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周燕;周玉坤

关键词:继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 活性维生素, 代谢性骨病, 常见并发症, 血管钙化, 高磷血症, 高钙血症, 钙磷乘积, 软组织, 结合剂, 副作用, 发病率, 病死率, CKD, 症状, 升高
摘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KD)的常见并发症,在CKD早期[CFR<80 mL/(min·1.73 m2)3个月以上]即可出现.并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加重,可引起代谢性骨病、血管钙化及软组织的钙化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SHPT的传统药物治疗包括补钙、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等,但这些手段并不能完全改善SHPT症状,且可引起高钙血症、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等副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SHPT的药物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予以综述.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入选150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110例(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非冠心病40例(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Cys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等水平,分析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hs-CRP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CysC 水平(1.26±0.43 m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1.01±0.23 mg/L)(P<0.05);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CysC、Gensini积分、hs-CRP均明显升高(P<0.05).(2)血清CysC水平与年龄、hs-CRP呈正相关,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3)血清CysC与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郭瑞霞;张晓;朱记法;陈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结果:75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骨折处无畸形愈合,患肢无短缩、无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胫骨锁定钢板的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必将提高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俊;白杨;聂军;蔡伟斌;叶汉深;洪加津;陈大军;郭新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几丁质酶-3样蛋白-1)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冠心痛组及冠心痛合并糖尿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YKL-40浓度,比较各组问血清YKL-40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与血清YKL-40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及单纯冠心痛组血清YKL-4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水平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55,P<0.01).结论:血清YKL-40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YKL-40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可能在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艳歌;张菲斐;邱春光;韩战营;黄振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实验室指标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疗效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活动性RA患者73例,所有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抽血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同时记录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标准20(ACR20),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DAS28).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3 mg/kg),根据治疗前CRP不同水平和治疗前后CRP变化(ACRP)分别分组,观察比较不同组间RF、ESR及治疗前后RF变化(ARF)、ESR变化(AESR),病程等与患者临床治疗反应间的差异和关系.结果: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ESR、CRP、SJC、TJC及DAS28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低滴度CRP组(CRP≤8 mg/L)患者的RF水平明显低于高滴度CRP组(CRP>16 mg/L)与中滴度CRP组(8 mg/L16 mg/L)的患者其RF水平较中反应(8 mg/L<△CRP≤16 mg/L)、低反应△CRP组(△CRP≤8 mg/L)下降明显;高反应△CRP组SJC与TJC以及DAS28评分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与低反应ACR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JC、TJC及DAS28在不同CRP水平组中无明显差异;ACRP与发病病程有关,而△RF及△CRP的变化在治疗早期无密切相关性.结论:CRP的明显变化及病程短的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有较好的治疗反应,可作为疗效的预测因子之一.

    作者:张挺;夏晓茹;朱小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手足口病139例分析

    目的:探讨EV71、COXAl6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免疫功能,为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39例EV71、COXA16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免疫功能、WBC、CRP.结果:两组病例发病年龄、呼吸道症状、血糖、WBC、肝功能、心酶谱、IgA、IgG、CD3+CD8+、CD4+/CD8+T细胞百分比、N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损害、并发脑炎、皮疹数量、CRP、IgM、CD3+、CD3+CD4+、CD3-CD19+,CD19+CD23+、CD4+CD25+T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手足口病重症率较高,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更明显.

    作者:尤海章;储矗;季伟;李晓狄;赵显虹;李蓓荃;徐俊;周卫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克林霉素输液渗漏致右手指伸肌腱瘢痕粘连1例

    患儿男,7岁,因克林霉索输液渗漏后致右2~5指屈曲受限6个月入院.患儿于6个月前右手输注克林霉素时出现液休渗漏而肿胀.其家属诉当时肿胀较重,给予热敷等理疗.2个月后肿胀减轻,发现右手指关节屈曲受限.后又进行关节屈曲功能锻炼.1个月前来我院就诊,2~5指间关节屈曲略受限,掌指关节僵硬.门诊给予蜡疗等理疗方法并指导加强功能锻炼,复诊时发现2~5指指间关节活动明显好转,第2指掌指关节屈曲45°,3~5指掌指关节仍僵硬.现患手掌仍肿胀,无疼痛,无麻木.

