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纵行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金文姬;汤骏;祝崇雪;淦细红;王谊

关键词:骨折,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时45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5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2~3个月后骨折均达临床愈合,随访6~34个月45例均已恢复正常工作.结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伴有脊柱畸形的骨质疏松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

    目的:探讨伴有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的操作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56例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半年对疼痛缓解(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共进行115个椎体的成形术治疗.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2.5~5 mL,术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51例.VAS术前评分(8.32±1.48)分,术后(2.23±1.65)分.术前与术后比较P<0.01: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效、但相对复杂和高风险的手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要求.

    作者:张毅;赵新建;廖绪强;陈显辉;黄星球;吕超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术式选择

    目的:总结甲状腺切除术中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经验,完善手术操作,并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56例,其中154例行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以102例常规手术组患者为对照,考察两种不同术式平均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均无明显的神经组织损伤,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组甲状腺切除术的出血量及并发症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也有明显缩短.结论: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出血量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术式选择,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建光;张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脏介入治疗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介入治疗已成为心内科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虽然与外科手术比较,介人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中心包填塞则是一类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而及早的识别和及时的处理则可挽救生命[1].

    作者:胡标雄;罗骏;葛郁芝;盛国太;洪明;余茂生;吴晓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5-杂氮脱氧胞苷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1、0.5、2.5、12.5μmol/L)的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于不同作用时间(6、12、24、48 h)处理人膀胱癌细胞株T24,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5-aza-dc在不同时间作用下T24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5-aza-dc在处理T24细胞24 h后的凋亡率变化情况.结果:MTT提示各浓度的5-aza-dc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示,不同浓度5-aza-dc处理24 h后T24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不同药物浓度组在同一作用时间下,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药物浓度在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浓度为12.5 μmol/L的5-aza-dc作用24 h时对T2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明显.结论:5-aza-dc有抑制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

    作者:徐宁儒;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许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创检查在女性冠心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男性冠心病的病死率不断下降,女性反有所增加,且女性患者相对预后更差.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往的观点认为是对女性的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女性缺乏就诊意识、院前拖延、治疗不及时等非疾病性因素.现在逐渐认识到男女患者不仅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而且女性患者发生冠脉非阻塞性病变的比例高于男性,同时评价女性患者心肌缺血的检查手段亦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付明;周颖玲;玲谭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法莫替丁过敏反应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法莫替丁是第3代H2受体拮抗药,为非皮试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药理和临床研究显爪法莫替丁短期使用无明显剐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便秘、腹泻、恶心、纳差和耳鸣等,偶有白细胞减少、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1].引起过敏反应者少见,曾有文献报道法莫替丁可引起过敏反应[2-5].

    作者:项琳燕;留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依从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表对98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18μg,每日1次)治疗重度COPD患者的依从性、基础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与副作用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45%的患者评价噻托溴铵(思力华)治疗效果好,81.64%的患者依从性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疗效.27例患者出现副反应,发生率为27.55%,其中口干25例(25.50%)为常见不良反应;排尿困难2例(2.04%).18例患者依从性差,发生率为18.37%,其中11例(11/18)因药物价格贵而未能持续治疗;7例(7/18)自我感觉疗效差而停药.本组病例还显示噻托溴铵能显著减少气流受限、有助于难治性气胸闭合、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刺(思力华)对重度COPD患者显示良好的疗效和依从性,其疗效与年龄和依从性有关.

    作者:汤彦;王虹;钟淑卿;刘春丽;秦茵茵;刘杰;李靖;王欣妮;吴华;李德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混合性抑郁的研究进展

    心境障碍患者躁狂与抑郁症状混合存在较早就为人们所认识,习惯称为混合状态,根据其临床特征又可分为混合性躁狂及混合性抑郁.

    作者:廖继武;潘集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脓毒症大鼠心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每组8只.采取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24 h后动脉采血及分离左心室心肌,检测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心肌匀浆上清液中TNF-α、ET-1浓度.并分别观察心肌显微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血清cTn Ⅰ较正常时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心肌出现典型变性及超微结构损伤;心肌TNF-α、ET-1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组血清cTn Ⅰ与心肌TNF-α、ET-1水平正相关(γ值分别为0.967和0.958,P<0.001).结论:脓毒症时心肌损伤与心肌TNF-α、ET-1水平上调有关.

    作者:彭娜;向定成;苏磊;张亚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别嘌醇降低血尿酸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观察

