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李琦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1-8]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之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诱导出一个长期缓解期,长者可以长达5年的时间而不需用药,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芳;胡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对比3种组织胶注射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型(GEV1)的疗效.方法:组A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组B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和大弯侧;组C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大弯侧.注射组织胶后,观察1~10 min,4周内复查胃镜.结果:3组患者组织胶注射后,曲张静脉均实变.复查时,曲张静脉完全阻塞率组A为100%,组B为100%,组C为61.9%.组A和组B治疗效果相当,高于组C(P<0.05).结论:在胃底近贲门小弯侧注射组织胶治疗GEV1更加完美.
作者:李坪;毛羽;穆毅;李常青;王捷;李娜;刘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每年冬季服兰索拉唑6周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疗效.方法:60例溃疡病患者均予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天1次;阿莫西林750 mg,克拉霉素500 mg,各每天2次,疗程均为7 d.之后仅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天1次,连服5周.将溃疡症状缓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停药;治疗组每年11月开始连服兰索拉唑6周,连续2年,满2年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2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年6周兰索拉唑治疗,是预防溃疡病复发的好方法.
作者:黎清成;谭祖稳;梁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经肠镜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考TNM分期方法进行MS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分析比较其敏感性等指标.结果:正常直肠壁的CT值为30~50Hu,直肠壁分层显示不明显,原发癌灶显示良好,其CT值较正常直肠壁低,T分期总敏感性为66.56%,T3、T4敏感性大于T1、T2,达90%以上,假阴性率小于10%;淋巴结的CT值为15~30 Hu,增强后可提高10~20 Hu,N分期的总敏感率为86.7%,对紧靠癌肿旁的淋巴结、非连续性转移、直肠系膜中的小结节敏感性低;对肝脏、阴道壁、膀胱壁、卵巢中的转移灶较敏感,对小肠、结肠及其系膜上、腹壁上的小转移灶敏感性低.结论:MSCT对T3、T4期癌原发灶显示良好,这正符合新辅助性化疗术前分期的要求,是非常实用的检查方法,应作为直肠癌术前影像学分期的常规评估手段;通过对淋巴结的大小、密度、形态及增强情况可大致判定其转移性;但对于小肠、结肠及其系膜中、腹壁上的微小转移敏感性低,分辨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困难,尚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定.
作者:朱荣涛;毛盛勋;杨刚;朱培谦;左敏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多采取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随着放疗技术提高,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逐年提高,联合化疗可达70%,但Ⅳ期则不到30%,放射抗拒和化疗耐药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1].我国有利用中药治疗鼻咽癌的传统,欧美也将其作为补充替代医学进行研究,近年来大量科研成果表明:中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鼻咽癌比单纯使用现代医学治疗具有优越性,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简单介绍近5年来中药治疗鼻咽癌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
作者:景艳;唐安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2006年间374例连续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ARF,分为肾衰组(104例)和无肾衰组(270例).以围术期常用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共计46项作为危险因素的分析对象,先对这些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术后ARF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年龄、体重、术前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压积及总胆红素、MELD评分、MELD分级、术中多巴胺用量、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血浆输入量及尿量、术后3 d内的红细胞输入量及血浆输入量.对上述14项指标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术后肾衰有密切关系的变量是年龄(P=0.001)、术前PLT计数(P=0.006)、术中失血量(P<0.001)、MELD分级(P=0.033).结论:改善肝移植患者的术前状况是预防术后早期ARF的关键,其中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术中失血量、MELD评分分级是肝移植术后早期ARF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璐;张辉;牛丽君;叶健鸿;黄文起;林世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jetPEI-RGD为转染载体的.125I-(αv)ASODN投递在体外对HepG2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125I标记整合素αv亚基的ASODN,以聚乙烯亚胺衍生物jetPEI-RGD为载体,通过受体介导的转染方式进入HepG2细胞,利用Boyden小室侵袭模型评估复合物对HepG2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并许算实验组和各对照组的抑制率.结果:jetPEI-RGD/125I-(αv)ASODN组、jetPEI-RGD/(αv)ASODN组、jetPEI-RGD组、125I-(αv)ASODN组、(αv)ASODN组和Na125I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2.60±4.11)%、(39.73±3.40)%、(30.05±5.19)%、(14.14±2.94)%、(12.79±2.68)%和(0.91±2.91)%,相对于其他各实验对照组,jetPEI-RGD/125I-(αv)ASODN组减低了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结论:以jetPEI-RGD为载体投递125I-(αv)ASODN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蔡海东;谯娱;袁雪宇;余飞;杨越华;袁世栋;孙明;吕中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后胸腔残余积液两种不同方法引流的选择时机.方法:胸科手术后的患者,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复查胸片提示有积液,B超提示积液量大于2.5 cm的患者,采用随机入组的方法,选择胸穿或深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以下简称细管引流),直至胸片提示无明显积液或B超提示积液量少于2.5 cm,记录穿刺次数,并发症,处理积液所需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胸穿或细管引流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均较少,两种方法在住院时间方面,胸引组短于胸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积液量大于等于4.5 cm的术后患者,细管引流所需住院时间较胸穿组明显缩短,而积液量少于4.5 cm时,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胸科手术后残余积液,胸穿或细管引流均安全有效,积液量大于或等于4.5 cm的患者适合细管引流,小于4.5 cm的患者适合胸穿.
