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唐银丽;毛华;余建林;李立平;尹良纯

关键词:胃肠出血, 胶囊内镜, 小肠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69例经电子胃镜和电子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46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70.8%.胶囊内镜检查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放射治疗后的全膀胱切除术

    目的:评估有盆腔放射治疗史的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放疗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3年的膀胱癌患者资料,自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共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59例.其中有11例患者手术前有盆腔放射史.分析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放疗对手术和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发生一或多个并发症的患者高达72.7%(8,11),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伤口问题、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漏尿(或狭窄)及淋巴漏.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中仅有4例行姑息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对有盆腔放射治疗史的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医生需要在手术之前充分准备,包括家属沟通.

    作者:沈海波;顾正勤;康健;张良;王伟明;虞永江;齐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施图伦治疗视疲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施图伦滴眼液治疗视疲劳患者152例304眼,测量其调节幅度(调节力AMP)变化.结果:用药前与用药4周后比较,患者调节幅度增加,P<0.05.差异有显著性,视疲劳症状改善.结论:施图伦治疗视疲劳效果确切,且安全方便.

    作者:余静;程凯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 PSA)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在PKRP 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BPH患者行PKR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2、6个月患者血清中的 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 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 h患者血清t-PSA值平均为(15.5±7.6)ng/mL,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t-PSA值(6.2±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t-PSA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降至低,随后血清t-PSA趋于稳定;血清f/t PSA比值术前术后任何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可显著降低BPH患者血清中的PSA,术后2个月PSA稳定至低水平:与血清中的t-PsA和f-PsA水平相比,血清f/t PsA比值是PKR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作者:刘云飞;郑江;刘昌茂;夏安;代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 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人食管癌组织中tal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talin的低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恶性转化及与其浸润转移有关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作者:曹学全;杨朝晖;章辉;贾万钧;卢洪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抑制促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对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抑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表达后时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体外成瘤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Ang-2基因在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抗血管生成疗法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携带Ang-2基因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特异干扰性小RNA(siRNA)基因导入SMMC7721肝癌细胞系,并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是否成功构建了抑制Ang-2基因表达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将63只裸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转染和未转染siRNA基因的携带Ang-2基因SMMC7721肝癌细胞及不携带Ang-2基因SMMC7721肝癌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产生肿瘤结节,观察肿瘤的生长的速度并对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进行检测.结果:用RT-PCR方法从RNA水平以及用免疫荧光法从蛋白质水平均证实新构建的肝癌细胞系成功抑制了Ang-2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抑制了Ang-2基因后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数量较未转染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Ang-2的表达增强了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体外成瘤性并促进了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抑制Ang-2的表达可以明显减弱这种促进作用.

    作者:欧卫权;彭林;孙昕;杨辉;吴晓媚;赖运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丹;刘媛;钟诗龙;杨敏;林曙光;余细勇;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开展初期子宫肌瘤剔除后非缝合止血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这种手术方式.在腹腔镜技术成熟的医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基本取代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在腹腔镜开展初期或一些基层医院腹腔镜下缝合技术的不过关限制了腹腔镜的应用.

    作者:张国杰;韩锐晶;金延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膜后小细胞癌1例

    患者女,39岁.主因间断性右下腹无明显诱因疼痛半年,加重20 d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盆腔偏右町见大小约为9.7 cm × 7.4 cm×7.3 cm不均质.实性低回声团,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

    作者:李自强;俞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胶质细胞与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被认为是中楸神经系统(CNS)慢性炎症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脱髓鞘疾病,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但认为MS是主要由CD4+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

    作者:梁活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少见纵隔肿瘤3例的外科治疗

    病例1患者男,32岁,因发热、头痛半月余入院,人院杳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腹无异常.

    作者:肖家荣;林锋;张舰;冉鹏;刘文;袁世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支气管肺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差异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患者间的差异及年龄对肺癌的影响.方法:将1 003例肺癌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其中<40岁定义为青年组,≥80岁定义为老年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患病率高于女性(35.7% vs 7.4%,P=0.001;9.6% vs 3.5%,P<0.001),腺癌患病率则低于女性(49.9% vs 84.9%,P<0.001),其Ⅲ期肺癌患者比例较女性高(37.6% vs 27.6%,P=0.005),Ⅳ期肺癌患者比例较低(29.4% vs 38-3%,P:0.010).男性患者中咯血症状较明显(32.3% vs 20.0%,P<0.001).男女肺癌患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和老年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P<0.001),气急、体重减轻、胸腔积液和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在各年龄组中的比例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不同性别肺癌有各自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烟草、激素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肺癌患者有其各自显著特征.

