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云;唐其柱;王蕾;田青;周恒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卡介苗(BCG)分别与N-甲基亚硝基脲(MNU)交替膀胱灌注对MNU致癌作用的干预.方法:1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BCG组(A组)、MNU组(B组)、MNU+8CG(H)组(C组)、MNU+ADM组(D组)和MNU+BCG(L)组(E组),分别用以下药物,BCG 0.5 mg,MNU 2 mg,ADM 0.2 mg,BCG 0.05 mg,做膀胱内灌注.A组和B组每2周1次,其余各组BCG 0.5 mg或BCG 0.05 mg或ADM与MNU交替灌注,每种药物各5次,共10周.实验完成后1周处死大鼠进行相关指标检查.结果:A组体重高,与B组和E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B组体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组膀胱体积较小,壁薄,黏膜光滑,血管清晰,镜下见膀胱黏膜下炎细胞浸润.B组大体标本和镜下均可见癌变征象,致癌率为96.4%(27/28),C、D、E组除癌变征象外尚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B组与C组和D组之间癌变率差异有显著性,C组与E、D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不同剂量的BCG和ADM对MNU的致癌过程均有干预,高浓度BCG抗癌作用强,其次是ADM,低浓度BCG效果稍差.
作者:李志强;黄后宝;姜书传;董昌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心脏压力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或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后者也是导致临床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资料都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licy)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
作者:郝健;甄怀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膀胱镜置入双J管治疗肾积水合并急性肾孟肾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膀胱镜置入双J管治疗的30例肾积水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于置管后体温在1-4 d内恢复正常.血白细胞计数在3-6 d内恢复正常,尿白细胞数在8-14 d降至正常.在梗阻病因解除后,内置双J管在4-6周内拔除.结论:双J管置入治疗肾积水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安全、有效,并可为进一步处理梗阻病因创造条件.
作者:蒋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 mol/L)、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 μmol/L)、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 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结果:(1)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Ang-Ⅱ+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3)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对Ang-Ⅱ所致的[Ca2+]i增加具有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韩磊;李鸣皋;叶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术中利用一次性皮肤伸展技术缝合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一次性皮肤伸展技术缝合修复19例四肢创伤等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21~68岁,平均37.8岁.软组织缺损原因,创伤11例,褥疮5例,肿瘤切除3例.皮肤缺损范围10.0 cm×5.0 cm~12.0 cm×10.0 cm.结果:19例患者术中经一次性皮肤伸展后可直接缝合创面两侧皮肤而完全修复创面.术后15~21 d拆线.17例创口Ⅰ期愈合,1例拆线过早,有两针裂开,1例局部创口皮缘坏死,该2例经换药2周后愈合.结论:术中利用一次性皮肤伸展技术缝合修复创面是治疗因张力较大而无法直接缝合的四肢皮肤创面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何登伟;朱烨;俞伟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观察及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和8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心缩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作用,且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苟怀宇;陈艳秋;黄晶;邓昌明;刘地川;江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预测人卵巢癌相关抗原OVA66的B细胞表位.方法:B细胞表位预测,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极性)预测为基础,结合ABCpred预测结果,并经二级结构预测筛选等综合分析.结果:OVA66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209-216,266-275,294-301,362-368和391-396氨基酸残基的区域内或附近.结论:该结果对应用合成肽抗原进行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争春;王颖;王树军;张惠珍;荣婷婷;王庆飞;谢国化;葛海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以探讨CSEA的合适间隙.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均行CSEA麻醉,A组采用L3/4间隙,B组采用L2/3间隙.两组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 mL)1.8mL.0.2 mL/s注入.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后15 min,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期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 min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15 min脊麻平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CSEA采用L3/4间隙,在剖宫术中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响林;胡伟良;原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全世界约有2.46亿糖尿病患者,预计2025年将达3.84亿.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出现慢性并发症的人数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上升,给患者及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与遗传易感、糖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紊乱、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等密切相关,但精确机制尚未阐明.新近国内外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可能介导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HIF-1α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作一相关综述.
作者:郑全林;徐向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2002年来,我们采用肛窦切开同时切开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及单纯肛窦切开治疗肛窦炎58例.现将疗效观察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王金华;张玲;张家光;常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改良法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该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将248例血管瘤患者用90锶敷贴改良法治疗作为改良法治疗组,118例接受一次性大剂量法者为一次性大剂量治疗组,132例接受小剂量分次法者为小剂量分次治疗组,对比3组之间的疗效、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法治疗组与一次性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分次治疗组疗效相当,副作用少且方便.结论:90锶敷贴改良法在临床上治疗血管瘤取得满意的效果,深受患者及家长欢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江河;唐真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吻合血管游离足背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的方式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及辅助放疗后严重无眼球眶窝软组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行眼球摘除及眼眶放射治疗后眶窝严重畸形的患者,应用冠状切口眶截骨重建眶骨支架后,根据结膜囊缺损的大小及颞部的凹陷范围设计足背及胫前串联皮瓣,显微吻合游离皮瓣血管蒂.再造患侧结膜囊及充填颢部凹陷畸形.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经12-24个月随访,4例眼窝、颞部凹陷明显改善.结膜囊内义眼预置模固定塑形3个月后,结膜囊深度良好、义眼片佩戴后外形满意;1例眶窝丰满度仍不足,行二期义眼座植入术矫正;另1例则因结膜下穹隆过浅.行自体硬腭黏膜移植修复.足背供区,5例愈合良好,1例延期愈合.结论:游离足背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能一期用于放疗后无眼球眶窝畸形的眼窝再造和结膜囊成形,以及填充颞部软组织缺损,佩戴眼片后外观满意.
