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汪心安;艾文;朱丽华;王朗;李红良;江洪

关键词:糖尿病, 1型, 心肌疾病, 链脲佐菌素
摘要:目的:建立C57BL/6小鼠1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并评价该疾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43)和对照组(n=27).模型组小鼠按50mg/kg体重连续5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缓冲液.每周观察小鼠食量、饮水量、体重、精神活动等基本状况.每2周剪鼠尾取血,检测血糖,评价建模情况.实验第13用处死小鼠,取心脏石蜡包埋,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显示病理改变,Image-pro plus 6.0分析软件计算胶原面积占总面积比值.结果:模型组小鼠饮水量、食量分别自第2、3周开始高于对照组小鼠(均P<0.01);注射STZ后第2周体重逐渐减轻,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空腹血糖在建模第1周开始,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分布不均,肌细胞间质明显增加.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C57BL/6小鼠1型糖尿痛心肌病模型,该模型可行性强,稳定性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jetPEI-RGD为载体的125I-(αv)ASODN投递对人肝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jetPEI-RGD为转染载体的.125I-(αv)ASODN投递在体外对HepG2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125I标记整合素αv亚基的ASODN,以聚乙烯亚胺衍生物jetPEI-RGD为载体,通过受体介导的转染方式进入HepG2细胞,利用Boyden小室侵袭模型评估复合物对HepG2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并许算实验组和各对照组的抑制率.结果:jetPEI-RGD/125I-(αv)ASODN组、jetPEI-RGD/(αv)ASODN组、jetPEI-RGD组、125I-(αv)ASODN组、(αv)ASODN组和Na125I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2.60±4.11)%、(39.73±3.40)%、(30.05±5.19)%、(14.14±2.94)%、(12.79±2.68)%和(0.91±2.91)%,相对于其他各实验对照组,jetPEI-RGD/125I-(αv)ASODN组减低了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结论:以jetPEI-RGD为载体投递125I-(αv)ASODN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蔡海东;谯娱;袁雪宇;余飞;杨越华;袁世栋;孙明;吕中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应力性骨折9例影像学误诊分析及MR诊断价值

    应力性骨折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发病部位多在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易诊误为骨肿瘤、慢性骨髓炎,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现收集我院和外院影像学误诊的9例病人,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仁国;李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口咽前路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术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20例,占40.0%,发生低钠血症的时间以术后2~7 d多见,平均5.3 d.治疗后低钠血症患者好转19例,占95.0%,无效1例,占5.0%.结论:经口咽前路术后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为常见,低钠血症常导致术后患者病情加重及复杂化,所以经口寰枢椎术后患者需要常规监测电解质,及时发现血钠的异常并予以纠正,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才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古正涛;戴建强;郑国栋;吴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妇女双能X线骨密度及其与体质指数、睾酮和雌二醇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情况,探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共116例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年龄42~56岁,平均47岁,根据BMI进行分组:低BMI组(BMI≤18)21人,正常BMI组(BMI为18~25)79人,超BMI组(BMI≥25)16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测定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EXA)检测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区以及大转子的BMD,并检测血清E2和T水平.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检出率为19.0%(22/116),其中低BMI组(47.6%)显著高于正常BMI(13.9%)和超BMI组(6.25%),OP患者全部发生于低BMI组,检出率为28.6%.各部位的BMD与B MI成正相关(r=0.388~0.507,P=0.000).此外,BMD与E2及T水平亦成正相关性(r=0.175~0.374,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即有骨量减少情况,低BMI、低E2及低T水平可能是出现低骨量和发生OP的高危因素.

    作者:谢威;张金山;赵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改良Kugel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Kugel技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应用改良Kugel技术修补老年腹股沟疝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应用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更适合于老年腹股沟疝病例.

    作者:高小利;席云峰;寇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肺结核PPD皮肤试验结果判定及分析

    目的:探讨PPD皮肤试验在结核病人群中的反应水平及观察的佳时机,改善该试验的诊断时效.方法:比较观察结核病与非结核病患者PPD皮试试验在不同观察时间的反应水平,采用连续重复测量资料的多元方差分析方法,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结核病组PPD试验结果的总体水平高于非结核病组,结核病组与非结核病组在48 h与72 h的反应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PD皮肤试验反应是和结核分枝杆茵感染相关联的免疫过敏现象;皮试后48 h与72 h判定结果总体水平无差异.

