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萍;廖卒;孙莉;农林琳;陈筠;熊彬;邵晓云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间临床特征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肝硬化患者共102例.其中肝硬化并TBP患者28例,肝硬化并SBP患者74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Child-Pugh分级、既往结核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结果:TBP主要发生于病毒性肝硬化患者(57.1%).child-Pugh分级主要分布在B级(75.0%),既往常有结核病史(71.4%),而SBP患者主要发生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2.7%);Child-Pugh分级主要分布在C级(77.0%);与肝硬化并SBP患者比较:肝硬化并TBP患者肝功能损害较轻,腹水白细胞计数较低,并且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腺苷脱氧酶水平较高.余指标无差异.结论:肝硬化并TBP患者与肝硬化并SBP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上无差异,而导致肝硬化的病因、child-Pugh分级、既往有无结核病史、肝功能、腹水白细胞计数及各种白细胞比例、腺苷脱氨酶可作为鉴别两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方红龙;吴金明;黄智铭;吴建胜;张雪琴;张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多平面联合上气道手术对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和Ewporth嗜睡量表(Ewporth sleepiness scale)、鼾声视觉模拟评分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术后进行随访2年.结果:患者术后PSG监测各项指标及ESS、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多平面联合上气道手术可以有效改善OSAHS的主观和客观症状.
作者:盛晓丽;张思毅;葛平江;陈少华;罗小宁;黄宏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γδT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γδT细胞和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检测姜黄素的抑制率和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诱导前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素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γδT细胞.姜黄素在低浓度时对γδT细胞杀伤活性影响不明显,2.5~10μm/L时,姜黄素诱导的γδT细胞杀伤活性高,浓度超过20μmol/L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增强γδT细胞杀伤活性,超过该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其凋亡率,而对肿瘤细胞作用不明显.γδT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可能与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含量相关.
作者:滕达;王婷;刘军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平稳控制血压与非平稳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脑卒中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53例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肿瘤患者和40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临床资料,结合术前、术后24 h、术后2~7 d内颅脑CT或MRI结果.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出血、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对发生脑卒中并发症患者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的差异.结果: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3例,术后脑梗死2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8例,术后脑梗死4例,两组术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平稳控制血压可显著减少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但短期内不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久忠;王立江;韩光良;袁志忠;张建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女性从胎儿到老年是渐进的生理过程,卵巢作为性腺器官,行使着周期性排卵与分泌性激素的重要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亦开始萎缩、衰老,并影响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卵巢衰老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逐渐累积的复杂的生物过程.随着年龄渐长,卵泡不断消耗,卵泡数目下降是卵巢衰老的主因;而机体内代谢产物堆积,卵巢微环境改变,剩余卵泡质量的降低亦与衰老息息相关.卵巢衰老以绝经为标志,40岁以前绝经称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即病理性卵巢衰老.本文将就生理性卵巢衰老即正常女性的卵巢自然衰老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罗爱月;杨书红;王世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上气道CT矢状位软腭影像学测量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分析了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52例OSAHS患者腭咽成形术(UPPP)术前接受上气道CT检查的资料,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S2选择上气道CT矢状位观测软腭长度、厚度,对测量结果与30名正常健康人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对42例以腭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和10例以喉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上气道CT矢状位软腭影像学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SAHS患者软腭CT测量的厚度明显增厚,长度却未见明显增长;腭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软腭CT测量的厚度明显大于喉咽水平狭窄为主的OSAHS患者,而长度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OSAHS患者软腭影像学测量的厚度与OSAHS关系密切.
作者:刘继丽;林森;张春鸿;方潇碧;廖志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喂养和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在宁夏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产科选取顺产的产妇60例,按照分段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产妇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后与新生儿进行1 h的母婴皮肤接触,并在随后住院的3 d内每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两次,每次1 h,对照组产妇只进行常规产科护理.测量两组产妇产后2 h、第1天、第2天的宫底高度;用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AT)评估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电话随访产妇产后42 d时新生儿的喂养方式.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42 d纯母乳喂养率、子宫复旧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子宫恢复.
