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宽大下垂型鼻翼畸形

刘尊敏;张余光;钱云良

关键词:畸形, 鼻翼, 鼻翼畸形, 改良皮瓣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着,形成鼻孔内改良皮瓣使鼻孔内外侧皮肤与鼻槛皮肤无张力对合.结果:32例患者术后切口隐蔽.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切口瘢痕增生,鼻翼肥大鼻翼下垂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鼻孔外形改善明显,与鼻梁鼻小柱比率协调,鼻孔对称,形态呈梨形,瘢痕反应轻微,结果使医患双方均较满意.对于鼻梁低平,鼻尖形态不佳者,还可同时行隆鼻手术,取得整体改善的效果,患者满意.结论: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鼻翼宽大下垂畸形,于鼻槛内切除部分鼻前庭皮肤,鼻基底附着肌肉的处理,术后鼻外形改善明显,鼻翼宽度适中,鼻翼缘厚度形态美观,瘢痕反应轻微,适用于宽大下垂鼻翼的整形.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尿路罕见肿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上尿路罕见肿瘤的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同时同侧肾及肾盂透明细胞癌、原发输尿管鳞癌、单发原发肾淋巴瘤患者各1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实施了探查性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术后至今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同侧肾及肾孟透明细胞癌、原发榆尿管鳞癌、单发原发肾淋巴瘤均属罕见病例,但有其特点,可通过病史、辅助检查等初步与常见肿瘤鉴别,从而选择恰当治疗方式.预后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林云华;姜永光;王俊生;李明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TRAb增高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升高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方法:初诊的原发性甲减患者40例分两组,TRAb升高者20例(TRAb升高组),TRAb水平正常者20例(TRAb正常组),检测患者空腹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甘油三酯(T℃)等水平.结果:与TRAb正常组相比,TRAb升高组患者CK、CKMB、LDH、T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RAb与各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P<0.05);TRAb水平与各心肌酶谱间有直线回归关系,CK、CKMB影响TRAb水平(P<0.05),TRAb决定着LDH的变化(P<0.01).结论:TRAb升高的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升高,二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作者:张红;吕述军;高鹏霞;刘影;胡长军;陆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肌微循环灌注的研究进展

    心肌微循环是指心脏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心肌微循环障碍会影响微循环灌注,引起相应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目前,对于心肌微循环水平的血流灌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地了解心肌微循环灌注可以为临床检测以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苏波;李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改良Kugel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Kugel技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应用改良Kugel技术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应用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更适合于老年腹股沟疝病例.

    作者:高小利;席云峰;寇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p38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复合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

    目的:观察p38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单用AngⅡ刺激或p38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后,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cine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免疫印迹法测定p38及ANP表达,免疫沉淀法测定p38活性.结果:p38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降低AngⅡ组p38表达及活性,下调心肌肥大相关指标.结论:p38通路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靶向p38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是基因治疗心肌肥大的新靶点.

    作者:陈远园;张如福;王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Ⅱ度及以上褥疮62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混悬液治疗Ⅱ度及以上褥疮的疗效.方法:将122例Ⅱ度及以上褥疮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加bFGF治疗,对照组用5%的聚维酮碘纱条填塞引流,红外线灯(不锈钢反射罩)照射.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9.7%vs41.7%),治疗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1.79)dvs(20±1.76)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bFGF治疗Ⅱ0度及以上褥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COS并NAFLD患者(研究组)和24例无NAFLD的肥胖PCOS患者(肥胖对照组)及24例无NAFLD的非肥胖PCOS患者(非肥胖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肝肾功能、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FNS)稳态评估法(HOMA-IR)和胰岛素抵抗(I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均为中心性肥胖,与肥胖对照组比,IR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研究组空腹血糖、FNS、HOMA-IR、甘油三酯、尿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对照组(P<0.05).ALT与FNS和HOMA-IR正相关,与总睾酮不相关.结论:NAFLD的PCOS患者以肥胖、高甘油三酯和高尿酸为特点,是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更易进展为代谢综合征,肥胖型PCOS应该常规筛查NAFLD.

    作者:林芸;邢福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骨性关节炎体外培养滑膜细胞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了解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和正常人滑膜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取材OA患者(n=22)与正常人(n=8)关节滑膜组织,分别原代培养滑膜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两组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的表达水平.结果:ELISA检测OA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的含量为(437.224±325.284)pg/mL,健康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的含量为(24.020±20.591)pg/mL,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GE2在OA关节滑膜细胞中表达上调,提示PGE2可能直接参与了OA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凤龙;江建明;王飞;付兆宗;张兆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95例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疾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杨友谊;王时力;胡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CCmec分型方法的分型效果,为MRSA的SCCmec分型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分别用2002年Oliveira的多重PCR方法和2005年Zhang的多重PCR方法对30株MRSA菌株进行SCCmec分型.结果:两种分型方法分型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但各有优缺点.结论:MRSA菌株SCCmec的地区性差异仅通过一种方法不能很好地鉴别,SCCmec分型研究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分型方法.

    作者:邵冬华;徐国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后牙残根残冠修复方法探讨

    目的:从临床角度观察铸造金属整体桩核和插销式分体桩核冠修复多根管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方法:收集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及下颌第一磨牙各20颗,且都经过根管治疗,将各均一半分为A、B两组,A组铸造金属桩核修复,B组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5年回访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中前磨牙修复的失败率较低,磨牙修复的失败率较高;B组前磨牙及磨牙修复的成功率较A组高.结论:从临床角度来看根冠治疗后磨牙佳修复方法是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而前磨牙两种修复方法皆可.