    目的:应用别嘌醇降低血尿酸水平,观察其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方法:选择轻中度慢性肾衰竭伴有轻度高尿酸血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别嘌醇治疗组患者别嘌醇100~3mg/d,控制血尿酸于正常范围内.慢性肾衰竭药物治疗方案两组相同.观察期限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差异.观察终点为:血肌酐较基线翻倍,进入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或血清肌酐>707μmmol/L),全因死亡.结果: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有升高,但别嘌醇治疗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t=2.331,P=0.023和t=3.673,P=0.001).别嘌醇治疗组有8例患者达观察终点,时照组有18例患者达观察终点,别嘌醇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59%比56.25%.X2=5.111,P=0.024).结论:别嘌醇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可明显延缓轻中度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邓英辉;张沛;刘华;贾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创伤性膈疝8例诊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属胸外科的急危重症,虽发病率不高,但伤情及症状复杂且多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易被延误诊治.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8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冯清耀;岑雪英;郝敬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比较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目标血压均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基础值的60%~70%.Ⅰ组为硝普钠组,从1.0μg/(kg·min)的剂量开始,每隔30 s增加0.5μg/(kg·min)直至血压达到目标血压;Ⅱ组为瑞芬太尼组,从(0.15~0.20)μg/(kg·min)的剂量开始,每隔30 s增加0.05μ(kg·min)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 min(T2)、30 min(T3)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30 min(T4)记录MAP和HR,同时测定血浆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含量,由同一术者在不知道控制降压的方法下评估术野质量.两组术中均用呼气未七氟醚浓度为(2.5±0.2)%维持麻醉.结果:Ⅰ组T2-4的HR较T0和T1明显增加(P<0.01);Ⅱ组T2-4的HR较T0和T1明显减慢.也较Ⅰ组T2-4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两组患者T2、T1的MAP比T0和T1明显下降(P<0.01),Ⅰ组T4的MAP高于Ⅱ组和T0(P<0.05):Ⅰ组T2-4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高于T0和T1(P<0.01),而Ⅱ组三种激素的含量在T2-4?时点低于T0和T1(P<0.01):Ⅱ组的出血量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Fromme评分法术野质量评分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可提供良好的控制性降压效果,为手术提供更佳的术野质量,并可以抑制患者的RAAS的活性.

    作者:洪彬源;刘洪珍;杨承祥;张文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联合表柔比星抗SMMC7721增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研究沙利度胺(Tha)联合表柔比星(EPI)抗SMMC7721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ha单药及其联合EPI作用于SMMC7721一定时间,检测细胞抑制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浓度、不同时间Tha、Tha+EPI组组内、组间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浓度Tha与SMMC7721细胞作用48 h后,随着浓度升高,VEGF蛋白表达相应降低,联合EPI后,VEGF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不同浓度Tha、Tha+EPI与SMMC7721作用48 h后,其组内、组间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联合EPI后,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升高.结论:Tha具有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抗VEGF蛋白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联合EPI可以显著提高抗SMMC7721效果.

    作者:鲁光平;潘骥群;于志坚;周雪峰;袁洪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髂骨植骨加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转位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

    股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较为常见,运用带血供的股骨内侧髁骨膜骨瓣转位+髂骨植骨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运用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中华;夏翠兰;刘娟;邓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0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抗病毒治疗对它们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30例正常人、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8、12、24周血清中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CV RNA(定量PCR法).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其值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毒有效者,在治疗4个时间点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完全应答组较无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更显著.结论:细胞因子IL-18和IL-10与慢性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和肝脏损害密切相关.干扰素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作者:应若素;陈志敏;刘惠媛;石裕明;龙英姿;陆勤;卢业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应用ROC曲线分析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老年肺炎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41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老年肺炎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肺炎患者30例,于发病早期测量血清TREM-1的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结果:发病早期肺炎组TREM-1浓度高于对照组,TREM-1诊断老年肺炎特异度高.结论:TREM-1可作为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廖瑾莉;何筱莹;徐文辉;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生化汤配合药物流产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痛苦小,其流产率达90%左右.但部分妇女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潜在不全流产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清官.

    作者:卞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Vitapex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4~9岁儿童的95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随机分成两组.根管预备完成后.分别用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随访1年,复查临床症状和X线征象.结果:vitapex组和z0E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92%和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是较理想的治疗有窦型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根管充填荆.

    作者:王乾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治疗鼠H22肝癌移植瘤研究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对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22肝癌细胞接种到40只小鼠的背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cm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隔日尾静脉、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隔日尾静脉推注内皮抑素+腹腔注射阿霉素;内皮抑素组,隔日尾静脉推注内皮抑素;阿霉素组,隔日腹腔注射阿霉素.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检测血浆VEGF浓度、肿瘤组织MVD表达,观察小鼠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血浆VEGF水平及瘤组织中MVD表达较其他各组明显减低(P<0.05),生存时间较其他各组延长(P<0.05);但内皮抑素组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抑素联合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优于内皮抑素或阿霉素单药治疗,并可使小鼠生存期延长.

    作者:王泽新;汪森明;胡喜钢;曹漫明;张积仁;杨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耳后瓣修复腮腺术后凹陷畸形36例

    目的:评价耳后软组织瓣修复腮腺术后凹陷畸形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36例良性腮腺肿物患者,采用改良的除皱隐蔽美容切口,切除腮腺及肿物组织后,依局部凹陷畸形程度,以耳后动脉为蒂,设计制作耳后软组织瓣.翻转180°,作为插入软组织瓣充填术区凹陷.结果:36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均获随访12~36个月,切口在耳后发际内隐蔽,腮腺区无凹陷畸形,外形良好.转移瓣无坏死,无涎瘘、面瘫、耳垂麻木,未发现味觉出汗征象.结论:耳后美容切口联合软组织瓣应用于腮腺手术,切口隐蔽,术后局部凹陷畸形修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特别适合年轻的患者.

    作者:余海;刘德裕;李传真;黄谢山;钟伟;王佳伟;曹贤君;陈尧卉;林道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