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步军;全显跃;梁文;叶穗晖

关键词: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氩氦刀
摘要: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36例肺癌及肺转移瘤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肺癌27例、肺转移瘤9例,共42个病灶,单发病灶28例,多发病灶8例.氩氦刀共治疗39次,平均每次治疗1.08个病灶.术中冷冻覆盖范围≥瘤体70%的瘤灶数为38个,总有效率90.5%.冷冻区CT值为负值,术后即时CT扫描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2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6.2%.氩氦刀冷冻治疗1个月复查CT,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1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3.8%,瘤灶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按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总有效率92.9%.3例瘤灶体积反而增大,且见新病灶出现.结论:研究肺部肿瘤氩氦刀靶向治疗后CT影像学表现对其疗效的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dVance尿道球部悬吊术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

    患者男,80岁.因1年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咳嗽、行走时不自觉漏尿,每日用大尿垫4~5块,于2009年4月9日人院.体查:一般情况可,咳嗽诱发试验阳性,肛门指诊前列腺大小约4 cm × 5 cm,肛门周围感觉正常,肛门括约肌松弛.1 h尿垫实验漏尿重度22 g,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感觉顺应性正常,未见逼尿肌不稳定,大膀胱容量350 mL,大尿流率44 mL/s,结合影像学提示TURP术后改变,膀胱颈开放状态,咳嗽实验时,腹压漏点压83 cmH2O时造影剂少量漏出.

    作者:肖远松;胡卫列;吕军;何恢绪;胡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应力性骨折9例影像学误诊分析及MR诊断价值

    应力性骨折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发病部位多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易诊误为骨肿瘤、慢性骨髓炎,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现收集我院和外院影像学误诊的9例病人,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仁国;李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肌微循环灌注的研究进展

    心肌微循环是指心脏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心肌微循环障碍会影响微循环灌注,引起相应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目前,对于心肌微循环水平的血流灌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地了解心肌微循环灌注可以为临床检测以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苏波;李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鼻咽癌细胞系候选癌基因的筛选

    目的:利用SNP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筛选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中的候选癌基因.方法:SNP芯片检测DNA拷贝数,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个鼻咽癌细胞系与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基因表达水平,Ensembl database将SNP数据、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DNA拷贝数改变数据整合,筛选候选癌基因,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功能.结果:筛选出候选癌基因102个,包含许多功能群,参与各种信号通路.结论:为癌基因的筛选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筛选鼻咽癌细胞系中候选癌基因,对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认识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樊英;李佳;黄仲曦;姚开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62例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8年5年间162例行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止血率100%,手术病死率0.6%,急诊手术死亡1例,择期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门静脉压力术前(39.07±4.47)cmH2O,术后(31.69±3.88)cmH2O.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25.4%,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33.5%,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3.1%,术后无肝性脑病发生.术后肝功能Child分级明显好转.术后再出血3.27%,累计病死率2.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96%、96%.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术中做到精细断流结合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和序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蒋力;张珂;穆毅;黄容海;鲁岩;毛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UTI)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机制.方法:制备犬AHNP模型,随机分组.A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生理盐水(NS),B组外周静脉注入UTI+NS,C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UTI+NS.在不同时间段抽血,测血中淀粉酶、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测胰腺组织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3组模型建立后血清淀粉酶、MDA水平明显上升.B组、C组与同时间点A组相比,淀粉酶、MDA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以C组下降明显.3组模型建立后血中TNF-α、IL-6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与同时间点A组相比,B组只在部分时间段下降,而C组在各时间段均下降.B、C组胰腺组织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以C组下调明显.结论:区域动脉灌注UTI治疗犬AHNP的机制可能有:(1)使UTI早期在胰腺组织中就达到较高的浓度,且维持时间更长;(2)抑制胰酶的分泌;(3)清除氧自由基;(4)下调胰腺组织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降低血中TNF-α和IL-6蛋白的水平,阻断促炎因子的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

