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李琦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1-8]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之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诱导出一个长期缓解期,长者可以长达5年的时间而不需用药,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展.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芳;胡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多采取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随着放疗技术提高,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逐年提高,联合化疗可达70%,但Ⅳ期则不到30%,放射抗拒和化疗耐药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1].我国有利用中药治疗鼻咽癌的传统,欧美也将其作为补充替代医学进行研究,近年来大量科研成果表明:中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鼻咽癌比单纯使用现代医学治疗具有优越性,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简单介绍近5年来中药治疗鼻咽癌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
作者:景艳;唐安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及减少肿瘤转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活血化瘀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常选用活血化瘀药,近年来探索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转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作者:孙艳;李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升高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方法:初诊的原发性甲减患者40例分两组,TRAb升高者20例(TRAb升高组),TRAb水平正常者20例(TRAb正常组),检测患者空腹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甘油三酯(T℃)等水平.结果:与TRAb正常组相比,TRAb升高组患者CK、CKMB、LDH、T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RAb与各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P<0.05);TRAb水平与各心肌酶谱间有直线回归关系,CK、CKMB影响TRAb水平(P<0.05),TRAb决定着LDH的变化(P<0.01).结论:TRAb升高的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升高,二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作者:张红;吕述军;高鹏霞;刘影;胡长军;陆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名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38名恶性肿瘤患者以及15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三色流式分析法对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伴腹水组患者腹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8.328±1.012)%、(8.317±1.0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027±0.854)%和恶性肿瘤组(7.182±1.5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肿瘤伴腹水患者腹腔积液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腹水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升高,可促进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的免疫.
作者:严波;燕善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20例,占40.0%,发生低钠血症的时间以术后2~7 d多见,平均5.3 d.治疗后低钠血症患者好转19例,占95.0%,无效1例,占5.0%.结论: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为常见,低钠血症常导致术后患者病情加重及复杂化,所以经口寰枢椎术后患者需要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发现血钠的异常并予以纠正,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才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古正涛;戴建强;郑国栋;吴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培养对象,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通心络超细干粉水提物和α-硫辛酸进行干预,检测培养细胞四唑盐比色实验、细胞上清液SOD浓度和细胞SOD2mRNA表达.结果:高糖刺激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高糖组SOD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34.13±9.25)kU/Lvs(89.23±11.76)kU/L,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SOD值均较高糖组明显升高[(64.32±8.56)kU/Lvs(34.13±9.25)kU/L)],P<0.01;(51.02±12.36)kU/Lvs(34.13±9.25)kU/L,P<0.05).高糖组SOD2 mRNA/β-actin mRNA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0.37±0.024vs0.69±0.014,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该比值较高糖组明显升高(0.56±0.039,0.49±0.039vs0.37±0.024,P<0.01).结论:通心络和α-硫辛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高糖对心肌细胞的毒性.
作者:刘明;石勇铨;彭玲;邹俊杰;刘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肝功能C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肝移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6例肝功能C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48个月,观察病死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及再出血率.结果:306例患者病死率为10.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73.9%,再出血率2.0%.结论: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臧运金;李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痛(T1DM)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7例T1DM患者(T1DM)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运用PCR-SBT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在HLA-DQB1位点上,T1DM组的DQB1*02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QB1*0502的频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QB1*0201是广东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DQB1*0502则是保护基因.
作者:宫雅南;刘元力;胡朝晖;熊玉冰;黄伟文;刘冬年;李万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搜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入院时、治疗21 d分别测定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21 d两组血肿体积及C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李国艳;徐忠祥;于娜;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 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CCr<80 mL/(min·1.73 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了解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28例出现CCr下降,在这28例患者中,CysC水平上升的有23例,而SCr出现异常的仅有16例,X2检验分析后提示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P患者中,Cys C与SCr均和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CysC:r=-0.868,P<0.001;SCr:r=-0.604,P<0.001),而Cys C的相关系数较高.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84vs0.687).结论:Cys 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早期发现AP患者急性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AP患者的Cys C水平,对有效治疗AP和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苏松;李波;贺凯;张孟瑜;冯春红;夏先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方法:对照组和疾病组分别检测Lp(a)和Hcy.如(a)用乳胶比浊法,Hcy用循环酶法测定.结果:疾病组Lp(a)和Hcy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Lp(a)和Hcy水平上升,提示二者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并评价该疾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43)和对照组(n=27).模型组小鼠按50mg/kg体重连续5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每周观察小鼠食量、饮水量、体重、精神活动等基本状况.每2周剪鼠尾取血,检测血糖,评价建模情况.实验第13用处死小鼠,取心脏石蜡包埋,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显示病理改变,Image-pro plus 6.0分析软件计算胶原面积占总面积比值.结果:模型组小鼠饮水量、食量分别自第2、3周开始高于对照组小鼠(均P<0.01);注射STZ后第2周体重逐渐减轻,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空腹血糖在建模第1周开始,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分布不均,肌细胞间质明显增加.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1型糖尿痛心肌病模型,该模型可行性强,稳定性好.