    作者:隋大鸣;蒋鑫;房蒙;潘科;徐松翠;庞帅;王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肋膈隐窝积液引流的超声引导研究

    目的:研究肋膈隐窝积液引流术中超声引导技术.方法:对要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肋膈隐窝积液引流的患者,以积液高度达到一个肋间隙以上且肋间隙积液小深度达到6mm以上作为定位的标准,确定穿刺点.结果:27例患者全部为游离性积液,26例可以找到积液达到标准的区域.液体小深度大为30mm,小为9mm,超声全给予了引导,全部引流出液体.结论:肋膈隐窝积液引流应常规应用深静脉留置针进行引流,只要积液高度达到一个肋间隙以上且小深度达到6mm以上,超声就可以给予引导.

    作者:董梁;沈乐荣;郦荣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无痛人流术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以期指导临床麻醉用药.方法:将60例孕妇分为A组和B组,A组负责麻醉的医师知道BIS监测结果,以BIS监测数据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B组患者采用BIS监测,但负责麻醉的医师不知道BIS监测结果,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观察在人流术中因手术刺激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使丙泊酚的用量达到佳.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患者用药量较少,各种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结论:在无痛人流中通过实施BIS监测,使无痛人流更加安全,对临床实施无痛人流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翠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对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对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鼠与C3H/HeJ雄鼠交配得到F1代.再将F1代与3月龄的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小鼠交配得到F2代.F2代小鼠提取鼠尾DNA,PCR扩增目的基因并鉴定.选8月龄F2代同窝小鼠根据是否含APP和PSI基因分为转基因组和野生对照组,用夹尾法分别测定两组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的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结果:繁育F2代小鼠12只,其中转基因组7只,野生对照组5只.转基因组小鼠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MAC值分别为异氟醚1.129 ±0.160,七氟醚1.900±0.153,地氟醚5.614±0.363,均较野生对照组低,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P/PSI双转基因对8月龄小鼠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的MAC值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燕星;林琳;苏殿三;陈杰;王祥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注有效性分析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输血病例进行输血的有效性分析,为临床科学、有效的榆血提供指导.方法:调查626例输注红细胞成分和112例输注浓缩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计算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值、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评价输血是否有效.结果:红细胞输血的精确和粗略两种评价方法统计的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3.2%,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各科均存在无效输血现象,以外科组患者多,输血有效率分别为53.3%和52.0%.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非血液病患者,一次输注血小板的CCI和PPR高,频繁输血者低.结论:红细胞两种评价方法均有效.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与术后失血、多次输血的同种免疫、破坏加速等因素有关,因此,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控制感染和发热,开展血小板组织配型,可以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吴新忠;王美兰;李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paxill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paxillin siRNA 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以对照 siRNA 转染组和正常 EC9706 细胞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m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上述各组细胞中paxill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paxillin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EC9706细胞组及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的paxill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illin siRNA能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

    作者:高冬玲;郭新玲;陈明勇;李晟磊;张云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浆B型利尿钠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67例住院c0PD患者治疗前后及同期20例我院离退休健康体检者肺动脉收缩压,并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COPD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29.70±9.66)mmHg、BNP水平(71.63±35.22)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58.96±16.80)mmHg、(350.24±337.38)pg/mL(均P<0.01);治疗前后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均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均P<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时心室代偿性分泌BNP增多.血浆BNP水平反映了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左志通;陈宝华;王旭;刘小铭;凌春华;张彩娣;邹新中;史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镇痛和进食对产妇胃肠功能的影响

    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镇痛方式和进食早晚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分组对比观察,旨在探讨术后镇痛方式和进食时间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沛华;衡新华;刘曼;李白鸾;耿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经抗癫痫治疗后脑电图发生演变2例

    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人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c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著,清醒期EEG正常.

    作者:窦彩绘;刘绍明;孙绪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K-ras、P53基因突变及CEA mRNA表达对大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通过对大肠癌患者手术后门静脉血K-ras、P53基因突变及CEA mRNA表达进行分析,探讨联合检测K-ras、P53基因突变及CEA mRNA表达对大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大肠癌患者45例,取手术后门静脉血标本,用PCR-SSCP方法分别进行K-ras和P53基因突变分析,用RT-PCR方法检测CEA mRNA表达情况,统计联合检测K-ras、P53基因突变及CEA mRNA表达预测大肠癌肝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结果:手术后门静脉血K-ras、P53突变阳性率分别为46.7%(21/45)和48.9%(22/45).手术后门静脉血CEA mRNA表达阳性率为60%(27/45).45例大肠癌患者随访2年后,肝转移14例,其中K-ras、P53基因突变及CEA mRNA表达共阳性6例,共阴性1例,部分阳性7例.统计结果显示大肠癌肝转移率:共阳性组>部分阳性组>共阴性组(x2=7.30,P=0.007).联合检测(当其中一个指标为阳性时,诊断肝转移)敏感性92.9%(13/14);特异性38.7%(12/31);准确性55.6%(25/45);阳性预测值40.6%(13/32);阴性预测值92.3%(12/13),阳性似然比=12.1,阴性似然比=0.08.结论:结肠癌术后门静脉血K-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及CEA mRNA 表达均有较高的阳性率,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肝转移有理想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向昱;倪仲琳;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