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王东进;张杰;葛敏;邵峻;陈涛
目的:比较氟伏沙明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5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给予氟伏沙明治疗6周,对照组(32例)给予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氟伏沙明总有效率为83.87%,阿米替林总有效率为78.5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氟伏沙明副反应轻微,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效果肯定且副反应少,特别适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
作者:胡雪梅;袁日强;钟远惠;刘建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再通动脉出现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和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发病3~6 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发生再闭塞的情况.结果: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闭塞2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30例.动脉溶栓后起初血管再通率为78.6%.再闭塞率为20.5%.稳定再通者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modified Rankin Score 0~2)明显高于发生再闭塞者(80%与33.3%)(P=0.012).对两组患者单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16分(P=0.018)和动脉溶栓后仅获得部分再通(P=0.035)可能是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NIHSS评分≥16分或动脉溶栓后仅获得部分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于发生再闭塞,再闭塞者预后不良.
作者:付睿;赵星辉;黄栋;张彤;戴威;贺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由创伤弧菌引起的致命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病于慢性肝病患者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之后[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以发热、下肢肿痛伴出血性水疱及蜂窝织炎为突出症状,继而迅速出现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情凶险,致死率高[2].患者一旦确诊要立即送手术室行急诊切开减张冲洗引流术.我科在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共救治下肢弧菌感染性致脓毒症伴休克患者30例.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及救治成功率,现将术中护理急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海速;金婷;张丽清;郑冬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患者男,12岁.因右眼眼红、眼球渐进性突出2年余于2010年3月1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情况:右眼颞侧球结膜充血明显,眼球稍突出,眼球运动无受限.眼眶CT平扫提示右眼眶颞侧肿物.诊断:右眼眶内肿物.予全麻下行右眼眶内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灰褐色不规则组织一枚,2 cm×2 cm×2 cm大小,界尚清,有包膜,肿块切面实性;镜下检查:肿瘤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少量多核或者单核巨细胞弥漫束状,车幅状排列,可见黑色素沉着,局部浸润横纹肌束间,核分裂难见,呈低度分化状态.
作者:吴伟;梁丽芳;徐微;魏二霞;徐小平;陆晓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5年间眼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体外药敏特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感染性眼病的330例眼科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培养阳性率、菌群种属分布及病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对常规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2006-2010年间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18%、30.4%、20.4%、7.7%、19.6%.330例标本中64例培养阳性(19.6%),培养阳性的标本中结膜囊占42.2%,其余依次为角膜、房水,玻璃体及泪囊等,分别为28.1%、18.8%、7.8%、1.6%.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真菌分别占45.3%、18.8%、4.7%、1.6%、29.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41.4%,铜绿假单胞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33.3%,曲霉菌占真菌的31.6%.发现2例MRSA,未发现VRE和VRS,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1%、20.7%;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迭69%;对替考拉林及利条唑胺均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到41.7%,对三代头孢及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结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曲霉菌是主要感染菌,临床应以药敏试验为依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娟;施箐铃;蔡璇;李从荣;孙端阳;李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女性从胎儿到老年是渐进的生理过程,卵巢作为性腺器官,行使着周期性排卵与分泌性激素的重要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亦开始萎缩、衰老,并影响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卵巢衰老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逐渐累积的复杂的生物过程.随着年龄渐长,卵泡不断消耗,卵泡数目下降是卵巢衰老的主因;而机体内代谢产物堆积,卵巢微环境改变,剩余卵泡质量的降低亦与衰老息息相关.卵巢衰老以绝经为标志,40岁以前绝经称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即病理性卵巢衰老.本文将就生理性卵巢衰老即正常女性的卵巢自然衰老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罗爱月;杨书红;王世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mRNA与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中晚期胃癌、20例早期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DGF-A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显示PDGF-A mRNA与蛋白在中晚期胃癌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早期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胃癌组织中PDGF-A的表达与其肉眼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预后判断指标均密切相关(P<0.01).结论:PDGF-A mRNA与蛋白在中晚期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分子之一,PDGF-A mRNA与蛋白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指标.
作者:卢林明;刘银华;周珏;赵国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穿刺(IMFP)技术对克罗米芬(CC)不敏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状态、基础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的作用并对治疗前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情况和临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CC耐药的PCOS患者6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少量HMG(尿促性腺素)后,在超声引导下反复进行IMFP,穿刺后检查患者的内分泌状态,基础窦卵泡计数及卵巢体积,达到有效标准后行促排卵治疗,观察OHSS发生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了78个周期的穿刺治疗,经过1~3次穿刺后,患者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转为正常,24例(75%)卵巢体积恢复正常,27例(84.4%)窦卵泡计数降到10个/每侧卵巢以下.之后在行CC或HMG促排卵后可自然同房或人工授精,末次IMFP后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组临床妊娠14例,临床妊娠率43.8%,2例发生中度OHSS,发生率为6.3%,两组临床妊娠率和OHSS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CC不敏感PCOS患者行IMFP治疗后,患者卵巢体积缩小,窦卵泡数减少,内分泌高雄状态得到改善,OHSS发生率降低及妊娠率提高.
作者:肖育红;周敏;齐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行峡部断端间植骨内固定.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9.08±2.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05±1.73)分.CT显示所有患者术峡部裂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年轻且无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突出的峡部裂患者.
