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黄后宝;姜书传;董昌斌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血清HSP90的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并分层的冠心病患者65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冠脉1支病变组20例,冠脉2支病变组23例,冠脉多支病变组22例;以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90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9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P<0.05),冠脉造影2支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sP90水平较1支病变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HSP90水平在各种冠心病类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且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朱惠民;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在5岁以下哮喘惠儿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把86例5岁以下哮喘急性发作的惠儿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使用全身用甲基强的松龙组(A组)和不使用全身用甲基强的松龙组(B组),对每组达到显著疗效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轻度组中A、B两组达到疗效显著所需时间分别为(4.50±1.17)d和(4.69±1.03)d,差异无显著性(t=-0.437,P>0.05);中度组中A、B两组达到疗效显著所需时间分别为(6.15±1.18)d和(7.13±1.36)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2.300,P<0.05);重度组中B组有72.7%的惠儿需要在治疗2 d后加用全身用甲基强的松龙.故取消该组研究.结论: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发作呈中、重度持续状态的5岁以下哮喘患儿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考虑到它的副作用,仍建议临床医师要慎用,并尽量缩短疗程.
作者:魏金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53遗传背景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的表达和调节.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株中ASPP的mRNA表达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SPP蛋白含量,MTT法检测不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顺铂处理后NCI-H157细胞株的IC50值是3.7μg/mL,A549的IC50是10.48 μg/mL.NCI-H157细胞株中ASPP1、ASPP2 mRNA平均表达量分别是A549的2.66倍(P=0.002)和6.98倍(P=0.03).NCI-H157细胞株ASPPI、ASPP2蛋白表达量分别是A549的1.33倍和1.24倍.结论:ASPP家族在突变型NSCLC细胞株中的表达比在野生型细胞株中高,ASPP家族表达和肺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李士军;张明霞;张明芳;肖晓光;施广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牙隐裂临床多选择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但一概地去除牙髓显得可惜.笔者对隐裂牙牙髓保存治疗时机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蔡惠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辅助髌外上切口联合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粘连性僵直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关节内粘连带松解治疗严重膝关节僵直患者31例,其中7例辅助髌外上切口联合松解膝关节外侧粘连、挛缩带.术后早期全程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结果:31例患者术中伸膝0~5°,屈膝均超过120°,术后步态改善,跛行消失,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与髌上外侧切口联合松解术保留了皮肤及关节囊的完整,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作者:李百川;张明;石丹;朱成明;乐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心脏压力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或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后者也是导致临床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资料都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licy)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
作者:郝健;甄怀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预测人卵巢癌相关抗原OVA66的B细胞表位.方法:B细胞表位预测,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极性)预测为基础,结合ABCpred预测结果,并经二级结构预测筛选等综合分析.结果:OVA66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209-216,266-275,294-301,362-368和391-396氨基酸残基的区域内或附近.结论:该结果对应用合成肽抗原进行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争春;王颖;王树军;张惠珍;荣婷婷;王庆飞;谢国化;葛海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urvivin基因检测在肺癌尤其是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评估survivin在判断肺癌化疗疗效、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4例肺癌患者及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BALF中survivin表达的情况,随访2年分析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对其中67例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其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肺癌及肺良性疾病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率分别是54.8%(46/84)和2.8%(1/36).周围型肺癌BALF中survivin表达率40.0%,明显高于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阴性肺癌患者,其化疗疗效明显优于survivin表达阳性者.肺癌患者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阴性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者.结论:BALF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可能对肺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周围型肺癌,其价值优于BALF中细胞学检查.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提示可能化疗疗效差,2年生存率低.
作者:夏雪梅;陈余清;刘超;李殿明;黄礼年;李翠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8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计算各组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探讨ALT、C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2.0%、38.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患病率也在升高;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ALT、Cr浓度在升高,且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中肝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相当普遍,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肝肾功能在恶化.
