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手术后并发Mondor病诊治分析

李海;江明;江学庆

关键词:乳腺, 手术后并发, 临床表现,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胸腹壁, 诊断和治疗, 病理组织学, 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自发性, 无创伤, 特发性, 内膜炎, 闭塞性, 问题, 文献, 疼痛, 上肢, 皮下
摘要:Mondor病又称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腹壁皮下条索状物,并伴有疼痛,于抬高上肢、咳嗽、深呼吸后加重.该病由Addison首先报道.1939年Mondor做了详细报道,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闭塞性静脉内膜炎,故称为Mondor病.本病无创伤、感染,是一种病因不明特发性或自发性血栓性静脉炎.该病目前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乳腺手术后.作者共收治24例乳腺手术后并发Mondor病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就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做初步探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胸膜鳞癌误诊为胸膜间皮瘤1例

    患者男,75岁,退休工人,2009年因体检时发现右侧胸膜结节,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腔镜下行右侧胸膜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间皮细胞增生.胸膜间皮瘤首先考虑.术后2年未诉不适.1周前患者因右侧胸痛,伴乏力、咳嗽,咳少量浓痰,于2011年4月14日再次入院就诊.体格检查:T36.8℃,P 72次/min,R 20次/min,BP 110/68 mmHg(1 mmHg=0.133kPa).皮肤、黏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锁骨上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朱冠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手足口病139例分析

    目的:探讨EV71、COXAl6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免疫功能,为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39例EV71、COXA16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免疫功能、WBC、CRP.结果:两组病例发病年龄、呼吸道症状、血糖、WBC、肝功能、心酶谱、IgA、IgG、CD3+CD8+、CD4+/CD8+T细胞百分比、N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损害、并发脑炎、皮疹数量、CRP、IgM、CD3+、CD3+CD4+、CD3-CD19+,CD19+CD23+、CD4+CD25+T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手足口病重症率较高,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更明显.

    作者:尤海章;储矗;季伟;李晓狄;赵显虹;李蓓荃;徐俊;周卫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早期与延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与延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代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费用,找到一种更适合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32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早期组(18例)和延迟组(14例),分别于第3天及第8天进行代胸腔镜治疗,观察住院时间、费用及治疗成功率、并发症等近期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气胸复发次数.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均无复发病例.延迟组的住院时间、费用及治疗并发症均高于早期组,以上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适合有合并症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治疗并发症.

    作者:陈林;谭小武;何振华;丁罗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pEGFP-PTEN的构建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中的表达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与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融合表达载体,为研究PTEN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RT-PCR(reversing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获得正常人胚肾细胞293T中PTEN片段,先克隆至pMD18-T载体,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双酶切后与pEGFP-N2载体连接构建pEGFP-N2-PTEN重组质粒,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子宫内膜癌细胞分3组,第一组转染pEGFP-N2空载体,第二组转染pEGFP-N2-PTEN重组质粒,第三组未转染做空白对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MD18-T-PTEN质粒测序与GenBank中人PTEN编码区(CDS)序列一致,pEGFP-N2-PTEN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两个大小分剐为1.4 kb和4.7 kb的片段,且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出质粒转染组中PTEN蛋白质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2-PTEN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在HEC-1B细胞中高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黄婷婷;王萌;彭小刚;曹青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单一冠脉畸形4例临床分析

    单一冠脉畸形是临床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文通过对我院15年来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4例起源于回旋支的单一冠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探讨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郭海平;江明宏;曹雪滨;罗军;张刚;侯聪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甘草酸二铵致过敏1例

    患者男,26岁.因面部、躯干及四肢反复起红斑、风团伴瘙痒1周,于2011年5月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躯干、四肢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红斑、风片,瘙痒较明显,未诊治,近2日,瘙痒明显加重,即来就诊.查体:体温36.5℃.