作者:金成华;沈韦羽;赵晓东;田辉;毛争春;潘海彬;柳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培养对象,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通心络超细干粉水提物和α-硫辛酸进行干预,检测培养细胞四唑盐比色实验、细胞上清液SOD浓度和细胞SOD2mRNA表达.结果:高糖刺激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高糖组SOD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34.13±9.25)kU/Lvs(89.23±11.76)kU/L,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SOD值均较高糖组明显升高[(64.32±8.56)kU/Lvs(34.13±9.25)kU/L)],P<0.01;(51.02±12.36)kU/Lvs(34.13±9.25)kU/L,P<0.05).高糖组SOD2 mRNA/β-actin mRNA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0.37±0.024vs0.69±0.014,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该比值较高糖组明显升高(0.56±0.039,0.49±0.039vs0.37±0.024,P<0.01).结论:通心络和α-硫辛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高糖对心肌细胞的毒性.
作者:刘明;石勇铨;彭玲;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心脏脂肪垫(CFP)含有支配窦房结(SAN)及房室结(AVN)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节.本文通过选择性刺激SAN及AVN CFP,观察其对SAN功能及房颤(AF)时房室传导的影响,以明确SAN及AVN CFP的神经功能分布特点.方法:取犬33只,经开胸直接刺激SAN及AVN CFP.刺激能量由0mA逐级增高直至AF诱发(频率20 Hz,脉宽0.2 ms).分别测量不同能量状态下窦性周期长度(SCL)及AF诱发阈值.AF诱发后,继续逐级增加刺激电流直至大值10.0 mA.记录诱发AF的连续10个RR间期,取其平均值.结果:75.8%犬SAN CFP刺激延长SCL>50%,无一只犬AVN CFP刺激延长SCL>10%.100%犬在SAN和AVN CFP刺激下诱发AF,阈值分别为(4.0±1.3)mA及(4.5±1.5)mA.直接SAN及AVN CFP刺激均延长AF的RR间期.结论:直接SAN及AVN CFP刺激均增加AF诱发的易感性,并延长AF时的房室传导时间.同时SAN CFP刺激还具有调节SAN的功能.
作者:曾红;杨平;贺玉泉;柳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入院时、治疗21 d分别测定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21 d两组血肿体积及C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李国艳;徐忠祥;于娜;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20例,占40.0%,发生低钠血症的时间以术后2~7 d多见,平均5.3 d.治疗后低钠血症患者好转19例,占95.0%,无效1例,占5.0%.结论: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为常见,低钠血症常导致术后患者病情加重及复杂化,所以经口寰枢椎术后患者需要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发现血钠的异常并予以纠正,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才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古正涛;戴建强;郑国栋;吴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利用SNP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筛选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中的候选癌基因.方法:SNP芯片检测DNA拷贝数,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3个鼻咽癌细胞系与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基因表达水平,Ensembl database将SNP数据、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DNA拷贝数改变数据整合,筛选候选癌基因,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功能.结果:筛选出候选癌基因102个,包含许多功能群,参与各种信号通路.结论:为癌基因的筛选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筛选鼻咽癌细胞系中候选癌基因,对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认识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樊英;李佳;黄仲曦;姚开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名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38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对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伴腹水组患者腹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8.328±1.012)%、(8.317±1.0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27±0.854)%和恶性肿瘤组(7.182±1.5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腹腔积液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升高,可促进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的免疫.
作者:严波;燕善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喉罩全麻患者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min及手术结束前15 min各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 min及手术结束前15min各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5 mL;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法应用氟比洛芬酯;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C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于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4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P<0.05).于拔管时和拔管后,与D组比较,A、B、C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P<0.05);与B、C组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减轻喉罩全麻患者清醒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黄贤文;陈其标;黄英;高涛;莫惠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初步评价一种国产嗜肺军团茵抗原检测试剂盒.方法:采用细菌模拟标本,检测试剂盒的理论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应用嗜肺军团茵抗原检测试剂可特异性地检测出嗜肺军团茵抗原,低检出量为3×108 cfu/mL,与其他细茵抗原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嗜肺军团茵抗原检测试剂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朱家馨;陈文思;黄静;张天托;杨海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替米沙坦调节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替米沙坦组、GW9662组、替米沙坦+GW9662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1ot方法检测各组3T3-L1脂肪细胞的脂联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GW9662干预后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替米沙坦组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替米沙坦+GW9662组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增高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ARγ活性在替米沙坦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程度的作用.
作者:于杨;杜优优;陈曼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应力性骨折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发病部位多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易诊误为骨肿瘤、慢性骨髓炎,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现收集我院和外院影像学误诊的9例病人,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仁国;李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 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CCr<80 mL/(min·1.73 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了解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28例出现CCr下降,在这28例患者中,CysC水平上升的有23例,而SCr出现异常的仅有16例,X2检验分析后提示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P患者中,Cys C与SCr均和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CysC:r=-0.868,P<0.001;SCr:r=-0.604,P<0.001),而Cys C的相关系数较高.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84vs0.687).结论:Cys 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早期发现AP患者急性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AP患者的Cys C水平,对有效治疗AP和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苏松;李波;贺凯;张孟瑜;冯春红;夏先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和认知行为干预(CBT)对亚健康失眠的短期疗效及中长期转归的影响.方法:亚健康失眠者62例,知情同意后分为中药组、CBT组和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时间4周.疗效观察:主要指标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次要指标为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时点为基线期、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5个月.结果:短期疗效:干预结束时,中药组及CBT组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中长期转归:随访期3组PSQI均明显下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3组焦虑均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和CBT组抑郁均改善(P<0.05),对照组抑郁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和CBT短期干预亚健康失眠均有效,对其中长期转归无明显优势,亚健康预后较好,多数可以改善.
作者:李伟;李长瑾;叶人;宋秀华;徐雅丽;何金彩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