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江;于立新;付绍杰;徐健;邓文锋;杜传福;王亦斌
目的:评价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utograft transfer system,OATS)修复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2例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采用关节镜下OATS修复.缺损面积约2.0~4.0cm2,平均2.72 cm2.术后随访,对比手术前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MRI表现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37个月,平均16.5个月.终随访Lysholm评分优4例、良5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术前Lysholm评分(36.5±3.8)分,随访终末时(86.2±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RI T2加权像和脂肪抑制序列示移植骨软骨柱和周围软骨、软骨下骨间呈高信号,移植软骨和周围软骨基本平整.术后6个月高信号减少,软骨面平整.术后12个月移植软骨厚度与正常软骨相当.5例并发膝关节腔积血;2例患膝关节内有可以忍受的疼痛,其中1例偶有交锁.结论:OATS对膝关节股骨髁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满意,是一种实用的软骨修复技术.
作者:伏治国;瞿玉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由于手术与麻醉共用同一气道及小儿特有的呼吸道生理特点,全麻气管捕管下经鼻内镜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易并发咽喉部并发症.本文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因腺样体肥大实施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预防咽喉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凤;张文强;梁郁;郑艳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体质指数选择门诊无痛胃镜肥胖患者1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6例.A组静脉予1 mg咪唑安定,舒芬太尼5μg,待患者镇静后缓慢推注异丙酚1~1.5 mg/kg;B组患者缓慢静推异丙酚2~2.5 mg/kg.术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异丙酚0.5~1 mg/kg.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循环变化、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及认知力恢复的时间,术中及苏醒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与A组相比,B组在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认知力恢复的时间和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应用于临床,但异丙酚-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用药组更适合肥胖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舒丽娟;魏新川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评价慢性心衰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贫血的可能联系.方法:设立对照组、心衰组、心衰并贫血组,分别测红细胞参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慢性心衰患者221例(男性占52.5%),对照组45例(男性占55%),慢性心衰患者血红蛋白浓度(123.8±1.98)g/L,对照组(135.543±1.64)g/L(P<0.000 1).有40例患者(18%)有慢性心衰和贫血.慢性心衰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为(4.10±1.2)g/L,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3.45±143)g/L,P=0.013.慢性心衰及贫血患者Fib浓度(5.56±0.82)g/L,无贫血患者Fib浓度为(4.1±1.2)g/L,P=0.005 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贫血的独立因素.结论:贫血是慢性心衰患者常见的疾病,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慢性心衰患者中Fib浓度的增加可能与贫血中慢性炎症有关.
作者:朱红玉;游小兰;谢雄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中弹性应变率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并寻找其佳诊断临界点.方法:对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123个甲状腺病灶的弹性成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用ROC曲线法探讨弹性应变率的佳诊断界点.结果:弹性应变率在良恶性结节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找出佳的诊断临界点为2.49.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83.0%、85.4%、68.1%、96.1%.结论:弹性应变率具有定量分析的作用,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作者:梁婷;丛淑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细胞遗传学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预后相关因素被确认:如KIT、FLT3、NPM1和CEBPA等基因突变:微阵列技术也确认了一些与预后相关的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microRNA的表达、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和DNA甲基化特征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AML预后亚型.这些新的预后相关因素的发现不仅对AML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治疗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蛋白质图谱也确定了一些新的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在此本文将阐述一些新的与AML预后相关的基因改变.
作者:武玉慧;涂三芳;郭坤元;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三种脱敏药物Gluma脱敏剂、口腔脱敏糊剂、奥威尔牙齿脱敏剂治疗根面平整后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过敏的患者60例患牙326颗分别用Gluma脱敏剂、口腔脱敏糊剂、奥威尔牙齿脱敏剂进行处理.观察即刻疗效,1个月及2个月的效果.结果:三种脱敏剂的即刻有效率分别是:93%、65%、68%;1个月后观察为89%、88%、89%,2个月时观察为62%、87%、88%.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脱敏剂中即刻脱敏效果Gluma脱敏剂较高,但2个月后口腔脱敏糊剂,奥威尔牙齿脱敏剂组疗效较高,Cluma脱敏剂组疗效下降,提示口腔脱敏糊剂,奥威尔牙齿脱敏剂是一种较适合的牙本质脱敏荆.
