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君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性疾病.本病常见,我国人群中患病率在0.1%~2.7%.本病治疗方法尽管很多,但治愈往往不容易.不少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308 nm准分子激光是治疗白癜风的一种新方法,但单用治愈率仍较低.笔者于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白癜风,旨在探讨联合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林挺;杨慧兰;李雪梅;刘仲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又称施旺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其中约有25%~45%[1]出现于头颈部,尤其颈部较多见,极易与颈淋巴结核、颈动脉体瘤、癌转移瘤相混淆.199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颈部神经鞘瘤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志平;孙大鹏;戴胜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口服25%硫酸镁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肠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524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264例,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260例,检查前口服25%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观察两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4.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4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对照组为43.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6).结论:与口服25%硫酸镁相比,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厉挺;陈月红;徐春娥;强明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乳腔镜下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均荻成功.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2~3 h(单侧),术后2~4d拔除引流管,2例轻度皮下气肿,4例乳头部及3例乳房皮肤表皮坏死,5例术区有少许瘀斑,无一例发生感染,无脂肪抽吸并发症.术后住院5~7(6.0±1.5)d.18例随访11~15个月,胸部平坦,术区无瘢痕.结论:乳腔镜下男性乳房发育症切除术具有较佳的美容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作者:何建刚;蒋国勤;袁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复合辅酶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治疗,不加用复合辅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谷氧酰转肽酶较对照组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脂肪肝声像图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刘安楠;杨书文;张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行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修复,并与同期12例行自体中厚皮片修复口腔黏膜缺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移植物均完全成活,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黏膜化进程快于自体皮片移植者,修复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1例皮片移植病例有轻度异物感,2例颊部黏膜缺损皮片移植修复后张口轻度受限.结论:运用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行口腔黏膜缺损修复是一种效果好、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作者:桂平;张兵;黄宇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氢钾钠联合排石汤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上段阴性结石患者60例,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枸橼酸氢钾钠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对照组服用碳酸氢钠片和尿石通丸治疗,记录排石情况,比较两组的排石率和平均排石时间.结果:试验组35例排出结石,有效率87.5%,对照组13例排出结石,有效率65%;试验组平均排出结石时间8.9 d.对照组12.8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氢钾钠联合中药排石汤能明显提高输尿管阴性结石排石率,加快结石的排出.
作者:卢振权;熊国强;李宝兴;卢淑苑;罗波;刘文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大多数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损伤严重者,手法复位困难,部分可以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或者各种钢板固定,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复杂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无论是复位还是固定都极其困难,易增加周围肩袖组织及腋神经和腋部血管的损伤.
作者:肖善富;于凤珍;从先锐;唐云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1.2亿人,感染率约10%,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率约18%,HEV在HBeAg阳性患者中的重叠感染率约19.7%[1],近年有报道HEV亦具有经血传播途径[2],造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EV也相应增多.重叠HEV感染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一个重要诱因,目前对重叠感染的研究已有报道大多集中于临床表现、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的观察,重叠感染的具体机制还是不甚明了,加强有关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陈子安;赵守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例1女,30岁,头晕伴呕吐、乏力半天,无明显诱因,呕吐物为胃液,无心慌、胸闷、低热、盗汗、泛酸、嗳气、血尿、黑便.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中度贫血貌.
作者:刘兵;张国华;石小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利用PCR-ELISA法调查广西南宁市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方法:检查正常人群和特殊人群(包括血透患者、性病患者、静脉毒瘾者、受血者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TV感染指标,用PCR-ELISA法检测TTV-DNA.结果:1 540例正常人群的TTV-DNA阳性率为12.8%(197/1 540),各年龄组人群都能检出TTV-DNA阳性者,以26~35岁组高,为15.8%(61/385),与18~25岁组TT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调查258例血透患者、304例性病患者、106例静脉毒瘾者、235例受血者和197例非甲~庚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分别为23.6%(61/258)、21.1%(64/304)、37.7%(40/106)、34.9%(82/235)和36.0%(71/197),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静脉毒癌者、受血者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V感染率较高.PCR-EUSA法可用于TTV感染的检测.
作者:黄晓群;庞栋;吴丽霞;赵玉红;陈咏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上创伤、血栓形成、组织移植、断肢冉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均可以引起肢体缺血,在血供完全恢复后,可出现比缺血时期更为严重的损伤.长期以来,解决缺血问题主要集中在尽早恢复血液供应,但却未注意到当缺血组织恢复血液循环后,虽代谢趋向正常,但组织损伤却仍在继续,并且有加重的现象.
