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腭影像学测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

刘继丽;林森;张春鸿;方潇碧;廖志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软腭, CT测量
摘要:目的:研究上气道CT矢状位软腭影像学测量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分析了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52例OSAHS患者腭咽成形术(UPPP)术前接受上气道CT检查的资料,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S2选择上气道CT矢状位观测软腭长度、厚度,对测量结果与30名正常健康人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对42例以腭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和10例以喉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上气道CT矢状位软腭影像学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SAHS患者软腭CT测量的厚度明显增厚,长度却未见明显增长;腭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软腭CT测量的厚度明显大于喉咽水平狭窄为主的OSAHS患者,而长度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OSAHS患者软腭影像学测量的厚度与OSAHS关系密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焦虑药治疗老年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老年瘙痒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抗焦虑药对老年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对120例老年瘙痒症患者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加用抗焦虑药治疗,治疗前后予SAS、SDS及瘙痒评分评估疗效.结果:老年瘙痒症患者S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加用抗焦虑药物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SAS及瘙痒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瘙痒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加用抗焦虑药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对患者瘙痒症状的减轻亦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提高老年瘙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俭;范向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传导性角膜热成型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热成形术(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双眼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症状明显的正视或轻度近视的非主视眼行CK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双眼裸眼近视力、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近视力、显然验光等效球镜、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CK术后6月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11例(73.3%),14例(93.3%);术后6月术眼散光度在±1.00(DC)以内者为86.7%:术后6个月15例非注视眼行CK术后裸眼远视力由(0.87±0.09)(DS)下降为(0.68±0.09)(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1.99±0.47)(D)增加至术后(43.64±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眼泪膜破裂时间术前(12.0±1.69)(s)缩短为术后(10.00±1.7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3例(86.7%)患者表示满意,术后可以较长时间(>1 h)阅读,可以不使用近用眼镜.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非主视眼老视,能够获得较好的双眼远、近视力,减少术后对眼镜的依赖.

    作者:崔颖;曾锦;郭海科;王军;谢文娟;李仲明;廖伟雄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质量,研究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和睡眠日志对138例AD患者和138例正常老人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AD组PQSI各因子评分和E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睡眠障碍患病率(73.91%)显著高于对照组(2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有日落激越(28.26%)、睡眠-觉醒节律紊乱(42.03%)、日间过度思睡(EDS)(55.07%)、夜间躁动或游荡(45.65%)以及入睡困难(51.45%)、早醒(71.74%)、片断睡眠(73.19%)、不宁腿综合征(RLS)(15.22%)、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S)(11.59%)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10.87%)等;而对照组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30.43%)、早醒(44.42%)、片断睡眠(49.28%)和EDS(21.0l%).结论:AD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日落激越、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和夜间躁动.提示掌握AD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江皋轩;张国胜;牟鑫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FHIT和svivin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FHIT和survivin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胆管癌组织和23例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FHIT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并研究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FHIT蛋白表达在胆管癌组织中低于癌旁正常胆管组织(P=0.000):surviv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胆管组织(P=0.000).FHIT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M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此外,研究发现在胆管癌组织中FHIT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3,r=-0.38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FHIT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组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阴性表达患者组(P=0.000);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组(P=0.000).结论:FHIT蛋白的低表达和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对胆管癌的发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许鹏;黄强;邵峰;刘臣海;谢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

    西门子双源CT因其无创、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及强大后处理优势,在心血管疾病检查中有着广泛应用[1-2].随着我院2009年西门子双源CT的应用,MSCTPA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为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3].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肺动脉CTA扫描及高速率注射技术三者结合优化是获得高质量肺动脉CTA影像的基础.现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0月使用肺动脉CTA扫描和高压注射器结合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进行肺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及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沈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的CT血管成像表现在临床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6例临床上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确诊为门脉高压的患者,CT检查时行薄层连续容积扫描,所获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处理,主要使用以大密度投影(MIP)为主进行任意平面重组成像(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其中肝硬化患者12例,肝癌伴门脉高压2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门静脉及其属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粗扩张,所测门脉主干平均直径为15.4 mm;侧支循环形成,16例中食管下端及贲门胃底静脉均有不同程度曲张,脾肾静脉形成自发分流2例,附脐静脉开放2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门脉系统的全面解剖信息,对临床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评估和随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曹继强;唐海亮;梁文;张永强;李照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巨噬细胞与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的主要原因,是2型糖尿病进展的重要风险因素,是一种低度炎性反应状态.有研究发现[1].在某些肥胖个体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占40%.巨噬细胞通过表达和分泌促炎因子在IR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巨噬细胞、炎症和IR之间联系.及巨噬细胞对胰岛素介导的炎症起始反应的分子机制和对胰岛素靶组织的影响.

