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比较

陈健;岑松;康新立;蔡德海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后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6例(A组)、20例(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及心率剧烈波动例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B组肿瘤大径分别为(8.38±3.40)cm和(10.80±2.02)cm(F=2.74,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22.06±34.12)min和(149.10±54.94)min(F=4.62,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7.00±20.08)mL和(343.00±307.60)mL(F=13.90,P<0.001);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例数分别为3例和11例(x2=4.91,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74±1.68)d和(4.84±2.18)d(F=7.08,P<0.05);A组术后无并发症,B组1例术中大出血,3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术后共33例获得随访(A组15例,B组18例),随访时间为6~24个月.A组仅有1例血压无改善,仍需口服降压药物,而B组有3例血压无改善.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危险性,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运动训练对心室重构及左室泵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对细胞外间质的作用及可能通路.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心梗对照组(AMI-Sed组,n=10)和心梗+运动训练组(AMI-Ex组,n=10).结扎冠脉建立AMI模型,AMI-Ex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术后9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胶原容积分数,测量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量及细胞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量.结果:与AMI-Sed组比较,AMI-Ex组胶原容积分数、右心室心脏重量指数、肺含水率和左心室压力负大值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压峰值及左心室压力变化速度正负大值显著升高(P<0.05).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Ang Ⅱ含量、NADPH活性及MMP-2与NF-κB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运动训练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室泵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NADPH氧化酶-ROS-NF-κB-MMP-2通路相关.

    作者:侯伊玲;薄海;刘子泉;吴振军;张文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改良Nuss手术矫治小儿漏斗胸的手术配合

    目的:介绍改良Nuss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接受改良Nuss手术的100例小儿漏斗胸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复发病例,除1例放置双支架外,其余均为单支架和单固定片,平均手术时间46 min,平均出血2 mL,平均住院时间7.36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2 d.术后伤口皮下淤血1例,调整钢板肋间1例,伤口渗液并清缝1例,术后气胸共4例.结论:良好的术前访视、充分的物品与器械准备、密切无缝的巡回和手术台上配合是改良Nuss手术获得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佩珍;唐宇洛;温苑明;钟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代谢综合征与男性不育

    Reaven[1]早提出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苗异常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和以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为特征的血脂障碍.

    作者:郑海红;苏志涛;王环;陈国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大小、室间隔厚度等心超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特发性房颤的左心房大小、室间隔厚度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特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57例(55.4±10.2岁)和窦性心律个体(对照组)45例(52.9±7.9岁).经胸心脏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收缩期左房前后径(LAd)、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d)和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特发性房颤患者LAd和IVSd显著增大[LAd:(35.9±4.6)vs(30.0±3.3)mm,P<0.001;IVsd:(10.4±1.1)vs(9.4±1.4)mm,P=0.001].两组LVIDd和LVEF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显示LAd大于均数组个体与小于均教组个体房颤出现率分别为85.7%和35.0%(OR:11.143,95%CI:4.042~30.719,P<0.001);IVSd大于均数组个体与小于均数组个体房颤出现率分别为71.1%和43.9%(OR:3.249,95%CI:1.420~7.473,P=0.005);不同LVIDd和LVEF分组患房颤风险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特发性房颤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左房扩大和左室肥厚,且两者均与房颤风险增高相关联.

    作者:傅锐斌;吴平生;吴书林;邱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改良颈神经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一般采用颈从加臂从神经阻滞[1].本人近几年探索采用改良颈神经从阻滞,即C4横突一点法.不另外加用颈浅丛、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可行性.

    作者:邹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35例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诊治的35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35例;9例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其中3例肺栓塞发生于癌症确诊前2~6个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和胸痛为常见,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敏感性高,可作为筛选检查,结合CT肺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肺栓塞.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肺动脉栓塞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合并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肿瘤专科医生应高度警惕.

    作者:张国庆;张红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例1,患者女,29岁,主因发现上腹部肿物8年余,肿物持续性增大1年入院.查体:腹平软,剑突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0 cm×5 cm肿物,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向聚才;徐慧蓉;马小兵;王献华;佟树文;宋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 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高流速及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血流高流速及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高于术前(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肾叶间动脉的血流高流速、低流速及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MPCNL对肾脏损伤小,能改善患肾的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监测MPCNL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利克;刘刚;王小燕;万里凯;蓝春勇;郑红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对大鼠术后机械性痛阈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后对大鼠术后机械性痛阈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均行颈静脉置管和右足切开.C组右足切口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5 mL/h.R组持续榆注瑞芬太尼1μg/(min·kg),输注4 h,于置管前、置管后及停药后2、24、48、72 h(T0~T5)时点测定左、右足机械性痛闽.结果:颈静脉置管前后机械痛阈无统计学差异(P>0.05).R组大鼠右足机械痛阈在T2时点较T1降低33%(P<0.001),T3~T5时点逐渐升高,均低于T1水平,且T2~T5时点机械性痛阈均明显低于C组相应时间点.C组右足机械痛阀在T2时点明显低于T1(P<0.01),T5时点恢复T1水平.C组左足机械痛阈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R组左足机械痛阈在T2时点低于术前水平,且低于C组(P<0.01).结论:本实验表明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可显著降低大鼠切口痛机械性痛阈值,增加术后疼痛敏感性,延长术后疼痛的时间.

