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血小板生成制剂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展概况

王志清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 免疫抑制剂, 治疗方法, 慢性, 难治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破坏, 自身抗体, ITP, 免疫调节剂, 出血性疾病, 抗体介导, 发病机制, 蛋白制剂, 环孢素, 单克隆, 热点, 切脾, 激素, 放疗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因此,抑制血小板破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样,对慢性难治性IT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孢素)、免疫调节剂(球蛋白制剂、单克隆自身抗体)和去除破坏部位(切脾、脾放疗)等针对血小板破坏进行治疗的.近些年,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血小板破坏外,血小板生成不足在ITP的发病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因此,作为慢性难治性ITP治疗的补充手段--促血小板生成制剂也一直足研究的热点,现对促血小板生成制剂的发展概况综述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啤酒花提取物对卵巢去势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啤酒花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从而寻求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以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切除成年SD大鼠双侧卵巢使卵巢去势,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去卵巢组,另设假手术组10只进行手术,但不切除卵巢.制备啤酒花水提取液,实验组连续灌胃,以体重、第7周末取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雌激素(E2),雄激素(T)水平及子宫增重水平为指标,观察该提取物时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和去卵巢组大鼠体重增加,FFA含量升高,E和T水平下降.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后的实验组与去卵巢组大鼠比较体重增加减少,FFA含量降低,子宫重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血清雌激素水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啤酒花水提取液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抑制去卵巢大鼠的肥胖,对动物体内雌激素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可用于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辛晓玲;李玉泽;汪江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定位标记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理想定位标记.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度收治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90例以腹股沟皮肤皱褶/动脉搏动为标记穿刺股动脉,100例以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为标记穿刺股动脉,50例以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为标记穿刺股动脉,观察穿刺相关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静脉血栓、出血、更换穿刺血管、拔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并了解各定位标记的使用情况.结果: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仍然是临床介入医生常使用的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体表定位标记,而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穿刺法应用却很少;以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穿刺法较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和腹股沟皮肤皱褶/动脉搏动定位标记的穿刺有明显减少的并发症,但出血的发生率相仿.结论: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为冠状动脉造影股动脉穿刺血管入路的理想标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力;魏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咽癌侵犯双侧咽旁、咽后淋巴结疗效分析

    本文收集了本院收治的T4N 2MO鼻咽癌患者21例.按照2008年广州鼻咽癌分期专家共识临床分期中,对原发灶侵犯部位、颈部淋巴结部位及大小的标准对本文21例患者进行T4、N2重新分期,均用MR结果对原发部位、转移淋巴结定出T4、N2,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预后等方面作一比较.

    作者:陈国健;程霞;李坊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椎动脉入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患者男,18岁.2008年5月因骑摩托车发生车祸,头部受伤导致右眼球隆起,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肿胀,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于2008年11月11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脑血管DSA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于12日予以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闭塞.术后症状缓解出院,2个月后冉次出现右眼球外突,眼结膜充血,眼周可闻及杂音,考虑海绵窦内有其它分支动脉供血,海绵窦瘘再发.于2009年2月24日再次来我院行脑血管DSA造影: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不显影;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前交通动脉增粗,有侧大脑前及右侧大脑中动脉经前交通动脉显影,双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显影无异常,同时见右侧颈内动脉远段显影盗血致右侧海绵窦显影,右眼静脉明显增粗.左右椎动脉造影示大脑后及小脑动脉无异常,右侧后交通动脉明显增粗,并见向前部盗血致右侧颈内-海绵窦显影.

    作者:康超文;刘觉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安非他酮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世界上排名第4位导致残疾的原因,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倾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至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将是中国第一大疾病负担,占中国疾病负担的15.5%,而抑郁症占所有神经精神疾病负担的45%.近数十年来,精神药理学的发展,为抑郁障碍的治疗开辟了一片美好的前景,然而如何在众多的抗抑郁药物中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呢?安非他酮的问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安非他酮属氨基酮类化合物,于1989年在美国上市,目前广泛用于抑郁障碍和戒烟的治疗.

