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丽;赵树进;邱健;洪长江;肖飞;贺宝霞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入院时、治疗21 d分别测定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21 d两组血肿体积及C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李国艳;徐忠祥;于娜;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后胸腔残余积液两种不同方法引流的选择时机.方法:胸科手术后的患者,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复查胸片提示有积液,B超提示积液量大于2.5 cm的患者,采用随机入组的方法,选择胸穿或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以下简称细管引流),直至胸片提示无明显积液或B超提示积液量少于2.5 cm,记录穿刺次数,并发症,处理积液所需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胸穿或细管引流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均较少,两种方法在住院时间方面,胸引组短于胸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积液量大于等于4.5 cm的术后患者,细管引流所需住院时间较胸穿组明显缩短,而积液量少于4.5 cm时,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胸科手术后残余积液,胸穿或细管引流均安全有效,积液量大于或等于4.5 cm的患者适合细管引流,小于4.5 cm的患者适合胸穿.
作者:金成华;沈韦羽;赵晓东;田辉;毛争春;潘海彬;柳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夫妻1:患者甲,男,53岁,出生于广东省,无家族性肿瘤病史,2007年6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声嘶,并发现左侧颌下包块,至广东省中医院行鼻咽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示(病理号0707275):未分化型非角化癌,分期为T1N0M0 Ⅰ期,2007年7月10日至2007年8月31日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疗效评价:CR.
作者:钟毓;黎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和认知行为干预(CBT)对亚健康失眠的短期疗效及中长期转归的影响.方法:亚健康失眠者62例,知情同意后分为中药组、CBT组和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时间4周.疗效观察:主要指标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次要指标为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时点为基线期、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5个月.结果:短期疗效:干预结束时,中药组及CBT组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中长期转归:随访期3组PSQI均明显下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3组焦虑均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和CBT组抑郁均改善(P<0.05),对照组抑郁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和CBT短期干预亚健康失眠均有效,对其中长期转归无明显优势,亚健康预后较好,多数可以改善.
作者:李伟;李长瑾;叶人;宋秀华;徐雅丽;何金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门诊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高于对照组7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激光联合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具有快速消炎、镇痛、松解粘连、恢复功能快的特点,比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效显著.
作者:石金凤;王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内皮微粒(EMPs)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2例分为替罗非班组(n=26)和硝酸甘油组(n=26),以32例未发生无复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PC I前、PCI后即刻和PCI后48 h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浆EMPs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结果:发生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EMPs和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48 h,替罗非班组EMPs和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Ps和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654,P=0.004).结论: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PCI后无复流患者EMPs和sICAM-1水平,改善无复流.EMPs对反映PCI后无复流患者冠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永光;文宏;曾书燚;钟继明;苏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及减少肿瘤转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活血化瘀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常选用活血化瘀药,近年来探索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作者:孙艳;李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p38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单用AngⅡ刺激或p38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后,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cine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免疫印迹法测定p38及ANP表达,免疫沉淀法测定p38活性.结果:p38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降低AngⅡ组p38表达及活性,下调心肌肥大相关指标.结论:p38通路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靶向p38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是基因治疗心肌肥大的新靶点.
作者:陈远园;张如福;王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患者男,80岁.因1年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咳嗽、行走时不自觉漏尿,每日用大尿垫4~5块,于2009年4月9日人院.体查:一般情况可,咳嗽诱发试验阳性,肛门指诊前列腺大小约4 cm × 5 cm,肛门周围感觉正常,肛门括约肌松弛.1 h尿垫实验漏尿重度22 g,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感觉顺应性正常,未见逼尿肌不稳定,大膀胱容量350 mL,大尿流率44 mL/s,结合影像学提示TURP术后改变,膀胱颈开放状态,咳嗽实验时,腹压漏点压83 cmH2O时造影剂少量漏出.
作者:肖远松;胡卫列;吕军;何恢绪;胡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对比3种组织胶注射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型(GEV1)的疗效.方法:组A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组B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和大弯侧;组C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大弯侧.注射组织胶后,观察1~10 min,4周内复查胃镜.结果:3组患者组织胶注射后,曲张静脉均实变.复查时,曲张静脉完全阻塞率组A为100%,组B为100%,组C为61.9%.组A和组B治疗效果相当,高于组C(P<0.05).结论:在胃底近贲门小弯侧注射组织胶治疗GEV1更加完美.
