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梅;陈余清;刘超;李殿明;黄礼年;李翠侠
目的:探讨系统动脉顺应性与颈动脉增大指数在颈动脉狭窄的改变及两项指标对颈动脉狭窄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筛选出73例颈动脉狭窄病例(狭窄率>50%)及71例无狭窄的病例,测量了全部病例的肱动脉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等指标,并计算其系统动脉顺应性与增大指数数据.结果:狭窄组系统动脉顺应性降低(0.23±0.06 vs 0.26±0.04,P<0.01),颈动脉增大指数增高[(31.75±5.19)%vs(30.015±4.42)%,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颈动脉增大指数[OR=1.547,95%CI(0.941~2.543),P<0.10]能够作为预测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子存在.而系统动脉顺应性没有证实.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有糖尿病、脑中风、收缩压的升高,而女性和平均压的升高可作为保护因子.结论:收缩压的升高是一个独立的预测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子.反映局部动脉僵硬度的颈动脉增大指数作为危险因子优于反映全身动脉僵硬度的系统动脉顺应性.
作者:李庆;薛峰;寇卫红;刘悦;郑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987年法国医生Philippe Mouret完成世界上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发展.腹腔镜技术运用于直肠恶性肿瘤的治疗,只有10余年的历史.由于手术器械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在肿瘤的根治性、手术时间以及近期疗效等方面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能较早进食和恢复活动、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下面就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相关问题做一总结.
作者:庄晓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致癌基因,首次是1997年Pei等[1]人在老鼠脑垂体肿瘤GH4细胞系.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发现的,已有报道在许多内分泌相关的肿瘤中,尤其是垂体、甲状腺、乳腺、卵巢和子宫的肿瘤,以及一些非内分泌相关的肿瘤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肿瘤,PTTG1都有高表达[2-9].PTTG1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而且有研究证实PTTG1是存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10].在此分析PTTG1的结构、PTTG1基因和蛋白的调节作用以及已知的一些生理功能.回顾目前有关PTTG1介导的肿瘤发生机制的进展,其中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侵袭性的相互影响以及PTTG1作为亚细胞治疗靶向目标的潜在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黄庆锋;卢亦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计算各组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探讨ALT、C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2.0%、38.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患病率也在升高;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ALT、Cr浓度在升高,且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中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相当普遍,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肾功能在恶化.
作者:夏邦俊;袁先琢;张祥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61岁,因间歇、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6个月于2003年3月5 日入院.无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无腰痛.B超显示:右肾盂3.0 cm×2.0 cm低回声肿物,右肾盂积液;CT增强扫描显示:右肾盂内实质肿物,3.0 cm×2.0 cm,平扫CT值为28~32 Hu,增强后肿物强化,CT值为86~92 Hu;IVU示:右肾及右输尿管未显影.膀胱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口喷血,逆摄显示右侧肾盂内充盈缺损改变.肾盂尿查瘤细胞未见异常.
作者:王文刚;刘贤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方法:将73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在各阶段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对照组仅实施整体护理.两组康复前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和Ba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可降低致残率,使患者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永萍;罗乔英;陈春华;罗菊桃;王小燕;胡凤君;胡渝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2002年来,我们采用肛窦切开同时切开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及单纯肛窦切开治疗肛窦炎58例.现将疗效观察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王金华;张玲;张家光;常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间的ACS患者118例,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治疗,于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处置入Firebird支架.记录1个月和6个月随访终点时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成形等)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118例患者急诊PCI治疗均获得成功.118支梗死相关血管的125处罪犯病变共置入140枚Firebird支架,12例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1例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6例出现心室颤动,18例出现一过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术后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因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个月随访终点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为0.8%.6个月随访终点时有28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造影随访率23.9%),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论:Firebird支架在ACS急诊PCI中应用与普通支架一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
作者:张书富;郑鹏翔;陈德;周依蒙;马瑾;张斌;吴波;华尔铨;何祚佑;王豪;王渊铭;刘欣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27岁,因突发头痛伴意识障碍1 d于2007年5月1日入院.CT提示右侧脑出血,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于2007年5月4日行血肿清除、颅瓣减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陈金梅;陈杰;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90锶敷贴改良法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该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将248例血管瘤患者用90锶敷贴改良法治疗作为改良法治疗组,118例接受一次性大剂量法者为一次性大剂量治疗组,132例接受小剂量分次法者为小剂量分次治疗组,对比3组之间的疗效、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法治疗组与一次性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分次治疗组疗效相当,副作用少且方便.结论:90锶敷贴改良法在临床上治疗血管瘤取得满意的效果,深受患者及家长欢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江河;唐真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合并有颈动脉斑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总疗程2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舒张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肱动脉内径有所扩大,颈动脉斑块缩小,血管内皮功能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小并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李桂平;彭娜;李绪娴;钟思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髋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或Ⅲ级65~96岁单侧髋部手术患者45例,健侧卧位,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用25 G腰麻针于脊上韧带下方0.5cm穿刺,拔出针芯见脑脊液后,用0.5%布比卡因1~2 mL,回抽脑脊液0.5-1.0 mL,再连同局麻药一起缓慢注入,拔出腰麻针,止血贴覆盖穿刺点.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确定平面后即可手术.并与另外45例使用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比较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麻醉平面稳定,单侧麻醉成功率高,对循环影响小,麻醉效果好.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需两次翻动体位,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用药剂量不易掌握,对循环影响大.结论:老年人髋部手术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优于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
