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的构建

熊英;郭文

关键词:RNA干扰, 质粒, sunrivin, shRNA
摘要:目的:利用pGenesil-1质粒构建靶向sunrivin基因的2个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方法:设计2对shRNA,GC比在40%-55%之间,进而应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剔除,保证所得shRNA序列靶向survivin基因,分别克隆至带有U6启动子的质粒pGenesil-1中,构建质粒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扩增.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后测序分析.双酶切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成功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2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及质粒测序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结论:经鉴定设计的2条shRNA已成功连接于质粒上,可以应用于进一步RNA干扰试验.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形成的关系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是一种致癌基因,首次是1997年Pei等[1]人在老鼠脑垂体肿瘤GH4细胞系.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发现的,已有报道在许多内分泌相关的肿瘤中,尤其是垂体、甲状腺、乳腺、卵巢和子宫的肿瘤,以及一些非内分泌相关的肿瘤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肿瘤,PTTG1都有高表达[2-9].PTTG1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而且有研究证实PTTG1是存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10].在此分析PTTG1的结构、PTTG1基因和蛋白的调节作用以及已知的一些生理功能.回顾目前有关PTTG1介导的肿瘤发生机制的进展,其中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肿瘤侵袭性的相互影响以及PTTG1作为亚细胞治疗靶向目标的潜在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黄庆锋;卢亦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在房颤中的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5例房颤患者,按能否自行复律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非阵发性房颤组,其中非阵发性房颤组又分别按左心房内径(LAD,≤35 mm,>35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5%,≥45%)分成亚组,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阵发性房颤组和非阵发性房颤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2)非阵发性房颤组中LAD>35 mm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LAD≤35 mm者(P<0.01);(3)非阵发性房颤组LVEF<45%亚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LVEF≥45%亚组(P<0.05);(4)房颤患者LAD与hs-CRP浓度成正相关(r=0.61,P<0.05),LVEF与hs-CRP浓度成负相关(r=-0.53,P<0.05).结论:证实hs-CRP与房颤有关,提示炎症通过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甘文云;唐其柱;王蕾;田青;周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53凋亡刺激蛋白家族的表达及调节

    目的:探讨p53遗传背景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的表达和调节.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株中ASPP的mRNA表达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SPP蛋白含量,MTT法检测不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顺铂处理后NCI-H157细胞株的IC50值是3.7μg/mL,A549的IC50是10.48 μg/mL.NCI-H157细胞株中ASPP1、ASPP2 mRNA平均表达量分别是A549的2.66倍(P=0.002)和6.98倍(P=0.03).NCI-H157细胞株ASPPI、ASPP2蛋白表达量分别是A549的1.33倍和1.24倍.结论:ASPP家族在突变型NSCLC细胞株中的表达比在野生型细胞株中高,ASPP家族表达和肺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李士军;张明霞;张明芳;肖晓光;施广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溶血的观察

    目的:了解过滤白细胞造成红细胞溶血的程度.方法:取4℃保存第5天的40袋2U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与白细胞滤器连接进行过滤,留取检测样品,分别于过滤后第0、7、14、21天分别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邻甲联苯胺法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浓度.B组不做过滤处理,其他处理同A组.结果:去白细胞滤器滤过的血液中钾离子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过滤后的红细胞悬液好在7 d内用完.

    作者:蔡雪娇;周湘静;谢作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脑血栓、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多,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引起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该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莹;吴清和;高启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坏死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7例急性坏死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急性坏死性脑病应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正确护理,做好抽搐和昏迷的护理,及时纠正低钠血症,做好小剂量短间隔甘露醇护理及大剂量激素疗法护理,予以头部低温疗法,密切病情的观察监测,恢复期加强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4例死亡;3例存活患儿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于半年后、2岁时仍不能说话,不能走;1例睁眼昏迷;1例2岁时能说话,但不会坐和走.结论:小儿急性坏死性脑病起病急,死亡率高,早期认识,早期诊断,做好对症护理和病情观察是护理重点.

