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歌;张菲斐;邱春光;韩战营;黄振文
患者男,75岁,退休工人,2009年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胸膜结节,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腔镜下行右侧胸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间皮细胞增生.胸膜间皮瘤首先考虑.术后2年未诉不适.1周前患者因右侧胸痛,伴乏力、咳嗽,咳少量浓痰,于2011年4月14日再次入院就诊.体格检查:T36.8℃,P 72次/min,R 20次/min,BP 110/68 mmHg(1 mmHg=0.133kPa).皮肤、黏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锁骨上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朱冠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Mondor病又称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腹壁皮下条索状物,并伴有疼痛,于抬高上肢、咳嗽、深呼吸后加重.该病由Addison首先报道.1939年Mondor做了详细报道,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闭塞性静脉内膜炎,故称为Mondor病.本病无创伤、感染,是一种病因不明特发性或自发性血栓性静脉炎.该病目前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乳腺手术后.作者共收治24例乳腺手术后并发Mondor病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就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做初步探讨.
作者:李海;江明;江学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索绞窄性肠梗阻的预测指标.方法:采用X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某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69例肠梗阻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绞窄性肠梗阻患者176例,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93例.CT检查结果中,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预测指标(OR=40.950,P<0.001),腹水、条索状脂肪的OR值分别为7.375、5.732(P=0.001);实验室指标WBC数量预测绞窄的OR值为7.423(P=0.002);临床症状及体征中,仅腹膜刺激征OR值为5.426(P=0.002);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较易发生非绞窄梗阻(OR=0.046,P<0.001).结论:预测绞窄的主要指标是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但腹水、条索状脂肪、腹膜刺激征、WBC数量以及患者腹部手术史也是判断绞窄的重要参数.
作者:张昊;高黎黎;武兆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男,26岁.因面部、躯干及四肢反复起红斑、风团伴瘙痒1周,于2011年5月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躯干、四肢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红斑、风片,瘙痒较明显,未诊治,近2日,瘙痒明显加重,即来就诊.查体:体温36.5℃.
作者:周立奉;路荣;刘海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外用血白细胞cysLT1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明确哮喘患者cysLT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cysLT1受体桔抗剂疗效关系.方法:轻中度哮喘患者45例,经4周cysLTRs受体桔抗剂(孟鲁司特)治疗,观察ACT评分,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肺功能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cysLT1受体基因mRNA表达,比较不同疗效患者在cysLT1受体基因的表达差异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外周血白细胞cysLT1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比疗效差患者明显上升,Spearman回归分析提示有效组(FEV1%)治疗前与cysLTs受体基因表达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哮喘患者cysLT1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cysLTs受体拮抗剂疗效存在明确的正相关性,可作为选择此类药物的参考标志物.
作者:黄静;李洪涛;张天托;刘慧;朱家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方法:选择1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功能定位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定位方法进行定位后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分别与术后7d、术后3个月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功能定位组患者术中一次性穿刺成功比例(100%vs 90.77%)、1h内完成手术比例(100%vs 87.69%)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现心血管反应比例(6.45% vs 21.54%)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功能定位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3.23%)和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16.92%;复发率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功能定位组患者术后7d及3个月疼痛缓解度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可显著提高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作者:杨鹏;李云;朱军;付爱军;刘清军;张志勇;孙泽林;李群喜;鲁大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冲洗在继发性腹膜炎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处理腹膜炎的原发病灶后,在患者腹腔内均放置2根输入导管和1根引流管,并用腹膜透析液进行冲洗,每12h 1次,并于1、2和4d后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并对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压于(38±9)h达到平稳,而对照组需要(58±39)h,P<0.01;降钙素原在治疗组于第4天降到(2.2±1.5)ng/mL,对照组为(10.5±27.1)ng/mL,P<0.01;治疗组除1例结肠癌术后破裂在救治过程中发现存在肝转移而放弃治疗血压均恢复平稳,对照组病死率22.22%,P<0.01.结论:对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患者,腹膜透析液冲洗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
作者:冯伟生;刁井地;冯伟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变化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18例双原发癌食管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的表达.结果: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51.6%和66.7%,癌旁组织为22.6%和22.2%,正常组织为0%.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癌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旁与正常组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发和双原发癌食管鳞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结论: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及双原发癌食管鳞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CDH1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丽;张立玮;丁国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及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的改变.方法: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联合高脂、高盐、高糖饲养6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定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口服糖耐量及血压水平,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应变指数.实验结束时分离心外膜脂肪检测小窝蛋白-1的表达.结果:6周后,模型大鼠体重[(462±31.6)g比(406±49.4)g]、空腹胰岛素[(5.47±2.26)ng/mL比(2.69±0.61)ng/mL]、口服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544.6±502.2)mg/(L·min)比(911.0±69.8)mg/(L·min)]、甘油三酯[(0.66±0.44)mmol/L比(0.28±0.07)mmol/L]、总胆固醇[(1.71±0.43)mmol/L比(1.01±0.29)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0.66±0.25)mmol/L比(0.22士0.08)mmol/L]、收缩压[(163.0±26.0)mmHg比(117.5±11.5)mmHg]及舒张压[(121.8±15.5)mmHg比(90.5±16.6)mmHg]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外膜收缩期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7.20±1.46)%比(-9.87±1.93)%],[-1.56±0.35)1/s比(-2.19±0.49)1/s;均P<0.05].模型大鼠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大鼠左心室外膜收缩功能不全与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降低平行出现.