    作者:周立奉;路荣;刘海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单向可调控的放视网膜下液法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向可调控巩膜针孔放视网膜下液的方法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单向可调控巩膜针孔放液方法,与传统巩膜切开脉络膜穿刺放液法进行比较,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49只眼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94.56%(139眼)、98.64%(145眼).对照组手术的一次手术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82.35%(84眼)、88.24%(90眼).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一次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1 2,P<0.01);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014,P<0.01).治疗组术后视力≤0.1共30眼(20.41%),≥0.2共117眼(79.59%).对照组术后视力≤0.1共32眼(31.37%),≥0.2共70眼(68.63%).两组的术后视力恢复≥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1 3,P<0.05).结论:此方法较传统放液方法操作简便,相对安全,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作者:高翔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苦参碱对受192铱照射人员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受192铱(192Ir)低剂量照射人员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受192Ir迁延性低剂量照射(0.05~0.66 Gy)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予复方皂矾丸、苦参碱和安慰剂组治疗.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AnnexinV-FITC及PI双染,应用FACScan进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受照人员治疗前后骨髓象、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受照人员骨髓各系均可见形态学异常,总异常率(减低+极度活跃)为20.4%;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随时间迁延而升高,细胞凋亡率则随时间迁延而降低.经苦参碱及复方皂矾丸组治疗后6个月各系形态异常、端粒酶活性亦逐步恢复接近正常,骨髓细胞凋亡率增高.其中以苦参碱组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苦参碱作为辐射防护剂可诱导受辐照射人员骨髓细胞凋亡,抑制其端粒酶活性高表达.

    作者:李红波;肖扬;蒋祖军;李力;王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混合血清法在HIV/AIDS检测中的应用

    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它主要侵占人类免疫功能,已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1].检测这一病源常用的方法是HIV抗体的检测.混合血清ELISA筛检法是检测HIV阳性的推荐方法,为探讨混合血清法在HIV/AIDS检测中的价值,我们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5622份血液标本进行混合血清法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傅宗芬;刘乃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重度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一种内科常见危重病,是指急性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屈健民;邵忠华;王振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代谢综合征大鼠左心室外膜收缩功能不全与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降低平行出现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及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的改变.方法: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联合高脂、高盐、高糖饲养6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定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口服糖耐量及血压水平,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应变指数.实验结束时分离心外膜脂肪检测小窝蛋白-1的表达.结果:6周后,模型大鼠体重[(462±31.6)g比(406±49.4)g]、空腹胰岛素[(5.47±2.26)ng/mL比(2.69±0.61)ng/mL]、口服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544.6±502.2)mg/(L·min)比(911.0±69.8)mg/(L·min)]、甘油三酯[(0.66±0.44)mmol/L比(0.28±0.07)mmol/L]、总胆固醇[(1.71±0.43)mmol/L比(1.01±0.29)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0.66±0.25)mmol/L比(0.22士0.08)mmol/L]、收缩压[(163.0±26.0)mmHg比(117.5±11.5)mmHg]及舒张压[(121.8±15.5)mmHg比(90.5±16.6)mmHg]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外膜收缩期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7.20±1.46)%比(-9.87±1.93)%],[-1.56±0.35)1/s比(-2.19±0.49)1/s;均P<0.05].模型大鼠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大鼠左心室外膜收缩功能不全与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降低平行出现.

    作者:刘福成;刘晓颖;林曙光;余细勇;符永恒;张梦珍;林秋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KD)的常见并发症,在CKD早期[CFR<80 mL/(min·1.73 m2)3个月以上]即可出现.并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加重,可引起代谢性骨病、血管钙化及软组织的钙化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SHPT的传统药物治疗包括补钙、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等,但这些手段并不能完全改善SHPT症状,且可引起高钙血症、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等副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SHPT的药物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予以综述.

