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术中急救

周海速;金婷;张丽清;郑冬华

关键词:下肢肿痛, 创伤弧菌脓毒症, 感染性, 休克, 肝病患者, 多器官功能衰竭, 手术室, 救治成功率, 冲洗引流术, 切开减张, 护理人员, 护理急救, 蜂窝织炎, 致死率, 性疾病, 低血压, 出血性, 病死率, 贝壳类, 总结
摘要:创伤弧菌脓毒症是由创伤弧菌引起的致命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病于慢性肝病患者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之后[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以发热、下肢肿痛伴出血性水疱及蜂窝织炎为突出症状,继而迅速出现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情凶险,致死率高[2].患者一旦确诊要立即送手术室行急诊切开减张冲洗引流术.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救治下肢弧菌感染性致脓毒症伴休克患者30例.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及救治成功率,现将术中护理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弧菌感染性脓毒症伴休克患者的术中急救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由创伤弧菌引起的致命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病于慢性肝病患者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之后[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以发热、下肢肿痛伴出血性水疱及蜂窝织炎为突出症状,继而迅速出现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情凶险,致死率高[2].患者一旦确诊要立即送手术室行急诊切开减张冲洗引流术.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救治下肢弧菌感染性致脓毒症伴休克患者30例.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及救治成功率,现将术中护理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海速;金婷;张丽清;郑冬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为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3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的19.1%;肾脏病理分级以Ⅱ级为主,为73例(占56.2%).其中有75.4%的患者伴足突融合,53.1%伴肾小管萎缩,43.1%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6.9%有肾问质纤维化,21.5%有血管病变,6.2%伴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在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白蛋白、补体C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化,不同性别在临床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考虑并尽早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为制定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德润;解汝娟;禹程远;廉维;陈金瓯;穆素红;李丽;赵石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Lp-PLA2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ACI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p-PLA2水平,对ACI患者进行1年随访了解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对ACI患者进行1年随访,发生脑血管事件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5,P=0.000);(2)血浆Lp-PLA2水平75%百分住数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Lp-PLA2水平用于判断ACI患者1年内发生脑血管事件有显著意义(P=0.000),选≥72.85 μg/L(75%百分位数)为诊断界值点时,特异度为0.905,阳性预测值为84.63%.结论:高水平血浆Lp-PLA2,对ACI患者1年内发生脑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梁江红;魏麓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中血管再闭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再通动脉出现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和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发病3~6 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发生再闭塞的情况.结果: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闭塞2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30例.动脉溶栓后起初血管再通率为78.6%.再闭塞率为20.5%.稳定再通者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modified Rankin Score 0~2)明显高于发生再闭塞者(80%与33.3%)(P=0.012).对两组患者单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16分(P=0.018)和动脉溶栓后仅获得部分再通(P=0.035)可能是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NIHSS评分≥16分或动脉溶栓后仅获得部分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于发生再闭塞,再闭塞者预后不良.

    作者:付睿;赵星辉;黄栋;张彤;戴威;贺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基础护肝治疗,观察组26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疗程24周.观察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肝功能及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CTL)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在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ALT改善优于对照组(J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HBV DN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CD4、CD4/CD8、NK、CTL升高.cD8下降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NK、CT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吴杭源;尤德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γδT细胞和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检测姜黄素的抑制率和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诱导前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γδT细胞.姜黄素在低浓度时对γδT细胞杀伤活性影响不明显,2.5~10μm/L时,姜黄素诱导的γδT细胞杀伤活性高,浓度超过20μ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增强γδT细胞杀伤活性,超过该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其凋亡率,而对肿瘤细胞作用不明显.γδT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可能与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相关.

    作者:滕达;王婷;刘军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雄性大鼠发育期生精小管NOS和P450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eNOS、iNOS、nNOS)和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在雄性SD大鼠生精小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出生后5周、7周和10周的雄性SD大鼠各6只,左侧睾丸行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eNOS、iNOS、nNOs和P450在雄性SD大鼠性成熟期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eNOs和P450在出生后5周,生精小管精母细胞免疫表达呈强阳性,在出生后7周和10周阳性程度皆依次减弱;nNOS在出生后5周精母细胞免疫表达为弱阳性表达,出生后7周和10周呈阴性表达;iNOs在三期均为阴性表达.结论:在性成熟期雄性SD大鼠的精子发生过程中,随着性成熟发育的进展过程.eNOs和P450的表达具有关联性,且主要参与了青春期启动时的精母细胞的发育过程.