    作者:王威;陈娟弟;何时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Notch信号系统调节肿瘤干细胞生长的机制及应用

    Notch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多个物种中表达,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细胞分化、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脊椎动物中共发现了4个Notch同源体,包括Notch1、Noteh2、Notch3、Notch4.其中Notch1不仅对正常细胞分化起重要作用,而且与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1].近研究发现,其在肿瘤十细胞发展过程中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彬;程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芒果甙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芒果甙(mangiferin),又名芒果素、知母宁,是一种四羟基吡啶的碳糖甙,属双苯吡酮类化合物.芒果甙可从漆树科芒果树和扁桃树的叶、果实、树皮及龙胆科植物东北龙胆、川西獐芽菜、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等中提取得到.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芒果甙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肿瘤作用[1-6]、抗脂质过氧化作用[7-8]、免疫调节[9]、抗糖尿病[10]、消炎[11]、止痛[12]、抗病毒[5]、抗辐射[13]等.现对其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林周孟;何春拉;孟晓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全切术78例分析

    目的:探讨非脱垂瘢痕子宫行阴式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间.78例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切除术患者(研究组)和80例无腹部手术史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子宫大小及盆腔基础疾病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长,平均术中出血量多(均P<0.01);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非脱垂瘢痕子宫经阴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丽琼;张蔚;杨洋;陶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腔二囊管在直肠肿块活检出血中的应用

    三腔二囊管历来都是用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而用在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在临床上把三腔二囊管应用在经肛门镜直肠肿块活检后出血压迫止血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峰;须新涛;耿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卡介苗对N-甲基亚硝基脲诱发大鼠膀胱癌的作用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卡介苗(BCG)分别与N-甲基亚硝基脲(MNU)交替膀胱灌注对MNU致癌作用的干预.方法:1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BCG组(A组)、MNU组(B组)、MNU+8CG(H)组(C组)、MNU+ADM组(D组)和MNU+BCG(L)组(E组),分别用以下药物,BCG 0.5 mg,MNU 2 mg,ADM 0.2 mg,BCG 0.05 mg,做膀胱内灌注.A组和B组每2周1次,其余各组BCG 0.5 mg或BCG 0.05 mg或ADM与MNU交替灌注,每种药物各5次,共10周.实验完成后1周处死大鼠进行相关指标检查.结果:A组体重高,与B组和E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B组体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组膀胱体积较小,壁薄,黏膜光滑,血管清晰,镜下见膀胱黏膜下炎细胞浸润.B组大体标本和镜下均可见癌变征象,致癌率为96.4%(27/28),C、D、E组除癌变征象外尚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B组与C组和D组之间癌变率差异有显著性,C组与E、D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不同剂量的BCG和ADM对MNU的致癌过程均有干预,高浓度BCG抗癌作用强,其次是ADM,低浓度BCG效果稍差.

    作者:李志强;黄后宝;姜书传;董昌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舟山群岛渔民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 rRNA全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舟山群岛渔民胃镜检查患者分离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对Hp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进行研究,指导合理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却.方法:取188份胃镜活检标本,却培养后对188株Hp临床分离株采用E-test法行克拉霉素药敏试验.对17株克拉霉素耐药和3株敏感的Hp23S rRNA全基因序列和3株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胃炎患者Hp培养阳性率为26.5%(27/102),溃疡患者培养阳性率为48.7%(38/78),胃癌患者培养阳性率为25.0%(2/8),溃疡患者Hp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和胃癌患者.67例Hp菌株克拉霉素耐药23株.占34.3%(23/67),敏感株44株,占65.7%(44/67).胃炎患者、溃疡患者和胃癌患者克拉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9.6%(8/27)、36.8%(14/38)和50.0%(1/2).17株克拉霉素耐药Hp菌株2143位点A>G突变率为29.4%,2182位点C>T突变率为11.8%:新的突变点C588U在6株耐药株中出现,而且该6株茵未见其他已知突变.结论:舟山群岛渔民溃疡患者Hp培养阳性率和克拉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本地区分离的克拉霉素耐药Hp菌株C588U变异点可能是克拉霉素耐药新的突变位点.