    作者:周梦雯;谭守勇;温文沛;童志雯;孔少颜;梁国添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上尿路罕见肿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上尿路罕见肿瘤的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同时同侧肾及肾盂透明细胞癌、原发输尿管鳞癌、单发原发肾淋巴瘤患者各1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实施了探查性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术后至今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同侧肾及肾孟透明细胞癌、原发榆尿管鳞癌、单发原发肾淋巴瘤均属罕见病例,但有其特点,可通过病史、辅助检查等初步与常见肿瘤鉴别,从而选择恰当治疗方式.预后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林云华;姜永光;王俊生;李明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与病程关系的初步调查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的分布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1~85岁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545例和非高血压患者476例采用体质问卷调查,并将患高血压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对不同病程常见不适症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平和质人群较非高血压者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病理体质以痰湿质、气血虚质为主,与非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2)便秘、腰腿酸痛、口干、失眠位居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的前4位,分别占总例数的43.30%,58.90%,40.18%,50.46%;(3)平和质发生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病程在0~5年者以失眠居多,发生率为61.86%;病程在6~10年以口干者居多,发生率为61.84%;病程在11~15年以腰腿酸痛占主要,发生率76.16%;病程超过15年者以便秘居多,发生率61.29%.病程与以上症状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平和质人群随病程的增长而减少,以失眠、口干、腰腿酸痛、便秘为其常见不适症状,并随着病程的增加,依次占各病程段的主要不适症状.为以后在诊治高血压时根据患者病程改善相关不适症状、调整体质,为能否更好的调控血压提供一定的指导基础.

    作者:王超英;李迎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COS并NAFLD患者(研究组)和24例无NAFLD的肥胖PCOS患者(肥胖对照组)及24例无NAFLD的非肥胖PCOS患者(非肥胖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肝肾功能、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FNS)稳态评估法(HOMA-IR)和胰岛素抵抗(I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均为中心性肥胖,与肥胖对照组比,IR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研究组空腹血糖、FNS、HOMA-IR、甘油三酯、尿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对照组(P<0.05).ALT与FNS和HOMA-IR正相关,与总睾酮不相关.结论:NAFLD的PCOS患者以肥胖、高甘油三酯和高尿酸为特点,是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更易进展为代谢综合征,肥胖型PCOS应该常规筛查NAFLD.

    作者:林芸;邢福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内镜下3种组织胶注射治疗GEV1型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3种组织胶注射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型(GEV1)的疗效.方法:组A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组B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小弯侧和大弯侧;组C患者组织胶注射点位于胃底近贲门大弯侧.注射组织胶后,观察1~10 min,4周内复查胃镜.结果:3组患者组织胶注射后,曲张静脉均实变.复查时,曲张静脉完全阻塞率组A为100%,组B为100%,组C为61.9%.组A和组B治疗效果相当,高于组C(P<0.05).结论:在胃底近贲门小弯侧注射组织胶治疗GEV1更加完美.

    作者:李坪;毛羽;穆毅;李常青;王捷;李娜;刘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探讨血清含量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7例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组)、52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局部感染组)和30例非感染新生儿(非感染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PCT和hs-CRP的含量.结果:败血症组患儿的hs-CRP和PCT血清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患儿以及非感染组患儿(P<0.05),局部感染组患儿的PCT血清水平也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儿(P<0.05).分别以PCT≥2 ng/mL和hs-CRP≥10 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2%、60.02%和62.16%、50.07%,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是95.62%和71.20%.败血症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PCT值与新生儿败血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亚群;胡祥华;梁亚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p38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复合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

    目的:观察p38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单用AngⅡ刺激或p38反义寡核苷酸干预后,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体积、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cine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免疫印迹法测定p38及ANP表达,免疫沉淀法测定p38活性.结果:p38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降低AngⅡ组p38表达及活性,下调心肌肥大相关指标.结论:p38通路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靶向p38反义寡核苷酸可能是基因治疗心肌肥大的新靶点.

    作者:陈远园;张如福;王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后牙残根残冠修复方法探讨

    目的:从临床角度观察铸造金属整体桩核和插销式分体桩核冠修复多根管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方法:收集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管)及下颌第一磨牙各20颗,且都经过根管治疗,将各均一半分为A、B两组,A组铸造金属桩核修复,B组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5年回访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中前磨牙修复的失败率较低,磨牙修复的失败率较高;B组前磨牙及磨牙修复的成功率较A组高.结论:从临床角度来看根冠治疗后磨牙佳修复方法是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而前磨牙两种修复方法皆可.

    作者:郑蔚珏;廖军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夫妻均患鼻咽癌4例

    夫妻1:患者甲,男,53岁,出生于广东省,无家族性肿瘤病史,2007年6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声嘶,并发现左侧颌下包块,至广东省中医院行鼻咽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示(病理号0707275):未分化型非角化癌,分期为T1N0M0 Ⅰ期,2007年7月10日至2007年8月31日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疗效评价:CR.