作者:马惠荣;李胜玲;马桂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106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内脂素、FFA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FF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是影响血浆内脂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它可能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周倩;何凌;梁伟;陈定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使用患者标本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两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一台仪器为参比仪器.另一台为实验仪器,每天选择已在参比仪器上检测的高值、中值、低值患者标本各1份在实验仪器上测定.连续30 d.比较两台仪器间检测参数WBC、RBC、HGB、MCV、PLT等结果的可比性与相对偏差,并以相对偏差不超出CLIA'88允许误差的1/4作为判断符合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结果:两台血细胞分析仪间上述各检测参数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良好(均r>0.95),两者间各检测参数的相对偏差均不超出CLIA'88允许误差的1/4.结论: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基础上,可以使用适宜的患者标本对实验仪器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唐劲光;林发全;郭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为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3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的19.1%;肾脏病理分级以Ⅱ级为主,为73例(占56.2%).其中有75.4%的患者伴足突融合,53.1%伴肾小管萎缩,43.1%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6.9%有肾问质纤维化,21.5%有血管病变,6.2%伴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在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白蛋白、补体C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化,不同性别在临床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考虑并尽早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为制定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德润;解汝娟;禹程远;廉维;陈金瓯;穆素红;李丽;赵石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当天、2周、6周、12周).血沉、CRP、免疫球蛋白、ANA滴度、ds-DNA定量、NUCL定量、SLEDA I评分等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血小板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治疗重症SLE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孔卫红;叶志中;李博;何伟珍;陈雅硕;谢燕;尹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的主要原因,是2型糖尿病进展的重要风险因素,是一种低度炎性反应状态.有研究发现[1].在某些肥胖个体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占40%.巨噬细胞通过表达和分泌促炎因子在IR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巨噬细胞、炎症和IR之间联系.及巨噬细胞对胰岛素介导的炎症起始反应的分子机制和对胰岛素靶组织的影响.
作者:刘媛媛;谢晓娜;李广红;李红岩;刘丽;朱栗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和存活素(survivin)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95例RCC标本和14例正常肾组织中caveolin-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RCC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为38.9%(37/9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9.5%(66/95).局限性肾癌中caveolin-1和survivin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s=-0.665,P<0.05),在局部进展性和转移性肾癌中两者呈正相关(rs=0.563,P<0.05).结论:Caveolin-1和survivin在RCC的发生和临床进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反映RCC发展变化有用的生物学标记,两者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RCC预后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任选义;魏金星;张雪培;李惠翔;王智勇;吕新全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Cullin-1(CUL-1)和Ki-67蛋白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取的涎腺上皮性肿瘤62例(多形性腺瘤22例、腺样囊性癌24例和腺癌16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4~68岁,平均(42.5±4.7)岁.另取10例正常腮腺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UL-1和Ki-67蛋白在涎腺正常组织及良、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在200倍视野下,辨别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并计数,计算出CUL-1和Ki-67蛋白在不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对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作卡方检验.结果:CUL-1蛋白的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在3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CU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0%、46.63%和43.88%;在正常组织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3%.经卡方检验,CUL-1蛋白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χ2=492.821、550.069、504.907,均P<0.01),而在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i-67仅表达于细胞核.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高达48.59%和53.88%;在多形性瘤和正常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和4.32%.经卡方检验.Ki-67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χ2=454.522、544.010,均P<0.01).结论:CUL-1蛋白在涎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增高是导致涎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的分子机制之一.Ki-67蛋白在涎腺恶性上皮肿瘤中呈高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品南;陈琼秋;潘丹;郭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20~40 mg/d)和坦度螺酮(30~60 mg/d)口服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抗抑郁药副反应评定量表(SER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坦度螺酮两组治疗后HAMA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末帕罗西汀组HAMA减分率高于坦度螺酮组(P<0.05),第2、4、6周末,两组间HAMA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少于帕罗西汀组.结论:帕罗西汀和坦度螺酮均能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两者疗效相当;帕罗西汀起效快,坦度螺酮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李含秋;郑洪波;王西林;殷青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eNOS、iNOS、nNOS)和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在雄性SD大鼠生精小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出生后5周、7周和10周的雄性SD大鼠各6只,左侧睾丸行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eNOS、iNOS、nNOs和P450在雄性SD大鼠性成熟期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eNOs和P450在出生后5周,生精小管精母细胞免疫表达呈强阳性,在出生后7周和10周阳性程度皆依次减弱;nNOS在出生后5周精母细胞免疫表达为弱阳性表达,出生后7周和10周呈阴性表达;iNOs在三期均为阴性表达.结论:在性成熟期雄性SD大鼠的精子发生过程中,随着性成熟发育的进展过程.eNOs和P450的表达具有关联性,且主要参与了青春期启动时的精母细胞的发育过程.
