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鸣;蒋鑫;房蒙;潘科;徐松翠;庞帅;王桂芳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对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C57BL/6J雌鼠与C3H/HeJ雄鼠交配得到F1代.再将F1代与3月龄的APPswe/PSldE9双转基因小鼠交配得到F2代.F2代小鼠提取鼠尾DNA,PCR扩增目的基因并鉴定.选8月龄F2代同窝小鼠根据是否含APP和PSI基因分为转基因组和野生对照组,用夹尾法分别测定两组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的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结果:繁育F2代小鼠12只,其中转基因组7只,野生对照组5只.转基因组小鼠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MAC值分别为异氟醚1.129 ±0.160,七氟醚1.900±0.153,地氟醚5.614±0.363,均较野生对照组低,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P/PSI双转基因对8月龄小鼠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3种挥发性吸入麻醉剂的MAC值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燕星;林琳;苏殿三;陈杰;王祥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alin 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talin mRNA 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人食管癌组织中tal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talin的低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恶性转化及与其浸润转移有关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作者:曹学全;杨朝晖;章辉;贾万钧;卢洪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哺乳动物 DNA 甲基化是基因组DNA的一种主要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亦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宋华梅;黄利鸣;王艳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paxill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paxillin siRNA 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以对照 siRNA 转染组和正常 EC9706 细胞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m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上述各组细胞中paxill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paxillin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EC9706细胞组及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的paxill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illin siRNA能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
作者:高冬玲;郭新玲;陈明勇;李晟磊;张云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67例住院c0PD患者治疗前后及同期20例我院离退休健康体检者肺动脉收缩压,并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COPD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29.70±9.66)mmHg、BNP水平(71.63±35.22)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58.96±16.80)mmHg、(350.24±337.38)pg/mL(均P<0.01);治疗前后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均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均P<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时心室代偿性分泌BNP增多.血浆BNP水平反映了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左志通;陈宝华;王旭;刘小铭;凌春华;张彩娣;邹新中;史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 PSA)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在PKRP 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BPH患者行PKR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2、6个月患者血清中的 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 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 h患者血清t-PSA值平均为(15.5±7.6)ng/mL,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t-PSA值(6.2±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t-PSA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降至低,随后血清t-PSA趋于稳定;血清f/t PSA比值术前术后任何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可显著降低BPH患者血清中的PSA,术后2个月PSA稳定至低水平:与血清中的t-PsA和f-PsA水平相比,血清f/t PsA比值是PKR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作者:刘云飞;郑江;刘昌茂;夏安;代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比较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RT-PCR方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采用RT-PCR和SYBR GreenⅠ实时RT-PCR方法对连续10倍稀释的JEV核酸样品平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同时以登革2型病毒、诺如病毒和狂犬病毒核酸进行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测试.结果:SYBRGreen Ⅰ实时RT-PCR方法可检测出 40 copies/μL的核酸分子水平,与普通RT-PCR方法相比,敏感度提高了10倍,检测时间节省2 h.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JEV方面,与登革2型病毒、诺如病毒和狂犬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结论:与普通RT-PCR相比,SYBR Green Ⅰ实时RT-PCR是一种更敏感、快速检测JEV的方法.
