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梁;沈乐荣;郦荣林
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之一,可m现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各个阶段.由于玻璃体堵塞注吸头,常使皮质难以清除十净,造成皮质残留由于前房玻璃体不能回退,可压迫上方虹膜使得瞳孔上移;或由于玻璃体丢失过多导致眼球塌陷,使得切口缝合时的松紧难以评估.
作者:李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患者女,39岁.主因间断性右下腹无明显诱因疼痛半年,加重20 d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盆腔偏右町见大小约为9.7 cm × 7.4 cm×7.3 cm不均质.实性低回声团,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
作者:李自强;俞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paxill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paxillin siRNA 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以对照 siRNA 转染组和正常 EC9706 细胞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m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上述各组细胞中paxill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paxillin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EC9706细胞组及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的paxill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illin siRNA能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
作者:高冬玲;郭新玲;陈明勇;李晟磊;张云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对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鼠与C3H/HeJ雄鼠交配得到F1代.再将F1代与3月龄的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小鼠交配得到F2代.F2代小鼠提取鼠尾DNA,PCR扩增目的基因并鉴定.选8月龄F2代同窝小鼠根据是否含APP和PSI基因分为转基因组和野生对照组,用夹尾法分别测定两组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的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结果:繁育F2代小鼠12只,其中转基因组7只,野生对照组5只.转基因组小鼠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MAC值分别为异氟醚1.129 ±0.160,七氟醚1.900±0.153,地氟醚5.614±0.363,均较野生对照组低,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P/PSI双转基因对8月龄小鼠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的MAC值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燕星;林琳;苏殿三;陈杰;王祥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应.方法: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分为两组(n=18),A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 mg,B组空白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术毕即刻(T1),1(T2),3(13),6(T4),12(T5)h后VAS评分.结果:术毕即刻(T1),1(T2),3(T3),6(T4)h,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各同一时点的VAS评分(3.2±0.4vs 4.8±0.5,2.7±0.3 vs 3.6±0.5.2.5±0.4 vs 3.3±0.4,2.3±0.4 vs 2.7±0.3),均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能为子宫切除患者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针对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腹针疗法促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疗程5 d,比较腹针组与对照组不同时点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腹针组治疗第6天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时照组(P<0.01).结论:腹针的促心脏术后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可能是药物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胆碱能通路,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有关;同时增加胃泌素分泌,增强迷走神经对胃肠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作者:王侠;李晓庆;刘晶梅;吴焕林;王继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施图伦滴眼液治疗视疲劳患者152例304眼,测量其调节幅度(调节力AMP)变化.结果:用药前与用药4周后比较,患者调节幅度增加,P<0.05.差异有显著性,视疲劳症状改善.结论:施图伦治疗视疲劳效果确切,且安全方便.
作者:余静;程凯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患者男,61岁.曾于2008年7月21日持硬麻醉下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病理示:腺癌Ⅱ级.心肺正常,肝肾功能良好.无药物过敏史,无遗传性疾病史.
作者:张锦林;徐艳艳;邓锦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肺隔离技术是指将左、右肺的通气路径分隔开,对一侧肺进行通气,而对另一侧肺进行气体密封,实现选择性单肺通气,阻止血液、痰液或者脓液等污染物由患侧进入健侧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利于更好地暴露胸腔内术野.
作者:翟文倩;王国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加之全身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和坏死.
作者:杨敏;林晓玲;潘葵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分成深呼吸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麻醉方法均为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观察其麻醉时间、用药量、呼吸抑制情况、SpO2变化趋势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总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发生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明显减少,Sp0:在麻醉后及检查过程中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前深呼吸预处理,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减少了患者因呼吸抑制所致缺氧.
作者: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THP-1巨噬细胞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H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 THP-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及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SR-BI的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OX-LDL下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袁达,而HDL则上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发现OX-LDL减少细胞中胆固醇的流出,HDL可以增加细胞胆固醇的流出,且HDL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HDL可能通过上调THP-1巨噬细胞SR-BⅠ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作者:莫中成;陈欣;谢远杰;赵国军;龙治峰;石金凤;唐朝克;易光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存活经过近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过去我们认为心肌在缺血后会成绩现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心肌坏死,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是不可冉生的,是一种全或无现象.