    作者:钟毓;黎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5例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本组15例在外院误诊的成人IM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误诊的成人IM病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0.5±12.4)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73.3%有咽峡炎,86.6%有颈淋巴结肿大,40%有皮疹,80%有肝和(或)脾肿大.虽然15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10%,但白细胞数≥10×109L仅9例(60%),血嗜异性凝集试验仅20%阳性,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仅26.6%.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发生率与儿童IM相似.但白细胞升高比例、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儿童.结论:成人IM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表现不典型,易误诊.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吲哚氰绿试验联合血栓弹力图补充Child-Pugh分级在评估门脉高压手术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吲哚氰绿试验(ICG measurement)和血栓弹力图(TEG)补充Child-Pugh分级所形成的新的肝储备评分系统(Ditan 分级)在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9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联合断流术病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以Child-Pugh与Ditan评分系统评估肝储备功能,了解两种方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结果:Child-Pugh分级法和Ditan分级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分别为57.89%和89.29%(P<0.05);Child-Pugh分级法和Ditan分级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分别为68.66%和86.21%(P<0.05).结论:Ditan分级系统较Child-Pugh评分能够更全面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

    作者:张珂;蒋力;穆毅;黄容海;赫嵘;毛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肢体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初期治疗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SD)对猪肢体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初期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枪弹伤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地区健康成年长白约克品种猪8只,用95式步枪射击致双后肢贯通伤,距离25 m.致伤后将两双后肢自体左右配对,分成VSD组和对照组.两组致伤6 h行弹道清创消毒.分别在致伤后不同时间作细菌学计数,行病理学检查,5、72 h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后细茵学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VSD组较对照组肉芽组织丰富,且炎细胞浸润、肌组织溶解变性及弹道表面茵落不明显.72 h超声检查VSD组较对照组弹道及周边红蓝血流信号丰富,并见断裂肌束逐渐恢复.结论:VSD可降低枪弹软组织贯通伤细菌数量延缓感染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局部血流量、减少创周组织水肿及降低血管通透性.

    作者:李荣刚;刘兴炎;陈克明;葛宝丰;程瑞萍;彭俊华;叶建军;熊发明;梁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UTI)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机制.方法:制备犬AHNP模型,随机分组.A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生理盐水(NS),B组外周静脉注入UTI+NS,C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UTI+NS.在不同时间段抽血,测血中淀粉酶、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测胰腺组织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3组模型建立后血清淀粉酶、MDA水平明显上升.B组、C组与同时间点A组相比,淀粉酶、MDA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以C组下降明显.3组模型建立后血中TNF-α、IL-6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与同时间点A组相比,B组只在部分时间段下降,而C组在各时间段均下降.B、C组胰腺组织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以C组下调明显.结论:区域动脉灌注UTI治疗犬AHNP的机制可能有:(1)使UTI早期在胰腺组织中就达到较高的浓度,且维持时间更长;(2)抑制胰酶的分泌;(3)清除氧自由基;(4)下调胰腺组织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降低血中TNF-α和IL-6蛋白的水平,阻断促炎因子的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

    作者:朱椰凡;张启瑜;周蒙滔;刘存丽;刘纳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记录筛查出的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数据,包括可能的危险因素和眼部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83例早产儿中,有42例发生了ROP,发生率23%.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性别间ROP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组间RO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孕周组间RO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0性(P<0.05).经卡方检验显示氧疗、呼吸暂停、肺炎与ROP有显著的关系(P<0.05).结论:ROP的发生率较高,出生体重、孕周、氧疗、呼吸暂停、肺炎和ROP有显著关系.

    作者:杨小红;郭瑞;尹东明;张艳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宽大下垂型鼻翼畸形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着,形成鼻孔内改良皮瓣使鼻孔内外侧皮肤与鼻槛皮肤无张力对合.结果:32例患者术后切口隐蔽.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切口瘢痕增生,鼻翼肥大鼻翼下垂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鼻孔外形改善明显,与鼻梁鼻小柱比率协调,鼻孔对称,形态呈梨形,瘢痕反应轻微,结果使医患双方均较满意.对于鼻梁低平,鼻尖形态不佳者,还可同时行隆鼻手术,取得整体改善的效果,患者满意.结论: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鼻翼宽大下垂畸形,于鼻槛内切除部分鼻前庭皮肤,鼻基底附着肌肉的处理,术后鼻外形改善明显,鼻翼宽度适中,鼻翼缘厚度形态美观,瘢痕反应轻微,适用于宽大下垂鼻翼的整形.

    作者:刘尊敏;张余光;钱云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