    作者:潘姚秀;施海峰;陈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miR-2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分析miR-2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取96例胃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221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2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01);miR-221的表达与肿块大小、微血管密度(MVD)、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P53及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生长方式、细胞分化程度及nm23的表达无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与肿瘤直径及MVD存在线性相关(r=0.721,P<0.001;r=0.725,P<0.001).Log-Rank检验显示miR-221表达水平与3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1).结论:miR-2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肿块大小、MVD、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P53及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荣明;王胜;张文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改良培养和鉴定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的成纤维细胞改良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形态,进行细胞鉴定,作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结果: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周期短.分离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传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强.结论:采用组织块贴壁结合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法可以较快、较好地获得稳定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其形成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林尊文;徐少宏;游敏;刘德伍;钟世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浸润性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对浸润性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T2-3N0M0期浸润性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43例,并选取同期T2-4N0-1M0期浸润性膀胱癌病例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0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病例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于保留膀胱治疗组再计算保留膀胱生存率(从保留膀胱手术后直至发生挽救性膀胱切除、病例携带膀胱死亡或病例携带膀胱随访终止,此期计为保留膀胱生存期,由此生存期计算得出的生存率记为保留膀胱生存率.目的在于计算患者在保留膀胱术后不同时期既携带膀胱同时又生存的概率).结果:7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12~63个月,平均随访45.7个月,保留膀胱组的术后1、2、3、5年保留膀胱生存率分别是95.3%、85.9%、60.8%、41.8%,平均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3.9个月,中位保留膀胱生存期为48个月.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95.3%、88.4%、67.4%、42.1%,根治组的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93.3%、86.7%、70.0%、46.3%,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选择性的浸润性膀胱癌病例行膀胱保留手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静脉化疗和(或)盆腔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生存率非常接近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生存率,术后膀胱功能维持良好,保持了患者较好的生存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褚校涵;郝斌;许长宝;赵兴华;刘昌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乳腺癌血氧功能成像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根据测定乳腺癌患者局部的血含量、氧含量的值,总结其和乳腺癌预后因子HER-2、ER、Ki-67及MVD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血氧功能成像检查,并记录其局部的血含量、氧含量的值,术后用免疫方法测量癌肿Ki-67、MVD、HER-2、ER的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Ki-67、HER-2、MVD与术前肿瘤局部血舍量呈正相关,与氧含量呈负相关,ER的表达与术前肿瘤局部血含量及氧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乳腺癌血氧功能成像与部分乳腺癌预后因子表达具相关性,可以间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沙盈盈;冯寿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诱导升压介入时间对大鼠局灶型脑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后诱导升压介入早晚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组(梗死30 min后行苯肾上腺素升压治疗).B组(60 min后升压),C组(90min后升压),D组(120 min后升压)和E组(对照组,无升压).缺血2.5 h后再通闭塞动脉,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缺血区血流变化,再灌注24 h后评定梗死体积.结果:诱导升压可显著提高缺血区血流灌注(A、B、C和D组均高于E组,P均<0.05),减小脑梗死体积(A、B、C和D组均小于E组,P均<0.05);而且梗死后,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旱,效果越明显(脑血流.A组优于D组,P<0.05:脑梗死体积,A组小于C组和D组,C组小于D组,P均<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闭死后,采用苯肾上腺素升压可显著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降低脑梗死体积,且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张合亮;马廉亭;刘美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方法:选择1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功能定位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定位方法进行定位后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分别与术后7d、术后3个月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功能定位组患者术中一次性穿刺成功比例(100%vs 90.77%)、1h内完成手术比例(100%vs 87.69%)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现心血管反应比例(6.45% vs 21.54%)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功能定位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3.23%)和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16.92%;复发率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功能定位组患者术后7d及3个月疼痛缓解度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可显著提高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作者:杨鹏;李云;朱军;付爱军;刘清军;张志勇;孙泽林;李群喜;鲁大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中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评估其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64例胃癌组织标本中XOR的表达水平,研究XOR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XO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XOR表达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有密切关系(P<0.05).XOR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47%,XOR低表达者为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XOR低表达者预后不良.结论:XOR可能是胃癌具有侵袭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作者:洪士开;陆云飞;陈正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晚期肝癌临床试验入组标准探讨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全球第5位,病死率位居第3位[1-2].西方30%~40%的肝癌患者没有根治性局部治疗机会[3],中国有90%的患者没有根治性手术机会[4].同时,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经过根治性局部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1,5-6].因此大部分肝癌患者需要接受全身治疗.

    作者:吴祥元;林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蛇床子汤和氧化锌糊治疗渗出型湿疹的对比研究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治疗较困难.中药蛇床子有免疫调节作用,内服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外用能燥湿杀虫止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等疾病.氧化锌有收敛、止痒、防腐和保护作用,以氧化锌为基药配成的各种油剂、软膏和糊剂,有干燥、保护、消炎、止痒作用,也是治疗亚急性湿疹和皮炎首选外用制剂.

    作者:吴志洪;钟江;覃永健;康小平;张鹏;薛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体外短波电场热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短波电场热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慢性盆腔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中药组,短波热疗组,体外电场热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组(中药组+短波热疗组).给予体外短波电场热疗、中药灌肠治疗,采用临床查体及B超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短波热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短波热疗组,盆腔炎性肿块消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采用体外短波电场热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潘小清;何燕芳;王坚;周大庆;李文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哌甲酯控释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纹状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

    目的:哌甲酯控释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纹状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和哌甲酯控释剂组(MPH组).各组按设计剂量给药14d后.取纹状体组织和血清,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多巴胺(DA)的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纹状体GDNF 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哌甲酯控释剂组的纹状体神经元的细胞膜及细胞浆GDNF mRNA基因表达明显增强,模型对照组未见明显表达;哌甲酯控释刺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和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哌甲酯控释剂有促进纹状体GDNF mRNA的基因表达和增加纹状体和血清中多巴胺的含量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胡颖;林忠东;郑飞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浆D-二聚体《500μg/L的肺栓塞患者10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血浆D-二聚体<500μg/L的肺栓塞患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入院,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影像学确诊为肺栓塞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3例为次大面积肺栓塞,7例为非大面积肺栓塞,没有大面积肺栓塞病例.其中Wells评分为临床验前概率低度(评分<2)的有0例,临床验前概率中度(评分2~6)的有7例,临床验前概率高度(评分>6)的有3例.Wells评分低为3分,高为10分,中位数为5.25分.结论:由于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而漏诊患者病死率高,故尽管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临床不能排除肺栓塞,仍应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肺栓塞.

    作者:陈兢兢;李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的探讨

    鼻息肉是鼻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鼻窦的炎症反应.目前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80%以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两者均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刘苏辐;姬巍;汪学勇;赵亮;彭洪;白云波;谢洪;申虹;李健东;魏伯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AD组36例、MCI组18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AD组和MCI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左颈总动脉PSV和RI值、左颈内动脉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D组与MCI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以及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MCI和AD的发病相关.

    作者:徐书雯;张霞辉;高广生;向绍通;陈伟平;肖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