作者:倪杰;束为;徐艳;陈武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硬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迁延性肺炎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48例儿童迁延性肺炎并接受硬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分泌物堵塞,予吸出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罐洗,13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并取出外源性异物,全部经纤支镜取出.2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1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干酪样物,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结论:迁延性肺炎患者,病因复杂.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硬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迁延性肺炎病因的重要手段,可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同时硬支气管镜检查对迁延性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作者:龙松良;赵斯君;贺定华;李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受多种促进/抑制机制构成的平衡系统调节,并受血管生成开关的控制.研究发现,PI3K/PTEN信号通路不仅在细胞增殖、凋亡中发挥作用[1],且是血管生成各类信号通路的调节中心,决定着血管的终生成状态.本文就PI3K/PTEN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江克华;董自强;宋兴福;袁红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中橡皮圈结扎和金属结扎丝结扎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固定正畸患者,在每位患者左右牙弓分别使用橡皮圈和金属丝结扎,测定矫治开始和6个月时中切牙、尖牙和第二双尖牙的菌斑指数(PDI)、牙龈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和牙周附着丧失程度(AL),并进行对比.结果:金属结扎丝组矫治后的PU、SBI和PD值明显小于橡皮圈组,矫治前后的差值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在矫治前后无变化.结论:选择金属结扎丝结扎对接受正畸治疗患者的牙周健康更为有利.
作者:张志伟;张月兰;赵红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capsule,UDCA,商品名优思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肝利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采我科已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且Child-pugh评分为A或B级(≤7分)、BCLC分期为B期或C期的60例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再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综合护肝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原有常规综合护肝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全部病例在术前1 d、术后1 d(且在护肝治疗前)、术后2周记录外周血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评价熊去氧胆酸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熊去氧胆酸治疗组TBIL、TBA、ALP、γ-GT、ALT、AST分别下降为(28.3±2.6)μmol/L、(31.4±2.4)μmol/L、(161±27)U/L、(87±19)U/L、(39±24)U/L、(45±20)U/L,对照组TBIL、TBA、ALP、γ-GT、ALT、AST分别下降为(47.3±3.6)μmol/L、(55.4±2.4)μmol/L、(342±30)U/L、(185±23)U/L、(34±17)U/L、(39±23)U/L,两组间TBIL、TBA、ALP、γ-G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改善肝功能指标更明显;两组间ALT、AS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中晚期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加用熊去氧胆酸能更有助于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艮好.
作者:张磊;李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鼠肾组织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达与慢性移植肾病的关系.方法:依照国际标准CAN实验大鼠模型,以F344大鼠作供者,Lewis大鼠作受者,行原位异体肾移植,建立大鼠CAN模型,作为CAN组.以Lewis大鼠做供、受体,行原位异体肾移植,作为对照组.16周后,观察两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SP-1及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N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升高(P<0.01);根据Banff97评分标准,对照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而CAN组肾小球硬化率达24%以上,可见明显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及严重的血管内膜纤维化,两组移植肾Banff评分结果差异显著(P<0.01);TSP-1在对照组弱表达,TGF-β1仅有少量表达,而CAN组TSP-1、TGF-β1阳性表达面积显著增强,可见于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结论:TSP-1在CAN大鼠移植肾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TGF-β1的上游分子参与TGF-β1介导的慢性移植肾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米永杰;文莉莉;李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AR)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中又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肾移植术后16例发生AR的患者及15例顺利恢复患者,无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Foxp3水平进行动态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Foxp3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FCM)细胞内染色检测PBMC细胞内Foxp3分子,观察Foxp3翻译水平.分析比较两组患者Foxp3的变化规律.结果:排斥反应组术后Foxp3转录水平低于移植肾正常组,两组相比在术后多个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翻译水平术后第5、10天也低于移植肾正常组(P<0.05).ROC曲线证明术后第7天Foxp3 mRNA可较好的诊断移植肾AR反应,敏感度80.1%.特异度77.2%.结论:肾移植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Foxp3水平与AR反应相关,其变化可作为肾移植AR的诊断指标.
