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经抗癫痫治疗后脑电图发生演变2例

窦彩绘;刘绍明;孙绪芳

关键词:颞区, 棘波, 儿童良性癫痫, 抗癫痫治疗, 视频脑电图, 清醒期, 强直阵挛发作, 发作性头痛, 睡眠期, 全身, 颞叶, 监测, 活动, 患儿, 抽搐, 波幅, VEEG
摘要: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人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c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著,清醒期EEG正常.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盆腔放射治疗后的全膀胱切除术

    目的:评估有盆腔放射治疗史的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放疗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3年的膀胱癌患者资料,自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共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59例.其中有11例患者手术前有盆腔放射史.分析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放疗对手术和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发生一或多个并发症的患者高达72.7%(8,11),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伤口问题、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漏尿(或狭窄)及淋巴漏.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中仅有4例行姑息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对有盆腔放射治疗史的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医生需要在手术之前充分准备,包括家属沟通.

    作者:沈海波;顾正勤;康健;张良;王伟明;虞永江;齐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勒米诺菌属致感染8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勒米诺菌属感染的临床意义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药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间培养出8株勒米诺菌属的药敏结果及所属患者,临床资料,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其配套药敏鉴定板测定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8例勒米诺菌属感染者,男7例,女1例,年龄32~80岁.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血液感染1例;2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和1例血液感染均有导管留置.ICU 6例.呼吸内科1例,骨科1例;7例为医院内感染,1例社区感染.社区感染株时第一代、二代头孢菌素耐药,对其它受试药物均敏感,医院感染株属对亚胺培南个别敏感,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中介敏感率高,对其它受试药物全部耐药.结论:勒米诺菌属为医院内感染少见病原菌,耐药性强,可导致多种感染类型,与各类插管及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关系密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黄金莲;倪笑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冠心病存活心肌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存活经过近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过去我们认为心肌在缺血后会成绩现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心肌坏死,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是不可冉生的,是一种全或无现象.

    作者:祖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目的:比较硬膜外等剂量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对脊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无产科及脊麻-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阴道分娩单胎初产妇150例,随机分成3组(n=50)行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给予芬太尼10μg,30 min后A组硬膜外给予0.04%布比卡因+1 μg/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15 mL后.微泵15 mL/h持续输注;B组硬膜外给予0.08%布比卡因+2μ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7.5 mL后.微泵7.5 mL/h持续输注;C组硬膜外给予0.12%布比卡因+3μg/mL芬太尼混合液,首次剂量5 mL后,微泵5mL/h持续输注.观察指标有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使用增加病例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3组间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产程、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使用增加病例数c组高于A组、B组(P<0.05);产钳助产率C组高于A组(P<0.05);剖宫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4%~0.08%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产妇缩宫素使用率较少,器械助产少,是合适的硬膜外镇痛浓度.

    作者:卢园园;曹亲亲;徐旭仲;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RANTES基因启动子G-403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性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基因启动子区 G-403A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CHD患者480例(CHD组),并按照年龄(±1)岁和性别1:1配对,选取未患CHD的对照480例(对照组).Taqman-MGB探针检测RANTES基因启动子上G-403A(rs2107538)基因多态性.结果:G-403A的基因频率在CHD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家族CHD史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G.403A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危险度无关联(P>0.05).在分层分析中,发现在吸烟人群(1.50,95%CI 1.09~2.06)和有心梗家族史人群(1.45,95%CI 1.04~2.01)中基因型为GG患冠心病的风险性高于基因型为AA或AG型.结论:在吸烟人群和有心梗家族史人群中RANTES基因型为GG患冠心病的风险性高于基因型为AA或AG型.

    作者:施莹;彭昱东;鲍夏茜;何美安;程龙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肋膈隐窝积液引流的超声引导研究

    目的:研究肋膈隐窝积液引流术中超声引导技术.方法:对要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肋膈隐窝积液引流的患者,以积液高度达到一个肋间隙以上且肋间隙积液小深度达到6mm以上作为定位的标准,确定穿刺点.结果:27例患者全部为游离性积液,26例可以找到积液达到标准的区域.液体小深度大为30mm,小为9mm,超声全给予了引导,全部引流出液体.结论:肋膈隐窝积液引流应常规应用深静脉留置针进行引流,只要积液高度达到一个肋间隙以上且小深度达到6mm以上,超声就可以给予引导.

    作者:董梁;沈乐荣;郦荣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FEF25%~75%/FVC与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反映气道容积相时大小的指标FEF25%-75%/FVC(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与气道对组织胺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因怀疑患有支气管哮喘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功能室行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连续性患者205例,其中激发试验阴性患者108例(激发试验191性组),阳性患者97例(激发试验阳性组).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用反映气道敏感性的指标PD20FEV1 (FEV1 下降20%所需的组胺低累积剂量)和反映气道收缩性的指标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DRS,FEV1下降的百分比/组胺的累积剂量)来评价.结果:(1)激发试验阳性组FEF25%-75%/FVC值显著低于激发试验阴性组(0.77±0.28 vs 1.02±0.26,P<0.001).(2)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校正了年龄、身高、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对气道收缩性的影响后,FEF25%-75%/FVC可以解释气道对组织胺收缩性变异14.4%.FEF25%-75%/FVC随着PD20FEV1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结论:FEF25%-75%/FVC值与气道对组织胺的反应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相对于肺容积,气道容积越小,气道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和收缩性越强.

