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体期小剂量补充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胡静;杨菁;徐望明;熊素芳

关键词: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雌激素, 黄体支持
摘要:目的:探讨黄体期小剂量补充雌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个长方案IVF-ET周期,根据其移植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降幅度和雌激素剂量分为4组.A组,E2下降<30%,27个周期,单用孕激素进行黄体期支持.B组,E2下降30%~49%,45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2mg/d雌激素.C组,E2下降≥50%,29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2 mg/d雌激素.D组,E2下降≥50%,15个周期,黄体期支持采用孕激素+4mg/d雌激素.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和移植日内膜厚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D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在IVF-ET中,当移植日血清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黄体期补充雌激素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黄体期补充雌激素的剂量应根据E2的下降幅度而定,下降幅度≥50%的患者需要增加雌激素的补充剂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呼吸道异物21例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儿科医师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近1年多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收治的16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中有21例被误诊,误诊率达12.4%.误诊时间长达1年多.结论:有无异物吸入史是诊断呼吸道异物的重要出发点,对长期反复咳喘的患儿应常规行支气管冠状位CT扫描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成琦;吴淑华;成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螺内酯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螺内酯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缬沙坦组30例,两组控制血糖方法相同,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加服螺内酯20 mg,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及UAER的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UAER均显著降低(P<0.01),且与缬沙坦组[(86±10)μg/min]相比,联合治疗组UAER[(68±13)μg/min]降低更显著(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与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应用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效果更显著,且使用安全.

    作者:王德琴;施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需长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予PICC置管术完成化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好日常护理.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5%,导管留置时间139~320 d;阻塞2例(10%),外周静脉炎1例(10%),穿刺部位渗血2例(10%),导管移位1例(5%),导管相关感染1例(5%).结论:PICC置管术在恶性血液病化疗中应用总体安全性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建红;谭智慧;丁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国产镍钛合金食管、气管双支架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镍钛合金食管、气管双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或瘘)合并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食管癌性狭窄合并气道狭窄,男5例,女2例,年龄46~67岁.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食管造影和CT检查,明确食管、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在透视下先后置入气管、食管支架.结果:7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食管支架.随即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患者恢复正常进食,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气管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食管癌性狭窄(或瘘)合并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学静;贾广志;李建明;高同锁;白淑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PARγ和Smad7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PPARγ)和Smad7在子宫平滑肌瘤(u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ARγ、Smad7蛋白在32例增生期子宫平滑肌瘤(ULP组),32例分泌期子宫平滑肌瘤(ULS组),32例增生期配对子宫邻近正常肌组织(NMP组),32例分泌期配对子宫邻近正常肌组织(NMS组)中的表达.结果:PPARγ在ULP组和ULS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NMP组和NMS组(P<0.05);Smac17在ULP组和ULS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MP组和NMS组(P<0.05).PPARγ和smad7在ULP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ULS组(P<0.05):PPARγ和smad7在NMP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MS组(P<0.05).PPARγ和Smad7在ULP组、ULS组、NMP组、NMS组中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UL组织中PPARγ、Smad7表达的变化可能与UL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皓;郑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穿刺引流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

    目的:探讨YL-1型穿刺针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本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亚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2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复查颅脑CT证实血肿全部消失.结论:穿刺引流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合于各层次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栋;郑少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基底动脉痉挛后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建立兔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模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探讨预先HTEB对兔基底动脉痉挛后内皮素-1(ET-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免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单纯SAH组(S组)和HTEB+SAH组(HS组)3组,每组10只.HS组硬膜外以0.1%罗哌卡因1 mL/h持续给药至实验完毕.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0.5 mL/kg)制成兔SAH模型.饲养7 d,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第7天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用RT-PCR方法测定基底动脉preproET-1 mRNA和eNOS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第7天TCD显示,S组的Vm较N组明显升高(P<0.05),HS组与N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preproET-1 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组(P<0.01)和HS组(P<0.05)均增高,S组高于HS组(P<0.05);eNOSmRNA的表达,与N组相比,S纽降低(P<0.01),H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低于HS组(P<0.01).结论:预先HTEB可减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并可引起兔基底动脉内皮细胞下调preproET-1 mRNA和上调eNOS 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林剑清;陈国忠;刘韧;吴晓智;江鹤群;吴坛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3例

    例1女,30岁,头晕伴呕吐、乏力半天,无明显诱因,呕吐物为胃液,无心慌、胸闷、低热、盗汗、泛酸、嗳气、血尿、黑便.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中度贫血貌.

    作者:刘兵;张国华;石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侧髌股韧带解剖和重建与髌股关节不稳

    髌股关节不稳是指髌骨在伸屈活动中向外过度移位.在屈膝30°时,外推髌骨超过1 cm,或轴位片上两侧髌股间隙相差2 mm,即可诊断髌股关节不稳.