    作者:雷洪伊;蔡清香;张鸿飞;徐世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HER-2、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联合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肺癌组织及48例对照组织中HER-2和E-cadherin的表达状况.结果:(1)对照组与肺癌组中HER-2和E-cadherin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70.8%和95.8%、49.4%,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HER-2在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阳性率分别递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阳性率分别递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R-2阳性表达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恶性演进过程中起作用,联合应用HER-2和E-cadherin可以判断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作者:卢洪胜;王双珠;周涛;蔡菊芳;甘梅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做好双套管冲洗,保持负压引流.结果:患者预后良好,治愈出院,其中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陈丽莉;刘翠兰;林崇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情感激励在1.5~3岁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情感激励式心理护理对1.5~3岁幼儿静脉输液时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幼儿分为情感激励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通过对实验组采取表扬、激励、暗示等心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依从率与手部注射部位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高于头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运用情感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提高幼儿的合作程度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蒙莹;马若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利用SELDI-TOF-MS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建立肺腺癌诊断模型

    目的:寻找肺腺癌患者血浆(清)蛋白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用佳的标志蛋白组合建立肺腺癌诊断模型,并探讨其用于肺腺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CM10芯片,检测45例肺腺癌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用Biomark Wizrd和Biomark Patterns Software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肺腺癌诊断模型:双盲法分析另外19例肺腺癌和20例正常人血清的SELDI质谱数据,验证该模型诊断肺腺癌的准确度.结果:肺腺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间有31个差异蛋白(P<0.05),其中以分子量为11.66 kD的蛋白在两组血清中的差异为显著(P<10-7),该蛋白对诊断肺腺癌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软件自动筛选出分子量为11.66 kD的标志蛋白为主根结点,联合3882.9、4673.2、3158.2和2047.2等4个标志蛋白建立了佳的肺腺癌诊断模型,对肺腺癌诊断(盲法)的敏感性为84.2%(16/19),特异性为90.0%(18/20).结论:SELDI-TOF-MS技术建立的肺腺癌血清检测法,快速、简单、特异和敏感,为肺腺癌诊断和筛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陈剑光;杨学宁;郭爱林;李荣;唐红艳;杨衿记;甘彬;杨素清;周清;吴一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

    作者:兰跃福;屈统红;陈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时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胆囊静脉血管出血1例,肝脏实质损伤出血3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4例,胆囊动脉后支出血1例.采用电凝止血、止血纱布压迫、生物蛋白胶创面涂抹及镜下缝扎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1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难以控制,直接中转开腹,止血成功.术后均放置肝下引流管1~2 d,术后无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针对不同的胆囊床出血原因,及时有效地酌情处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启平;周建春;代朗月;金平;赵孝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应用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双极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医护的密切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小萍;杨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用口器和面罩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将48例6岁以上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成口器组和面罩组,分别用空气压缩泵通过口器和面罩吸入布地奈得、特布他林雾化悬液,检测两种方式用药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两种方式吸入布地奈得、特布他林雾化悬液后,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均有改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峰流速(PEFR)的改善率都大于15%.30min后口器组FEV,和PEFR改善率明显高于面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口器吸入布地奈得、特布他林雾化悬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优于用面罩吸入.

    作者:管丽萍;荆新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真空负压封闭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封闭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本科室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21例使用真空负压封闭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归纳总结.结果:对该21例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所有患者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治愈,治疗时间短者14 d,长者30 d.结论:真空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护理重点是在糖尿病基础护理之上,注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创面负压的维持以及惠肢血运的观察.

    作者:林秀丽;杨浩瑾;周雷;赵圆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核黄素针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近年来小儿于足口病在我国各地呈高度多发甚至流行趋势,特别是并发肺出血、脑炎及心肌炎等致患儿死亡的危重病例的出现,全国各地媒体也屡有报道,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儿家长们的高度关心及重视.

    作者:陈雪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按体表面积给药测定罗库溴铵ED95剂量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ROC)按体表面积给药的量一效关系,并确定其ED95值.方法: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采用单次剂量法按体表面积计算ROC的给药剂量,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为4组:R4组(每平方米体表面积4 mg,4 mg/m2)、R5组(5 mg/m2)、R6组(6 mg/m2)、R7组(7 mg/m2),每组20例.采用HXD-Ⅰ型多功能监护仪中力-移位换能器进行肌松监测,刺激尺神经,监测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OF)中第一个肌颤搐反应(T1)大抑制的百分率,并将其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单次ROC剂量进行对数转换,用直线回归方法建立其剂量-反应曲线,并计算出ROC ED95值;记录ROC起效时间.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大抑制百分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大(P<0.01);起效时间各剂量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按体表面积给药的ED95为8.32 mg/m2.结论:采用单次剂量法按体表面积给药测得ROC的ED95为8.32 mg/m2.

    作者:王冬梅;徐世元;张新建;张鸿飞;雷洪伊;刘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