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杨俊;白杨;聂军;蔡伟斌;叶汉深;洪加津;陈大军;郭新辉

关键词:胫骨骨折, 三平面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治疗, 青少年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结果:75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骨折处无畸形愈合,患肢无短缩、无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胫骨锁定钢板的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必将提高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截肢术后幻肢痛发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226例行截肢手术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幻肢痛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麻醉方式、术前疼痛、术后镇痛、并发症、残肢痛与幻肢痛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截肢原因、截肢部位、假肢安装与幻肢痛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影响幻肢痛发生的独立因素分别为术前疼痛(OR=2.60),残肢痛(OR=3.70),全身麻醉(OR=2.94)和术后镇痛(OR=0.44)(P<0.05).结论:术前疼痛、残肢痛、全身麻醉是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幻肢痛发生的保护因素,对于预防幻肢痛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天琦;蒋宗滨;赵劲民;彭宇;曾金;李锋;蒋奕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血管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给阿托伐他汀联合低脂饮食或单纯低脂饮食治疗1年,观察血压、臂踝脉搏渡传导速度(baPWV)、内皮素-1(ET-1)、血管病性假血病因子(vWF)、NO、血脂、肝肾功能等的变化.结果:他汀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TG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他汀组ET-1、vWF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NO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ET-1、vWF、NO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baPWV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他汀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单纯低脂饮食治疗比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调脂、改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弹性下降.

    作者:董凤英;阮云军;叶丽丽;邱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相似危险度分层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按照2007提出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危险度分层标准,将130例患者作观察组,首先依入院初检测的血浆C反应蛋白、内皮素升高与否,分为两者均升高、两者之一升高及两者均不高3组,采用Gensini积分对各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结果:血浆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均升高组其Gensini积分较另两组明显升高(P<0.01),而两者均不高组和两者之一升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3组间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对Gensini积分的影响提示主要是高危患者间的差异影响3组间的Gensini积分变化,而3组间低、中危患者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相似危险度分层患者中血浆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均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特别对于高危患者常提示冠脉病变相对严重.

    作者:郑巨克;李星群;匡永东;吕良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羟基喜树碱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FLl细胞,以未加HCPT的HFL1为对照组,以不同浓度梯度(0.008-32 mg/L)HCPT处理的HFL1作为实验组,采用MTT法检测HCPT干预24、48、72h后HFL1的增殖情况:光学显微镜观察干预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HCPT对HFL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HCPT处理组HFL]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F=399.51,P<0.01),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HCPT 0.5 mg/L作用HFL1 48h,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核仁消失,染色质浓聚的凋亡状态.结论:HCPT在体外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HFL1的生长.

    作者:姜瑞姣;郑洁;刘良徛;李琳;徐淑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室间隔缺损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腹膜透析的意义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价值和实验室指标.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54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12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其中7例患儿在少尿2h和血钾持续升高后早期行腹膜透析(实验组):5例患儿在血尿素氮和肌酐达到透析指标做腹膜透析(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儿生存5例,病亡2例:对照组患儿生存0例,病亡5例.同时,18h测定肌钙蛋白I(cTnI)、腹膜透析后动脉pH值、碱剩余(BE)、乳酸(Lact)、胶体渗透压(COP)、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nS)、气道峰压(PIP)等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cTnI、pH、PIP、COP指标,早期行腹膜透析有助于先心病室缺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恢复.

    作者:易立文;刘平波;曾德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浆D-二聚体《500μg/L的肺栓塞患者10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血浆D-二聚体<500μg/L的肺栓塞患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入院,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影像学确诊为肺栓塞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3例为次大面积肺栓塞,7例为非大面积肺栓塞,没有大面积肺栓塞病例.其中Wells评分为临床验前概率低度(评分<2)的有0例,临床验前概率中度(评分2~6)的有7例,临床验前概率高度(评分>6)的有3例.Wells评分低为3分,高为10分,中位数为5.25分.结论:由于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而漏诊患者病死率高,故尽管血浆D-二聚体初次检测值<500μg/L,但临床不能排除肺栓塞,仍应及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肺栓塞.