作者:李川江;于立新;付绍杰;徐健;邓文锋;杜传福;王亦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旱产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生殖道感染主要致病菌.方法:前瞻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病例共1 832例,排除内外科合并症、产科原因所致流产、早产及生殖道器质性病变所致早产等情况外,将参与研究者按照初次产前检查是否存在生殖道感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研究组成员,随机分为接受抗生素治疗(A组)、未接受抗生素治疗(B组)(所有抗生素治疗均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结果:发生流产的机率:生殖道感染组(B组)发生率为3.2%,与A组及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2.2%)与对照组(2.0%)之间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28~31+6周早产发生率B组(13.6%)较A组(6.1%)及对照组(1.6%)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2~33+6周早产发生率与妊娠28~31+6周相似,妊娠34~35+6周早产发生率3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A组在28~31+6及32~33+6周发生的早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病原菌依次为:无乳链球菌(42.2%)、大肠埃希氏菌(33.7%)、表皮葡萄球菌(10.8%)、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13.3%),此外支原体阳性率(62%),多伴发其他生殖道细菌感染.结论:早产与生殖道感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较早期早产的发生,通过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作者:杨春艳;胡小平;周沫;柳艳丽;梁穗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例1男,38岁,于2008年10月中旬搬家具时出现右下肢间断性麻木,未重视及处理,1个月后感症状加重,伴有右下肢胀痛及行走困难,患侧皮温较对侧低,就诊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史:10年前因横结肠坏死行横结肠切除术,术后2个月出现肺栓塞及左下肢静脉血栓,当地医院治愈,2000年患脉管炎.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腓肠肌压痛(+).神经系统查体:右下肢肌力近端肌力5级,远端0级,足背屈、跖曲不能,余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右小腿外侧针刺觉减退,右侧足底痛觉过敏,右手尺侧远端针刺觉减退,右侧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
作者:林浩;傅求真;王磊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宫颈癌Hela细胞同步放化疗(顺铂10μg/mL+放疗2Gy)的影响,为将两药联合作为同步放化疗增敏剂应用于临床上中晚期及复发宫颈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甘氨双唑钠及塞来昔布分别处理Hela细胞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求出无毒浓度;用两药的无毒浓度分别及同时联合同步放化疗处理Hela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联合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同步放化疗组更显著,且两药联合组的抑制作用强于单药联合组及同步放化疗组;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两药联合组细胞呈现出凋亡形态.结论:甘氨双唑钠和塞来昔布对Hela细胞同步放化疗有增敏作用,且两药与同步放化疗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协同增敏效应.
作者:邱娇娇;佐满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难治的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高磷血症与冠脉病变、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亦密切相关,严重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2].现已普遍认识到有效的降磷治疗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就近年来高磷血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俊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用核桃壳炭与思密达治疗严重腹泻的两组疗效比较,进行了探讨.认为核桃壳炭在腹泻的治疗中取材方便、安全、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牙周韧带(PDL)麻醉开展拔牙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拔牙病例共224例,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开展拔牙手术,了解麻醉效果,并比较上、下颌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以及在炎症、非炎症状态下拔牙PDL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全部224例拔牙病例PDL麻醉总有效率达到83.48%.上颌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89.47%,下颌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82.26%,统计学x2检验(x2=1.262 7,P>0.25)显示两者PDL麻醉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炎症拔牙的PDL麻醉有效率76.92%,非炎症拔牙的PDL有效率84.91%,统计学x2检验(x2=1.084 7,P>0.25)显示两者PDL麻醉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以无痛麻醉注射仪实施PDL麻醉拔牙,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具体操作时,在注射技巧方面需要加以改进提高,以克服由于病患牙病变导致的非理想性注射条件而所造成的麻醉不全.
作者:许竞;巫燕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涂片中,多参数的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HMIAS-2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对组织学确诊的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核进行形态定量研究(腺癌48例、鳞癌28例、小细胞癌22例,阴性对照组40例).结果:在22个形态定量参数中,小细胞肺癌与良性对照20项参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16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的多参数的形态计量揭示了纤支镜刷片细胞学的细胞核形态学计量特征,对辅助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文清;郭华雄;龚平;赵廷宽;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