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响林;胡伟良;原桂华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抗体对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家兔双眼制作小梁切除术模型.随机选取家免一眼作为抗体组,分别于手术完成当时和术后第5天予以结膜下注射CTGF抗体.另一眼作为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予以结膜下注射PBS.术后1、3、5、7、10、14 d分别观察滤过泡形态.结果:术后1、3、5 d两组滤过泡均弥散隆起.术后7、10和14 d对照组滤过泡逐渐扁平、局限、瘢痕形成,而抗体组滤过泡维持较好、瘢痕形成时间较晚.结论:CTGF抗体结膜下注射可抑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纤维化,CTGF抗体可能成为一种提高滤过手术成功率的新药物.
作者:王建明;惠娜;范雅稚;孙乃学;熊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MMPCC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3-2006年间收治的8例MMPCCR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发生MMPCCR病例占同期收治所有结直肠癌的1.3%(8/608),平均间隔时间3.75年,均经肠镜随访发现,7例行根治性切除,1例行姑息手术,再发癌以Dukes B期多见.结论:MMPCCR临床病理学特点突出,应注意重视纤维肠镜检查,加强手术后随访有助于MMPCCR的发现和诊断,提高预后.
作者:杨明;杜鹏;子树明;翁子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瘢痕子宫行阴式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间.78例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切除术患者(研究组)和80例无腹部手术史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子宫大小及盆腔基础疾病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长,平均术中出血量多(均P<0.01);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非脱垂瘢痕子宫经阴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丽琼;张蔚;杨洋;陶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在感染性早产孕妇不同妊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意义.方法:收集50例早产孕妇和30例足月产孕妇,早产组孕妇中分为35例早产伴有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孕妇和15例早产未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胎盘绒毛、脐带、胎膜和蜕膜等妊娠组织进行(NF-κB)p65蛋白检测,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孕妇(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法进行IL-6含量的检测,Spearrn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比较(NF-κB) p65蛋白表达与IL-6的相关性.结果:(1)早产孕妇胎膜和蜕膜组织中(NF-κB) p65蛋白以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表达率分别为52.9%、58.8%,均高于足月产孕妇(13.3%、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产孕妇胎盘绒毛、脐带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以阴性和弱阳性为主,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与足月产孕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早产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盘绒毛和胎膜(NF-κB) p65蛋白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为23.7%和77.1%,均高于早产不伴绒毛膜羊膜炎组(0%、6.7%),差异有显著性(P<0.05).(3)(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组早产孕妇IL-6浓度中位数为14.91 pg/mL,高于(NF-κB) p65阴性组(中位数3.03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尤其是早产伴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妊娠组织中(NF-κB)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感染性早产的发生可能与(NF-κB)的活化有关.
作者:叶伟萍;杨祖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疫源性传染病,恙螨为传播媒介.普洱市位于云南省两南部,是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亚热带地区,利于恙螨繁殖,所以恙虫病在本地区为高发病.本文对1991-2007年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恙虫病患者用氯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人髋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或Ⅲ级65~96岁单侧髋部手术患者45例,健侧卧位,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用25 G腰麻针于脊上韧带下方0.5cm穿刺,拔出针芯见脑脊液后,用0.5%布比卡因1~2 mL,回抽脑脊液0.5-1.0 mL,再连同局麻药一起缓慢注入,拔出腰麻针,止血贴覆盖穿刺点.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确定平面后即可手术.并与另外45例使用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比较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麻醉平面稳定,单侧麻醉成功率高,对循环影响小,麻醉效果好.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需两次翻动体位,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用药剂量不易掌握,对循环影响大.结论:老年人髋部手术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优于利丁合剂硬膜外麻醉.
作者:王益顺;黄金平;李丽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对20例HSP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2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进行检测.结果: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和呼吸道感染患儿(P<0.05),而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相当.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HSP的发病.
作者:姚翠婵;曾华松;于乐;韦茹;王蓓;熊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男,7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5年,再发1 d于2008年8月15日入院.5年前患者因呕血、黑便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诊治不详).2008年2月因黑便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幽门管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治疗后出血停止.2008年4月因呕血、黑便于我院消化科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内科止血治疗效果不佳转外科行胃大切+十二指肠旷置术,术后查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46.5~55.2s,因冉次出血予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2008年5月因黑便于我院消化科住院,查APTT 42.9 s,治疗后出血停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 36.6℃,P120次/min,BP 110/70 mmHg,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阴性,HR 120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
作者:姜志茹;王汐;刘莉;丁欣;赵雷;陈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是否可以拮抗异氟醚的麻醉残余作用,加速麻醉苏醒.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且无术前用药患者60例,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 mg/kg诱导,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止异氟醚的吸入,继续机械通气.当呼气末异氟醚浓度降至0.45%~0.5%时,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氟马西尼0.5mg(0.5 mg组)和氟马西尼1.0mg(1.0mg组).每间隔1分钟进行1次意识评价,至患者定向力恢复.记录呼之睁眼、指令运动、正确回答问题、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血压、脉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体温、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并在手术诱导前.定向力恢复时,定向力恢复后15、30、60、120min分别给患者出示一张不同的图片,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0.5 mg组和1.0mg组患者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指令运动恢复时间分别为(19.58±6.91)min、(22.05±9.19)min和(20.32±6.44)min(P=0.591 9).从停止吸入异氟醚至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分别为(24.68±8.09)min、(26.47±10.72)min和(22.47±10.90)min(P=0.534 0).3组患者各时间点对图片的正确辨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毕静脉注射0.5 mg、1.0 mg氟马西尼未能拮抗异氟醚的残余麻醉作用.氟马西尼对于异氟醚麻醉术后短时间的记忆损害(顺行性遗忘)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利勇;赵岩;王保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5例房颤患者,按能否自行复律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非阵发性房颤组,其中非阵发性房颤组又分别按左心房内径(LAD,≤35 mm,>35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5%,≥45%)分成亚组,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阵发性房颤组和非阵发性房颤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2)非阵发性房颤组中LAD>35 mm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LAD≤35 mm者(P<0.01);(3)非阵发性房颤组LVEF<45%亚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LVEF≥45%亚组(P<0.05);(4)房颤患者LAD与hs-CRP浓度成正相关(r=0.61,P<0.05),LVEF与hs-CRP浓度成负相关(r=-0.53,P<0.05).结论:证实hs-CRP与房颤有关,提示炎症通过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甘文云;唐其柱;王蕾;田青;周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小鼠前列腺癌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蛋白94氨基酸(PSP94)检测系统.方法:建立小鼠血清PSP94竞争ELISA方法.并检测基因敲入小鼠前列腺癌模型小鼠的血清PSP94变化.结果:建立竞争ELISA方法,并以1 ng/mL的灵敏度定量检测血清PSP94水平.野生型小鼠PSP94血清平均水平为49.8 ng/mL,对于20周龄、40周龄和>40周龄的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分别为150.9、835.5和774.8 ng/mL.结论:首个小鼠类前列腺癌血清学标志物的建立将会极大地方便对人类前列腺癌的基础及临床前期研究.