作者:周胜杰;叶信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髋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或Ⅲ级65~96岁单侧髋部手术患者45例,健侧卧位,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用25 G腰麻针于脊上韧带下方0.5cm穿刺,拔出针芯见脑脊液后,用0.5%布比卡因1~2 mL,回抽脑脊液0.5-1.0 mL,再连同局麻药一起缓慢注入,拔出腰麻针,止血贴覆盖穿刺点.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确定平面后即可手术.并与另外45例使用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比较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麻醉平面稳定,单侧麻醉成功率高,对循环影响小,麻醉效果好.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需两次翻动体位,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用药剂量不易掌握,对循环影响大.结论:老年人髋部手术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优于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
作者:王益顺;黄金平;李丽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疫源性传染病,恙螨为传播媒介.普洱市位于云南省两南部,是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亚热带地区,利于恙螨繁殖,所以恙虫病在本地区为高发病.本文对1991-2007年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恙虫病患者用氯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辅助髌外上切口联合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粘连性僵直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关节内粘连带松解治疗严重膝关节僵直患者31例,其中7例辅助髌外上切口联合松解膝关节外侧粘连、挛缩带.术后早期全程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结果:31例患者术中伸膝0~5°,屈膝均超过120°,术后步态改善,跛行消失,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与髌上外侧切口联合松解术保留了皮肤及关节囊的完整,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作者:李百川;张明;石丹;朱成明;乐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61岁,因间歇、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6个月于2003年3月5 日入院.无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无腰痛.B超显示:右肾盂3.0 cm×2.0 cm低回声肿物,右肾盂积液;CT增强扫描显示:右肾盂内实质肿物,3.0 cm×2.0 cm,平扫CT值为28~32 Hu,增强后肿物强化,CT值为86~92 Hu;IVU示:右肾及右输尿管未显影.膀胱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口喷血,逆摄显示右侧肾盂内充盈缺损改变.肾盂尿查瘤细胞未见异常.
作者:王文刚;刘贤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方法:将73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在各阶段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对照组仅实施整体护理.两组康复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和Ba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可降低致残率,使患者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永萍;罗乔英;陈春华;罗菊桃;王小燕;胡凤君;胡渝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urvivin基因检测在肺癌尤其是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评估survivin在判断肺癌化疗疗效、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4例肺癌患者及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BALF中survivin表达的情况,随访2年分析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对其中67例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其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肺癌及肺良性疾病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率分别是54.8%(46/84)和2.8%(1/36).周围型肺癌BALF中survivin表达率40.0%,明显高于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阴性肺癌患者,其化疗疗效明显优于survivin表达阳性者.肺癌患者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阴性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者.结论: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可能对肺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周围型肺癌,其价值优于BALF中细胞学检查.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提示可能化疗疗效差,2年生存率低.
作者:夏雪梅;陈余清;刘超;李殿明;黄礼年;李翠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顺德区5年的痰分枝杆菌培养、菌种分类和耐药测试结果,达到了解当地分枝杆菌耐药疫情.为结核病诊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1-2005年间因症就诊的1 027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痰分枝杆菌培养、菌种粗分类及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4种药敏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痰分枝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36.81%(378/1 027);菌种分布为结核分枝杆菌76.46%(289/378)、牛分枝杆菌9.79%(37/378)、非结核分枝杆菌13.76(52/378);总耐药率为51.06%(193/378),后2年总耐药率呈增高走势:各茵种的耐药率分别为36.24%、2.65%和12.17%.(2)各菌株总耐单药率为17.72%,后3年结核分枝杆菌耐R率呈逐年增加.(3)同时耐HR或以上(耐多药)的菌株占耐药菌株的39.38%(76/193).其中,结核、牛分枝杆菌菌株合计耐多药率达24.87%: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耐多药率达14.51%.(4)在初治患者中分离到的结核、牛分枝杆菌株只有76.1%(121/159)对HRES全敏感;在复治患者中存在再感染现象.结论:顺德区耐药肺结核形势严峻.
作者:严舒俊;李永财;谢胜华;廖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在产妇胎盘、胎膜中的分布及表达,探讨水通道蛋白1在异常羊水量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羊水量正常.30例羊水过少,21例羊水过多产妇胎盘、胎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的分布及表达.结果:水通道蛋白1在羊水过少产妇羊膜组织上的表达较羊水量正常组明显下调,在羊水过多产妇羊膜组织上的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而水通道蛋白1在3组的胎盘和绒毛膜上的分布及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水通道蛋白1在胎盘、胎膜组织表达,其在羊膜上的表达与羊水量异常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蒋珊珊;胡迎春;朱雪洁;王玉环;邹双微;朱雪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