    作者:刘媛媛;谢晓娜;李广红;李红岩;刘丽;朱栗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rhGH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促炎介质介导性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肠道缺血再灌注(GIR)损伤大鼠促炎介质介导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2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GIR损伤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为缺血前30 min,再灌注后48 h和72 h3个时相点(n=6).治疗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 h和12 h使用rhGH向大鼠腹壁皮下注射1 U/kg,每间隔12 h追加一次.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60 min)技术复制GIR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各时相点:(1)血浆内毒素(LP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2)肺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弹性蛋白酶(NE)、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变化;(3)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GIR损伤模型,rhGH用药后可引起:(1)血浆LPS和INF-α水平与GIR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2)再灌注3 h和12 h用药组肺组织PLA,含量与GIR组比较在再灌注后48 h显著下降(P<0.05,P<0.01),其余时象点MPO、PLA2、NE活性与GIR组比较有不同程度变化,但均无统计学意义;(3)再灌注后3 h用药组肺组织的W/D与GI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hGH能减轻促炎介质介导性肺损伤,可能与降低GIR损伤大鼠血液中LPS和TNF-α的水平和肺组织中PLA2活性有关.

    作者:郄文斌;屠伟峰;彭捷;陈茜;陈朝板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蛋白激酶C13抑制剂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n=8),肾病组和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治疗组予LY333531 10 mg/(kg·d)灌胃,肾病组和对照组予等量溶媒灌胃.阿霉素注射后2周处死小鼠.处死前留取尿标本检测尿蛋白和肌酐.观察肾脏病理、巨噬细胞浸润、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病组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肾脏巨噬细胞浸润、MCP-1和MIF表达增加(P<0.01);与肾病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肌酐比值下降,肾脏巨噬细胞浸润、MCP-1和MIF表达减少(P<0.01).结论:LY333531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MCP-1和MIF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沈颖;李嵘;张金黎;罗惠民;周艳;陈飞;谢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一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16例

    本文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我科一期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3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MIA)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动脉瘤手术例数(16/172)的9.3%,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37~66岁,平均54岁.首发症状:突发头痛8例,头痛伴意识障碍5例,头痛伴眼睑下垂3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

    作者:漆建;苟章洋;唐晓平;唐文国;冯凌;王远传;罗仁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头皮针胶管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窒息时脐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用药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出生的需要脐静脉用药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用七号头皮针管剪去针头进行脐静脉断面穿刺: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的穿刺针从华通氏胶外部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6.6%.结论:用头皮针管穿刺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为新生儿抢救建立用药通道,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成书玲;宋梅;谭秋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罗马Ⅲ标准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94例,其中治疗组47例予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8周,对照组47例予整肠生、培菲康治疗8周;治疗完成后通过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定,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腹泻及粪便形态,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整肠生、培菲康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刘均平;黄宇明;贺赛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胸内血容量指数和中心静脉压反映容量状态的评价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2.2 L/(min·m2)]和心功能低下组[CI<2.2 L/(min·m2)].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下,调整Vt分别维持于6、10、15 mL/kg体重水平,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m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以上支持条件随机选择进行.结果:(1)在所有患者,CI,ITBVI随潮气量升高而下降,平均气道压(Pmeans)随潮气量升高而升高,CVP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2)CVP在各实验组与CI均无相关性;在心功能低下组,ITBVI与CI有相关性(R为0.679,P<0.05).结论: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和心脏前负荷,与心脏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敏;刘建波;秦英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肾动脉变异的影像学研究及应用进展