作者:孙海涛;关家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乐清东部地区十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9年的孕产妇病历资料,统计10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及变化、围产期妇婴发病率的变化.结果:10年间剖宫产率由2000年的31.30%上升到2009年的56.80%.各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的增长明显和影响大,由2000年的14.99%上升到2009年的29.33%.胎儿因素总体变化不大,但是其中的巨大儿所占比例由11.1%上升到17.8%.母亲及头盆因素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围产期妇婴发病率由5.95%上升到9.37%.结论:近10年本院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同时伴随着围产期妇婴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社会因素在剖宫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作者:刘辛妍;孟凡玉;谢胜云;骆珍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盐酸美金刚与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D患者64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32例和卡巴拉汀组32例.美金刚组服用美金刚10~20 mg/d.卡巴拉汀组服用卡巴拉汀3~9mg/d.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惠者分别在基线、3、6、12、18和24个月时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与基线相比.美金刚组患者MMSE、ADAS-cog、ADL和GDS评分在3个月时有显著改善(P<0.05).卡巴拉汀组患者MMSE、ADAS-cog和ADL在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连续用药12个月内疗效递增,12个月时疗效佳,之后开始下降,24个月时仍优于基线水平.(2)美金刚组与卡巴拉汀组相比较,MMSE、ADAS-cog、ADL和GDS评分在3、6、12和18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时MMSE、ADAS-co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和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与卡巴拉汀治疗AD的远期疗效满意,2年内两者疗效相当;24个月后美金刚改善AD患者认知能力优于卡巴拉汀.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与数字摄片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TOMOS)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Sonialvision Satire Ⅱ下进行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常规摄KUB平片及其断层融合成像;然后在透视下选择适合时机行造影摄片,同时应用TOMOS成像,并评价TOMOS前后的影像质量和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结果.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行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成像前常规KUB和IVU摄片共175张,影像优35张,良100张,差40张;确诊结石25例,可疑6例,漏诊9例.行断层融合技术后选取后处理图像共80张:影像优64张,良12张.差4例;确诊结石34例,可疑4例,漏诊2例.经统计学分析,行断层融合技术后成像的质量和结石检出与常规数字摄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适时应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能够消除重叠伪影的干扰从而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优质图像,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
作者:耿敬标;胡东;贾绪银;姜丽;朱昭环;周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为临床积极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3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IgA肾病占同期肾活检的19.1%;肾脏病理分级以Ⅱ级为主,为73例(占56.2%).其中有75.4%的患者伴足突融合,53.1%伴肾小管萎缩,43.1%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6.9%有肾问质纤维化,21.5%有血管病变,6.2%伴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在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白蛋白、补体C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化,不同性别在临床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要综合考虑并尽早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为制定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德润;解汝娟;禹程远;廉维;陈金瓯;穆素红;李丽;赵石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矫正复发性乳头凹陷疗效可靠的术式.方法:通过时各种术式矫正乳头凹陷易复发原因的分析,设计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结果:施术28例,随访6~24个月,隆起的乳头形态自然,乳头血运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复发,随访中12例术后生产.均哺乳正常.结论:内撑内挤法矫正乳头凹陷疗效可靠持久,乳头形态、感觉良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赵成利;匡斌;邝石峰;谢文斌;邓国三;黄广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CRF(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相关肽属分解代谢神经肽,包括CRF、UCN(urocortin)1、UCN2、UCN3、CRFR(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1、CRFR2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下丘脑CRF相关肽在机体能量平衡凋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下丘脑CRF相关肽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忠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热成形术(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双眼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症状明显的正视或轻度近视的非主视眼行CK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双眼裸眼近视力、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近视力、显然验光等效球镜、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CK术后6月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11例(73.3%),14例(93.3%);术后6月术眼散光度在±1.00(DC)以内者为86.7%:术后6个月15例非注视眼行CK术后裸眼远视力由(0.87±0.09)(DS)下降为(0.68±0.09)(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1.99±0.47)(D)增加至术后(43.64±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眼泪膜破裂时间术前(12.0±1.69)(s)缩短为术后(10.00±1.7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3例(86.7%)患者表示满意,术后可以较长时间(>1 h)阅读,可以不使用近用眼镜.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非主视眼老视,能够获得较好的双眼远、近视力,减少术后对眼镜的依赖.
作者:崔颖;曾锦;郭海科;王军;谢文娟;李仲明;廖伟雄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60年代的11.2%~21.4%上升至90年代的30%~40%,有的医院甚至高达60%~70%[1].其中多为择期手术,而择期剖宫产中胎头高浮发生率较高,是剖宫产取头困难的常见因素,据统计约占32.5%[2].我院采取腹壁横切口腹直肌筋膜纵切的剖宫产术式在胎头高浮娩头困难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当天、2周、6周、12周).血沉、CRP、免疫球蛋白、ANA滴度、ds-DNA定量、NUCL定量、SLEDA I评分等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血小板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治疗重症SLE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孔卫红;叶志中;李博;何伟珍;陈雅硕;谢燕;尹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多平面联合上气道手术对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和Ewporth嗜睡量表(Ewporth sleepiness scale)、鼾声视觉模拟评分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术后进行随访2年.结果:患者术后PSG监测各项指标及ESS、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多平面联合上气道手术可以有效改善OSAHS的主观和客观症状.
作者:盛晓丽;张思毅;葛平江;陈少华;罗小宁;黄宏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为X-连锁隐性遗传,患病率为3.3/10万.本病发生是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的基因突变引起.DMD患者骨骼肌呈反复退化和再生,终肌卫星细胞耗竭,骨骼肌被结缔组织和脂肪代替.患者往往在20岁左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DMD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本文就DMD细胞治疗实验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马晓荣;赵慧婷;欧阳天祥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