    作者:廖继武;潘集阳;杨惠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促血小板生成制剂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展概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因此,抑制血小板破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样,对慢性难治性IT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孢素)、免疫调节剂(球蛋白制剂、单克隆自身抗体)和去除破坏部位(切脾、脾放疗)等针对血小板破坏进行治疗的.近些年,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血小板破坏外,血小板生成不足在ITP的发病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因此,作为慢性难治性ITP治疗的补充手段--促血小板生成制剂也一直足研究的热点,现对促血小板生成制剂的发展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自愈1例影像学报告

    患者男,30岁,矿砂堆场码头工人,粉尘接触史5年.近半个月米咳嗽,咳痰,呈泡沫样,病初有发热,体温38.0℃;感觉胸闷,透气不畅,无胸痛.少量吸烟,无结核病史,无其他家属史.基本抗炎治疗1周后症状减轻.初、复诊2次均采用胸部CT平扫: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胸部扣描体位.X线胸部平片表现:右肺中上野近外带团絮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不清.余肿野清晰,肺纹理正常,双侧肺门大小结构正常,心影大小如常,两膈而光整(图A).胸片诊断:右中上肺炎性病变.

    作者:沈海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下肢动脉疾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将66例老年患者按照ABI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下肢动脉疾病组25例,B组为非下肢动脉疾病组41例,分别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随着ABI值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A组>B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动脉疾病患者ABI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发展有密切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早期预测下肢动脉疾病,适当升高ABI,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减缓老年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妍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对性信息支持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针时性信息支持对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行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A组)和对照组50例(B组).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的静脉术后自控镇痛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除接受和对照组相同处理外.还接受针对性镇痛信息支持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镇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视觉评分量表(VAS法)、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间镇痛评分(VAS)和患者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针对性信息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PCIA的镇痛质量和提高患者对PCIA的满意度.

    作者:朱琼芳;赵飞英;陈旭素;张翠梅;周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外科治疗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是较为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19%[1].近年来随着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关于此类病的报道日益增多.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在1996-2009年共收治了3例成人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女件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林锋;肖家荣;冉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初进高原创伤性休克大鼠的救治作用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救治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初进高原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3组,乳酸林格液(LR)组输注1.5倍失血量LR,HSH4组输注HSH4 mL/kg,HSH6组输注HSH 6 mL/kg,每组10只.HSH4和HSH6组一次(5 min内)静脉输注复苏液总量;LR组在20min内榆注LR总量.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血压、血气指标的变化和动物存活情况.结果:3组复苏液均能改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的部分指标,维持时间超过2 h,延长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但HSH4和HSH6组的效果较LR组佳,且HSH6组效果好.结论:HSH 4、6 mL/kg输注对初进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有较好的早期救治作用,剂量以6 mL/kg较为合适.

    作者:路建;耿智隆;朱玉霖;罗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佳方法,以及放置股动脉远端灌注导管在降低下肢缺血坏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中山市人民医院2001年5月至2008年6月行ECMO支持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置管方法分为经皮穿刺置管组(A组)、切开置管组(B组)、切开置管并放置远端灌注导管组(C组),对比分析经皮穿刺置管(A组)与血管切开置管(B、C组)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切口出血的差异.并比较C组与A、B组在下肢缺血、坏死发生的差异.结果:经皮穿刺股动静脉置管置管成功率54.3%,血管切开置管置管成功率100%(P<0.01),两者置管时间、切口出血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比A、B组下肢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行ECMO治疗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应直接行血管切开术,同时行远端股动脉灌注能有效预防下肢缺血.

    作者:吴桂深;宁晔;袁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傀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滇南小耳猪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5)、缺血后处理组(IPC组,n=5)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用球囊封堵冠脉建立猪闭胸式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监测心电及血压,用ELISA法测定缺血前及再灌注2、2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再灌注72 h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再灌注2 h和24 h,IPC组和IR组的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缺血前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再灌注后IPC组TNF-α和IL-6水平均较IR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值明显增高(P<0.05).经TTC染色测心肌梗死的面积,S组未发生心肌梗死,IPC组为(10.89±2.02)%,IR组为(23.26±3.13)%,IPC组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孙海梅;郭涛;喻卓;许汪斌;窦兴葵;孟照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附睾癌1例

    患者男,43岁.因右侧阴囊无痛性增大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睾丸上方可触及4 cm×3 cm大小的肿块,睾丸外侧面可触及多个小结节,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示右侧睾丸区囊状病灶,大小6 cm×7 cm,病灶内壁上可见多个结节状强化灶,上方见较大的强化结节,边缘不光整.临床考虑附睾癌,行右侧睾丸、附睾、输精管切除术.