    作者:汤武亨;曹春宇;李松财;金海;陈国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椎管内麻醉穿刺针被堵塞分析

    椎管内麻醉巾穿刺针被堵塞较为少见,如不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2002年7月至2008年5月我院在22 000余例椎管内麻醉中发生8例穿刺针被堵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磊;陈开文;胡慧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血清HSP90的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并分层的冠心病患者65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冠脉1支病变组20例,冠脉2支病变组23例,冠脉多支病变组22例;以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90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9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P<0.05),冠脉造影2支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sP90水平较1支病变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HSP90水平在各种冠心病类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且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朱惠民;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桥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的阳性率为59.0%(46/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10.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骨桥蛋白为过表达,且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OPN可能促进了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

    作者:章雪林;葛宏飞;徐晓文;毛卫华;薛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内毒素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5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ypeⅡpenumonocyte)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进行分离、纯化,用1 μg/mL的脂多糖(lipopolvsaecharide,LPS)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4 h,并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PS组.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LPS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后水通道蛋白5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水通道蛋白5呈阳性染色,且LPS刺激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水通道蛋白5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存在水通道蛋白5,且水通道蛋白5表达减少可能与LPS引起的肺水肿有关.

    作者:梅虹霞;金胜威;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赖氨酰氧化酶的异常表达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肿瘤转移是许多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已证实缺氧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缺氧的肿瘤细胞具有高侵袭性、转移性及耐药性,导致转移性肿瘤难以治愈.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是一种铜依赖性单胺氧化酶,近研究发现其异常表达与缺氧诱导的一些肿瘤如人乳腺、结直肠及头颈部肿瘤等的转移有关.LOX高表达的肿瘤患者较低表达者,远处转移发生率高,且总生存率低.目前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LOX在缺氧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LOX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意义及研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肖帅;刘龙飞;李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隔离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例

    患者女,28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0余年,加重3 d入院就诊.自诉近10年来受凉后就出现咳嗽、咳痰、气促,每次医生听诊均发现有哮鸣音,故诊断为哮喘继发感染,胸片无异常发现,每次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喘定扩张支气管、激素抗炎治疗后症状能缓解.入院当天肺部听诊确实有哮呜音,仍给予抗感染、平喘、抗炎治疗,症状缓解后给予查胸部CT,发现左下肺紧贴脊柱可见一多囊性肿块,肿块边缘光滑,可见有异常血管进入肿块.建议患者行血管造影,患者拒绝.给予行手术治疗,异常血管来自降主动脉.卣径1.1 cm.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分型为叶内型,表现为囊性病变,有异常血管进入病灶.

    作者:韩志青;罗艳蓉;徐晓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马西尼对异氟醚残余麻醉作用的拮抗作用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是否可以拮抗异氟醚的麻醉残余作用,加速麻醉苏醒.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且无术前用药患者60例,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 mg/kg诱导,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止异氟醚的吸入,继续机械通气.当呼气末异氟醚浓度降至0.45%~0.5%时,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氟马西尼0.5mg(0.5 mg组)和氟马西尼1.0mg(1.0mg组).每间隔1分钟进行1次意识评价,至患者定向力恢复.记录呼之睁眼、指令运动、正确回答问题、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血压、脉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体温、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并在手术诱导前.定向力恢复时,定向力恢复后15、30、60、120min分别给患者出示一张不同的图片,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0.5 mg组和1.0mg组患者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指令运动恢复时间分别为(19.58±6.91)min、(22.05±9.19)min和(20.32±6.44)min(P=0.591 9).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分别为(24.68±8.09)min、(26.47±10.72)min和(22.47±10.90)min(P=0.534 0).3组患者各时间点对图片的正确辨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毕静脉注射0.5 mg、1.0 mg氟马西尼未能拮抗异氟醚的残余麻醉作用.氟马西尼对于异氟醚麻醉术后短时间的记忆损害(顺行性遗忘)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利勇;赵岩;王保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结合桥接钢板技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

    目的:观察运观察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u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普通有限接触动力和压接骨板(钢板)LC-DCP桥接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效果及特点.方法:从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33例闭合性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运用MIPPO技术,采用LC-DCP桥接钢板技术给予治疗.术后3 d开始膝、髋功能锻炼.平均切口长度为12 cm,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6个月-2年.行x线机检查及膝关节伸膝装置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良好,伸直1.4°,屈曲平均125°,骨折线完全消失.半年复查均愈合,HSS评分平均为91.8分,无骨不连,无内固定松脱及感染.结论:MIPPO技术结合长桥接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软组织损伤少,骨痂生长迅速,稳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治疗现代股骨骨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文伟;戈涛;张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