    作者:何小兵;陈正贤;李静;吴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奥曲肽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作用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 350例次ERCP的临床资料,根据ERCP术后是否应用奥曲肽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设立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比较两组间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组资料提示奥曲肽并不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陈霞;王素云;叶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我国Hp的感染率平均为55%[1],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4]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作者:常江;柳利明;和海玉;魏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盆腔脂肪增多症合并结肠多发息肉1例

    患者女,60岁,间断性腹痛、腹泻7年,因可耐受未治疗,近来症状加重,腹痛为阵发性胀痛,腹泻为稀水样便,每天7~10次,偶有脓血便,无发热.

    作者:李惠民;李哲;贾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经抗癫痫治疗后脑电图发生演变2例

    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人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c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著,清醒期EEG正常.

    作者:窦彩绘;刘绍明;孙绪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方法:对69例经电子胃镜和电子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其中46例发现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70.8%.胶囊内镜检查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银丽;毛华;余建林;李立平;尹良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0例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rr)的发病机制及血凝情况.方法:时100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PIH)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其他血液病4例.剖宫产57例,占57%,阴道分娩30例,占30%,各种原因流产13例,占13%.GT和PIH患者产后血小板计数较产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孕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多种原因可以导致妊娠妇女血小板减少,GT常见.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作者:朱文艳;李兰萍;高华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 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人食管癌组织中tal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talin的低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恶性转化及与其浸润转移有关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作者:曹学全;杨朝晖;章辉;贾万钧;卢洪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全麻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防范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加之全身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和坏死.

    作者:杨敏;林晓玲;潘葵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诺杨在术后镇痛中的不同用法探讨

    目的:比较诺杨(Butophanol)在术后镇痛中几种常用方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采用PCIA(Ⅰ、Ⅱ、Ⅲ组)和PCEA(Ⅳ、Ⅴ组)两种镇痛方式,镇痛配方为:Ⅰ组Butophanol 10mg+Tropisetron(托烷司琼)10mg;Ⅱ组Butophanol 5 mg+Tropisetron 10 mg;Ⅲ组Tropisetron 10 mg;Ⅳ组0.75%Naropine(罗哌卡因)150 mg+Tropisetron10 mg:Ⅴ组Butophanol 5 mg+0.75%Naropine 150 mg+Tropisetron 10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四组患者Ramesav(镇静)、VAS(镇痛)评分及Ⅳ、Ⅴ组Bromage(下肢运动)评分并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同Ⅲ组相比.Ⅰ、Ⅱ组患者在各时段的VAS评分较低,Ramesay评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Ⅱ组相比,Ⅰ组患者的VAS评分较低.Ramesay评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Ⅰ组相比,Ⅴ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Ramesay评分则较低(P<0.05),Ⅳ和Ⅴ组的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后者较低(P<0.05),Ramesay评分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诺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但镇静作用较强,需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张建杏;孙怡;赵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托吡酯致Tourette综合征大鼠眼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发的头部柚动大鼠模型眼组织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TPM小、中、大剂量组,建立IDPN诱导的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连续给药5周后观察眼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肉眼观察:给药20 d后,TPM大剂量组和氟哌啶醇组各有3只大鼠出现眼出血;给药28 d后,TPM中剂量组2只大鼠出现眼出血现象.HE染色:角膜上皮增厚,角膜巩膜交界处血管高度扩张、破裂出血,结膜结缔组织疏松,角膜、巩膜炎细胞浸润,视网膜正常梳状纹理消失、内界炎症反应性均质样粉染物质沉积,细胞排列紊乱.结论:TPM中、大剂量长期应用均可致IDPN诱发的头部抽动模型大鼠眼出血,临床用药应遵循从小剂量开始的原则.

    作者:郭慧;欧阳颖;何海兰;母发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RT-PCR与SYBR Green Ⅰ实时RT-PCR方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比较

    目的:比较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RT-PCR方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采用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RT-PCR方法对连续10倍稀释的JEV核酸样品平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同时以登革2型病毒、诺如病毒和狂犬病毒核酸进行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测试.结果:SYBRGreen Ⅰ实时RT-PCR方法可检测出 40 copies/μL的核酸分子水平,与普通RT-PCR方法相比,敏感度提高了10倍,检测时间节省2 h.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JEV方面,与登革2型病毒、诺如病毒和狂犬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结论:与普通RT-PCR相比,SYBR Green Ⅰ实时RT-PCR是一种更敏感、快速检测JEV的方法.

    作者:陈志永;肖建鹏;马莉珍;高璐璐;陈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分成深呼吸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麻醉方法均为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观察其麻醉时间、用药量、呼吸抑制情况、SpO2变化趋势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总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发生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明显减少,Sp0:在麻醉后及检查过程中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前深呼吸预处理,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减少了患者因呼吸抑制所致缺氧.

    作者:马黎阳;吴艳琴;熊俊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预注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应.方法: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分为两组(n=18),A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 mg,B组空白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术毕即刻(T1),1(T2),3(13),6(T4),12(T5)h后VAS评分.结果:术毕即刻(T1),1(T2),3(T3),6(T4)h,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各同一时点的VAS评分(3.2±0.4vs 4.8±0.5,2.7±0.3 vs 3.6±0.5.2.5±0.4 vs 3.3±0.4,2.3±0.4 vs 2.7±0.3),均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能为子宫切除患者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