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

夏邦俊;袁先琢;张祥宝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丙氨酸转氨酶, 血肌酐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计算各组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探讨ALT、C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2.0%、38.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患病率也在升高;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ALT、Cr浓度在升高,且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中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相当普遍,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肾功能在恶化.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获得性血友病1例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5年,再发1 d于2008年8月15日入院.5年前患者因呕血、黑便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治不详).2008年2月因黑便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幽门管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治疗后出血停止.2008年4月因呕血、黑便于我院消化科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内科止血治疗效果不佳转外科行胃大切+十二指肠旷置术,术后查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46.5~55.2s,因冉次出血予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2008年5月因黑便于我院消化科住院,查APTT 42.9 s,治疗后出血停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 36.6℃,P120次/min,BP 110/70 mmHg,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阴性,HR 120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

    作者:姜志茹;王汐;刘莉;丁欣;赵雷;陈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腔二囊管在直肠肿块活检出血中的应用

    三腔二囊管历来都是用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而用在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在临床上把三腔二囊管应用在经肛门镜直肠肿块活检后出血压迫止血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峰;须新涛;耿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esat6的编码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卡介苗中,应用PCR扩增、PAGE电泳鉴定重组卡介苗.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300 bp左右的esat6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后,通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esat6基因pYUB295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导入卡介苗,重组卡介苗在抗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pYUB295-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以及培养上清液的PAGE电泳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构建正确,esat6蛋白在卡介苗中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

    作者:张灵霞;吴雪琼;董恩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利用pGenesil-1质粒构建靶向sunrivin基因的2个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设计2对shRNA,GC比在40%-55%之间,进而应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剔除,保证所得shRNA序列靶向survivin基因,分别克隆至带有U6启动子的质粒pGenesil-1中,构建质粒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扩增.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后测序分析.双酶切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2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及质粒测序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结论:经鉴定设计的2条shRNA已成功连接于质粒上,可以应用于进一步RNA干扰试验.

    作者:熊英;郭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 mol/L)、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1 μmol/L)、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使阿托伐他汀的终浓度为1 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结果:(1)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Ang-Ⅱ+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3)Ang-Ⅱ+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加,阿托伐他汀对Ang-Ⅱ所致的[Ca2+]i增加具有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韩磊;李鸣皋;叶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thmmbosis,DVT)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肺梗塞,威胁患者牛命,或造成血栓后遗症,长期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腹腔镜手术CO2气腹造成的高腹内压、酸血症等因素进一步加重了下肢静脉血液的淤滞形成血栓.现分析我院腔镜外科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王启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桥接钢板技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

    目的:观察运观察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u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普通有限接触动力和压接骨板(钢板)LC-DCP桥接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效果及特点.方法:从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33例闭合性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运用MIPPO技术,采用LC-DCP桥接钢板技术给予治疗.术后3 d开始膝、髋功能锻炼.平均切口长度为12 cm,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6个月-2年.行x线机检查及膝关节伸膝装置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良好,伸直1.4°,屈曲平均125°,骨折线完全消失.半年复查均愈合,HSS评分平均为91.8分,无骨不连,无内固定松脱及感染.结论:MIPPO技术结合长桥接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软组织损伤少,骨痂生长迅速,稳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治疗现代股骨骨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文伟;戈涛;张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联合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3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雾化吸入,对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吴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坏死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7例急性坏死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急性坏死性脑病应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正确护理,做好抽搐和昏迷的护理,及时纠正低钠血症,做好小剂量短间隔甘露醇护理及大剂量激素疗法护理,予以头部低温疗法,密切病情的观察监测,恢复期加强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4例死亡;3例存活患儿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于半年后、2岁时仍不能说话,不能走;1例睁眼昏迷;1例2岁时能说话,但不会坐和走.结论:小儿急性坏死性脑病起病急,死亡率高,早期认识,早期诊断,做好对症护理和病情观察是护理重点.

    作者:王威;陈娟弟;何时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ansglutaminase,tTG)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来自整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tTG的底物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增生性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TG的含量,免疫印迹检测增生性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TG的含量,SDS电泳DNSC荧光显色测定tTG的活力.结果:(1)免疫荧光显示,增生性瘢痕皮肤tTG的底物FN的含量较正常皮肤显著增高(P<0.01);(2)免疫组化显示,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tTG含量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多(P<0.01):(3)免疫印迹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tTC含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多(P<0.01);(4)增生性瘢痕组织tTG活性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与底物(胶原、FN)增加、tTG含量增多、活性增强、交联过度有关.

    作者:章伏生;陆树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下瘤囊-右心房内引流在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2001年1月争2008年5月,我们对25例升主动脉瘤和丰动脉夹层患者行大血管手术,术中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囊瘤-右心房内引流,手术止血顺利,术后无二次开胸止血.

    作者:程德志;何志锋;张翔;刘瑜;孙成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腹股沟疝1 562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小切口不同吻合方法对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2~6岁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共1 562例.研究3种不同切口吻合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1组,常规丝线间断缝合;2组,皮内可吸收线连续缝合:3组.康派特医用胶粘合切口.结果:2组和3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较1组明显缩短;术后诉切口疼痛比例3组较1组、2组明显减少:术后半个月,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半年后复诊,切口瘢痕增生比例2组较1组、3组明显增多.结论:医用胶粘合切口法吻合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简便的吻合切口方法.

