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芳;邹春鹏;罗洪霞;张荣;黄福光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n=8),肾病组和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治疗组予LY333531 10 mg/(kg·d)灌胃,肾病组和对照组予等量溶媒灌胃.阿霉素注射后2周处死小鼠.处死前留取尿标本检测尿蛋白和肌酐.观察肾脏病理、巨噬细胞浸润、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病组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肾脏巨噬细胞浸润、MCP-1和MIF表达增加(P<0.01);与肾病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肌酐比值下降,肾脏巨噬细胞浸润、MCP-1和MIF表达减少(P<0.01).结论: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MCP-1和MIF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沈颖;李嵘;张金黎;罗惠民;周艳;陈飞;谢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常见的内耳前庭疾病,在眩晕疾病中约占20%~30%[1],主要表现为患者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和眼震.临床上经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性眩晕、颈性眩晕,而给予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我们对我院2007年03月至2009年02月78例BPPV患者采用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质彬;符征;梁俊涛;林杰;魏欣;韩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干眼症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我们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干眼症患者和健康人泪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分析探讨在对干眼症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干眼症患者30例(60眼),均为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且排除其它眼疾的患者,男10例,女20例,年龄18~83岁,平均55.19岁.健康对照组15例(30眼),男7例,女8例,年龄20~76岁,平均50.16岁.均排除眼部疾患.
作者:杨春;张延军;孙士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当天、2周、6周、12周).血沉、CRP、免疫球蛋白、ANA滴度、ds-DNA定量、NUCL定量、SLEDA I评分等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血小板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治疗重症SLE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孔卫红;叶志中;李博;何伟珍;陈雅硕;谢燕;尹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eNOS、iNOS、nNOS)和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在雄性SD大鼠生精小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出生后5周、7周和10周的雄性SD大鼠各6只,左侧睾丸行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eNOS、iNOS、nNOs和P450在雄性SD大鼠性成熟期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eNOs和P450在出生后5周,生精小管精母细胞免疫表达呈强阳性,在出生后7周和10周阳性程度皆依次减弱;nNOS在出生后5周精母细胞免疫表达为弱阳性表达,出生后7周和10周呈阴性表达;iNOs在三期均为阴性表达.结论:在性成熟期雄性SD大鼠的精子发生过程中,随着性成熟发育的进展过程.eNOs和P450的表达具有关联性,且主要参与了青春期启动时的精母细胞的发育过程.
作者:任亚萍;廖卒;孙莉;农林琳;陈筠;熊彬;邵晓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ACI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p-PLA2水平,对ACI患者进行1年随访了解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对ACI患者进行1年随访,发生脑血管事件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5,P=0.000);(2)血浆Lp-PLA2水平75%百分住数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Lp-PLA2水平用于判断ACI患者1年内发生脑血管事件有显著意义(P=0.000),选≥72.85 μg/L(75%百分位数)为诊断界值点时,特异度为0.905,阳性预测值为84.63%.结论:高水平血浆Lp-PLA2,对ACI患者1年内发生脑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梁江红;魏麓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肝脏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P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F组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 mg/kg,麻醉诱导后记录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单个病灶丙泊酚给药量;观察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评估麻醉效果及术后各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各时段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单个病灶丙泊酚给药量及麻醉效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麻醉中舌根后坠、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少于F组(P<0.05);术后5 min、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P组低于F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以在肝脏射频消融手术中达到同芬太尼同等的镇痛效果,术后镇痛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陶守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院自2010年1-10月共收治4例左侧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为回盲部的婴幼儿,急诊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疝环松解、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全部为男性婴幼儿,年龄为8~19个月,发现腹股沟疝的病史为6~15月,发现嵌顿至就诊时间为24~50 h,均伴上呼吸道感染及中重度脱水,其中1例为双侧腹股沟疝.
作者:王民开;夏亚兰;杨峰;莫立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热成形术(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双眼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症状明显的正视或轻度近视的非主视眼行CK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双眼裸眼近视力、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近视力、显然验光等效球镜、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CK术后6月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11例(73.3%),14例(93.3%);术后6月术眼散光度在±1.00(DC)以内者为86.7%:术后6个月15例非注视眼行CK术后裸眼远视力由(0.87±0.09)(DS)下降为(0.68±0.09)(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1.99±0.47)(D)增加至术后(43.64±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眼泪膜破裂时间术前(12.0±1.69)(s)缩短为术后(10.00±1.7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3例(86.7%)患者表示满意,术后可以较长时间(>1 h)阅读,可以不使用近用眼镜.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非主视眼老视,能够获得较好的双眼远、近视力,减少术后对眼镜的依赖.