    作者:郑蔚珏;廖军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自制负压乳头内陷纠正器在哺乳中的应用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喂养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孕产妇认同.但部分乳头内陷的孕产妇对成功实施母乳喂养心存疑虑.我科自制了负压乳头内陷纠正器应用于乳头内陷的孕产妇,帮助她们树立信心,也解决了新生儿因吸吮时含接姿势欠佳而导致的喂养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肢体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初期治疗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SD)对猪肢体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初期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枪弹伤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地区健康成年长白约克品种猪8只,用95式步枪射击致双后肢贯通伤,距离25 m.致伤后将两双后肢自体左右配对,分成VSD组和对照组.两组致伤6 h行弹道清创消毒.分别在致伤后不同时间作细菌学计数,行病理学检查,5、72 h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后细茵学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VSD组较对照组肉芽组织丰富,且炎细胞浸润、肌组织溶解变性及弹道表面茵落不明显.72 h超声检查VSD组较对照组弹道及周边红蓝血流信号丰富,并见断裂肌束逐渐恢复.结论:VSD可降低枪弹软组织贯通伤细菌数量延缓感染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局部血流量、减少创周组织水肿及降低血管通透性.

    作者:李荣刚;刘兴炎;陈克明;葛宝丰;程瑞萍;彭俊华;叶建军;熊发明;梁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痛(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QB1*0502的频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QB1*0201是广东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DQB1*0502则是保护基因.

    作者:宫雅南;刘元力;胡朝晖;熊玉冰;黄伟文;刘冬年;李万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名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38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对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伴腹水组患者腹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8.328±1.012)%、(8.317±1.0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27±0.854)%和恶性肿瘤组(7.182±1.5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腹腔积液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升高,可促进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的免疫.

    作者:严波;燕善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GF β1-509C/T基因片段,Eco81I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并经测序证实.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F β1-509 C/C、C/T、T/T表型频率分别为0.180 0、0.430 0、0.390 0,对照组分别为0.150 0、0.440 0、0.4100;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GF β1-509C、TGF β1-509T基因频率分别为0.395 0、0.605 0,对照组分别为03700、0.630 0,TGFβ1-509C/T各种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F 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关联.

    作者:车坤兰;何凤仪;江梅珍;谭淑娴;曾改鸿;陈盛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每年冬季6周兰索拉唑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每年冬季服兰索拉唑6周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疗效.方法:60例溃疡病患者均予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天1次;阿莫西林750 mg,克拉霉素500 mg,各每天2次,疗程均为7 d.之后仅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天1次,连服5周.将溃疡症状缓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停药;治疗组每年11月开始连服兰索拉唑6周,连续2年,满2年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年6周兰索拉唑治疗,是预防溃疡病复发的好方法.

    作者:黎清成;谭祖稳;梁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AdVance尿道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

    患者男,80岁.因1年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咳嗽、行走时不自觉漏尿,每日用大尿垫4~5块,于2009年4月9日人院.体查:一般情况可,咳嗽诱发试验阳性,肛门指诊前列腺大小约4 cm × 5 cm,肛门周围感觉正常,肛门括约肌松弛.1 h尿垫实验漏尿重度22 g,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感觉顺应性正常,未见逼尿肌不稳定,大膀胱容量350 mL,大尿流率44 mL/s,结合影像学提示TURP术后改变,膀胱颈开放状态,咳嗽实验时,腹压漏点压83 cmH2O时造影剂少量漏出.

    作者:肖远松;胡卫列;吕军;何恢绪;胡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术中结肠灌洗对患者行左半结肠切除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肿瘤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术中结肠灌洗并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的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因左侧结肠(包括上段直肠)肿瘤而致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入院的36例患者,按照表格随机法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并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对照组采用左半结肠切除+结肠造瘘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住院时间,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1、3、5 d所有患者的体温、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内毒素,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无吻合口瘘及出血等并发症,仅1例发生创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13.8±1.3)d,对照组1例发生瘘口回缩而再次手术,3例发生创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14.6±2.4)d,已有7例患者在第一次术后的3~12个月内行结肠回纳术;术后治疗组WBC、PCT、CRP及内毒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结肠灌洗并左半结肠切除+结肠一期吻合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血中WBC、CRP、PCT、内毒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广正;郭德超;张海峰;周瑞耀;戴华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宽大下垂型鼻翼畸形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着,形成鼻孔内改良皮瓣使鼻孔内外侧皮肤与鼻槛皮肤无张力对合.结果:32例患者术后切口隐蔽.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切口瘢痕增生,鼻翼肥大鼻翼下垂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鼻孔外形改善明显,与鼻梁鼻小柱比率协调,鼻孔对称,形态呈梨形,瘢痕反应轻微,结果使医患双方均较满意.对于鼻梁低平,鼻尖形态不佳者,还可同时行隆鼻手术,取得整体改善的效果,患者满意.结论: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鼻翼宽大下垂畸形,于鼻槛内切除部分鼻前庭皮肤,鼻基底附着肌肉的处理,术后鼻外形改善明显,鼻翼宽度适中,鼻翼缘厚度形态美观,瘢痕反应轻微,适用于宽大下垂鼻翼的整形.

    作者:刘尊敏;张余光;钱云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