作者:任亚萍;廖卒;孙莉;农林琳;陈筠;熊彬;邵晓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n=8),肾病组和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治疗组予LY333531 10 mg/(kg·d)灌胃,肾病组和对照组予等量溶媒灌胃.阿霉素注射后2周处死小鼠.处死前留取尿标本检测尿蛋白和肌酐.观察肾脏病理、巨噬细胞浸润、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病组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肾脏巨噬细胞浸润、MCP-1和MIF表达增加(P<0.01);与肾病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肌酐比值下降,肾脏巨噬细胞浸润、MCP-1和MIF表达减少(P<0.01).结论: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MCP-1和MIF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沈颖;李嵘;张金黎;罗惠民;周艳;陈飞;谢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P16、P53、Ki67、P63在宫颈上皮内肿瘤(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6、P53、Ki67及P63在255例CIN和63例对照组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检测HPV-DNA.结果:各组CIN的HR-HPV、P16、P53、Ki67和P63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INⅡ~Ⅲ的HPV、P16,P53、P63阳性率与CIN 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CIN分级增加,HR-HPV阳性率、P16、P53、Ki67和P63的表达程度呈增高趋势.CINⅡ~Ⅲ的HR-HPV阳性率与LR-HPV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R-HPV组P16、Ki67、P63以强表达为主,P53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表达;LR-HPV组P16、Ki67、P63弱表达为主.P53绝大多数不表达.结论:HR-HPV、P16,P53,Ki67、P63可能对促进CIN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它们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
作者:齐朝阳;陈艳;曾鸿;高宇琳;郭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 Gy/6~7 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并对包括就诊时年龄、患者性别、TNM分期、内耳剂量以及同步化疗在内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6个月后听阈升高>15 dB者占61.8%(47/76),2年后达76.3%(58/76).放疗后所有患者ABR检查与放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DPOAE幅值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年龄以及同步顺铂化疗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晚期耳听力损伤发生率高,主要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耳损伤主要部位在内耳耳蜗,而听神经传导通路功能变化不明显;确诊时患者年龄以及放疗过程中合并同步化疗可能影响放疗晚期SNHL的发生.
作者:杜莎莎;任陈;田允鸿;谢国柱;刘英;孙权权;袁亚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肠道缺血再灌注(GIR)损伤大鼠促炎介质介导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GIR损伤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为缺血前30 min,再灌注后48 h和72 h3个时相点(n=6).治疗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 h和12 h使用rhGH向大鼠腹壁皮下注射1 U/kg,每间隔12 h追加一次.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60 min)技术复制GIR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各时相点:(1)血浆内毒素(LP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2)肺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弹性蛋白酶(NE)、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3)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GIR损伤模型,rhGH用药后可引起:(1)血浆LPS和INF-α水平与GIR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2)再灌注3 h和12 h用药组肺组织PLA,含量与GIR组比较在再灌注后48 h显著下降(P<0.05,P<0.01),其余时象点MPO、PLA2、NE活性与GIR组比较有不同程度变化,但均无统计学意义;(3)再灌注后3 h用药组肺组织的W/D与GI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hGH能减轻促炎介质介导性肺损伤,可能与降低GIR损伤大鼠血液中LPS和TNF-α的水平和肺组织中PLA2活性有关.
作者:郄文斌;屠伟峰;彭捷;陈茜;陈朝板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