作者:陈志永;肖建鹏;马莉珍;高璐璐;陈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1次)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天3次)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按上法单纯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70.0%,两组的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不良反应方面,尽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体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77),但分布各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腹泻(19.4%)、口干(16.7%)和便秘(13.9%),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便秘(40.0%)、恶心呕吐(20.0%)、口干及头晕/头痛(16.7%),以上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相应处理可缓解.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且安全性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桂良;邵洁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镇痛方式和进食早晚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分组对比观察,旨在探讨术后镇痛方式和进食时间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沛华;衡新华;刘曼;李白鸾;耿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前,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它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它是一个被低估而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对延长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作用.方法:对36例肝癌患者(治疗组)在经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再经皮穿刺门静脉置管时辰化疗,并与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甲胎蛋白值及肝癌瘤体大小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78%、38.01%、30.09%和30.09%/38 33.33%、19.12%、11.17%和11.17%:中位生存期为14.00个月 vs 10.33个月.两组的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静脉置管时辰化疗联合TAC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明显延长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作者:李凌;史芳;冯龙;吴建兵;郭武华;蒋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评分.结果: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较对照组起效快,且疗效更明显,同时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李叶芳;李伟锋;夏锋;张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丹;刘媛;钟诗龙;杨敏;林曙光;余细勇;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THP-1巨噬细胞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H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 THP-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及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SR-BI的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OX-LDL下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袁达,而HDL则上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发现OX-LDL减少细胞中胆固醇的流出,HDL可以增加细胞胆固醇的流出,且HDL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HDL可能通过上调THP-1巨噬细胞SR-BⅠ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作者:莫中成;陈欣;谢远杰;赵国军;龙治峰;石金凤;唐朝克;易光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05-2007年来广州市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广东瑞兴公司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血尿酸、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查,采用身高体重计测量身高、体重;台式血压计坐位右臂测量血压.空腹常规静脉采血,检测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GLU).结果: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患者比尿酸正常的人更容易有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结论:HUA和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超英;何金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154例开胸术后患者均采用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选择合适的体位,加强管道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治疗4~8 d后,拔管前复查胸片有6例患者少量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其余14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拔管,康复出院.结论:开胸术后采用持续低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施以正确的护理,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英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犬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狗14只,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犬脓毒症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治疗组(n=7).对照组只接受林格液复苏.治疗组另外给予首剂乌司他丁1万U/kg,然后持续泵入0.1 7万U/(kg·h).直至12 h后实验结束.脓毒症休克模型稳定后记为0 h,此后每4小时收集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休克后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压、右室每搏功指数、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逐渐回落,8 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压在第8小时有明显回升(P<0.05),对照组血压无此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苏后两组的心指数均有上升(P<0.05),治疗组表现尤为明显,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搏指数、左室每搏功指数休克后明显下降,但两组均迅速回复到基线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休克后体循环血管指数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逐渐上升,8 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Jp<0.05).(2)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犬脓毒症休克模型建立后,氧输送、氧消耗、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尿量明显下降(P<0.05),血乳酸、胃黏膜PHi、胃-动脉-PCO2 差上升(P<0.05).治疗组氧输送、SVO2、尿量、胃黏膜PHi逐渐回升,第8小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氧消耗也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血乳酸水平、胃-动脉PCO2差逐渐下降,8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休克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
作者:寇秋野;管向东;陈雷;胡文利;欧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手术是治疗陈旧性肛裂佳的方法.笔者采用栉膜带侧切术加亚甲蓝注射术治疗陈旧性肛裂42例,获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夏婉贤;朱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患者女,60岁,间断性腹痛、腹泻7年,因可耐受未治疗,近来症状加重,腹痛为阵发性胀痛,腹泻为稀水样便,每天7~10次,偶有脓血便,无发热.
作者:李惠民;李哲;贾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反映气道容积相时大小的指标FEF25%-75%/FVC(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与气道对组织胺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因怀疑患有支气管哮喘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功能室行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连续性患者205例,其中激发试验阴性患者108例(激发试验191性组),阳性患者97例(激发试验阳性组).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用反映气道敏感性的指标PD20FEV1 (FEV1 下降20%所需的组胺低累积剂量)和反映气道收缩性的指标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DRS,FEV1下降的百分比/组胺的累积剂量)来评价.结果:(1)激发试验阳性组FEF25%-75%/FVC值显著低于激发试验阴性组(0.77±0.28 vs 1.02±0.26,P<0.001).(2)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校正了年龄、身高、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对气道收缩性的影响后,FEF25%-75%/FVC可以解释气道对组织胺收缩性变异14.4%.FEF25%-75%/FVC随着PD20FEV1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结论:FEF25%-75%/FVC值与气道对组织胺的反应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相对于肺容积,气道容积越小,气道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和收缩性越强.
作者:何小兵;陈正贤;李静;吴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