    作者:徐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肥厚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超过6个月、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注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左卡尼汀、血钙、血磷、红细胞压积水平及促红素的用量.心脏超声检测间隔舒张期末期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结果:治疗组血浆左卡尼汀由(49.3±8.2) μmol/L增加至(95.3±22.2)μmol/L(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51.8±21.2)g/m2降至(134.3±16.2)g/m2(P<0.01),而对照血浆左卡尼汀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促红素的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和血压在研究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心功能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多见,左卡尼汀可以减轻心功能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LVH.

    作者:李旭;曹宁;韩敬明;王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腔镜下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18例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乳腔镜下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荻成功.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2~3 h(单侧),术后2~4d拔除引流管,2例轻度皮下气肿,4例乳头部及3例乳房皮肤表皮坏死,5例术区有少许瘀斑,无一例发生感染,无脂肪抽吸并发症.术后住院5~7(6.0±1.5)d.18例随访11~15个月,胸部平坦,术区无瘢痕.结论:乳腔镜下男性乳房发育症切除术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作者:何建刚;蒋国勤;袁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旱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住院30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疗效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具有明确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出现频率高(73.3%),晕厥出现频率为20.0%.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出现率为6.7%.低氧血症、D-二聚体的阳性率分别是50.0%、95.8%.心电图典型SⅠQⅢTⅢ>的频率为24.1%.超声心动图中右室增大的频率为69.6%、肺动脉高压69.6%、三尖瓣返流82.6%.18例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发现肺动脉充盈缺损16例(88.9%).结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CT-PA可作为确诊手段.小剂量的溶栓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淑妍;刘升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观察和护理176例

    目的:分析、讨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低钠血症的患儿进行系统观察,积极采取干预措施.结果:2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176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中轻度72例,中度64例,重度32例,极度8例.经仔细观察、积极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低钠血症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及时了解病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护理,可减少严重后果发生.

    作者:黄素清;吴碎春;张愫;谢碎林;任晓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分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性疾病患者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髓单个核细胞佳的分离方法.方法:行自体骨髓移植外周动脉性疾病患者39例,分别采取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骨髓丢失的单个核计数及CD34+细胞比率的差异.结果: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得到的分离物的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丢失率低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羟乙基淀粉沉淀法为(55.08±6.00)%,(54.71±7.58)%;密度梯度离心法为(82.38±4.79)%,(73.30±3.68)%,P<0.01].结论:经比较,羟乙基淀粉沉淀法明显优于密度梯度离心法,在外周动脉性疾病患者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中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

    作者:王晶;周敏;孟荔;欧阳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采用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经6~36个月的随访,除骨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取出困难2例外,无其他并发症.参照Johner-Wruhs方法进行疗效评价,优24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0.2%.结论:微创经皮接骨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疗效满意,熟悉局部解剖学特点和进一步掌握手术技巧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总体疗效.

    作者: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王建炜;戈涛;邝炯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尿路梗阻致肾积脓的外科治疗

    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水感染,如不及时解除梗阻,易因感染成为肾积脓,而影响肾功能.肾积脓并非肾无功能,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挽救肾功能.阜新市中心医院从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肾积脓患者56例,经外科治疗,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普萘洛尔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PR)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M)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18例健康体检者.将患者分为3组,即PR+IM组、PR组及IM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时,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相关的抗血小板抗体(PAIgG).结果:63例患者除12例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外,其余51例患者中IM组PLT在各时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8周PR+IM组和PR组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在各时段PR+IM组与PR组比较,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PR+IM组、PR组及IM组的PLT、MPV、PCT、PDW、PAIgG与健康体检查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治疗后2、4周,PR+IM组、PR组及IM组的MPV、PCT、PDW、PAIgG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用IM不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PR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与单用PR相比,PR联合IM并不能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PR改善血小板计教的水平是轻微的.PR不是通过免疫机制改善血小板减少症,改善血小板功能是有限的.

    作者:贾国葆;吴建胜;黄智铭;林向飞;陈民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复合辅酶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治疗,不加用复合辅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谷氧酰转肽酶较对照组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脂肪肝声像图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刘安楠;杨书文;张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温和气单胞菌1例

    患者女,72岁,自诉在家中切鱼时,不慎被菜刀划伤左食指,当即流血不止,遂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在对其伤口行清创缝合后,给予抗炎对症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等治疗.伤后第2天,换药时见伤口红肿,局部发热,疼痛加剧,遂进行氨曲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输液治疗.

    作者:毛雁飞;彭燕;任君;马兰花;陈周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控制源的关系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控制源的关系,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及周边县市)6所综合性医院150名手术室护士,使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得分为26.31±10.47,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9.18±8.64,去人格化倾向得分为7.64±5.28.不同国家、科室和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职业倦怠不同纬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手术室护士的情绪枯竭与消极应对、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去人格化倾向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个人成就感与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应鼓励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和塑造良好的人格.

    作者:张玉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