作者:崔颖;曾锦;郭海科;王军;谢文娟;李仲明;廖伟雄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以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在短时间内持续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其诊断标准目前仍有争议,较有影响力的诊断标准有RIFLE标准和AKIN标准.国外研究报道[2-3],5%的住院患者发生AKI,在危重患者AKI的发病率>15%,且AKI患者的病死率为25%.因此,AKI是患者院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AKI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临床上建议早期诊断,及时评估病情以改善预后.目前,临床医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自身经验评估病情,这势必对年轻医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且主观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病请评分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评估病情.
作者:胡鹏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Edaravone组),术后12 h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CK-MB、CTnT、LDH1的变化及心肌组织中MDA含量与SOD、GsH-PX活性.结果:SAP组大鼠血浆CTnT、CK-MB和LDH1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而依达拉奉干预组心肌酶学检测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较SAP组低(P<0.01):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心肌肝组织中MDA增加,SOD活性及GSH-PX活力显著降低(P<0.01),而依达拉奉干预可提高心肌组织中SOD与GSH-PX活性、减少MDA的生成.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重症胰腺炎诱发的心肌损伤,抗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卢明军;毛燕飞;张传青;陶海勇;叶青山;万燕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γδT细胞和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检测姜黄素的抑制率和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诱导前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γδT细胞.姜黄素在低浓度时对γδT细胞杀伤活性影响不明显,2.5~10μm/L时,姜黄素诱导的γδT细胞杀伤活性高,浓度超过20μ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增强γδT细胞杀伤活性,超过该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其凋亡率,而对肿瘤细胞作用不明显.γδT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可能与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相关.
作者:滕达;王婷;刘军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106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内脂素、FFA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FF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是影响血浆内脂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它可能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周倩;何凌;梁伟;陈定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窒息时脐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出生的需要脐静脉用药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用七号头皮针管剪去针头进行脐静脉断面穿刺: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的穿刺针从华通氏胶外部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6.6%.结论:用头皮针管穿刺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为新生儿抢救建立用药通道,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成书玲;宋梅;谭秋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老年瘙痒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抗焦虑药对老年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对120例老年瘙痒症患者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加用抗焦虑药治疗,治疗前后予SAS、SDS及瘙痒评分评估疗效.结果:老年瘙痒症患者S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加用抗焦虑药物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SAS及瘙痒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瘙痒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加用抗焦虑药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对患者瘙痒症状的减轻亦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提高老年瘙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俭;范向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的表达与其性激素变化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应用脱氢表雄酮(DHEA)皮下注射23日龄SD雌性大鼠20 d,观察卵巢巢重量及光镜(HE染色)形态学改变,应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T、E2、LH、FSH及血清胰岛素、糖耐量试验,应用荧光定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卵巢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而黄体形体比例减少;实验组血清T、E2、FSH、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PCOS大鼠卵巢中PPAR-γ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HEA诱导的PCOS大鼠动物模型与PCOS患者相似,PPAR-γ在PCOS大鼠卵巢发育中起部分调节作用,并与PCOS的IR密切相关.
作者:封文君;王燕燕;张秀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罗马Ⅲ标准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94例,其中治疗组47例予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8周,对照组47例予整肠生、培菲康治疗8周;治疗完成后通过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定,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腹泻及粪便形态,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刘均平;黄宇明;贺赛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多平面联合上气道手术对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和Ewporth嗜睡量表(Ewporth sleepiness scale)、鼾声视觉模拟评分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术后进行随访2年.结果:患者术后PSG监测各项指标及ESS、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多平面联合上气道手术可以有效改善OSAHS的主观和客观症状.
作者:盛晓丽;张思毅;葛平江;陈少华;罗小宁;黄宏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的CT血管成像表现在临床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6例临床上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确诊为门脉高压的患者,CT检查时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所获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处理,主要使用以大密度投影(MIP)为主进行任意平面重组成像(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其中肝硬化患者12例,肝癌伴门脉高压2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门静脉及其属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粗扩张,所测门脉主干平均直径为15.4 mm;侧支循环形成,16例中食管下端及贲门胃底静脉均有不同程度曲张,脾肾静脉形成自发分流2例,附脐静脉开放2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门脉系统的全面解剖信息,对临床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评估和随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曹继强;唐海亮;梁文;张永强;李照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我科一期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3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MIA)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动脉瘤手术例数(16/172)的9.3%,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37~66岁,平均54岁.首发症状:突发头痛8例,头痛伴意识障碍5例,头痛伴眼睑下垂3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
作者:漆建;苟章洋;唐晓平;唐文国;冯凌;王远传;罗仁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