作者:李坪;毛羽;穆毅;李常青;王捷;李娜;刘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心肌微循环是指心脏微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心肌微循环障碍会影响微循环灌注,引起相应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目前,对于心肌微循环水平的血流灌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地了解心肌微循环灌注可以为临床检测以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苏波;李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痛(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QB1*0502的频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QB1*0201是广东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DQB1*0502则是保护基因.
作者:宫雅南;刘元力;胡朝晖;熊玉冰;黄伟文;刘冬年;李万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方法:对照组和疾病组分别检测Lp(a)和Hcy.如(a)用乳胶比浊法,Hcy用循环酶法测定.结果:疾病组Lp(a)和Hcy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Lp(a)和Hcy水平上升,提示二者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国产Firebird支架治疗,根据冠脉造影分为长病变组(47例)和对照组(12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成功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狭窄等.结果:两组支架置入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支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病变组支架数/例及支架长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国产Firebird支架选择性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成功率高,安全可靠,近、中期疗效与普通病变相似,远期疗效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阳维德;郑萍;罗秀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2006年间374例连续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ARF,分为肾衰组(104例)和无肾衰组(270例).以围术期常用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共计46项作为危险因素的分析对象,先对这些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术后ARF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年龄、体重、术前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压积及总胆红素、MELD评分、MELD分级、术中多巴胺用量、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血浆输入量及尿量、术后3 d内的红细胞输入量及血浆输入量.对上述14项指标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术后肾衰有密切关系的变量是年龄(P=0.001)、术前PLT计数(P=0.006)、术中失血量(P<0.001)、MELD分级(P=0.033).结论:改善肝移植患者的术前状况是预防术后早期ARF的关键,其中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术中失血量、MELD评分分级是肝移植术后早期ARF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璐;张辉;牛丽君;叶健鸿;黄文起;林世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n=30)和氟西汀组(n=30),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8周.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氟伏沙明组和氟西汀组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伏沙明组治疗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HAMD得分显著低于氟西汀组;氟伏沙明组HAMD中焦虑因子得分在第1周末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氟伏沙明组恶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前者起效更快,对焦虑症状的疗效更好,且副作用少.
作者:梁胜林;曹世林;谢渭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PD皮肤试验在结核病人群中的反应水平及观察的佳时机,改善该试验的诊断时效.方法:比较观察结核病与非结核病患者PPD皮试试验在不同观察时间的反应水平,采用连续重复测量资料的多元方差分析方法,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结核病组PPD试验结果的总体水平高于非结核病组,结核病组与非结核病组在48 h与72 h的反应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PD皮肤试验反应是和结核分枝杆茵感染相关联的免疫过敏现象;皮试后48 h与72 h判定结果总体水平无差异.
作者:周梦雯;谭守勇;温文沛;童志雯;孔少颜;梁国添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喂养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孕产妇认同.但部分乳头内陷的孕产妇对成功实施母乳喂养心存疑虑.我科自制了负压乳头内陷纠正器应用于乳头内陷的孕产妇,帮助她们树立信心,也解决了新生儿因吸吮时含接姿势欠佳而导致的喂养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和三羟基氨基甲烷(THAM)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144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损伤组、碳酸氢钠组和THAM组,各组经尾静脉泵注不同药物后随机抽取6只小鼠,行血气分析及肺组织学检查.其余120只小鼠观察72 h病死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损伤组pH和PO2明显下降(P<0.05);碳酸氢钠组、THAM组与肺损伤组相比pH和PO2明显升高(P<0.05).与肺损伤组相比,THAM组72h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肺损伤组与碳酸氢钠组、THAM组肺内白细胞浸润和肺水肿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THAM治疗急性肺损伤小鼠可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张曌;贾立明;张诗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本组15例在外院误诊的成人IM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误诊的成人IM病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0.5±12.4)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73.3%有咽峡炎,86.6%有颈淋巴结肿大,40%有皮疹,80%有肝和(或)脾肿大.虽然15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10%,但白细胞数≥10×109L仅9例(60%),血嗜异性凝集试验仅20%阳性,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仅26.6%.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发生率与儿童IM相似.但白细胞升高比例、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儿童.结论:成人IM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表现不典型,易误诊.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