    作者:任亚萍;廖卒;孙莉;农林琳;陈筠;熊彬;邵晓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的CT血管成像表现在临床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6例临床上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确诊为门脉高压的患者,CT检查时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所获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处理,主要使用以大密度投影(MIP)为主进行任意平面重组成像(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其中肝硬化患者12例,肝癌伴门脉高压2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门静脉及其属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粗扩张,所测门脉主干平均直径为15.4 mm;侧支循环形成,16例中食管下端及贲门胃底静脉均有不同程度曲张,脾肾静脉形成自发分流2例,附脐静脉开放2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门脉系统的全面解剖信息,对临床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评估和随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曹继强;唐海亮;梁文;张永强;李照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时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中GnRH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AD的内在关系.方法:14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模型组,每组又按取样时间不同分为0、15、30、45、60、75和90 d七个亚组,每亚组10只.采用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构建AD小鼠模型,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苏氨酸231位点磷酸化tau蛋白(Tau-pThr231)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GnRH的表达.结果:AD模型组45、60、75、90 d小鼠的认知功能减退,Tau-pThr231表达增高(P<0.05),其中60、75、90 d的AD模型组小鼠GnR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90 d的AD模型组小鼠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nRH表达与AD的严重程度正相关,GnRH表达减少可能是比雌激素更早影响AD发病的因素.

    作者:林茂;王春梅;万章;王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平稳控制血压在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平稳控制血压与非平稳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脑卒中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53例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肿瘤患者和40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临床资料,结合术前、术后24 h、术后2~7 d内颅脑CT或MRI结果.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出血、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对发生脑卒中并发症患者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的差异.结果: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3例,术后脑梗死2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8例,术后脑梗死4例,两组术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平稳控制血压可显著减少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但短期内不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久忠;王立江;韩光良;袁志忠;张建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复发性乳头凹陷改良矫正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矫正复发性乳头凹陷疗效可靠的术式.方法:通过时各种术式矫正乳头凹陷易复发原因的分析,设计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结果:施术28例,随访6~24个月,隆起的乳头形态自然,乳头血运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复发,随访中12例术后生产.均哺乳正常.结论: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疗效可靠持久,乳头形态、感觉良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赵成利;匡斌;邝石峰;谢文斌;邓国三;黄广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间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间临床特征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肝硬化患者共102例.其中肝硬化并TBP患者28例,肝硬化并SBP患者74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Child-Pugh分级、既往结核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结果:TBP主要发生于病毒性肝硬化患者(57.1%).child-Pugh分级主要分布在B级(75.0%),既往常有结核病史(71.4%),而SBP患者主要发生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2.7%);Child-Pugh分级主要分布在C级(77.0%);与肝硬化并SBP患者比较:肝硬化并TBP患者肝功能损害较轻,腹水白细胞计数较低,并且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腺苷脱氧酶水平较高.余指标无差异.结论:肝硬化并TBP患者与肝硬化并SBP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上无差异,而导致肝硬化的病因、child-Pugh分级、既往有无结核病史、肝功能、腹水白细胞计数及各种白细胞比例、腺苷脱氨酶可作为鉴别两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方红龙;吴金明;黄智铭;吴建胜;张雪琴;张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胸内血容量指数和中心静脉压反映容量状态的评价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2.2 L/(min·m2)]和心功能低下组[CI<2.2 L/(min·m2)].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下,调整Vt分别维持于6、10、15 mL/kg体重水平,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m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以上支持条件随机选择进行.结果:(1)在所有患者,CI,ITBVI随潮气量升高而下降,平均气道压(Pmeans)随潮气量升高而升高,CVP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2)CVP在各实验组与CI均无相关性;在心功能低下组,ITBVI与CI有相关性(R为0.679,P<0.05).结论: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和心脏前负荷,与心脏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敏;刘建波;秦英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硫酸镁溶液加地塞米松湿敷预防可达龙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三类广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用于房颤转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但其经外周静脉输注的给药途径易引发静脉炎,出现红肿热痛(伴)或沿穿刺静脉近端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严重者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给患者带来痛苦.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科采用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云云;徐晓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TOMOS)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Sonialvision Satire Ⅱ下进行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常规摄KUB平片及其断层融合成像;然后在透视下选择适合时机行造影摄片,同时应用TOMOS成像,并评价TOMOS前后的影像质量和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结果.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前常规KUB和IVU摄片共175张,影像优35张,良100张,差40张;确诊结石25例,可疑6例,漏诊9例.行断层融合技术后选取后处理图像共80张:影像优64张,良12张.差4例;确诊结石34例,可疑4例,漏诊2例.经统计学分析,行断层融合技术后成像的质量和结石检出与常规数字摄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从而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优质图像,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

