治疗合并脓肾的肾铸型结石.
作者:周大庆;王坚;李文刚;庞翔;余小祥;江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自Child-Turcune-Pugh小(CTP)分级应用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新的能客观反映终末期肝病惠者严重程度的预后评价系统.2002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将MELD作为美国新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取代CTP分级,用于评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肝移植的先后顺序[1].其结合反应肾功能的血肌酐指标,被认为更全面反应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特点.血清钠和肌酐被认为是肝硬化死亡率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2].
作者:向姝;秦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脂肪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脑脂肪栓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临床确诊的脑脂肪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完全恢复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2例患者呈持续昏迷状态未行骨科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脑脂肪栓塞好发于骨折及骨科术后2~3 d,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有效地防治呼吸衰竭等潜在的致命性病程.
作者:韩仰同;胡洪涛;陈捷;马志刚;阎立荣;孙玉衡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