作者:武国军;朱李兵;李晓武;袁建林;王禾;刘贺亮;于磊;张更;秦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舟山群岛渔民胃镜检查患者分离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对Hp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进行研究,指导合理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却.方法:取188份胃镜活检标本,却培养后对188株Hp临床分离株采用E-test法行克拉霉素药敏试验.对17株克拉霉素耐药和3株敏感的Hp23S rRNA全基因序列和3株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胃炎患者Hp培养阳性率为26.5%(27/102),溃疡患者培养阳性率为48.7%(38/78),胃癌患者培养阳性率为25.0%(2/8),溃疡患者Hp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和胃癌患者.67例Hp菌株克拉霉素耐药23株.占34.3%(23/67),敏感株44株,占65.7%(44/67).胃炎患者、溃疡患者和胃癌患者克拉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9.6%(8/27)、36.8%(14/38)和50.0%(1/2).17株克拉霉素耐药Hp菌株2143位点A>G突变率为29.4%,2182位点C>T突变率为11.8%:新的突变点C588U在6株耐药株中出现,而且该6株茵未见其他已知突变.结论:舟山群岛渔民溃疡患者Hp培养阳性率和克拉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本地区分离的克拉霉素耐药Hp菌株C588U变异点可能是克拉霉素耐药新的突变位点.
作者:汤武亨;曹春宇;李松财;金海;陈国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的阳性率为59.0%(46/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10.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骨桥蛋白为过表达,且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OPN可能促进了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
作者:章雪林;葛宏飞;徐晓文;毛卫华;薛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统的禁食、禁水方法对胃镜检查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发生原因和胃镜检查后进食的时间.方法:将30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于检查结柬后即缓慢进食温凉流质,对照组于检查结束后2 h再进食温凉流质,观察进组进食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进食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食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区别.结论:胃镜检查后,可以指导患者立即进食.
作者:齐中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新近推广的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与双缩脲比色法的相关性和偏倚,旨在评价其测定大鼠尿蛋白的可靠性,以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大鼠尿蛋白测定方法.方法:收集15例正常对照大鼠以及35例不同时间点嘌呤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液标本,采用双缩脲比色法和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进行尿总蛋白定量,结果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Passing-Bablok回归和Cusum方法检测回归偏倚,偏倚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定值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值显著相关(r=0.994 2,P<0.0001).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显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定值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值的回归方程为Y=1.0922X-0.377 1(Y表示双缩脲比色法,X表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线性回归的Cusum检验证实线性回归偏倚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偏倚分析结果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与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值的平均偏倚为-0.1.结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样品不需要预处理并适用于自动化分析的特点,推荐该法应用于尿量有限的大鼠尿液总蛋白的测定.
作者:苗静;王学晶;徐国宾;范青锋;丁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心脏压力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或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后者也是导致临床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资料都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licy)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
作者:郝健;甄怀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1].Kopnisky等[2]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3].行为状态和脑力活动的改变所引起的免疫应答间接或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神经内分泌一免疫途径介导的.紧张状态反应导致神经肽的释放改变,如SP,它们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进而促进HIV疾病的发展[4-5].基因定位研究表明SP前受体(NK-1R)在脑部有高度表达,该部位是调节情感行为和神经化学物质对紧张状态反应的关键部位[6].调节SP活性可为抑郁症、焦虑症和紧张状态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7-8].
作者:王晓昆;侯炜;霍文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esat6的编码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卡介苗中,应用PCR扩增、PAGE电泳鉴定重组卡介苗.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300 bp左右的esat6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后,通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esat6基因pYUB295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导入卡介苗,重组卡介苗在抗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pYUB295-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以及培养上清液的PAGE电泳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构建正确,esat6蛋白在卡介苗中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
作者:张灵霞;吴雪琼;董恩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于2004-2007年对13例肝癌并肺转移患者经右胸单切口通过膈肌切除肝内转移灶,治疗效果良好,该手术径路值得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阳燕春;欧阳彦成;马天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Notch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多个物种中表达,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细胞分化、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脊椎动物中共发现了4个Notch同源体,包括Notch1、Noteh2、Notch3、Notch4.其中Notch1不仅对正常细胞分化起重要作用,而且与一些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1].近研究发现,其在肿瘤十细胞发展过程中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彬;程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