作者:周树保;屠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Ad-CD)对直肠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直肠腺癌细胞株HR-8348细胞,将Ad-CD转染HR-8348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对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D基因序列分析表明,重组子pcDNA3.1(+)-CD含有完整的CD基因.RT-PCR表明CD基因在HR-8348细胞中表达,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CD基因的HR-8348细胞.FCM检测表明,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能提高直肠癌细胞HR-8348-CD的凋亡率.结论: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作用于HR-8348-CD细胞能够增强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马学强;朱雄文;梁斌;刘曾旭;刘德明;刘翰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小腿外侧较大面积热压伤后,除了皮肤坏死广泛外,往往也出现肌肉、骨骼、肌腱深部组织的损伤,由于外踝部的皮下组织较少,因此外踝骨质不同程度的受损,早期皮片移植后,仍遗留外踝骨质外露的残余创面,该种病例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因小腿外侧下段由于较大面积热压伤后,没有合适的小腿后外侧筋膜皮瓣可用,而带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成活率相对较低,且往往找不到受区血管吻合.
作者:程翔;杨建秋;吴继炎;郑国平;吕瑞林;邹文;陈武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汁淤积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手术后1、3、5、7 d取血及肝组织(n=6),检测血清胆红素、胆汁酸(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应用HE染色、Sirius red染色、电镜及DNA电泳对肝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凋亡生化学进行评估.结果:与SO组相比,BDL组大鼠血清胆红素、BA、ALP、γ-GT、ALT及AST在7 d内呈进行性增高.HE及Sirius red染色显示,逐渐加重的胆管扩张伴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坏死及以胆管增生为主的结缔组织沉积.电镜显示,肝细胞内见异常包涵物,毛细胆管扩张、纤毛减少.两组大鼠肝组织均未见典型肝细胞凋亡形态及DNA ladder改变.结论:急性胆汁淤积诱导的肝损伤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肝细胞凋亡少见.
作者:李华;李光明;胡坚方;周曙峰;曾黎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66例CHF患者(CHF组)和23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结果:CHF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2.4±1.6)%]显著高于对照组[(0.4±0.3)%].Th17/CD4+T比例在缺血性心脏病者与非缺血性心脏病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3.3±1.1)%]比例明显高于Ⅰ~Ⅱ级者[(1.7±0.9)%].结论:CHF患者外周血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且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军;贺立群;罗兵;昌薇;戴榕;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E-钙粘连素(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NF-κB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6例(76.7%)NF-κB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1例(10.0%)(P<0.05).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24例(40.0%)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膀胱组织中8例(80.0%)(P<0.05).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NF-κB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及年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NF-κB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两者的变化趋势呈统计学负相关(r=-0.428,P<0.05).结论:NF-κB和E-cadherin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琳巴结转移有无有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NF-κB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呈统计学负相关,与肿瘤的进展有关,是判断其侵袭性及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崔嵩;刘学锋;吴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肌松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与否,判断对麻醉管理和手术操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69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9,麻醉中不使用肌松药)和肌松药组(n=40,麻醉中使用肌松药).麻醉中观察术中有无挣扎呛咳、屏气、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及术后并发症(如喉头水肿、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并记录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对照组中29例患儿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挣扎及呛咳、屏气及气管痉挛、低氧血症的发生:而肌松药组40例患儿术中均没有发生以上并发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术后发生喉头水肿和气管痉挛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肌松药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肌松药,可减少气管痉挛和屏气引起的低氧血症,还可以减少因患儿术中挣扎和呛咳引起的呼吸道损伤,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英峰;耿智隆;刘东;汪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因素.方法:63例肝硬化伴重度食管静脉由张患者行预防性套扎后,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观察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结果:Child-pugh A级29例患者2年内无一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C级1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并死亡(P<0.05);血小板计数≥50×109/L 33例患者两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死亡2例,<50×109/L 3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死亡2例(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40%患者50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无死亡病例,<40%患者13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死亡4例(P<0.05).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越好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好,凝血酶原活动度越高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好,反之即预防性套扎治疗效果越差;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对预防性套扎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肖时湘;韩涛;李岩;阚志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医学进展迅速,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胃肠道功能的稳定在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危重病患者一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则提示病情加重或预后不良[1].而心血管危重患者与胃肠道功能的关系又是如何?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肠功能障碍与危重心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廖培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