    作者:杨静;田卫华;冯家成;任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免疫缺陷大鼠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免疫缺陷大鼠发酵支原体(Mf)、梨支原体(Mpi)感染的治疗效果,试图为HIV免疫缺陷患者Mf和Mpi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4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60只制备免疫抑制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组1和组2分别为Mf、Mpi感染红霉素治疗组,组3和组4分别为Mf、Mpi感染在氧氟沙星治疗组,组5和组6为Mf、Mpi感染未治疗组,并设非免疫抑制和NS对照,计算各组致死率.取保护组和非保护组大鼠肺、肾、脑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大鼠致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死亡大鼠血液中支原体再培养阳性.电镜结果显示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大鼠的肺、肾及脑组织细胞结构显著改善.结论: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对免疫抑制大鼠Mf、Mpi感染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之力;李勇;周丽萍;卢中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和IL-12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IL-12水平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轻中度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用药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比较两组母儿结局,并检测两组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IFN-γ及IL-12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AP、24 h尿蛋白量以及HCT降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和剖腹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孕妇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和IL-12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PIH的临床疗效确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PIH患者的病情,达到改善母儿结局的目的.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外周血IL-12的分泌,使Th1/Th2平衡从Th1优势向Th2优势漂移,从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

    作者:张晨虹;张文瑾;林慧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的专业化护理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专业化护理的重要性,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腔内后装放疗配合体外放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放疗前评估、准备、阴道冲洗、放疗后指导、放疗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通过专业化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论: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中专业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环氧化酶-2表达的研究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并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半定量检测了13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COX-2蛋白表达,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改良Giemsa染色法对胃黏膜标本Hp感染状态进行判定.结果:COX-2在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及胃癌中的表达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胃癌中COX-2表达率(69.5%)显著高于其在浅表性胃炎(10.0%)、癌前病变(37.6%)中的表达率(P均<0.01),癌前病变中COX-2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其在浅表性胃炎中的表达率(P<0.01).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2表达与月Hp感染状态显著相关,Hp阳性组COX-2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高于Hp阴性组(P<0.001~0.01).结论:COX-2在胃癌、癌前病变中高表达,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p感染诱导胃癌前病变COX-2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也可能是Hp致癌机制之一.

    作者:钱铖;刘明东;邹晓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丙型肝炎病毒RNA聚合酶在HepG-2细胞的稳定表达及活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RNA聚合酶(NS5B)在肝癌细胞株HepG-2的稳定表达与活性.方法:Sca I酶切合有丙型肝炎病毒NS5B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5B,线性化的pcDNA-5B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转染细胞.阳性细胞经基因组PCR、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体外RNA聚合酶试验和荧光素酶试验鉴定稳定表达NS5B蛋白的RNA聚合酶活性.结果:NS5B基因可整合到转染的HepG-2细胞的染色体上,并能有效转录和表达.体外RNA聚合酶试验和荧光素酶试验表明稳定表达的NS5B在体外和细胞内均具备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结论:肝细胞HepG-2可以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5B,且具备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

    作者:熊舒珺;吴晓玉;孔令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加异丙酚复合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加异丙酚复合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和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4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分为瑞芬太尼加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喉罩组(Ⅰ组)和芬太尼加异丙酚复合气管内插管组(Ⅱ组).Ⅰ组采用瑞芬太尼剂量依赖控制性降压,Ⅱ组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基础值(T1),插管后即刻(T2),术中控制性降压(T3),拔管前即刻(T4),拔管后即刻(T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值.记录两组苏醒期呛咳、躁动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苏醒期呛咳、躁动少(P<0.05),达到有效控制性降压的目的.结论:选用瑞芬太尼加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喉罩的麻醉方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可以显著降低麻醉和手术应激,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有效地达到控制性降压的目的.

    作者:张和峰;王建中;周志华;楼铁余;黄华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