作者:夏邦俊;袁先琢;张祥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其中3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3例行CT检查的病例中,2例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平扫边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与正常脾组织呈相对低密度,门脉期至延时期密度差异减小,病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更低密度影,以增强显示更清晰.1例CT表现为脾门区单发肿块,平扫与脾脏密度相仿,肿块内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以病灶周边为主,程度高于正常脾脏,静脉期强化均匀,内部低密度影无强化.2例行MRI检查的病例,均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内部低信号影无强化.病理上,5例组织学病变均由呈迷路样分布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内皮细胞呈短柱状或多角形,胞质内均见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表型,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呈阳性表达.结论:在影像学表现上.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常为多发病灶,其血管瘤样强化及病灶内多发斑点状低密度(低信号)影的特征,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沈健;金中高;平金良;白直成;倪兆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肿瘤转移是许多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已证实缺氧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缺氧的肿瘤细胞具有高侵袭性、转移性及耐药性,导致转移性肿瘤难以治愈.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是一种铜依赖性单胺氧化酶,近研究发现其异常表达与缺氧诱导的一些肿瘤如人乳腺、结直肠及头颈部肿瘤等的转移有关.LOX高表达的肿瘤患者较低表达者,远处转移发生率高,且总生存率低.目前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LOX在缺氧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LOX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意义及研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肖帅;刘龙飞;李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esat6的编码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卡介苗中,应用PCR扩增、PAGE电泳鉴定重组卡介苗.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300 bp左右的esat6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后,通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esat6基因pYUB295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导入卡介苗,重组卡介苗在抗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pYUB295-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以及培养上清液的PAGE电泳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构建正确,esat6蛋白在卡介苗中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
作者:张灵霞;吴雪琼;董恩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3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雾化吸入,对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溴化异托品能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吴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是否可以拮抗异氟醚的麻醉残余作用,加速麻醉苏醒.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且无术前用药患者60例,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 mg/kg诱导,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止异氟醚的吸入,继续机械通气.当呼气末异氟醚浓度降至0.45%~0.5%时,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氟马西尼0.5mg(0.5 mg组)和氟马西尼1.0mg(1.0mg组).每间隔1分钟进行1次意识评价,至患者定向力恢复.记录呼之睁眼、指令运动、正确回答问题、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血压、脉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体温、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并在手术诱导前.定向力恢复时,定向力恢复后15、30、60、120min分别给患者出示一张不同的图片,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0.5 mg组和1.0mg组患者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指令运动恢复时间分别为(19.58±6.91)min、(22.05±9.19)min和(20.32±6.44)min(P=0.591 9).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分别为(24.68±8.09)min、(26.47±10.72)min和(22.47±10.90)min(P=0.534 0).3组患者各时间点对图片的正确辨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毕静脉注射0.5 mg、1.0 mg氟马西尼未能拮抗异氟醚的残余麻醉作用.氟马西尼对于异氟醚麻醉术后短时间的记忆损害(顺行性遗忘)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利勇;赵岩;王保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mRNA在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适量肺炎链球茵反复经气管穿刺注射感染大鼠,制作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段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肺炎链球菌组(P<0.01).同时,肺炎链球菌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随着细菌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大鼠长期反复细菌感染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机制可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文文;赖国祥;李子龙;柯龙凤;张亚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三腔二囊管历来都是用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而用在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在临床上把三腔二囊管应用在经肛门镜直肠肿块活检后出血压迫止血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峰;须新涛;耿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以探讨CSEA的合适间隙.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均行CSEA麻醉,A组采用L3/4间隙,B组采用L2/3间隙.两组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 mL)1.8mL.0.2 mL/s注入.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后15 min,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期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 min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15 min脊麻平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CSEA采用L3/4间隙,在剖宫术中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响林;胡伟良;原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脊柱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69例脊柱创伤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将重建后的二维及三维图像与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X线平片未见明确异常.48例的X线平片发现异常,其中发现骨折35处,可疑骨折19处.经螺旋CT多维重建后处理分析,69例患者均被证实有骨折,共发现102处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多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骨折处,明确骨折线的部位、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及空间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苏英;麻增林;曹保信;贺丽英;闫玉昌;苑文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运观察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u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普通有限接触动力和压接骨板(钢板)LC-DCP桥接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效果及特点.方法:从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33例闭合性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运用MIPPO技术,采用LC-DCP桥接钢板技术给予治疗.术后3 d开始膝、髋功能锻炼.平均切口长度为12 cm,平均住院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6个月-2年.行x线机检查及膝关节伸膝装置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良好,伸直1.4°,屈曲平均125°,骨折线完全消失.半年复查均愈合,HSS评分平均为91.8分,无骨不连,无内固定松脱及感染.结论:MIPPO技术结合长桥接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软组织损伤少,骨痂生长迅速,稳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治疗现代股骨骨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文伟;戈涛;张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腔镜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将46例女性单侧甲状腺肿块依据患者意愿分成腔镜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手术后1个月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手术并发症对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腔镜组患者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4个因子评分明显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腔镜组术后颈部不适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出现颈部不适或吞咽不适的患者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4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传统甲状腺手术.
作者:易占波;丁国平;陈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