    近年来,肾脏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大多数患者需手术干预.术前充分了解肾脏的血管解剖结构对选择佳手术方式及提高泌尿外科肾脏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肾动脉变异率高,以往通常采用尸检等解剖学方法获取资料.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检查方法,由初始的有创性检查发展到现在的微创性及无创性检查,肾动脉显示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像学方法:无创性检查,如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有创性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本文就上述影像学方法在临床肾动脉变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岩;程晓冬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为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3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的19.1%;肾脏病理分级以Ⅱ级为主,为73例(占56.2%).其中有75.4%的患者伴足突融合,53.1%伴肾小管萎缩,43.1%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6.9%有肾问质纤维化,21.5%有血管病变,6.2%伴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在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白蛋白、补体C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化,不同性别在临床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考虑并尽早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为制定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德润;解汝娟;禹程远;廉维;陈金瓯;穆素红;李丽;赵石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不同时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中GnRH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AD的内在关系.方法:14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模型组,每组又按取样时间不同分为0、15、30、45、60、75和90 d七个亚组,每亚组10只.采用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构建AD小鼠模型,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苏氨酸231位点磷酸化tau蛋白(Tau-pThr231)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中GnRH的表达.结果:AD模型组45、60、75、90 d小鼠的认知功能减退,Tau-pThr231表达增高(P<0.05),其中60、75、90 d的AD模型组小鼠GnR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90 d的AD模型组小鼠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nRH表达与AD的严重程度正相关,GnRH表达减少可能是比雌激素更早影响AD发病的因素.

    作者:林茂;王春梅;万章;王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平稳控制血压在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平稳控制血压与非平稳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脑卒中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53例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肿瘤患者和40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临床资料,结合术前、术后24 h、术后2~7 d内颅脑CT或MRI结果.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出血、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对发生脑卒中并发症患者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的差异.结果: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3例,术后脑梗死2例,非平稳控制血压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8例,术后脑梗死4例,两组术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脑卒中患者3个月GO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平稳控制血压可显著减少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但短期内不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久忠;王立江;韩光良;袁志忠;张建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抗苗勒管激素对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有效性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激素水平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用术前血清AMH水平对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后卵巢排卵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检测54例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的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术前血清基础AMH水平,术后用阴道B超和尿LH峰监测卵巢卵泡发育及排卵反应情况.结果:血清基础AMH水平与LH(γ=0.984,P<0.001)、LH/FSH(γ=0.899,P<0.001)、T(γ=0.837,P<0.001)水平及卵泡数目(FN)(γ=0.761,P<0.001)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AMH对术后卵巢高和低反应性均为中等诊断价值,其AUC分别是0.792和0.846(95%CI:0.673~0.911和0.696~0.996;P=0.000和P=0.002).以血清AMH7-4ng/mL和4.3ng/mL分别为预测卵巢高和低反应性佳诊断界值,灵敏度分别为73.1%和87.5%.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9%和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6%和84.2%.结论: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增高可能是PCOS卵泡发育异常和性激素合成失调的原因之一,测定术前血清基础AMH水平可以预测LOD术后卵巢高和低排卵反应性,并可以作为评估LOD手术有效性的一个有价值预测指标.

    作者:孙静;张淑芝;庄严;孟军;胡舒勤;齐国华;熊晓英;武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 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两次术后观察心室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时限,左右心室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标准差(Ts12SD).通过上述指标来评估RVSP与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与RVAP相比较,RVSP组心电图QRs时限更短(P=0.007),心室收缩同步化指标IVMD,SPWMD,Ts12SD明显优于RVAP(P=0.000 9,P=0.000 5,P=0.000 4).结论:RVsP较RVAP更有利于保证心室电、机械同步化.

    作者:蓝荣芳;徐伟;吉文庆;宋杰;余洪松;徐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肝癌及肝硬化惠者血清中GP73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75例肝癌患者、3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GP73的浓度,分析肝癌患者血清GP73表达与有无乙肝感染、肿块大小、门脉癌栓及远处转移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血清GP73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及正常对照组(P<0.001),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中AFP与GP73不存在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P=0.667),在所有入组HCC患者中,有41.3%上述两个指标中仅有一个升高,54.7%两者皆升高,而仅有4%两个指标均不升高.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GP73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CHILD分级、肿块大小、门脉癌栓、肝内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结果提示只有肿块大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ROC分析发现GP73和AFP联合检测后敏感性提高,曲线下面积增加.结论:血清GP73有可能成为肝癌的一个血清标志物,有一定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方玫玫;陈展洪;李星;吴祥元;林曲;董敏;陈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