    作者:朱椰凡;张启瑜;周蒙滔;刘存丽;刘纳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选择性刺激犬窦房结及房室结脂肪垫的实验研究

    目的:心脏脂肪垫(CFP)含有支配窦房结(SAN)及房室结(AVN)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节.本文通过选择性刺激SAN及AVN CFP,观察其对SAN功能及房颤(AF)时房室传导的影响,以明确SAN及AVN CFP的神经功能分布特点.方法:取犬33只,经开胸直接刺激SAN及AVN CFP.刺激能量由0mA逐级增高直至AF诱发(频率20 Hz,脉宽0.2 ms).分别测量不同能量状态下窦性周期长度(SCL)及AF诱发阈值.AF诱发后,继续逐级增加刺激电流直至大值10.0 mA.记录诱发AF的连续10个RR间期,取其平均值.结果:75.8%犬SAN CFP刺激延长SCL>50%,无一只犬AVN CFP刺激延长SCL>10%.100%犬在SAN和AVN CFP刺激下诱发AF,阈值分别为(4.0±1.3)mA及(4.5±1.5)mA.直接SAN及AVN CFP刺激均延长AF的RR间期.结论:直接SAN及AVN CFP刺激均增加AF诱发的易感性,并延长AF时的房室传导时间.同时SAN CFP刺激还具有调节SAN的功能.

    作者:曾红;杨平;贺玉泉;柳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

    目的:评价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舒适性.方法:将患者分为无痛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和普通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等生命征的变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反应,术后询问患者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满意度.结果:无痛组与普通组检查中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查前、后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与普通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适反应程度和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痛组的不适反应程度轻,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优于普通组.两组患者再次接受检查的意愿和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痛组再次接受检查的意愿和费用均明显高于普通组.结论:在专职麻醉医师监测下,运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进行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能够起到较好的镇静效果和保持生命征的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性好的方法.但费用高.

    作者:何朝文;刘立义;陈桂言;耿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36例肺癌及肺转移瘤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肺癌27例、肺转移瘤9例,共42个病灶,单发病灶28例,多发病灶8例.氩氦刀共治疗39次,平均每次治疗1.08个病灶.术中冷冻覆盖范围≥瘤体70%的瘤灶数为38个,总有效率90.5%.冷冻区CT值为负值,术后即时CT扫描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2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6.2%.氩氦刀冷冻治疗1个月复查CT,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1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3.8%,瘤灶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按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总有效率92.9%.3例瘤灶体积反而增大,且见新病灶出现.结论:研究肺部肿瘤氩氦刀靶向治疗后CT影像学表现对其疗效的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步军;全显跃;梁文;叶穗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替米沙坦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替米沙坦调节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替米沙坦组、GW9662组、替米沙坦+GW9662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1ot方法检测各组3T3-L1脂肪细胞的脂联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GW9662干预后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替米沙坦组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替米沙坦+GW9662组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增高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ARγ活性在替米沙坦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程度的作用.

    作者:于杨;杜优优;陈曼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后牙残根残冠修复方法探讨

    目的:从临床角度观察铸造金属整体桩核和插销式分体桩核冠修复多根管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方法:收集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及下颌第一磨牙各20颗,且都经过根管治疗,将各均一半分为A、B两组,A组铸造金属桩核修复,B组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5年回访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中前磨牙修复的失败率较低,磨牙修复的失败率较高;B组前磨牙及磨牙修复的成功率较A组高.结论:从临床角度来看根冠治疗后磨牙佳修复方法是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而前磨牙两种修复方法皆可.