    作者:周建峰;易军;王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改良移动式水处理在训练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急抢救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移动式水处理系统与中央水处理系统在训练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中的疗效.方法:将17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9例.采用在原有移动式水处理设备末端出水口处加装微粒子过滤器的改良移动式水处理提供透析用水.B组8例,采用中央水处理系统提供透析用水.两组患者均开始连续3次2.5、3、4 h的诱导透析,此后每隔1日透析1次,透析时间均为4.5 h.记录每住患者透析次数、肾功能、电解质.每透析两次取样透析用水,监测水质中细菌、内毒素及电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肾功、电解质及症状改善上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A组的透析次数(6.4±1.2)次,B组透析次数(6.6±0.7)次,两组透析次数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移动式水处理的反渗水内毒素(0.220±0.060)EU/mL,细菌计数(50.62±19.69)CFU/mL,电阻率(9.892±1.609)MΩ/cm;中央水处理系统的反渗水内毒素(0.209±0.057)EU/mL,细菌计数(48.81±19.04)CFU/mL,电阻率(0.901±0.622)MΩ/cm,两种水质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卒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改良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产生水质安全达标,与中央水处理系统在训练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中的疗效相似.

    作者:芮海荣;付宇;王章华;王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细菌诱导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mRNA在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适量肺炎链球茵反复经气管穿刺注射感染大鼠,制作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段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肺炎链球菌组(P<0.01).同时,肺炎链球菌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随着细菌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大鼠长期反复细菌感染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机制可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文文;赖国祥;李子龙;柯龙凤;张亚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后结膜下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抗体对兔眼滤过泡形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抗体对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家兔双眼制作小梁切除术模型.随机选取家免一眼作为抗体组,分别于手术完成当时和术后第5天予以结膜下注射CTGF抗体.另一眼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予以结膜下注射PBS.术后1、3、5、7、10、14 d分别观察滤过泡形态.结果:术后1、3、5 d两组滤过泡均弥散隆起.术后7、10和14 d对照组滤过泡逐渐扁平、局限、瘢痕形成,而抗体组滤过泡维持较好、瘢痕形成时间较晚.结论:CTGF抗体结膜下注射可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化,CTGF抗体可能成为一种提高滤过手术成功率的新药物.

    作者:王建明;惠娜;范雅稚;孙乃学;熊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

    目前全世界约有2.46亿糖尿病患者,预计2025年将达3.84亿.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出现慢性并发症的人数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上升,给患者及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与遗传易感、糖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紊乱、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等密切相关,但精确机制尚未阐明.新近国内外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可能介导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HIF-1α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研究作一相关综述.

    作者:郑全林;徐向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前健康指导、术中及术后护理对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术的影响

    目的:讨论脊枉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胸廓成型治疗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术前各项健康指导的锻炼与准备.在术中及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收治了15例先天性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前通过心理指导、术中唤醒指导、卧位的指导、牵引的指导、呼吸功能指导以及肢体训练.结果:术前各项健康指导功能锻炼的准备,为术中的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机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结论:15例患者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能积极配合术前的功能锻炼、术中术后的功能检查和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正兰;李志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游离足背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治疗放疗后严重眶窝软组织畸形

    目的:探讨以吻合血管游离足背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的方式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及辅助放疗后严重无眼球眶窝软组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行眼球摘除及眼眶放射治疗后眶窝严重畸形的患者,应用冠状切口眶截骨重建眶骨支架后,根据结膜囊缺损的大小及颞部的凹陷范围设计足背及胫前串联皮瓣,显微吻合游离皮瓣血管蒂.再造患侧结膜囊及充填颢部凹陷畸形.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经12-24个月随访,4例眼窝、颞部凹陷明显改善.结膜囊内义眼预置模固定塑形3个月后,结膜囊深度良好、义眼片佩戴后外形满意;1例眶窝丰满度仍不足,行二期义眼座植入术矫正;另1例则因结膜下穹隆过浅.行自体硬腭黏膜移植修复.足背供区,5例愈合良好,1例延期愈合.结论:游离足背皮瓣串联胫前筋膜瓣能一期用于放疗后无眼球眶窝畸形的眼窝再造和结膜囊成形,以及填充颞部软组织缺损,佩戴眼片后外观满意.

    作者:周胜杰;叶信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隔离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例

    患者女,28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0余年,加重3 d入院就诊.自诉近10年来受凉后就出现咳嗽、咳痰、气促,每次医生听诊均发现有哮鸣音,故诊断为哮喘继发感染,胸片无异常发现,每次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喘定扩张支气管、激素抗炎治疗后症状能缓解.入院当天肺部听诊确实有哮呜音,仍给予抗感染、平喘、抗炎治疗,症状缓解后给予查胸部CT,发现左下肺紧贴脊柱可见一多囊性肿块,肿块边缘光滑,可见有异常血管进入肿块.建议患者行血管造影,患者拒绝.给予行手术治疗,异常血管来自降主动脉.卣径1.1 cm.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分型为叶内型,表现为囊性病变,有异常血管进入病灶.

    作者:韩志青;罗艳蓉;徐晓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嘌呤霉素肾病大鼠尿中总蛋白浓度的比较

    目的:探讨临床上新近推广的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与双缩脲比色法的相关性和偏倚,旨在评价其测定大鼠尿蛋白的可靠性,以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大鼠尿蛋白测定方法.方法:收集15例正常对照大鼠以及35例不同时间点嘌呤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液标本,采用双缩脲比色法和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进行尿总蛋白定量,结果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Passing-Bablok回归和Cusum方法检测回归偏倚,偏倚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定值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值显著相关(r=0.994 2,P<0.0001).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显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定值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值的回归方程为Y=1.0922X-0.377 1(Y表示双缩脲比色法,X表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线性回归的Cusum检验证实线性回归偏倚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偏倚分析结果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值的平均偏倚为-0.1.结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样品不需要预处理并适用于自动化分析的特点,推荐该法应用于尿量有限的大鼠尿液总蛋白的测定.

    作者:苗静;王学晶;徐国宾;范青锋;丁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