作者:王益顺;黄金平;李丽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 mol/L)、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 μmol/L)、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 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结果:(1)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Ang-Ⅱ+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3)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对Ang-Ⅱ所致的[Ca2+]i增加具有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韩磊;李鸣皋;叶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脊柱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69例脊柱创伤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将重建后的二维及三维图像与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X线平片未见明确异常.48例的X线平片发现异常,其中发现骨折35处,可疑骨折19处.经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69例患者均被证实有骨折,共发现102处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骨折处,明确骨折线的部位、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及空间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苏英;麻增林;曹保信;贺丽英;闫玉昌;苑文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外伤、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可引起神经损伤,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不可避免地发生萎缩.而轴突再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肌肉获得神经再支配前,肌肉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萎缩.近年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及其防治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失神经后骨骼肌功能改变及调节肌肉萎缩的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杨斌;李士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28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0余年,加重3 d入院就诊.自诉近10年来受凉后就出现咳嗽、咳痰、气促,每次医生听诊均发现有哮鸣音,故诊断为哮喘继发感染,胸片无异常发现,每次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喘定扩张支气管、激素抗炎治疗后症状能缓解.入院当天肺部听诊确实有哮呜音,仍给予抗感染、平喘、抗炎治疗,症状缓解后给予查胸部CT,发现左下肺紧贴脊柱可见一多囊性肿块,肿块边缘光滑,可见有异常血管进入肿块.建议患者行血管造影,患者拒绝.给予行手术治疗,异常血管来自降主动脉.卣径1.1 cm.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分型为叶内型,表现为囊性病变,有异常血管进入病灶.
作者:韩志青;罗艳蓉;徐晓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对46例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并选择同期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史的非脑血管病就诊者24例作对照组.结果:(1)4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PSD发生率为45.7%,其中轻中度抑郁为32.6%,重度为13.0%.(2)卒中后抑郁组及无抑郁组皆较对照组hs-CRP含量增高,对照组合量处于较低水平,且抑郁组明显高于无抑郁组(P<0.01);其中轻中度抑郁组hs-CRP已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度抑郁组则明显高于无抑郁组及轻中度抑郁组(分别P<0.01,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及并发抑郁障碍关系密切,对早期预测脑卒中后是否并发PSD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侃;陈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在感染性早产孕妇不同妊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意义.方法:收集50例早产孕妇和30例足月产孕妇,早产组孕妇中分为35例早产伴有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孕妇和15例早产未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胎盘绒毛、脐带、胎膜和蜕膜等妊娠组织进行(NF-κB)p65蛋白检测,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孕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法进行IL-6含量的检测,Spearrn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比较(NF-κB) p65蛋白表达与IL-6的相关性.结果:(1)早产孕妇胎膜和蜕膜组织中(NF-κB) p65蛋白以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表达率分别为52.9%、58.8%,均高于足月产孕妇(13.3%、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产孕妇胎盘绒毛、脐带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以阴性和弱阳性为主,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与足月产孕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早产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盘绒毛和胎膜(NF-κB) p65蛋白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为23.7%和77.1%,均高于早产不伴绒毛膜羊膜炎组(0%、6.7%),差异有显著性(P<0.05).(3)(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组早产孕妇IL-6浓度中位数为14.91 pg/mL,高于(NF-κB) p65阴性组(中位数3.03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尤其是早产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妊娠组织中(NF-κB)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感染性早产的发生可能与(NF-κB)的活化有关.
作者:叶伟萍;杨祖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在产妇胎盘、胎膜中的分布及表达,探讨水通道蛋白1在异常羊水量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羊水量正常.30例羊水过少,21例羊水过多产妇胎盘、胎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的分布及表达.结果:水通道蛋白1在羊水过少产妇羊膜组织上的表达较羊水量正常组明显下调,在羊水过多产妇羊膜组织上的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而水通道蛋白1在3组的胎盘和绒毛膜上的分布及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水通道蛋白1在胎盘、胎膜组织表达,其在羊膜上的表达与羊水量异常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蒋珊珊;胡迎春;朱雪洁;王玉环;邹双微;朱雪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利用pGenesil-1质粒构建靶向sunrivin基因的2个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设计2对shRNA,GC比在40%-55%之间,进而应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剔除,保证所得shRNA序列靶向survivin基因,分别克隆至带有U6启动子的质粒pGenesil-1中,构建质粒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扩增.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后测序分析.双酶切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2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及质粒测序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结论:经鉴定设计的2条shRNA已成功连接于质粒上,可以应用于进一步RNA干扰试验.
作者:熊英;郭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