    作者:陈兢兢;李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乳腺手术后并发Mondor病诊治分析

    Mondor病又称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腹壁皮下条索状物,并伴有疼痛,于抬高上肢、咳嗽、深呼吸后加重.该病由Addison首先报道.1939年Mondor做了详细报道,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闭塞性静脉内膜炎,故称为Mondor病.本病无创伤、感染,是一种病因不明特发性或自发性血栓性静脉炎.该病目前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乳腺手术后.作者共收治24例乳腺手术后并发Mondor病患者,现结合有关文献,就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做初步探讨.

    作者:李海;江明;江学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代谢综合征大鼠左心室外膜收缩功能不全与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降低平行出现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及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的改变.方法:1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联合高脂、高盐、高糖饲养6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测定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口服糖耐量及血压水平,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应变指数.实验结束时分离心外膜脂肪检测小窝蛋白-1的表达.结果:6周后,模型大鼠体重[(462±31.6)g比(406±49.4)g]、空腹胰岛素[(5.47±2.26)ng/mL比(2.69±0.61)ng/mL]、口服糖耐量曲线下面积[(1544.6±502.2)mg/(L·min)比(911.0±69.8)mg/(L·min)]、甘油三酯[(0.66±0.44)mmol/L比(0.28±0.07)mmol/L]、总胆固醇[(1.71±0.43)mmol/L比(1.01±0.29)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0.66±0.25)mmol/L比(0.22士0.08)mmol/L]、收缩压[(163.0±26.0)mmHg比(117.5±11.5)mmHg]及舒张压[(121.8±15.5)mmHg比(90.5±16.6)mmHg]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外膜收缩期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7.20±1.46)%比(-9.87±1.93)%],[-1.56±0.35)1/s比(-2.19±0.49)1/s;均P<0.05].模型大鼠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大鼠左心室外膜收缩功能不全与心外膜脂肪小窝蛋白-1表达降低平行出现.

    作者:刘福成;刘晓颖;林曙光;余细勇;符永恒;张梦珍;林秋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水平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s)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和病情活动中的作用,并评价血清HSPs水平在判定AS病情活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22例AS活动期与22例AS静止期患者及22例正常体检者血清HSP70、HSP60和HSP27的水平,分析其与AS发病和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AS活动组血清HSP70水平显著高于静止组和正常对照组,且AS静止组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血清HSP70水平与C反应蛋白、血沉、Bath AS病情活动性指数和功能指数呈正相关.(3)佳截断点上血清HSP70(>11.23 ng/mL)诊断AS活动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为81.8%.结论:HSP70可能参与AS的发病和病情活动,且其血清水平可作为评价AS病情活动的临床指标.

    作者:罗红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苦参碱对受192铱照射人员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受192铱(192Ir)低剂量照射人员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受192Ir迁延性低剂量照射(0.05~0.66 Gy)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予复方皂矾丸、苦参碱和安慰剂组治疗.采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AnnexinV-FITC及PI双染,应用FACScan进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受照人员治疗前后骨髓象、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受照人员骨髓各系均可见形态学异常,总异常率(减低+极度活跃)为20.4%;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随时间迁延而升高,细胞凋亡率则随时间迁延而降低.经苦参碱及复方皂矾丸组治疗后6个月各系形态异常、端粒酶活性亦逐步恢复接近正常,骨髓细胞凋亡率增高.其中以苦参碱组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苦参碱作为辐射防护剂可诱导受辐照射人员骨髓细胞凋亡,抑制其端粒酶活性高表达.