    作者:郑蔚珏;廖军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药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多采取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随着放疗技术提高,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逐年提高,联合化疗可达70%,但Ⅳ期则不到30%,放射抗拒和化疗耐药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1].我国有利用中药治疗鼻咽癌的传统,欧美也将其作为补充替代医学进行研究,近年来大量科研成果表明:中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鼻咽癌比单纯使用现代医学治疗具有优越性,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简单介绍近5年来中药治疗鼻咽癌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

    作者:景艳;唐安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骨癌痛大鼠脑脊液谷氨酸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研究骨癌痛模型大鼠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D-Hank's组;Ⅲ为热灭活细胞组: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射热灭活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0μL;Ⅳ为骨癌痛模型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后,抽取大鼠脑脊液,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脑脊液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结果:Ⅳ组机械性痛觉缩爪阈值和热辐射痛觉缩爪阈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19.41±0.64)μg/m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和Ⅲ组之间大鼠脑脊液谷氨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含量与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

    作者:陈莎莎;刘希江;许爱军;曹菲;田玉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1-8]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之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诱导出一个长期缓解期,长者可以长达5年的时间而不需用药,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芳;胡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MLC模拟移动条技术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MLC模拟移动条技术放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放化治疗(防化组,19例)和单纯化疗(化疗组,21例)效果.比较两种治疗的近期缓解率、远期生存率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放化组患者缓解率(78.9%)显著高于化疗组(38.1%);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16%、36.84%、10.53%,高于化疗组的33.33%、14.29%、4.76%,其中1、2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放化组(21.1%)较化疗组(9.5%)更易引起肝功能异常,两组患者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近.结论:对直肠癌术后肝脏转移患者,行积极的放化治疗较单纯化疗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但应留意其引起的肝脏损伤.

    作者:宋亚颀;王万伟;陶光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是一种少见的临床亚型,2004年WHO将其命名为一种独立的肾癌类型.病理学定义为完全由囊腔构成的肿瘤,囊腔间隔内有小灶状透明细胞,与Ⅰ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不能区别.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中癌细胞数量很少,诊断困难,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囊腔间隔内的透明细胞上皮性标记物CK、EMA阳性,而组织细胞标记物CD68阴性,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陆宁;温晓伟;张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换喉罩后在围拔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气管内全麻患者更换喉罩后在围拔喉罩期与围拔气管导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Ⅱ级术前伴有高血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分为A、B二组,A组为气管插管组,B组为准备关腹时更换喉罩组.记录准备关腹/准备关腹更换喉罩时(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前5 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并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观察拔气管导管或拔喉罩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拔管前5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A组心率、血压、RPP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躁动、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准备关腹时更换喉罩,在围拔喉罩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轻微.

    作者:刘玉妍;刘琴湘;邵兵;张耀之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药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亚健康失眠转归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和认知行为干预(CBT)对亚健康失眠的短期疗效及中长期转归的影响.方法:亚健康失眠者62例,知情同意后分为中药组、CBT组和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时间4周.疗效观察:主要指标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次要指标为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时点为基线期、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5个月.结果:短期疗效:干预结束时,中药组及CBT组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中长期转归:随访期3组PSQI均明显下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3组焦虑均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和CBT组抑郁均改善(P<0.05),对照组抑郁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和CBT短期干预亚健康失眠均有效,对其中长期转归无明显优势,亚健康预后较好,多数可以改善.

    作者:李伟;李长瑾;叶人;宋秀华;徐雅丽;何金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痛(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QB1*0502的频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QB1*0201是广东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DQB1*0502则是保护基因.

    作者:宫雅南;刘元力;胡朝晖;熊玉冰;黄伟文;刘冬年;李万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探讨血清含量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7例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组)、52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局部感染组)和30例非感染新生儿(非感染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PCT和hs-CRP的含量.结果:败血症组患儿的hs-CRP和PCT血清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患儿以及非感染组患儿(P<0.05),局部感染组患儿的PCT血清水平也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儿(P<0.05).分别以PCT≥2 ng/mL和hs-CRP≥10 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2%、60.02%和62.16%、50.07%,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是95.62%和71.20%.败血症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PCT值与新生儿败血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亚群;胡祥华;梁亚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