作者:刘福成;刘晓颖;林曙光;余细勇;符永恒;张梦珍;林秋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60例,其中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比值1.3~1.5组(组1)27例、比值≥1.5组(组2)33例,并与相匹配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分别测量并计算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结果: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分别为(132.67±12.74)ms,0.34±0.04,时照组(80.67±12.74)ms,0.22±0.03,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Tp-Te间期在组1为(117.41±11.23)ms、组2为(145.15±14.82)ms,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p-Te/QT比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38±0.02vs 0.31±0.02)(P<0.05).结论:肥厚型非梗阻心肌病患者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显著延长,Tp-Te间期与左室厚度相关.
作者:何玮;陈长曦;孙丽卿;杨德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临床上许多严重眼外伤患者或眼内感染而摘除眼球的患者,常常不能I期植入义眼座,而且由于外伤或炎症导致结膜组织的部分缺失或瘢痕收缩,使得该类患者并发结膜囊狭窄.为了评价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同期羊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对眼窝凹陷合并结膜囊狭窄的患者42例(42眼),施行了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同期改良羊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226例行截肢手术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幻肢痛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麻醉方式、术前疼痛、术后镇痛、并发症、残肢痛与幻肢痛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截肢原因、截肢部位、假肢安装与幻肢痛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影响幻肢痛发生的独立因素分别为术前疼痛(OR=2.60),残肢痛(OR=3.70),全身麻醉(OR=2.94)和术后镇痛(OR=0.44)(P<0.05).结论:术前疼痛、残肢痛、全身麻醉是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幻肢痛发生的保护因素,对于预防幻肢痛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天琦;蒋宗滨;赵劲民;彭宇;曾金;李锋;蒋奕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CpG岛甲基化的状态,并分析甲基化改变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5例胰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中TFPI-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胰腺癌组织中TFPI-2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71.1%(32/4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1.1%(14/45)(P<0.01).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未发生甲基化.TFPI-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还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有相关性(P<0.05).结论:TFPI-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出现异常甲基化,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郑浩;汤志刚;黄强;陈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人β-防御素2(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和它们相关性,探讨hBD-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AECOPD及治疗后稳定期患者50例和50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及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的肺功能,测定诱导痰中hBD-2的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hBD-2与NF-κBp65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痰液hBD-2水平及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1),相关分析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Bp65的表达与hBD-2的水平呈正相关(r=0.862,P<0.01),诱导痰中B-防御素2水平与FEVI占预计值%呈负相关(r=-0.475,P<0.01).结论:hBD-2及NF-κB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痰中hBD-2水平可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NF-κB可能通过上调hBD-2的表达而在COPD气道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高蔚;翁婷;孟文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miR-2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取96例胃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RNA,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221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2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01);miR-221的表达与肿块大小、微血管密度(MVD)、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P53及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生长方式、细胞分化程度及nm23的表达无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与肿瘤直径及MVD存在线性相关(r=0.721,P<0.001;r=0.725,P<0.001).Log-Rank检验显示miR-221表达水平与3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1).结论:miR-2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肿块大小、MVD、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P53及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荣明;王胜;张文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患者女,58岁.体检B超发现盆腔包块2周,于2011年3月21日入我院妇产科,查体下腹压痛,B超见宫后方116 mm × 24 mm,无回声区,示盆腔包裹性积液.3月24 日行腹腔镜探查见右侧腹膜后肿物约12 cm × 2 cm,直肠出血,血肿,遂转入外科,经进一步行盆腔彩超、CT及肾分泌性造影检查示:右肾未见显影;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右盆腔腹膜后囊性包块转入泌尿外科,于4月21日行盆腔包块切除术,术中见盆腔腹膜后蜡肠样囊性包块,下端连膀胱,上端经分离达右肾,右肾萎缩仅拇指大小.
作者:尚士宣;肖月英;赵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oeeptor,β2-AR)基因编码区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用等住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技术检测180例研究对象的B2-AR基因编码区第1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β2-AR基因1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合并EH组、COPD未合并EH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但16位点GlyGly与ArgGly基因型的COPD,其FEV1%预计值低于ArgArg 基因型的患者.在COPD合并EH组,Gly16等位基因位频率在各级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分别为18%、33%和50%,其在各级高血压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β2-AR基因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老年COPD合并EH的发病无相关性.但β2-AR基因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关,携带Gly16等位基因的COPD惠者肺通气功能更易受到损害.β2-AR基因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合并EH的血压分级有关,Gly16等位基因是COPD合并EH血压增高的因素.
作者:王成;谭芳;杨皑岚;李华;毕鸿雁;傅玮萍;戴路明;陈芬;符琴;田陆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第一位,其中80%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分子靶向技术也有效地提高了肺癌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但即便是早期NSCLC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仅有15%,是所有癌症患者中低的,且复发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
作者:熊新明;刘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单一冠脉畸形是临床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文通过对我院15年来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4例起源于回旋支的单一冠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探讨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郭海平;江明宏;曹雪滨;罗军;张刚;侯聪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原发性手汗症是一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即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升高,导致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手部汗腺的异常分泌亢进.我们观察了手汗症患者治疗中心率变异性(HRV),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变时性功能的变化,来评估胸交感链阻滞手术治疗对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作者:孙小平;孙娴超;黄冰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