作者:祖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佐用利多卡因和甘露醇口服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两组,在应用三联疗法杀灭H.pylori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利多卡因5mL和20%甘露醇15ml,的混合液,饭前15 min口服,1日3次;对照组加用吗丁啉10mg,1日3次饭前口服,疗程1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1.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佐用利多卡因和20%甘露醇治疗慢性胃炎在改善上腹胀痛等症状方面比吗丁啉更为有效,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慢性胃炎开辟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黎清成;谭祖稳;梁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脓毒症的发病率正日益增加.往往来势凶猛,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一直是国内外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重大疑难问题.
作者:杨登文;龙胜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诺杨(Butophanol)在术后镇痛中几种常用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采用PCIA(Ⅰ、Ⅱ、Ⅲ组)和PCEA(Ⅳ、Ⅴ组)两种镇痛方式,镇痛配方为:Ⅰ组Butophanol 10mg+Tropisetron(托烷司琼)10mg;Ⅱ组Butophanol 5 mg+Tropisetron 10 mg;Ⅲ组Tropisetron 10 mg;Ⅳ组0.75%Naropine(罗哌卡因)150 mg+Tropisetron10 mg:Ⅴ组Butophanol 5 mg+0.75%Naropine 150 mg+Tropisetron 10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四组患者Ramesav(镇静)、VAS(镇痛)评分及Ⅳ、Ⅴ组Bromage(下肢运动)评分并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同Ⅲ组相比.Ⅰ、Ⅱ组患者在各时段的VAS评分较低,Ramesay评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Ⅱ组相比,Ⅰ组患者的VAS评分较低.Ramesay评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Ⅰ组相比,Ⅴ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Ramesay评分则较低(P<0.05),Ⅳ和Ⅴ组的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后者较低(P<0.05),Ramesay评分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诺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但镇静作用较强,需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张建杏;孙怡;赵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对后肾腺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3例后肾腺瘤,复习其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肿瘤细胞小,均匀一致,核大质少,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像,肿瘤细胞排列成小管状、梁索状、团块状、乳头状及肾小球样结构.出血、坏死、囊性变常见,并可见沙粒体钙化.免疫组化Vimentin(+)、CK7(+)、CK18(+)、CD57(+)、EMA(-)、SYN(-)、Desmin(-).2例患者术后状态良好,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征象.1例术后恢复中.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军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组织学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肿瘤细胞小,胞浆少,核小,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常肾密排列成小管状或腺泡状、梁索状、小团状、乳头状及肾小球样结构,沙粒体及钙化常见,常继发出血坏死囊性变.免疫组化表现为Vimentin、CD57、CK阳性表达,其中Vimentin恒定弥漫出现.需与wilms瘤、肾乳头状细胞癌、后肾腺纤维瘤等进行鉴别.
作者:孟红;蒋春樊;蒋俊;孟寒;韩义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患者女,43岁,因反复腹痛9年、腹泻2年,加重伴发热、呕吐10 d入院.曾于我院门诊作结肠镜示:结肠溃疡.病理诊断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予艾迪莎治疗后腹痛逐渐缓解.
作者:崔德军;甘华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丹;刘媛;钟诗龙;杨敏;林曙光;余细勇;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稳定冠心痛(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动脉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在不同冠心痛类型的变化,以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研究入选了88例稳定冠,心病,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33例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正常的对照.收集临床和CAG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测定主动脉根部血浆vWF和PAF.比较各组vWF和PAF异同.据冠脉病变数目和Gensini积分分组,比较各组vWF和PAF浓度.结果:(1)稳定CAD组动脉血浆vWF浓度显著高于CAG正常组[(14.03±0.86).g/mL vs (9.72 ±1.22)ng/mL,P:0.009 2],ACS组vWF浓度虽较CAG正常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874).而PAF浓度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21 2).(2)动脉血浆vWF和PAF浓度在冠脉病变数目和Gesini积分分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定CAD患者动脉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ACS 1周后vWF水平已经明显下降.动脉血浆vWF、PAF水平与冠脉病变范围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没有密切联系.
作者:殷兆芳;方唯一;严毓勤;任义荣;吴士尧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