    作者:李红波;肖扬;蒋祖军;李力;王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miRNA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第一位,其中80%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分子靶向技术也有效地提高了肺癌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但即便是早期NSCLC患者,其5年生存率也仅有15%,是所有癌症患者中低的,且复发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

    作者:熊新明;刘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单一冠脉畸形4例临床分析

    单一冠脉畸形是临床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文通过对我院15年来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4例起源于回旋支的单一冠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探讨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郭海平;江明宏;曹雪滨;罗军;张刚;侯聪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患者术后疗效的探讨

    鼻息肉是鼻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有鼻窦的炎症反应.目前以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好,总有效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在80%以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两者均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刘苏辐;姬巍;汪学勇;赵亮;彭洪;白云波;谢洪;申虹;李健东;魏伯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痛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入选150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110例(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用病变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非冠心病40例(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Cys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等水平,分析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hs-CRP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CysC 水平(1.26±0.43 m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1.01±0.23 mg/L)(P<0.05);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CysC、Gensini积分、hs-CRP均明显升高(P<0.05).(2)血清CysC水平与年龄、hs-CRP呈正相关,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3)血清CysC与Gensini积分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郭瑞霞;张晓;朱记法;陈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改良羊膜移植及义眼座植入治疗眼窝凹陷并结膜囊狭窄

    临床上许多严重眼外伤患者或眼内感染而摘除眼球的患者,常常不能I期植入义眼座,而且由于外伤或炎症导致结膜组织的部分缺失或瘢痕收缩,使得该类患者并发结膜囊狭窄.为了评价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同期羊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对眼窝凹陷合并结膜囊狭窄的患者42例(42眼),施行了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同期改良羊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α-硫辛酸致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82岁,因发现血糖高16年,四肢麻木、烧灼感半年于2010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16年前出现乏力、消瘦、体重减轻约10kg,无明显口渴、多饮、多尿等,在当地医院化验空腹血糖8 mmol/L,诊断糖尿病,先后予二甲双胍、拜糖平及诺和龙等多种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7.5 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11~13mmol/L.于2009年加用甘精胰岛素24~30 U/d皮下注射,空腹血糖在6~7 mmol/L.

    作者:柳青;史茂伟;张静;王立欣;白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AD组36例、MCI组18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AD组和MCI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左颈总动脉PSV和RI值、左颈内动脉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D组与MCI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以及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MCI和AD的发病相关.

    作者:徐书雯;张霞辉;高广生;向绍通;陈伟平;肖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诱导升压介入时间对大鼠局灶型脑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缺血后诱导升压介入早晚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组(梗死30 min后行苯肾上腺素升压治疗).B组(60 min后升压),C组(90min后升压),D组(120 min后升压)和E组(对照组,无升压).缺血2.5 h后再通闭塞动脉,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缺血区血流变化,再灌注24 h后评定梗死体积.结果:诱导升压可显著提高缺血区血流灌注(A、B、C和D组均高于E组,P均<0.05),减小脑梗死体积(A、B、C和D组均小于E组,P均<0.05);而且梗死后,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旱,效果越明显(脑血流.A组优于D组,P<0.05:脑梗死体积,A组小于C组和D组,C组小于D组,P均<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急性闭死后,采用苯肾上腺素升压可显著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降低脑梗死体积,且诱导升压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张合亮;马廉亭;刘美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甘草酸二铵致过敏1例

    患者男,26岁.因面部、躯干及四肢反复起红斑、风团伴瘙痒1周,于2011年5月就诊.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躯干、四肢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红斑、风片,瘙痒较明显,未诊治,近2日,瘙痒明显加重,即来就诊.查体:体温36.5℃.

    作者:周立奉;路荣;刘海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KD)的常见并发症,在CKD早期[CFR<80 mL/(min·1.73 m2)3个月以上]即可出现.并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加重,可引起代谢性骨病、血管钙化及软组织的钙化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SHPT的传统药物治疗包括补钙、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等,但这些手段并不能完全改善SHPT症状,且可引起高钙血症、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等副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SHPT的药物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予以综述.

    作者:周燕;周玉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