作者:汪心安;艾文;朱丽华;王朗;李红良;江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我国脓胸的发病率已经很低.但在经济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脓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对168例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慢性脓胸进行了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对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林锋;肖家荣;冉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尿路罕见肿瘤的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同时同侧肾及肾盂透明细胞癌、原发输尿管鳞癌、单发原发肾淋巴瘤患者各1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实施了探查性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术后至今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同侧肾及肾孟透明细胞癌、原发榆尿管鳞癌、单发原发肾淋巴瘤均属罕见病例,但有其特点,可通过病史、辅助检查等初步与常见肿瘤鉴别,从而选择恰当治疗方式.预后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林云华;姜永光;王俊生;李明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骨癌痛模型大鼠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D-Hank's组;Ⅲ为热灭活细胞组: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射热灭活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0μL;Ⅳ为骨癌痛模型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后,抽取大鼠脑脊液,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脑脊液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结果:Ⅳ组机械性痛觉缩爪阈值和热辐射痛觉缩爪阈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19.41±0.64)μg/m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和Ⅲ组之间大鼠脑脊液谷氨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含量与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
作者:陈莎莎;刘希江;许爱军;曹菲;田玉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内皮微粒(EMPs)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2例分为替罗非班组(n=26)和硝酸甘油组(n=26),以32例未发生无复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PC I前、PCI后即刻和PCI后48 h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浆EMPs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结果:发生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EMPs和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48 h,替罗非班组EMPs和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Ps和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s=0.654,P=0.004).结论: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PCI后无复流患者EMPs和sICAM-1水平,改善无复流.EMPs对反映PCI后无复流患者冠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陆永光;文宏;曾书燚;钟继明;苏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混悬液治疗Ⅱ度及以上褥疮的疗效.方法:将122例Ⅱ度及以上褥疮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加bFGF治疗,对照组用5%的聚维酮碘纱条填塞引流,红外线灯(不锈钢反射罩)照射.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9.7%vs41.7%),治疗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1.79)dvs(20±1.76)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bFGF治疗Ⅱ0度及以上褥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COS并NAFLD患者(研究组)和24例无NAFLD的肥胖PCOS患者(肥胖对照组)及24例无NAFLD的非肥胖PCOS患者(非肥胖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肝肾功能、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FNS)稳态评估法(HOMA-IR)和胰岛素抵抗(I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均为中心性肥胖,与肥胖对照组比,IR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研究组空腹血糖、FNS、HOMA-IR、甘油三酯、尿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对照组(P<0.05).ALT与FNS和HOMA-IR正相关,与总睾酮不相关.结论:NAFLD的PCOS患者以肥胖、高甘油三酯和高尿酸为特点,是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更易进展为代谢综合征,肥胖型PCOS应该常规筛查NAFLD.
作者:林芸;邢福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方法:比较分析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四个地区1988-200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 1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 172例大肠癌中珠三角4 327例、粤东1 583例、粤北782例、粤西1 480例;2006-2008年段与1988-1990年段比较,四个地区大肠癌患者的收治数均呈上升趋势,以粤北上升显著;中位发病年龄以粤东高,为61岁;四个地区的中位发病年龄均呈上升趋势,以粤东上升显著;四个地区的性别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直、结肠癌的比例以粤东高,为1.3:1;粤北和粤西黏液腺癌的比例高于珠三角和粤东;低未分化癌的比例以粤北高.Dukes A期和Dukes B期的比例以珠三角和粤东为高.结论:广东不同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提示各地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各地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陆宝钿;许岸高;余志金;张晓慧;徐永成;钟选芳;何伟锋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