    作者:周燕;周玉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14、21、28天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I mRNA表达变化.结果:海马CREB1 mRNA表达变化,21、28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REB1 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大鼠海马CREB1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加味温胆汤可通过上调海马CREB1 mRNA表达而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作者:张丽萍;夏猛;武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结果:75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骨折处无畸形愈合,患肢无短缩、无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胫骨锁定钢板的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必将提高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俊;白杨;聂军;蔡伟斌;叶汉深;洪加津;陈大军;郭新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相关分化综合征的发生与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治疗发生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 syndrome,DS)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新诊治APL患者DS的发生、危险因素与临床结果.结果:共22例(21.8%)患者发生DS,其中轻、重度DS各11例(10.9%).重度DS患者的病死卒相对较高.DS的发生高峰为诱导治疗的第1周内.wBC>10×109/L和异常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轻、重度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认知DS并迅速予以糖皮质激素对于DS的治疗十分关键;重度DS病死率高,其相关危险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宋奎;许晓军;黄贵年;郭子文;何慧清;刘启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入院的肺炎患者190例,分为非脓毒症72例、轻度脓毒症87例、严重脓毒症19例、脓毒症休克12例.比较各组患者间PCT、hsCRP、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PCT、hsCRP、APACHEⅡ评分对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非脓毒症、轻度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依次升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脓毒症患者的hsCRP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但不同程度脓毒症间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APACHEⅡ评分诊断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769、0.887.PCT、hsCRP、APACHEⅡ评分分别以≥2 ng/mL、≥75 mg/L、≥11分为截点诊断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性能高,敏感度分别为61.29%、80.65%、90.32%,特异度分别为88.05%、67.92%、81.76%.结论:PCT、hsCRP对判断肺炎合并脓毒症严重程度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hsCRP的敏感度优于PCT,而PCT的特异度优于hsCRP,PCT比hsCRP更能反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林诗杰;刘升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以重症肺炎为首要表现的艾滋病13例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时以肺部感染为首要表现的艾滋病(AIDS)的早期识别能力.方法:分析总结我科2006-2010年确诊的13例以重症肺炎为首要表现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AIDS发生肺部感染时大多起病急、病情重,口腔黏膜白斑或溃疡发生率高(53.8%),感染途径女性以非法卖血为主,男性以不洁性行为为主.外周血白细胞<4.0×109/L者占61.5%(8/13),I型呼吸袁竭发生率高达76.9%(10/13),影像学表现以两肺多发或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影或斑片影为主,病原学检测则以混合感染为主.结论:与普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相比,AIDS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其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表现均有独特之处,据此可以提高AIDS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陈亮;孟自力;洪永青;朱蓉;陈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Endoglin、可溶性Endoglin与肝癌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的恶性肿瘤,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国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才能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陈展洪;林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室间隔缺损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腹膜透析的意义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价值和实验室指标.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54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2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其中7例患儿在少尿2h和血钾持续升高后早期行腹膜透析(实验组):5例患儿在血尿素氮和肌酐达到透析指标做腹膜透析(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儿生存5例,病亡2例:对照组患儿生存0例,病亡5例.同时,18h测定肌钙蛋白I(cTnI)、腹膜透析后动脉pH值、碱剩余(BE)、乳酸(Lact)、胶体渗透压(COP)、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nS)、气道峰压(PIP)等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cTnI、pH、PIP、COP指标,早期行腹膜透析有助于先心病室缺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恢复.

    作者:易立文;刘平波;曾德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腹膜透析液冲洗对继发性腹膜炎休克的作用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冲洗在继发性腹膜炎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处理腹膜炎的原发病灶后,在患者腹腔内均放置2根输入导管和1根引流管,并用腹膜透析液进行冲洗,每12h 1次,并于1、2和4d后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并对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压于(38±9)h达到平稳,而对照组需要(58±39)h,P<0.01;降钙素原在治疗组于第4天降到(2.2±1.5)ng/mL,对照组为(10.5±27.1)ng/mL,P<0.01;治疗组除1例结肠癌术后破裂在救治过程中发现存在肝转移而放弃治疗血压均恢复平稳,对照组病死率22.22%,P<0.01.结论:对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患者,腹膜透析液冲洗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

    作者:冯伟生;刁井地;冯伟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