    作者:耿敬标;胡东;贾绪银;姜丽;朱昭环;周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抗苗勒管激素对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有效性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激素水平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用术前血清AMH水平对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后卵巢排卵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检测54例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的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术前血清基础AMH水平,术后用阴道B超和尿LH峰监测卵巢卵泡发育及排卵反应情况.结果:血清基础AMH水平与LH(γ=0.984,P<0.001)、LH/FSH(γ=0.899,P<0.001)、T(γ=0.837,P<0.001)水平及卵泡数目(FN)(γ=0.761,P<0.001)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AMH对术后卵巢高和低反应性均为中等诊断价值,其AUC分别是0.792和0.846(95%CI:0.673~0.911和0.696~0.996;P=0.000和P=0.002).以血清AMH7-4ng/mL和4.3ng/mL分别为预测卵巢高和低反应性佳诊断界值,灵敏度分别为73.1%和87.5%.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9%和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6%和84.2%.结论: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增高可能是PCOS卵泡发育异常和性激素合成失调的原因之一,测定术前血清基础AMH水平可以预测LOD术后卵巢高和低排卵反应性,并可以作为评估LOD手术有效性的一个有价值预测指标.

    作者:孙静;张淑芝;庄严;孟军;胡舒勤;齐国华;熊晓英;武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p73肿瘤抑制蛋白的调控和抗癌途径的研究进展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高的基因,p53家族中新成员p73的发现为癌症细胞生物学提供了新思路.p73蛋白不仅在结构上与p53相似,在功能上也极其相似.目前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描述为是通过选择性激活p73的促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本文将阐述有前景的p73肿瘤抑制蛋白的抗癌途径分子机制.

    作者:潘少君;王俊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一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16例

    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我科一期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3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MIA)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动脉瘤手术例数(16/172)的9.3%,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37~66岁,平均54岁.首发症状:突发头痛8例,头痛伴意识障碍5例,头痛伴眼睑下垂3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

    作者:漆建;苟章洋;唐晓平;唐文国;冯凌;王远传;罗仁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帕瑞昔布钠在肝脏射频消融手术中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肝脏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P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F组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 mg/kg,麻醉诱导后记录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单个病灶丙泊酚给药量;观察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评估麻醉效果及术后各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各时段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单个病灶丙泊酚给药量及麻醉效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麻醉中舌根后坠、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少于F组(P<0.05);术后5 min、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P组低于F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以在肝脏射频消融手术中达到同芬太尼同等的镇痛效果,术后镇痛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陶守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质量,研究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和睡眠日志对138例AD患者和138例正常老人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AD组PQSI各因子评分和E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睡眠障碍患病率(73.91%)显著高于对照组(2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有日落激越(28.26%)、睡眠-觉醒节律紊乱(42.03%)、日间过度思睡(EDS)(55.07%)、夜间躁动或游荡(45.65%)以及入睡困难(51.45%)、早醒(71.74%)、片断睡眠(73.19%)、不宁腿综合征(RLS)(15.22%)、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S)(11.59%)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10.87%)等;而对照组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30.43%)、早醒(44.42%)、片断睡眠(49.28%)和EDS(21.0l%).结论:AD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日落激越、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和夜间躁动.提示掌握AD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江皋轩;张国胜;牟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